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案设计 教案

2020-01-01 14:15:01
相关推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设计》文章由<免费趣文网>收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及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1.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3.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慨叹(kai):有所感触而叹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08 08:31小小角落[上海市网友]IP:2070364118
    希望广大网友能够相互鼓励,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帮助中国人重拾自信。
    顶6踩0
  2. 2020-03-16 09:15§天官赐福§[云南省网友]IP:3391733926
    中国人并未失去自信力,只是在面对新的挑战时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教案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向作文 奇迹作文 作文自拟 画图作文 个性作文 回归作文 作文精彩片段 假日作文 作文关于青春 三月三作文 落叶作文 小溪作文 乌龟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下册 作文分论点 英语七年级作文 迷茫作文 作文评语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清晨作文 情书作文 写母亲作文 作文议论文素材 作文600字初三 作文我的同桌 美好的生活作文 积累的作文 蝴蝶的作文 古诗词作文 成长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