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读后感 > 300字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2020-01-11 14:15:01
相关推荐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一个身不由己,被人当抢来使的对“复辟”痴心不改的人,好可怜,也好可笑!看看溥仪身边的人,真是可悲。每个都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地位而奔波着。“复辟”一时间似乎已没有那么的重要。尤其是那个郑孝胥,根本可以说就是为自己的地位把溥仪的“复辟”忽略了!身边根本再无可信之人,可用之人。日本有日本的野心,臣民由臣民的打算,就只有溥仪一个人做着“复辟”的梦,没有任何把它变为现实的可行之举动!

溥仪再也得不到有力的“复辟”支持,最终成为了那个“满洲国”的执政。他自己在书中写道:“我就是这样,一方面浑身没有一根骨头是硬的,一方面还幻想着未来的‘复位登基’,公开走上了这条卑鄙无耻的道路,确定了头号汉奸的身份,给血腥的统治者当了遮羞布。”于是,就这样开始了伪满的十四年。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溥仪在天津的这七年是没有一天不在所“复辟”的梦的。真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人啊!这就是我最大个感受,至于其他,关于他支持的和寄予希望的那些“骗子”以及日本方面的军政两种势力我都没有太记住什么。总之是溥仪在“出洋”与“还宫”的摇摆中日本对中国的进步行动开始了。于是罗振玉的那一伙势力极力劝说溥仪前往东北,而以郑孝胥和遗老们为首的另一方却觉得时机不对,极力反对着。溥仪再一次陷入了选择之中。

最终他还是在一种糊里糊涂的情况下踏上了日本人为他铺的路。离开天津,一切便更加得有不了他自己了。我觉得他处在一种几乎是被软禁的地步下。当他到达了旅顺被安排在一家旅馆,继续他的等待。他自己这样说:“事实上,这些口口声声叫我皇上的,这些绞着脑汁、为我奔波着的,他们心里的我,不过是纸牌上的荒地,这种皇帝的作用不过是可以吃掉别人的牌,以赢得一笔赌注而已。

日本人为了应付西方的摩擦和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才准备下我这张牌,自然他们在需要打出去之前,要严密的加以保藏。罗郑之流为了应付别的竞争者,读得日本人的犒赏,也都想独占我这张牌,都费尽心机把持我。于是形成了对我的封锁,使我处于被隔离的状态中……”唉!想想之所以他还能得到所谓的礼遇,无非是因为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否则早就被掷弃一旁了。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皇帝不都是幸运的,尤其是爱新觉罗傅仪。紫禁城里,甚至是太监都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孩子的哭号是因为害怕,执着迂腐地将他关进小黑屋治疗,直到他筋疲力尽。有太多的人在关爱他,可他却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得

不到保证,一次之过,连食三旬粥汤,着实把傅仪饿得见食就抢,连鱼饵都送入口中。

有人说,满洲国是中国人的耻辱,我不否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傅仪有的选吗?他能选择吗?如果傅仪当时真的卧薪尝胆,颠覆历史,有一批股肱大臣,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或许他就不会来惨痛的回忆他的过去。历

史不过是用来祭奠失败者的。多少历史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该不该信,那都无所谓,因为你真的存在过,即使没有追寻的价值。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我的前半生》相比中国正统的皇帝,爱新觉罗?傅仪的一生更让我好奇。

这位中国末代皇帝的生活,距离我最近,而他在那个时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在四位继母“爱护”下的童年,在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父亲的过去,在半开放的皇宫中最后的皇子养成生活也被历史“润色”最少,因此我去

看了他的《我的前半生》。不想过多评价这后半本书,总觉得有点乏味,还是那一段无关现在,还是他一个人的世界有趣。那一段无人关心却显得无比真实的小时候,与我们童年十分不同,但他却无比可渴望有我们的幸福的

童年时代。

在电视剧里,皇帝有最权威的尊严,他的话是“圣旨”,金口玉言,一字千金,深深地满足了男人的大丈夫主义。是的,在爱新觉罗?傅仪的世界里,他是皇帝,他的话的确也是圣旨,他的话甚至是他的字都值千金。在

他的小朝廷里,他的捉弄与玩心在别人看来都是“圣上贤德”;他的年幼成了周遭大臣的财富,不断索取名贵的古玩字画,一点点小事前来邀功,加官进爵;在没有乳母的日子里,没有人真正去教导他,变得骄纵跋扈,脾气

暴烈。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日军正式投降了。溥仪的命运也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了。日本再也不想保护他,也没有能力保护他了。我不知道日本人出于什么目的,并没有像溥仪害怕得那样对他进行杀人灭口,而是打算带他一起逃回日本。然而终于没能如愿,在沈阳的机场,他们遭遇了苏军,后来溥仪便被带到了苏联。

再也没有什么皇帝的称号了,他也再也不能对谁任意的施加他的残暴了,这个苦命的却觉得很可恨的人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了吧?

