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读后感 > 观后感

信仰是把自由的剑_《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000字

2020-02-22 22:15:02
相关推荐

忘了是哪位先哲说过,军队是暴力的机器,和人性是天然相悖的。

当正义的杀戮和善良的人性碰撞时,作为个体的士兵如何定位自己在战争里的角色?影片《血战钢锯岭》试图给我们这样一个答案---悍不畏死、合力戮敌的勇士和坚守信仰、悲天悯人的信徒,两者的信念虽冲突,但并非不可调和。

战争带来肉体和精神的创伤,而信奉和平主义的信徒用拯救加以抚慰。人性的善良在杀戮之地被蒙上浓浓的血雾,但依旧熠熠生辉。信仰推至极致便是一种撼人的力量,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战斗力呢?我忽然想到,影片中那位日军军官因战败而剖腹,其实也是一种信仰的感召,他的信仰叫“武士道”。

果真如此,那信仰是不是也要分正义的信仰和邪恶的信仰?如果武士道信仰属于邪恶的信仰,那“不成功便成仁”属于什么?不要以为这句话是蒋介石说的就贴上政治标签并加以否定,这句话其实源自《论语》,原文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所以我想,信仰作为一种心灵寄托方式,本无善恶、好坏之分,它如同一把自由之剑,就看握在谁的手里了。日军的信仰之剑显然握在军国主义的皇室和政府的手里。

赞美信仰的典故和传说不胜枚举,但不知道为什么,观影后我独想起另一部伟大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片中主人公安迪通过对信仰的坚守,不仅完成了对自己命运的救赎,更完成了对影片所有受众心灵的救赎,他的信仰就是根植于心底的“希望”。

可见,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某些人或集团的心目中,信仰是可怕的,必欲去之而后快,他们的做法不外乎三种:谎言、杀戮和洗脑。

对中国人而言,《血战钢锯岭》的主人公戴斯蒙德,这个自愿参军的和平主义者,是荒诞的,但是,更荒诞的是美国军队处置这位崇尚“非暴力”的士兵的方式,军队对他的质疑和指控,完全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没有看到任何人举起“国家”和“民族”这两个大棒,砸得戴斯蒙得人魂皆碎、肝胆俱裂。这绝对不是像我这样从小在“国家”、“民族”概念下成长起来的人所能理解的。

人性也许不完美,但人性可以自由地铺陈;信仰可以不认同,但信仰可以得到足够的尊重。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美国式价值观。

有人说:“《拯救大兵瑞恩》是一群人拯救一个人,而《血战钢锯岭》是一个人拯救一群人”。的确,这两部经典电影体现了国家或群体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我承认,这很美好,但也很美国。

个体价值或信仰真的可以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个体价值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应该如草芥一般卑微,这很现实,也很中国。

所以,草芥如我,当时刻准备着做一枚幸福的炮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悟美好作文600字 写曰出的作文 保护环境英语作文80词 生活告诉我作文600字 儿童节的作文350字 写人记事的作文400字 责任作文600字记叙文 冬天里的小松树作文 美好的愿望作文400字 与书同行作文8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200字 拒绝平庸作文800字 ChatGPT写作文 快开学了作文600字 安徽2010高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大全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写小猫的作文450字 关于学习的作文600字 写书信的作文400字 岁月留痕作文800字 山西今年高考作文 申论是写作文吗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 游记作文500字五年级 七峰山一日游作文 我喜欢的小狗作文300字 什么是最美的行囊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300字 童年傻事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