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语无伦次

2019-12-30 23:45:04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语无伦次

【汉语拼音】yǔ wú lún cì

【成语解释】

说话颠三倒四,毫无条理。语出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

【成语典故】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

予在惠州,有永嘉罗汉院僧惠诚来谓曰:“明日当还浙东,”问所欲干者,予无以答之。独念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偶录此数人以授惠诚,使归见之,致予意,且谓道予居此起饮食状,以解其念也。信笔书纸,语无伦次,又当尚有漏落者,方醉不能详也。

【成语出处】

1、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信笔书纸,语无伦次,又当尚有漏落者,方醉不能详也。”(源)

2、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杜少陵二》:“《诗眼》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3、宋.张孝祥〈辞免知潭州奏状〉:“臣得竭力,以趋职事,祈天请命,语无伦次。”

4、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5、《明史.卷二四四.王之寀列传》:“犯名张差,蓟州人。止称吃斋讨封,语无伦次。”

6、《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他平时见了稍些阔点人,已经坐立不安,语无伦次,何况学台大人……未尝见面,已经吓得昏的了。”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说话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使用类别 用在“言语含混”的表述上。

【语无伦次造句】

1、面对父母的质问,他语无伦次地不知如何解释。

2、他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地回答,我们都听得不耐烦了。

3、小李生性害羞,只要人一多,说起话来就会语无伦次。

4、自从他受了精神刺激后,就变成现在语无伦次的模样。

5、老王每次只要一喝醉酒,说话就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

6、看他那慌慌张张、语无伦次的样子,这件事肯定是他做的。

7、“啊……是的,不……没有啊……”他语无伦次地回答着。

8、他上课打瞌睡,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语无伦次。

辨识

【近义词】:不知所云,胡言乱语,颠三倒四

【反义词】: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辨似:

形音辨误

同 “语无伦次”及“不知所云”都有说话让人无法了解的意思。

异 “语无伦次”侧重于没有条理,次序紊乱;“不知所云”侧重于内容空洞或表达不清。

语无伦次 不知所云 辨似例句

老王每次只要一喝醉酒,说话就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

这篇文章,没有主题和思想,内容空洞,语法紊乱,读后根本不知所云。

【参考词语】:言无伦次

【汉语拼音】:yán wú lún cì

【成语解释】:即“语无伦次”。见“语无伦次”条。

1、宋.无名氏《道山清话》:“有村学究教授二三小儿,闲与之语,言皆无伦次。”

2、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宜人懿行可述者多,恐其久而逸也,更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随心信笔,漫然书之。”

【语无伦次的成语故事】

“伦次”是指次序、等第。一个人说话没有次序,颠三倒四,自然是毫无条理,令旁人难以理解。苏轼(公元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诗、词、文、书、画均有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卒谥文忠。苏轼在惠州期间,有一位名叫惠诚的僧人,在前往浙东之前来拜访他。苏轼想到吴越一带平日与他交好的僧人,便写了一封信,列了一份名单,托惠诚顺道前去拜访他们,以解相思之情。信末苏轼自谦道︰“因为我喝醉了,所以写来次序混乱,语无伦次的,还请见谅。”后来“语无伦次”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说话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想象作文 关于坚守的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关于自强的作文 寒假的作文400字 努力作文800字 作文翻过那座山 冬日的温暖作文 初二满分作文 乡下人家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 三年级下册300字作文 打屁股作文女 工作文件夹 钓鱼作文300字 龟兔赛跑的作文 我喜欢冬天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优秀作文 作文放风筝300字 描写仓鼠的作文 陪伴作文400字 高中语文作文题目 妈妈生病了作文 游华山作文 阅读类作文 初中600字作文大全 父亲的背影作文 写景作文三百字 谈读书作文 我最喜欢的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