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读后感 > 900字读后感

当科学与情感交汇_读《人类为何会哭》有感900字

2020-01-19 21:15:01
相关推荐

从出生时的第一声哭泣开始,人类就与哭结下了不解之缘。来到这个世界时,婴孩尚对身边的一切一无所知,却在大声啼哭;离开世界时,逝者无知无觉,送行的人则往往难掩哀伤地流泪。哭泣是每个人生活中都有的一部分,似乎对于人们来说是那么司空见惯,极少有人去追问:我们为何要在某些时间和地点哭泣,又为何会哭泣?

伟大的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英国学者、精神科医生迈克尔·特林布尔就是一位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就像瓦特发现了常人未曾留意的开水壶盖跳动一样,迈克尔·特林布尔对人类中无人不晓的哭泣现象提出了疑问。他在思考:除去为数不多的个例,为何在动物当中,只有人类会哭?

我们生活在一个逐渐丧失了感动能力的年代,荒凉的人心恰如干裂的土地。我们追逐享乐,回避哭泣,想要皆大欢喜的故事结局,搞笑、卖萌、审丑都可以成为流行文化,唯独感动绝口不提,宁可在麻木庸碌中打发时光,因而“深夜痛哭”似乎都变成了某种资本。在这种语境下,人类为什么会哭,或者是否需要哭泣,这样的问题就变得尖锐起来。

除去疼痛引发的哭泣,人类的泪水还有相当多的时候是缘于悲伤、感怀、震动等情绪的波动。《人类为何会哭》一书中,作者首先回顾了哲学和艺术中涉及哭泣的内容,之后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解读人们面对悲剧情节时的感伤哭泣与欣赏艺术作品时的震撼落泪等现象。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悲剧作品唤起的是人类的爱人之心,是对生命的关怀。这个意义上,泪水不只是泪腺分泌出的生理盐水,悲伤情绪有了生理学的依据,大脑的进化过程中,也对情绪带来的哭泣给予了“支持”。以上寥寥几句无法概括全书旁征博引的论述,只能极其简要地勾勒出大致的线索,如树干的轮廓一般,而枝枝叶叶的内容更让人有其乐无穷的感受,诸如艺术的诞生,诸如语言的起源,作者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

本书作者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将哲学、艺术、神经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多学科的高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人类的哭泣行为,读之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游徜徉,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从学术思辨的角度看,《人类为何会哭》一书的启示意义在于,在讨论某种被视为“天性”的行为时,可以借助自然科学去追溯其生理学基础,由此感性认识也就有了理性分析的根基。而当我跳出研究的范畴,以感性的视角再次思考这本书时,如康德仰望星空般的敬畏与感激之情也由心底而生:对于人类而言,情感是上天的恩赐,是造物的献礼,在所有的科学知识之上,书中传达出的,仍是一个亘古不变又新意长存的“爱”字。我们当珍惜这份美好的赠予,在匆匆的奔忙中也不忘给生活带来一抹温情,让灵魂保持一份柔软。

版权作品,未经《趣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的习俗作文 写端午节的作文 我的责任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2019高考作文 假期计划作文 0分作文 划船作文 作文300字大全 二三事作文 作文投稿 3年级作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 假期生活英语作文 龙门石窟作文 关于礼物的作文 生命的意义作文 点面结合的作文 爬山 作文 作文800字 我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运动会作文200字 教师节的作文 在乎作文 大学生作文 以期待为话题的作文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