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小学生作文 > 话题作文

七上八下

2020-02-15 08:00:01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七上八下

【汉语拼音】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

(一) 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语或出《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一.示吕机宜》。

(二) 或七之上,或八之下。形容普通而不出众。语或出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

【成语典故】

(一)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一.示吕机宜》

心胸烦闷,回避无门,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当恁么时,善恶路头相次绝也。觉得如此时,正好着力,只就这里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看时不用博量,不用批注,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却是个好底消息。不见古德有言:“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师门下如是,佛说一大藏教,尽是这般道理。

【成语注解】

1、提撕:佛教徒对古则公案之参究。

2、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指赵州从谂禅师在接引学人时的公案。他对于这个公案,有两种答法,一说“有”,一说“无”。主要是适应问话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期使提问的人不落于知见。

(二)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

傅钦之作中丞,言郑仲冯。一日,贡父逢之,曰:“小侄何过,致起台章?”钦之惭云:“也只三平二满文字。”贡父熟视笑曰:“七上八下人才。”

【成语注解】

1、傅钦之:傅尧俞(公元1024~1091),北宋郓州人,字钦之,傅立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嘉佑末为监察御史。熙宁时言新法不便,忤王安石,除权盐铁副使,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知许州、河阳、徐州。哲宗嗣立,召除秘书少监兼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元佑四年,拜中书侍郎。卒谥献简。

2、贡父:刘攽(公元1023~1089),北宋临江人,字贡父,号公非,刘敞弟。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州县官二十年,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以反对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佑中召拜中书舍人。博览群书,精于史学,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治汉史部分。

3、台章:台,对人尊称的敬辞。章,写文章。

4、三平二满:平平淡淡、过得去。此为自谦,指文章普普通通。

5、熟视:细看。

【成语出处】

(一)

1、《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一.示吕机宜》:“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源)(一)

2、《朱子语类.卷一二一.朱子一八.训门人九》:“圣贤真可到,言话真不误人。今人被人引得七上八下,殊可笑。”(一)

3、《水浒传.第二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却只般相待,不许人动身?』”(一)

4、《红楼梦.第九一回》:“薛蝌此时被宝蟾鬼混了一阵,心中七上八下,竟不知是如何是可。”(一)

5、《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那老头此时心里已是七上八下,万绪千头,再加上女儿这几句话,不觉急得酒涌上来,把一张肉红脸,登时连耳朵带头颊,别了个漆紫。”(一)

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只有那恽来在旁边听得呆了,自己也不知是欢喜的好,还是不欢喜的好。心里头好像有一件东西,在那里七上八下,自己也不知是何原故。”

(二)

1、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钦之惭云:『也只三平二满文字。』贡父熟视笑曰:『七上八下人才。』”(源)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

使用类别 用在“惶惶不安”的表述上。

【七上八下造句】

1、我第一次上台报告时,心里七上八下,紧张得要命。

2、每次搭飞机,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希望一切平安。

3、妈妈为了哥哥的婚事,心里头总是七上八下的,很不平静。

4、远远看到她走过来,我的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5、想到要面对婆婆,她心里不由得七上八下起来,不知情况会是如何。

6、到了相亲那一天,姊姊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知该如何是好。

7、听到家乡发生大地震的消息,我心里直七上八下的,不知家里是否一切平安。

【近义词】心神不定,六神无主,如坐针毡,坐立不安,忐忑不安,惴惴不安

【反义词】心安神泰,泰然自若,泰然处之

【参考词语】:七上八落

【汉语拼音】:qī shàng bā luò

【成语解释】:即“七上八下”。见“七上八下”(一)。

1、《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心上正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

2、《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荐头正为太太说要拿他当窝家办,吓得心上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

【七上八下的成语故事】

(一) “七上八下”的“上下”是指“忐忑”,“七、八”是形容它的纷乱不定。在汉语的词语结构中常以七、八嵌在名词、动词间,多表示“多”、“杂乱”之意,名词的如:“七嘴八舌”、“七手八脚”,动词的如:“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一语见于宋代《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一.示吕机宜》,意为忐忑不安。语录记载:有人问禅宗大师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意思是说:禅宗主张佛在众生,那像狗这种畜牲到底有无佛性?赵州的回答并不一定,有时说“有”,有时说“无”。大慧普觉禅师就引这个例子来告诉有心向佛求证悟的人,要随时把这例子拿来参究,直向内心去求答案。有时会觉得内心纷乱难安,像嘴里咬到铁钉一般,毫无滋味,在此当头,千万别退却,因为这是即将体悟的时候。原来佛法缘于我们的心思,如果没有一切心思,哪需要佛法来度呢?心里纷乱难安,不就是体悟佛法的机缘吗?这里的“七上八下”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

(二) “七上八下”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众。这种用法也在宋代文献就可以看到。在赵令畤《侯鲭录.卷七》提到一段故事:宋朝傅钦之在担任御史中丞的时候,曾经奏章评论刘攽的侄子仲冯。有一天,刘攽遇见了傅钦之,就说:“我的侄子是不是犯了什么过错,以致于让您要奏章来评论呢?”傅钦之感到惭愧,回答说:“这篇奏章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文字。”刘攽细看了之后,笑着说:“我侄子真的只是个普通人才啊!”原文中的“三平二满文字”和“七上八下人才”是对仗。“三平二满”也是宋代常用词语,例如宋.辛弃疾〈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词:“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也作“二平三满”。“三平二满”的意思也是普普通通,所以可以和“七上八下”相对。但是这种“七之上、八之下”的用法,后世罕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过年 一件烦心事作文300字 家务劳动作文600字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0字 新年礼物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作文 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英语作文 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作文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作文 乡下风景作文400字 以看为话题的作文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300字 珍惜时间的作文600字 新年计划英语作文初二 收获的快乐作文600字 七年级满分作文大全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300 关于创新的高考作文 环保小卫士作文300字 端午节作文的好开头 成长的足迹作文400字 三年级元宵节作文300字 今年全国卷作文题目 我发现了美作文400字 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作文 什么里的微感动作文 人间处处有真情的作文 我想让妈妈高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