是的,他开始了新生活,可是他还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还是有人服侍他,他还是自己什么都不干。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时,他从来不说自己的罪过,将一切的罪行都推给了日本。如果说当初的他还有为了所谓的大局而迫不得已的话,今天的这些表现,却都就是他低劣人格的表现了。我看到的完全就是一个胆小的,面目可憎的罪人了。

新中国成立,溥仪开始了又一次在“高墙”中的生活。是的,他和家人还有一些伪满的军官一起被关在监狱里进行改造。改造中的生活对于溥仪无疑是非常艰难的。他不相信共产党会善待自己,他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他受到家人的孤立……我想那样的“改造”是从头彻尾在进行,不过对于一个从小生活中一种高不胜寒的境地的人而言,内心的改变是太难了。如果说行动上有什么改变,大多的是为了争取原谅,是为了保住性命!!!抗美援朝引起了溥仪心里的又一次波动。然而我们这位“皇帝”在改造中还是慢慢地看到现实,还是有了些许无奈的进步。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前几天在网上无意看到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的简介,然后一直在网上找这本书,找了好久,才找到可以在网上在线看的,找的好辛苦。我很喜欢这本书,我对清朝的历史也比较感兴趣。之前看的《非常公民——溥仪和他的五个女人》,是我对这位末代皇帝的初步了解。也就是这样,我开始想知道溥仪更多的点点滴滴。最早的《我的前半生》的基调即“我罪恶的前半生”,是一本具有忏悔性质的作品。

《我的前半生》记载着中国一位皇帝的戏剧人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一个大半生都被别人操纵控制的傀儡,一个前半生都过着奢侈富裕的生活,后半生却在监狱中重新改造的中国皇帝,也许是他的不幸,更或许是他的幸运。

这本书是从溥仪家世写起的,一直写到1957年溥仪参加战犯管理所组织的社会参观。溥仪从一个末代皇帝、战犯到自觉悔罪成为一个新人,思想转变过程杂乱不清。在当代出版史上,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是生命力旺盛的作品。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00字

书读完了很久了,但是迟迟得没有写个尾声,结束我的这次精神之旅。就连最后的读书感想也是很久的都没有贴上来,让我觉得我是那么的虎头蛇尾。所以现在补上:

在“改造”的十年中,溥仪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在书中的结尾他这样说:“‘人’,这是我在开蒙读本《三字经》上认识的第一个字,可是在我前半生中一直没有懂得它。有了共产党人,有了改造罪犯的政策,我今天才明白了这个庄严字眼的含义,才做了真正的人。”被特赦的时候,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可以自食其力的人了,很为他感到高兴。在他所叙述的事情中,他的那些参观经历也给了我很大震撼。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所施加的罪行,是永远的也洗刷不去了!

看完这本书,总觉得很匆匆,太多的东西都是一带而过的。我不甚了解的历史,我不太明白的政局,我不太喜欢的世故……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溥仪的一生缩影着中国的一段耻辱史。有时候,常去揭揭疮疤,不会让人忘了自己的分量,自己的祖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男孩自画像作文 成语猜猜猜作文 描写一线天的作文 关于勇敢的作文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作文 描写植物的作文200字 月球历险记作文 历年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作文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作文 人生最贵的是青春作文600字 我家的小狗作文350 我的家乡英语作文高中 描写汽车外形的作文 关于巾帼英雄的作文 写梅花的作文600字 手机为题的作文 战胜挫折的作文600字 走着走着就长大了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喜欢小猫 想象作文题目 作文没写完 家人的关爱作文300字 睡梦中的妈妈作文 我的理想大学作文800 关于母爱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四年级作文观察蚂蚁 友谊伴我行作文600字 一个性格鲜明的人作文 3年级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