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小学生作文 > 小学生日记

名正言顺

2020-03-13 14:15:01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名正言顺

【汉语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成语解释】

形容名分正当,言词合理。语本《论语.子路》。后用“名正言顺”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手足无措”

【成语典故】

《论语.子路》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闕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成语注解】

1、名:名分。名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拥有的名位,分指他应尽的义务和应享的权利。

2、 顺:合理。

【成语书证】

1、宋.苏轼〈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敕〉:“先王之论理财也,必继之以正辞。名正而言顺,则财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

2、《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一.宋纪一一一.高宗绍兴二年》:“方其批付三省,合称御笔;三省奉而行之,则合称圣旨;然后名正言顺。”

3、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你今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

4、《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着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5、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中庸首章》:“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6、《红楼梦.第四八回》:“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量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

使用类别 用在“合理正当”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他所做的事总是名正言顺,所以不曾受到非议。

2、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骑车去兜风了。

3、你们应该先向校方申请场地,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举办活动。

4、王经理得到董事长授权整顿营业部门,名正言顺,谁敢不服?

5、本来是件名正言顺的事,被你这样一搞,什么立场都没有了。

6、身为监察委员,对于公务员失职提出弹核,本是名正言顺的事。

7、选举结果公布,苏同学的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地成为下一届学生会长。

【近义词】 堂堂正正

【反义词】 盗名窃位

【名正言顺的成语故事】

春秋卫灵公死后,卫人立蒯聵之子辄,是为出公。这一年的六月,赵鞅将蒯聵纳于卫国的戚地,与辄对立。直到出公五年,卫君辄始终违抗父亲蒯聵,诸侯们屡次以这件事责备卫国。这时孔子门人子路等多在卫国任职,卫君辄想要请孔子主持政治。于是子路问孔子:“如果您去主政,要先从哪里下手?”因为卫国正处于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实错乱的局面,孔子根本无意辅佐出公,所以说:“如果非做不可的话,就从正名入手吧。”并且说出“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说:名分不止,所说的话就不合道理。而孔子所讲的此一席话见于《论语.子路》。后来“名正言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 父亲节怎么写作文 温暖作文450字左右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发现作文500字左右 毕业对老师说的话作文 端午节踏青作文 四年级上册写人的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字 思念作文300字 舍不得离开你作文 游隐贤山庄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乐园 快乐六一作文四年级 快乐六一作文五年级 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 人物描写作文100 告别过去作文600字 火把节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50字 铭记那份美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