趣文网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谈无保护左主干的急诊介入治疗

2019-12-13 21:30:01
相关推荐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T),为无自身右向左的良好侧枝循环或既往史中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vpass graft(CABG)一组冠状动脉的病变。在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

性休克等心脏导管介入检查中,左主干病变约占3%~5%。由于左主干血管支配整个左心系统,一旦血流被阻断,易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并发症。故UPLMT病变成为的PCI领域的难点和挑战点。虽然随着近年来PCI的发展,操作技巧与器械的进步,特别是血管内超声Intrarascular ultia sound sound(IVUS),和药物涂层支架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使UPLMT的介入治疗疗效明显提高,但无保护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的AMI患者病情凶险,急性期死亡率高因而一直困扰着广大的从事介入的专家们。本文在于通过总结13例左主干急性闭塞或狭窄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探讨急诊PCI在此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日本静冈县立综合病院心血管中心过去6年问(1999—2005年)共13例因LMT急性闭塞或狭窄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病例。入选标准:(1)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下急诊PCI;(2)不能耐受CABG或外科手术高危患者(年龄>75岁,既往有心脏外科手术史,进展期心肌梗死,左心功能。肾功能和肺功能严重减退,冠状动脉远端细小以及恶性肿瘤致生存受限);(3)患者拒绝外科手术选择PCI。

1.2 方法

1.2.1血栓吸引疗法及支架置入术 均采用经双侧股动脉途径,在左侧股动脉置入9 F或10 F导管鞘;在右侧股动脉置入7 F至9 F导管鞘。采用7F或以上导管。所有病例均在主动脉内囊反搏(IABP)支持下进行,其中4例在经皮心肺辅助系统(PCPS)支持下进行手术。13例患者中有1例仅做了血栓吸引术;3例血栓吸引术后直接支架置入;4例血栓吸引术及球囊预扩后再置入支架;其余4例为球囊预扩后再置入支架;1例直接支架置入,见表1。在12例支架置入者中药物涂层支架共6例,余6例为普通裸金属支架。

1.2.2病例随访及疗效评价 术后存活的病例每半月门诊复查1次,有症状及时复查。6个月时行心脏核素造影检查,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含或不含血管内超声复查,期间电话随访。

1.2.3统计学方法用SPSS 11.5软件处理,资料采用自身对比的z检验及Kapalan-Meier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及病变特点

13例患者中年龄为54~87岁,71.31±10.59岁,其中大于等于75岁的为5例(38.5%);男性12例(92.3%),女性1例(7.7%);吸烟2例(15.4%);高血压6例(46.2%);无一例有高血脂[文章来源于 www.qwen.cn]、糖尿病和家族史;右位心1例(7.7%);其中开口部2例(15.4%),体部2例(15.4%),分叉部7例(53.8%),从开口到分叉全部累及2例(15.4%);手术前心肺呼吸骤停1例(7.7%),昏迷或休克3例(23.1%),所有病例中除1例为左冠优势型外其余均为右冠优势型,且手术前所有患者LM前向血流均为TIMI 0级。

2.2 PCI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

13例患者中共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手术后1 d之内(含左冠优势型者)、2例死于CCU、另一例猝死于术后17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4 d,死亡的5例患者中4例为手术前心肺呼吸骤停、昏迷或休克,另一例为高龄者,经Kaplan-Meier分析LogRank为13.86、P=0.0002,提示手术前患者血液动力学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存活的8例中有4例在一年内接受外科的冠脉搭桥术(CABG),均为高龄者,其中一例为右位心者,在接受CABC者中有1例术前无任何症状,经术后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直径狭窄大于50%。其余4例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用11例支架置入者中药物涂层支架共6例(46.2%),支架的宽度为2.75~3.5mm,(3.19±0.28)mm,长度为18~33 mm,(21.6±5.34)mm,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28%~78%,平均54.9%,手术后LVEF为44%~81%,平均61.1%,手术前后LVEF下降的有2例,改善的有7例。无变化4例,经过非参数检验示z值为1.81,P为0.07,提示手术前后LVEF的提高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无保护左主干(LMCA)PCI术后的远期疗效良好,在经过选择的病例可作为CABG的替代治疗,同时急诊PCI术提高了梗死血管的开通率,挽救了频死的心肌,改善心功能而逐步在AMI治疗中占有了主导地位。但无保护左主干(LMT)急性闭塞或狭窄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凶险,所以这方面的报道一直很少见。尽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中左主干闭塞的检出率仅有2.1%,但这些病人急性期死亡率极高;在有机会到达医院的该类患者中,存在着很高的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发生率,从而使得这类患者无法耐受或是没有机会接受CABG。在治疗原则上尽可能稳定患者血液动力学状态,同时尽快开通闭塞血管以挽救患者的生命。Webb等认为:溶栓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再灌注效果,IABP和PCPS支持将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冠脉灌注下,尤其是支架种类的更新;分支部支架技术的发展及适应症的扩大,故在IABP和PCPS支持下对右冠优势型LMT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成为可能。及时有效的急诊PCI可以在短时间开通闭塞血管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且部分再灌注策略可能为一部分病人赢得CABG的手术机会。13例患者均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接受急诊PCI治疗,12例急诊置入支架,其余1例仅接血栓吸引术。13例患者中共死亡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 d,有分析认为与再灌注损伤相关;死亡的5例病人中4例为手术前心肺呼吸骤停、昏迷或休克,另一例为高龄者;存活的8例中有4例在一年内接受外科的冠脉搭桥术(cABG),说明该类患者PCI的死亡率与血管重建率仍然很高。死亡事件多发生在围手术期,是否存在发育良好的RCA(右冠状动脉)及手术前状态与手术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似乎与PCI手术方式及支架类型无关,但与病变部位有明显的关系即累及开口、体部或开口及体部均被累及的病变MACE的发生率高于分叉处病变,可能与分又处病变手术过程中更有可能采取部分再灌注治疗有关,说明IABP支持下及时有效的急诊PCI可以在短时间开通闭塞血管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即将左主干合并前降支(LAD)或/和回旋支(LCX)病变的急诊介入治疗分步做(如先期打通LAD或LCX)的部分再灌注策略可能使部分病人获得更多的益处,或为部分患者赢得CABG的手术机会。如何进一步减少再灌注损伤、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600的作文 心泉叮咚作文600字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 乐在其中作文600字记叙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玩具 关于动物的作文二百字 如何交朋友英语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写人 教师资格作文素材 写关于学校的作文 关于诚信话题的作文 松树的作文600字 暑假记事作文350字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的作文 幼师资格证作文 海南蜈支洲岛作文 暑假作文五年级 描写景物的作文100 套娃作文 我眼中的大自然作文600字 360字作文 难忘的人作文400字 玩手机危害的作文300字 胡里山炮台作文 老师的作文结尾 水果的作文 真让我感动作文 根 作文 愉快的五一作文 零的联想作文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