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范文 > 思想汇报

如雷贯耳

2019-12-20 15:00:01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如雷贯耳

【汉语拼音】rú léi guàn ěr

【成语解释】

好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语或出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成语典故】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与楚结亲,世为邻好。近因吴国有一口宝剑飞入楚国,那吴王屡次索剑,楚王只不肯还,以此惹动刀兵,几至灭国。有楚大夫申包胥前来借兵求救,某坚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驿亭中,依墙而哭,七昼夜不绝,遂将邮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申包胥做见科云〕俺楚王悬望大国救兵,不啻饥渴,大王怎生不念亲好,忍坐视乎?〔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号哭,忠烈动人,某今借与你十万雄兵,命姬辇为帅,即日救楚。……某乃姬辇是也,官封大将军之职,主公呼唤,不知有甚差遣?令人报复去,道是俺姬辇来了也。〔卒子报科云〕姬辇到。〔姬辇做见科云〕主公唤姬辇,那厢使用。〔申包胥云〕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今蒙大王怜愍敝国,肯发救兵,有劳元帅领兵前赴,真乃小官万幸。

【成语注解】

1、那厢:这边、这里。

2、申包胥: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大夫。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号申包胥。

【成语出处】

1、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源)

2、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幸遇尊颜,实乃小生万幸。”

3、《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4、《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少年道:『久仰先辈大名,如雷贯耳,小人有幸相遇。今先辈欲何往?』”

5、《隋唐演义.第三七回》:“安祖对雄信纳头拜下去道:『孙安祖粗野亡命之徒,久慕员外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实慰平生。』”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

使用类别 用在“名声显扬”的表述上。

【如雷贯耳造句】

1、您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请多指教。

2、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3、自从她得到奥运金牌后,在体育界已是如雷贯耳的人物。

4、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当面请益,真是三生有幸。

5、他抛妻离子的消息传出后,原本如雷贯耳的声誉立即转为一片骂声。

【参考词语】:如雷在耳

【汉语拼音】:rú léi zài ěr

【成语解释】:犹“如雷贯耳”。见“如雷贯耳”条。

1、明.孟称舜《花前一笑.第四折》:“你名儿,如雷在耳,绝胜当年杜牧之。”

【参考词语】:如雷灌耳

【汉语拼音】:rú léi guàn ěr

【成语解释】:犹“如雷贯耳”。见“如雷贯耳”条。

1、《水浒传.第六二回》:“小可久闻员外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幸得拜识,大慰平生。”

2、《儒林外史.第一○回》:“久仰大名,如雷灌耳,只是无缘,不曾拜识。”

【如雷贯耳的成语故事】

“如雷贯耳”指像雷声传入耳朵样响亮,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这句成语常见于戏曲小说中,如元代郑廷玉所写的戏曲《楚昭公》,故事中写到春秋时吴王阖闾珍爱的一把宝剑飞入楚国,为楚昭公所得。吴王屡次向楚昭公索剑,楚昭公都不肯还。吴王一气之下,便下了战书,结果楚国被吴国伍子胥等人打得大败。楚国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国商借救兵,但秦王不肯出兵,申包胥就在秦国痛哭七天七夜。秦昭公看申包胥日夜号哭,忠烈动人,心受感动,于是答应借申包胥十万雄兵,命姬辇为主帅,助楚昭公复国。姬辇向申包胥报到时,申包胥即说:“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蒙秦王怜悯,发兵相救,有劳元帅领兵前往,真是楚国人民的万幸!”这里就用了“如雷贯耳”来称赞姬辇名气很大。因为这句成语是用来赞颂他人的声名,所以常和“久闻大名”、“久仰大名”连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生活中的发现作文300字 玩具小白兔作文 我有这样的朋友作文 smile作文 古文作文 抓鱼作文500字 家乡的呼唤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包饺子 最开心的事作文400字 生活中的小镜头作文200字 给爸爸写一封信作文 我心目中的什么作文 童年乐事作文 有一种力量叫希望作文 感悟的作文600字 关于动物的作文英语 桂花作文200 中考诚信作文 随便写一篇作文400字 我懂得了坚持作文400字 小学义卖活动作文大全 介绍家庭成员的作文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作文 美好为题的作文 a4作文纸模板免费下载 你画我猜作文 议论文作文标题大全 团结合作的作文 高三计划作文 秋天的杨树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