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学科试卷

目无全牛

2019-12-26 09:00:01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目无全牛

【汉语拼音】 mù wú quán niú

【成语解释】

眼中没有整头牛的形体,比喻道的修养不受外形限制的境界。典出《庄子.养生主》。后用“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纯熟高超。“庖丁解牛”、“善刀而藏”、“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成语典故】

《庄子.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成语注解】

1、解牛:分卸牛的肢体。

2、神遇:从精神去接触事物。

3、官知:感官知觉。

【成语书证】

1、唐.杨承和 〈邠国公功德铭〉:“操利柄而目无全牛,执其吭如刍豢悦口。”

2、宋.李之仪〈次韵东坡和滕希靖雪浪石〉诗:“便觉诗源得三昧,目中无复有全牛。”

3、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某目无全牛,意空凡马。道不行而言立,身愈退而名高。”

4、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二.小癞子》:“所谓精者,如承丈人之凋,如运郢人之斧,如射甘绳之箭,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比喻技艺纯熟高超。褒义。

使用类别 用在“技艺精湛”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朱铭大师的太极系列,是目无全牛、大刀阔斧的钜作。

2、只要肯下功夫,你的技艺日后必能达到庖丁目无全牛的境界。

3、大师执笔挥毫,似竹非竹,似马非马,已臻目无全牛的境界。

4、我摸索捏陶技艺多年,直到最近才领悟目无全牛的境界,可以随心所欲,不再受形象拘束了。

【近义词】庖丁解牛,得心应手,运斤成风,炉火纯青

【反义词】黔驴之技

【参考词语】目牛无全

【汉语拼音】mù niú wú quán

【成语解释】犹“目无全牛”。见“目无全牛”条。

1、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投刃皆虚,目牛无全。”

2、明.宋濂〈演连珠〉:“盖闻民既大安,则乐世如砥;策能戡乱,则目牛无全。”

【参考词语】无全牛

【汉语拼音】wú quán niú

【成语解释】犹“目无全牛”。见“目无全牛”条。

1、唐.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诗:“吏道岂易怯,如君谁与俦;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2、宋.黄公度《知稼翁集.卷上.送弟童士季赴永春》:“高才所蒞无全牛,民自不冤吏早休。”

【目无全牛的成语故事】

先秦哲学家庄子喜欢用寓言来啟发人们的智慧,他在〈养生主〉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来让人们了解理想的人生观到底是什么。这则寓言的内容大意是说:庖丁为文惠君分卸一头牛的肢体,不仅动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发出的声音更像是最好听的音乐。文惠君不由赞叹地问:“你是怎么办得到的?”庖丁说他所喜欢的是“道”,已经比技巧更进了一步。刚开始解牛的时候,眼睛所看的无非就是头牛,根本无从下手。三年之后,才有所领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结构。到了现在,已可以不借用目视,纯粹运用精神感觉来动刀了。循着牛体天然的组织结构,削劈筋骨间的空隙,然后把刀子引向骨节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连牛体脉络相连以及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未曾触及,更不用说会去伤到大骨头了。一般好一点的厨子,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切割的方式来解牛;普通一点的厨子,每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硬砍的方式来解牛。以硬踫硬,刀刃当然容易受损。我这把刀已经使用了十九年,分卸过几千头牛,却仍然像刚磨利的刀,一点损伤都没有。那是因为我拿的是一把没有厚度的刀,进入牛的复杂组织,在经络血脉的空隙中,到处游走,可以挥洒自如,还觉得很宽绰而有余地。所以十九年来,都不必换刀。虽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错聚结、难于处理的地方,我仍然会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地用刀,等挑开关键处,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开了,就像土块堆积在地面上一样,“呀ˋ”的一声,牛就解好了。这时候,我拿着刀站在分卸完毕的牛肉面前,东看看西看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然后才会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在这则寓言中,庄子用牛的组织来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想在纠结难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伤害,得拥有一把用智慧锤炼出来的“无厚之刃”。文章中,庄子用“未尝见全牛”来形容庖丁解牛不受形体限制的境界,后来就从这里演变成“目无全牛”这个成语,比喻技艺纯熟高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察记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想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般将来时英语作文 第一次坐过山车作文500字 谁说女子不如男作文 人性本恶作文 第一次做蛋炒饭作文 乡村美景作文600字 写辩论赛的作文 黄山旅游作文300字 英语六级作文题目 赢在专注作文 群作文 拥抱新时代作文 自由的作文 一次难忘的旅游作文 乐高积木的作文 春天里放风筝的作文 贴树叶画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100字 三年级下册6单元作文 描写火龙果的作文 我喜欢的花作文500字 花海作文400字 爸爸变了作文400字 关于农场的英语作文 我感谢妈妈作文 早晨的公园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