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小学生作文 > 作文1000字

作文1000字:不一样的声音

2020-01-02 19:00:01
相关推荐

作文1000字:不一样的声音

(一)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地,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的心声会是一模一样的。差异和矛盾总是存在,但若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要求,不同的心声亦能交织出和谐动听的音乐。

余光中在一次电视台的节目访谈中,被安排与一位分别几十年的昔日同学见面。两人一见面就聊得十分火热,似乎这么多年的时光完全不能冲淡他们的友谊。但是当主持人问道“你读过多少余光中先生写的书?”时,他却出乎主持人和所有观众意料之外地回答说:“一本也没有读过,他以前写的东西我就不太能看懂”。可见,志同道合,兴趣相投都不是建立友谊的必须条件,两个人如果思考问题的习惯,方式相似,固然少了许多争吵的可能,能和和气气地相处,但不同的思想却更是对双方疏漏之处的弥补。即使想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要是能认真倾听对方的看法,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两个人同样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就像是一支乐队要演奏出各种风格的乐曲,就要有激昂流畅的高音,也需要低沉悠扬的低音,合理分工,彼此配合。

在不同的乐器共同演奏时,必须要配合,而不是各自发声,然后被强加在一起。一个人与别人想法相左时,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但对于别人的,也不妨一听。“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也许能发现一片新天地,避免成为井底之蛙。诺贝尔奖得主超过一半是靠多人合作才有所突破;政府听取民众的意见能更落实到位地执政;同学之间互相询问题目可以加深印象,学会一题多解。他们都是因为听进了不一样的声音,巧妙地取长补短,才使得事物发展更加顺利,每个人都变得更加优秀。

当然,不是所有的声音之间都能相互配合,交响乐团不需要吉他,摇滚乐舞台也不会放一架钢琴,虽然这些放在一起并不相称的乐器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同样被人们喜爱,但是它们的音色,节奏,韵律不能互补,只能让歌曲显得别扭,对于这种不能配合的组合,有时人们喜欢加以指责,但这也没必要,拆开重新分配就是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也不能强加给他人。世界很大,舞台很多,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舞台上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演奏好自己负责的部分就可以了。别人的选择我们可以不赞同,但至少应该尊重。巴尔扎克走上文学之路,法拉第研究电和磁最初都没有人支持,后来他们的贡献却让许多人受益。因为很多东西我们并不像自己所认为地那样了解,所以不能轻易否认。

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美,不一样的作用,让每个人的声音都在合适的位置响起,为世界献上一曲独特的音乐。

(二)

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是因为风;蒲公英散播世界各地,是因为风;枯黄的落叶被席地卷起,也是因为风。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在不同的时节里,它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不一样的声音,我们倾听着,感受着,并为之着迷。

春天的风是温柔的,如同母亲与儿女间的私语。一缕又一缕微风吹过,吹绿了树枝上幼嫩的树叶,吹高了草地里刚发芽的小草,她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孩子们,在他们耳边诉说着希望他们快快长大的话。一日日,孩子们长得越发繁茂,每当微风拂过时,总能听到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似与母亲细细地拉着家常。走在路上,微风轻抚着自己的脸庞,听得到她对自己的低语,也想象得出她浅浅微笑的样子。话语过后,总会感到无尽的温暖,微笑着大步向前。

夏天的风是狂野的,如同孩子得不到满足时任性的哭喊。在狂风暴雨的夜里,风呼啸着,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拍打着门窗。听到门被关得“砰砰”直响时,总会使人们吓一跳。推门时,出不去;拉门时,进不来,风如同处处与你作对般,在耳边呼号,使我们安宁不得。待我们将门窗关好,进入梦乡时,已无人再理睬他,虽还在外面拍打,发出令人害怕的叫喊,却又似被关在门外的孩子,在无家可归时,发出的无助的哭泣。使人怜惜不已。

冬天的风是冷冽的,如同父亲对我们严厉的责骂。雪花儿随着风缓缓飘落,给大地万物都披上了雪白的冬衣。天地一片肃静,似做错事般,背着手,低着头,等待着父亲的责骂。寒风扑面而来,从耳边呼啸而过,耳朵在责骂中先是一阵通红再是失去知觉,随着缝隙灌入衣中,使人感到一阵寒冷。在寒风中行走,我们会记得拉起自己的衣襟,因为寒风,因为父亲的责骂,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温暖自己。

我们的人生,较风而言,更为精彩。在不同的人生时段中,我们亦有不一样的声音,或欢喜,或愤怒,或悲伤,或惆怅,每一种声音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即使你喜爱,即使你厌恶,它依旧在那里,不增不减。那么,为何不去细细聆听,细细感受?

