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二十四孝之王郎卧冰求鲤

2020-02-07 02:45:01
相关推荐

“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祥为西晋重臣大僚。更为重要的是,“晋王氏自王书生祥、览,而祥位三公。同时衍、绥、澄、戎、敦、导、玄并位至三公,才名冠世,人号琅琊八王。导之后洽、悦、昙首、弘、俭又累世贵盛,与五代相终始”(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因此,所谓王祥“卧冰求鲤”发生地也引起多方争夺:首为山东临沂,次为江西抚州,再为河南新安。但是,“卧冰求鲤”故事本身很可疑。

王祥“求鱼”事,最早见于东晋孙盛《晋阳秋》:“母欲生鱼,祥解衣将剖冰求之,会有处冰小解,鱼出。”但在其《异同杂语》中,却变为孝心感天的灵异事件:“盛寒之月,后母曰:‘吾思食生鱼。’祥脱衣将剖冰求之,少顷,坚冰解,下有鱼跃出,因奉以供,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干宝在《异同杂语》基础上,以小说手段继续神化“性至孝”的感染力,《搜神记》卷十一云:“母尝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房玄龄等撰《晋书》,整合《异同杂语》《搜神记》《世说新语》《孝子传》等为王祥本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王祥孝行故事由最初的“剖冰求鱼”而逐步增益为“剖冰求鱼”“黄雀入幕”“抱树守柰”等系列孝行感天的动人故事。但王祥“求鱼”并非如后世所言“卧冰求鲤”,而是“剖冰求鱼”。同为“求鱼”,“卧冰”“剖冰”差异颇大。

王祥“求鱼”的叙述混乱肇始于宋代,主要表现有二:其一,文献所载王祥“扣冰(剖冰)求鱼”的越来越多,如:⒈保州曹河,见于黄震《黄氏日钞》卷六十七;⒉江南东道武进县,见于《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四》;⒊毗陵,见于《(咸淳)重修毗陵志·古迹》;⒋抚州,见于刘克庄《御书抚州忠孝堂》、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十一等;⒌沂州,见于《记纂渊海》卷十七;⒍浙江吴兴,见于谈钥《(嘉泰)吴兴志·事物杂志》。

其二,为了渲染王祥孝行,将唐代及之前文献所载“扣冰(剖冰)求鱼”事逐步改为“卧冰求鲤”。在北宋早期文献中,王祥“求鱼”,一般皆谓“扣冰”或“剖冰”。如《太平御览》之《时序部十一》:“母欲得生鱼,祥解褐扣冰求之,忽冰小开,有双鱼出游。”《鳞介部八》:“母欲生鱼,时天寒水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但在《太平寰宇记》中,“扣冰”或“剖冰”变为“卧冰”,如卷一百二十五《淮南道三·舒州》:“王祥池,在县西南二十里。即卧冰取鱼处也。”

“卧冰求鲤”广泛现诸文献在南宋,当时很多作品均有类似说法。如刘克庄《杂咏一百首·王祥》:“乃知履霜子,绝似卧冰人。”邵雍《梦林玄解·梦占》:“占曰:王祥卧冰,出鱼救母。”《(咸淳)重修毗陵志·山水》:“孝感渎…晋王祥与继母寓此卧冰,得双鲤,故名。”此外,释惠洪《林间录》卷上、曾季狸《艇斋诗话》、袁甫《承务郎致仕洪君墓志铭》等亦有此类记载。

宋人改王祥“剖冰(扣冰)求鱼”为“卧冰求鲤”,很可能是将东晋楚僚“卧冰求鲤”事附会王祥。《搜神记》卷十一云:“楚僚……时十二月,冰冻,僚乃仰天叹泣,脱衣上冰,卧之。有一童子,决僚卧处,冰忽自开,一双鲤鱼跃出。”个中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误抄而致,因《搜神记》卷十一载孝子王祥、王延与楚僚三人事迹相连,传抄时误将楚僚“卧冰”与王祥“剖冰”混淆。另一方面则可能有意附会,王祥以孝著称,在践行“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都是旌表对象,早在西晋时,即“赐几杖,不朝”,因此为了宣传其“孝感天神”之神迹,而将楚僚“卧冰求鲤”事附会本来“剖冰求鱼”的王祥。

王祥“卧冰求鲤”乃后人附会,但“剖冰求鱼”,事应不虚。“求鱼”地应在洛阳新安。

其一,从西晋开始,传世文献即有“孝水”在洛阳新安的记载。王祥同事潘岳有《西征赋》:“澡孝水而濯缨,嘉美名之在兹。”此赋作于元康二年(592)自洛阳赴长安逗留新安时,说明当时新安已有“孝水”。《水经注》亦云洛阳有“孝水”,其“谷水”注云:“《山海经》曰:俞随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之孝水也。潘岳《西征赋》曰:澡孝水以濯缨,嘉美名之在兹。是水在河南城西十余里,故吕忱曰:孝水在河南郡。”

