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初中作文 >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不该丢失的---”导写及佳作赏析

2019-12-18 23:10:58
相关推荐

半命题作文“不该丢失的---”导写及佳作赏析

【作文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反省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做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填空”。测试作文题为“不该丢失的”,也是半命题作文。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巧补文题,新颖靓丽。

对任何一种作文题型来说,创新都显得相当重要。在半命题作文考试中,也应使自己的补题富有新意。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马上就会选择题目材料导语中已经提供了的诸如“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自尊”“自强”之类的词语,这些内容虽然也是可选择的对象,也能突出主题,但会让人感觉千篇一律,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如果我们能从创意角度考虑,在补写题目时,将“滋味”“回忆”“眼泪”“色彩”“蜗牛壳”等作为写作内容,定会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二、巧选题材,出奇制胜。

生活中,“不该丢失的”东西确实很多:可选具体事物,如“皮筋”“眼神”“阳光”“绿色”等;也可选抽象的物象,如“单纯”“信任”“苦难”等;既可选某一时段的事,如“童年”,也可选不同时空的事,如回忆童年、少年时等不同的时间及不同的地点发生的事来写。在选材时,我们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拿手的内容,而且是他人未曾写过或想到的话题,如有位同学就以一只流浪猫的视角,来表现爱心丢失的可悲这一社会主题。

三、巧妙立意,真挚感人。

多选择带有启发色彩的材料,多角度思考,多层次挖掘,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如在体现“爱心”话题时,可选择有人挪用善款之事、老人摔倒之事、小悦悦之事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思考,揭示主题;在选择“环保”话题时,你可以从村庄的变化、食物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揭示“爱护环境”这一主题。

【佳作展示】

不该丢失的晚餐

白雪纷纷扬扬地下着,似玉蝴蝶在空中高傲地翻飞,又似柳絮在天空轻盈地飞舞,还好似梨花在用花瓣装点着这个美丽的冬季。

银装素裹,寒气逼人,窗里边喜气洋洋,热气腾腾。今天是春节,一想到这,老婆婆就开心地笑了,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欣喜与快乐。今天,终于能见到儿子、女儿了。外

一大早,老婆婆便忙里忙外,把这偌大而空旷的家装扮一新。门上挂着红灯笼,贴着红福字、红对联,让整个家充满了年味。桌上已准备好了饺子、红烧猪蹄、糖醋排骨……这些都是她的儿女们最爱吃的。

“丁零零……”,电话铃声响起,老婆婆赶忙跑过去,生怕错过儿子、女儿在回家路上的福音。“喂!”老婆婆急促地对着电话喊。“喂,妈,我今天要开会,没办法回去了,你自己吃吧!我五点的飞机,车在楼下等着,挂了啊。”老婆婆刚想说句什么,电话那头传来的已是忙音。

这是女儿小丽,一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著名服装设计师,在家跨国企业上班。自从五年前的寿宴上匆匆见过一面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丁零零……”,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老人急匆匆地从厨房里跑出来。“喂!”像刚才一样,她激动地对着话筒喊。“喂,妈!老板临时叫我去澳洲出差,我回不去了,晚饭,就让小丽陪你吃吧。”于是,电话里又一次传来了忙音。

老人放下电话,站起身来。电话铃第三次响起,老太太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孙子的声音:“奶奶,我和妈妈去外婆家过年,就不回去了。奶奶再见!”“忙!忙!忙点好啊!”老人轻轻地叹了口气,慢慢放下电话,坐到桌边,将围裙不紧不慢地解下来。

天凉了,菜凉了,老人的心也凉了。她披着一件旧棉衣坐在沙发上,抚摸着很多年前拍的全家福,一朵泪花在眼角绽开,好像在向黑夜诉说着什么。

突然,“丁零”,门铃响起……

(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点明季节,烘托人物心情。)

(外貌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喜悦。)

(门上的灯笼、福字、对联,丰盛的晚餐等,细节典型,突出了浓浓的年味。)

(“赶忙”“急促”极准确地表现了老婆婆听到电话铃声时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

(插叙,交代女儿不回来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语言、动作描写,准确再现了人物的失望与内心的凄凉。)

(神态描写,表现一位老人的孤独与寂寞。)

(设置悬念,引人遐想。)

【点评】

本文的成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选材精妙。文章主要叙述过年时一位老人等待儿女回家过年的故事。作者善于从身边选材,将电视中的一则公益广告作为写作材料,引发对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思考。

描写细致。文章写了好几个画面,老人准备年夜饭的场面,老人三次接听电话的场面,最后凄凉地坐在沙发里的场面,这些场面描写具体而真实地展现了老人的心理变化。同时,开头的景物描写,也衬托了人物的愉快心情。

先抑后扬。文章一开始写老人因为儿女要回家过年,内心非常兴奋,因而准备了一大桌的菜等他们回家。可当接到一个个电话后,她的心便一次次沉了下去,最终凄凉地独自坐在沙发上。欲抑先扬的手法,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突出了文章主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军训体验作文 秋天的雨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课作文600字 妈妈的怀抱作文 细节描写的作文500字 梦到考试写作文 以勇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六上同步作文 有关写景的作文 爬长城作文400字 优秀叙事作文800字 秋天的香气作文 诚信的作文结尾 好书推荐作文400字 一个活动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故宫游记作文 我喜欢书法作文400字 小井沟作文 作文结尾段 我是一棵小草作文600 庆中秋迎国庆作文 五年级作文西瓜 保护环境的小作文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题目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成长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信念的作文结尾 谈诚信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