(三)

现在正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柔软的柳枝正轻轻地随风摆动,舞动的枝条在空气中荡起了声波的涟漪,轻柔的微风正对着枝芽上的新绿轻轻地呓语,绿意盎然的生机溢满了整个校园。

天空中偶尔有一两只飞燕在盘旋,细细的、依稀传来几声淡淡地鸟鸣,瓦蓝瓦蓝的天,好似一面青铜宝鉴,褪去了白云的遮掩,就如此这般直白的向大地诉说她的情怀。一切如往昔,平淡,和谐。

这是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绿叶与书本的气味糅杂成一股莫名的芳香,三尺之台上,一位中年教师正在黑板上板书着什么,台下的同学整齐划一的在课本上做着笔记,教室中唯一能听到的,是笔与纸摩擦的“刷刷”声,黑板的上端是两个颇有神韵的字——母亲。

这是一堂公开课。

老师严肃的脸上抹开了一丝笑容,问道:“这篇课文写的好不好?”

“好”整齐的回应声在静谧的教室中响起。她的眼角有了一丝笑意。

“周亚男。“

一个体型稍显臃肿的少年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丝慵懒。身后的凳子摩擦着地板,令人牙酸的声音在教室中显得有些不谐。

“你喜不喜欢这篇文章?”老师笑着问,亚男挠了挠头,大声道:“不喜欢!”

她脸上的笑容僵住了www.qwen.cn,似乎忘记了上课,像个雕像一般呆立在那里。

“我说错了么···”

亚男用仅自己听到的声音轻轻地嘀咕。

“老师,我不喜欢!”

亚男以为老师没听到,又大声的说了一遍。

老师的嘴角抽了抽,点了点头,急忙让亚男坐下来,喊起了另一个孩子,继续上课。

亚男的母亲被叫到了学校,老师严肃的对亚男的妈妈进行轰炸式教育:”怎么能不喜欢课本上的文章呢?那可都是专家选编的,每一篇都是精华,都是经典,再这样下去,你孩子会吃大亏的,尤其是现在这时代,小小年纪就敢否定权威······”

从那以后,教室中的声音更加的整齐统一。亚男静静地注视着窗外,那里有风的轻诉,燕的细语,还有蓝天的情怀。

(四)

令世人惊叹的,不是故园,而是异域,那里有不一样的风景。让我等折服的,不是钢琴独奏,而是管弦齐鸣,这里面有参差的奥秘。这世界千变万幻,光怪陆离,让人流连忘返,正是因为这不同的风景,不一样的声音。

万物皆有存在的道理,生灵自有它自适的风流。每处风景,每个生灵都有它的伴音,从这些不一样的声音中汲取的精华,将丰富我们的生命。

感悟着独特的天籁吧,醉心于这世界的美丽。

这世上有高山的巍峨,也有草原的辽阔;有朝生夕死的蝼蚁也有寿逾千载的神龟;有壮烈的人生,也有平静的生活。西方人在羊皮上铺开色彩,中国人在宣纸上渲染水墨。罗素的刻刀非同寻常,能借老妇人丑陋的容颜凝固艺术的思考,伦勃朗的画笔与众不同,能凭口工人扭曲的肌肉倾倒理性的光辉。李太白的诗,苏东坡的词,郑板桥的画,这一切皆是如此美妙。正是因为大千世界不同,芸芸众生各异,方能全面地展示世界之美。试想千人一面,那么再有审美情趣的人也会审美疲劳,假如世界风景一样,世人将再没有旅游的乐趣。

既然自然吻我以不一样的美丽,我便报以不同的乐章。

春秋战国因诸子百家而异彩纷呈,世界不同的文化,习俗,意识形态交相辉映。既然我来到这世上,便让我做一个不同的歌者吧。执着我的执着,绝不同于流俗,品着一杯清茗,任那写熙熙攘攘之人利来利往。慢慢咀嚼文化中的落英,让哈日哈韩的人尽情的疯狂吧,我必须守着我的本心。让我做一棵看守月亮的树吧,像庄子一样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守望。愿我的痕迹能在世界宕开一笔,为世界添上不一样的轨迹,奏一段不一样的乐章。