唐代文献中,多有以孝水命名的洛阳地名,如唐天宝七年(748)《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夫人勃海李氏墓志铭并序》云:“终于河南县孝水里私第舍…以天宝七载十一月廿四日葬于洛阳北原。”亦有将孝水作为洛阳地标的记录,唐志中出现“孝水”的墓主人或家于洛阳,或葬于洛阳。如显庆二年(657)《大唐故张夫人墓志铭》:“夫人张氏,河南伊阙人也…或名标孝水。”乾封二年(667)《唐故左骠骑左一车骑将军上柱国王君墓志铭》:“卒于思恭里第…合葬于北芒山之平原…孝水征源,仙凫早泳。”其中“思恭里”等为洛阳城坊名,“北芒山”指北邙山,故在墓志中以孝水为洛阳地标,寄托哀思。

元代石刻文献记载洛阳孝水与王祥的关系。今新安县“孝水村”王家祠堂尚存元人翻刻“晋太保孝王祥碑”,原碑至正三年(1343),已泐蚀“不可读”,时任“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副使”崔帖命下属重新刻石立碑并题诗,碑文云:“□□河南三十里,有小河自南而北,曰孝水。水右以居成聚,曰孝水店。”明清记录更多,如李贤《明一统志·河南府》、张瀚《北游纪》等。明清人又称孝水为“王祥河”,如顾炎武《肇域志》卷二十九:“晋王祥葬此山下,名孝水,流入于涧。”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本名谷水,晋王祥卧冰于此,因改为孝水。”

新安县孝水现已干涸,其故道人称“王祥河”,今新安县磁涧镇尚有“王祥河”及“王祥河桥”。可见,新安县以王祥孝行命名的“孝水”或“王祥河”自西晋初潘岳时至今一脉相承。新安县尚有“孝水村”,从唐代“孝水里”、元代“孝水店村”到如今“孝水村”,以“孝水”命名的古村落亦千余年绵延不绝。综上可知,王祥“求鱼”地应在洛阳新安。

其二,临沂所称“孝河”或“王祥河”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文献,《记纂渊海》卷十七云:“王祥河在峄县北,即卧冰跃鲤处。”此后历代始有记录,如《明一统志》卷二十三:“王祥河,在沂州北二十五里,源出王祥庙后,即其卧冰跃鲤处,又名孝河。”章潢《图书编·沂水考》:“南径王祥墓,孝感水入焉,其水出墓西戚沟湖,剖冰跃鲤之地。”

上述文献所称临沂王祥“卧冰跃鲤”的“孝水”“孝感水”“王祥河”均源出王祥庙后或王祥墓西戚沟湖,则河因王祥庙或墓而得名。但唐修《晋书》本传云:“西芒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陇。”“西芒”即北邙山,则知其葬于洛阳而非临沂。历代文献多记载王祥墓在洛阳,如李贤《明一统志》卷二十九、薛冈《天爵堂文集》卷七、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七、王士俊《(雍正)河南通志》卷七等。可见,宋代以来文献所载临沂王祥墓,应是当地人后建。王象之《舆地纪胜·碑碣》、周应合《(景定)建康志·风土志二》、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八、程哲《蓉槎蠡说》卷七等所载南京江宁王祥墓亦属此类。洛阳之外王祥墓和“卧冰处”实为散居各地王氏后人追奉先祖而后建,故《(咸淳)重修毗陵志》卷二十七云:“至晋拜太保,未尝至毗陵…览孙导显于江左,子孙往往居此,追慕祖徳,故以卧冰名池、孝感名渎尔。”至于江西抚州和浙江吴兴“卧冰处”,则颜真卿为官当地时所建,目的在于宣扬忠孝,两地方志均有记载。综上所述,王祥“求鱼”处应在洛阳新安而非他地。(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建筑的作文 梦想600字作文 作文的题目怎么写 作文小人物600字 写建筑的作文 关于中秋月亮的作文 什么的梦想作文 旅行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一道菜的做法作文 写小孩子的作文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作文差评评语 学习写作文 飞轮效应作文800 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 禁毒作文300字四年级 关于爱的作文素材 作文日记的格式怎么写 特别的爱作文700字 英语作文司马光砸缸 我的故乡作文800字 有你真的很幸福作文 介绍朋友的作文英语 时间牵动我的情思作文 描写秋天丰收作文 雅思小作文 励志奋斗的作文 实力作文 欲抑先扬作文 爸爸笑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