聆听着不一样的声音吧,这里面藏着人生的真谛。

春花落时,龚自珍可以欣然地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李煜却只能独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这便是智者与仁者的隐现,不一样的轻唱唱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我辈受挫,必当怨天尤人,可苏子贬谪却写下了‘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杨滇迁离,却谱出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春月秋风。’看到这不一样的人物,听到这不一样的声音,你是否有些许感触?是否明白了和而不同?这些不一样的声音,贯穿了千古,向我们展示了先贤的神韵,如有所悟,当有所得。

我们也是这世上的歌者,便清一清嗓子,唱出不一样的声音吧。

(五)

高考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议论纷纷的话题,大多数人指责它的不好,众多学子之间怨声载道,而我却有不一样的声音——高考与人生之间有着诸多联系

高考的条条框框笼罩了万千学子,在他人设计的游戏中,你必然会有所束缚,我们的手脚不能伸展自如,思想不能天马行空,只得被这些规则压抑着。我们喜欢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放,欣赏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时时都那么自由,许多地方都会抑制你的行动,压抑你的心情。古之圣人又何尝不是许多地方被束缚着,在发出爽朗豪迈的笑声之后,还不是留下不满、忧郁的神情来面对社会。既然如此,为何不以自己的方式,去迎合这些规则,以快乐的心态,去享受这些过程?借古人的中庸之道,以独特的舞步,踏出自己的旋律,而又不违反规则,尽显个人才华,绽放自己的光彩,这或许正是高考所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高考也要求我们市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问我们对该诗句的理解,我答:“需跳进去和站出来看待问题。”而他人一句“入境与出境”,直接让我感到了思想的肤浅与自身的渺小。有时候做一道题,以通常的思维解之,会觉得深奥难懂,且过程麻烦至极,这时应该“出境”,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通过严密的推理,曲径通幽,直击要害,将其一举拿下,看着那精妙的解题过程,你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释然,信心也会成倍增长。因此,想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无疑得转换视角,而如何转换到风景最美之处,或许这也是高考所教你的,然后将这过程中所领悟到的普遍规律应用到人生之中,你也会获得人生旅途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高考更要求我们的是一种收放自如的运筹帷幄,何一股无往不胜的王者之风。题海万千,有难有易,有时你会被简单却易错之题深陷其中,有时你会与深奥难懂的题目纠缠半天,收放自如,就是要以横扫千军之势战胜容易的题目,以步步为营、化整为零之法将难题各个点逐一击破,并最终以风卷残云的气魄克敌制胜。王者之风,是要我们一直以霸王的气概去看待每一道题,容易的题目,绝对不错,因为它们已被你完全征服,对深奥的题目,要怀有一颗崇敬之心,但毫不畏惧,展毕生之所学一心向前,只有胜利。人生岂不如此?收放自如,玩转出人生更多的惬意与精彩,怀王者之风,战胜所有艰难险阻,铸就人生的辉煌。

高考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学生生涯的重要一步,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何止高考。高考是戴着镣铐跳舞,人生又何尝有过绝对自由。一次逃避,难道还能次次逃避?无谓的怨恨、恐惧,只会输了高考,失了人生。所以只有奋力向前,才能将高考踩在脚下,插上翅膀,带梦飞翔,让人生灿烂夺目。

(六)

四季更迭,鸟鸣之于春,雷鸣之于夏,虫鸣之于秋,风鸣之于冬。世间万物总以声音的形式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以声音的形式体现其存在的痕迹。“乱花渐欲迷人眼”,颜色是花儿的声音,迷倒众生﹔“名‘起’文章著”,文章是文人的声音,流传千古。不一样的事物,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声音,因为人们不一样的心境。事物本来相同的特点,在不同的环境下,随人们不同的心境而变化。不是事物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物皆著人之色彩,物此刻的声音就是人心境的载体。因此,有了春日细雨润万物的喜悦之声与秋日细雨湿衣的落寞之声的区别﹔“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飘渺之声与“北风卷地白草折”的狂放之声的差别。喜悦之时听鸟鸣,婉转动听,人心神往之﹔烦躁之时听鸟鸣,嘈杂扰耳,人烦上加烦。高兴之时听别人的挑剔之言,觉字字珠玑,欣然接受﹔生气之时听他人的好心劝告,觉不堪入耳,不愿从之。由此看来,人不同的心境造就了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声音,因为人们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无数文人墨客于他们的时代,发出了无数不同的声音,那是他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呐喊抑或其人生的追求。屈原放逐,披发吟行,高呼“举世皆浑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李白不然,仕途不顺,仍高唱“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是他的自信,成就了欲揽明月上青天的诗仙﹔阮籍猖狂,哭于穷途末路。苏轼不然,谪居黄州,仍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是他的淡定,造就了永屹立于文坛的苏子﹔陶潜清高,隐居田园。杜甫不然,穷困潦倒,仍高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是他的兼济天下的情怀,铸造了无数人追随的一代诗圣。声音于他们,就是表达自己人生态度的方法。人生态度无形中寓于声音之中,闻其声则知其人,明其志。不同的人生态度,不一样的声音。

“草木无声,风挠之鸣﹔流水无声,风荡之鸣﹔金石无声,或击之鸣。”也许你也如此,本自无声,想发声于世,需假于外物,等待时机。如果你尚还是一匹中马,无需妄自菲薄,努力磨砺自我,提升自我,于众马中超然脱俗,耐心地等待你的伯乐,终有一天他将驾驭你,驰骋千里,仰天长啸,振耳发聩。如果你还是一颗金粒,无需灰心丧气,执着一念,于万沙中淘成金块,静静地等待你的主人,终有一天他将发现你,闪闪发光,令人瞩目。无论是往日的中马,还是昔日的金粒,只要你有磨砺自我之毅力,借助外物之意识,等待机遇之耐心,终将发出那最悦耳之声。

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不同的我们要用我们的努力发出不同于他人的响彻寰宇之声!

(七)

当一个不一样的声音出现在美妙的乐章中时,那么这篇乐章的演奏就失败了。但一个不一样的声音出现在一场会议,一个国家或是这地球上时,尽管它微小,或被视为叛逆,却可能意味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诞生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这不一样的声音,绝不是为了出风头,不是一时鲁莽而发出的愤慨之言,它必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发出的,理性是其根本。在任何环境,任何时刻都保持理性是很重要的。回首共和国曾度过的那十年的艰苦岁月,有多少知识分子,多少进步人士遭到迫害?又有多少曾经为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没有倒在敌人的枪炮下,却倒在了自己人的批斗中?这无疑是种莫大的讽刺。许多人痛恨甚至唾骂四人帮,惋惜***对中国造成的损失。但为什么,曾经打败了法西斯的中国,却无人阻止这场灾难呢?因为当时的中国人都已陷入或盲目崇拜,或盲目喜悦的境地,仅剩的清醒之人也都明哲保身,不敢反对。正因为理性的蒙蔽,才无人反对这明显错误的决定。所谓清醒,所谓明哲保身,不过是理性未被完全蒙蔽罢了。若有真正的理性之人站出来反对,就算不能完全阻止其发生,也必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保持理性,无论对于个人利益,抑或国家利益乃至人类利益而言,都是极有益的。倘使这世上每一个人都能保持其理性,则人类和平之大业便可计日程功了。

但仅有理性显然是不够的。若世上每个人都只有理性,那这社会便会冰冷无情,人便会漠视他人生死,便会胆怯舍生取义。因此,在保持理性的同时保有感性也是很重要的。要在万千赞同的声音中,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性的思考,还应有些为理想,为大义而忘乎生命的感性。理性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思考的阶段,而真正付诸行动时,理性固能保证人不因糊涂而走错方向,感性却决定了这件事能否被执行,舍生取义向来是保有感性之人的专利。纯理性之人,多冷静而胆怯,这类人多变得阴险,狡诈。较之无理性的鲁莽者,这些不顾他人的“阴谋家”们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唯有两者兼备之人,才能在正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创造不一样的世界。所以保有感性与保持理性同样重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制度仍需不断完善的国家的我们,必须学会保持理性,保有感性。一个国家的崛起,正是因为有勇于改革之人的推动,而改革之人,舍我辈其谁!只有当中国真正的以一个巨人的身份,以无惧他国的气概屹立于地球时,我辈之人,方可无愧于子孙后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风的作文 关于战争的作文 高中生优秀作文 猜猜我是谁作文 触动心灵的作文 报答作文 玉兰花作文 500字写事作文 铭记作文 写作文的技巧 观察植物的作文 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 六年级毕业作文 作文网站 四级作文题目 作文美丽的校园 成长故事作文 校运会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民间故事作文 时评作文 我是谁作文 美育作文 心声作文 母亲节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 礼仪作文 乌龟作文 爱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