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 语文优秀试卷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调研考试试题

2020-03-25 14:35:01
相关推荐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试题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模样/模范 打哈欠/点头哈腰 牵强/强词夺理

B.应允/应变 独角戏/勾心斗角 奢靡/所向披靡

C.殷红/殷实 翘尾巴/翘首以待 碑帖/俯首帖耳

D.累及/累次 梁山泊/淡泊明志 屏障/敛声屏气

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很精明,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杀价,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在中原地区,深秋的天气忽冷忽热,最近几天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人已经人满为患了。

C.做大事要果断,这次合作我们到底参与不参与,应该赶快给人家一个明确的答复,别再首鼠两端了。

D.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处心积虑的人,为我国经济发展鞠躬尽瘁的人,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6个月。

B.教育部提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C.先生曾说过:学生如幼苗,尽管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以及一切有用的东西,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D.为了总结“新课改”的经验,王亚老师近几年来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灰色是最具普遍适应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 ,这也就是和谐。

① 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

② 灰色只有在和其它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遍适应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 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至于俗不可耐

④ 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

⑤ 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 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②⑤⑥④③ B.②⑤①⑥③④

C.②①④⑥③⑤ D.①②⑤④⑥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解开中国舱外航天服之谜

神七航天员于9月27日16时30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与出舱航天员一起暴露于太空中。

如果忽略暗藏在“飞天”上的种种“机关”,“飞天”很像特大码的羽绒服。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和靴子,背上还有一只1.30米高的大背包。舱外服分为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以及最外面的外防护层。外层的防护材料可耐受正负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变化,堪称国内最贵的服装面料。通过调节大小,一套航天服可以用于不同身材的航天员。舱外航天服躯干的设计既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刚度,又要尽量减轻重量,还要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磨损,这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之高,超乎想象。

舱外航天服内有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躯干外壳上分布着各种仪器。一个只有汉语辞典大小的控制台里,集成了20多种阀门,每个阀门又是一个更精巧的开关集合体。舱外航天服为航天员提供三方面的保障。一是辐射、真空、微流尘等环境的保护;二是生命保障,也就是要保持一个适合人自下而上的气体和温度湿度环境;三是良好的功效保障,保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能开展维修器材等太空作业。可以说,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飞船”。

因为出舱活动主要靠手完成操作和“行走”,舱外航天服手套必须灵活,同时又要有相当的厚度以保证气密性、隔热性,这在材料与工艺上几乎是矛盾的。“飞天”的手套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每个航天员量身定做的,既安全又灵活。戴上它,航天员能够轻松握持直径为25毫米的物体,拿起一个水杯不在话下。手心握物部位的密密麻麻的凸粒状橡胶,就是为了隔热和防滑而设计的。

飞船发射前,舱外航天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这可不是简单的“打包”,必须使其不受上升段超重、过载的力学环境影响。“舱外服启封”项目分为21个操作单元,其中仅仅是“解开舱外服的包装物”就包含了12个大步骤,每个步骤又分为数十个动作。航天员需用特殊工具,才能把衣服打开。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这次舱外航天服在完成出舱任务后不随飞船返回。把价值三千万的航天服留在轨道舱里,日后随轨道舱的坠落而烧毁的确可惜,但这套服装一旦顺利完成出舱保障,也就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随返回舱回到地面的,将是比舱外航天服本身更宝贵的技术和经验。

重而不笨、最高可达两米的“飞天”是中国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就单个设备而言,功能不一定强大,但在系统的集成上具有优势。就完成目前任务的能力而言,这套服装接近国际水平。

5.下列对舱外航天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舱外航天服就是由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背包组成的特大码的羽绒服,可以调节大小,适合不同身体的航天员。

B.舱外航天服从内到外是舒适层、气密层、主气密层、限制层、隔热层和外防护层,防护材料可以承受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

C.舱外航天服内分布着多种仪器,由一个集成20多种开关的控制台操控,可以实现飞船的多项基本功能。

D.舱外航天服可以为航天员提供环境防护、适合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完成舱外维修器材等太空作业的保障。

6.下列关于“飞天”的手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全灵活,航天员戴着它便于完成舱外的操作和“行走”。

B.既有气密性又有隔热性,这在材料与工艺上几乎是矛盾的。

C.采用“三维数字扫描”技术,每一个航天员都可拥有适合自己的手套。

D.握物部位有密密麻麻的橡胶凸粒,可使航天员轻松握持一个水杯。

7.关于文章内容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完成出舱任务后,由于压力、重量和工具的限制,舱外航天服被直接抛弃在外太空。

B.“飞天”单个设备功能不一定强大,但由于系统的集成优势,所以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C.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日后航天服的设计会不断改进,也可能随返回舱返回地面。

D.航天服被弃虽然遗憾,但它已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无需使用。

答案:5.D 6.B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说,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尝从征乌古、党项,为先锋都统,及经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师,因陈取渤海计。天显元年,从征渤海。拔扶余城,上欲括户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因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从之。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夜围忽汗城,大諲撰[注]穷蹙,请降。寻复叛,太祖破之。改其国曰东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为人皇王主之。仍赐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上谕曰:“此地濒海,非可久居,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驾将还,倍作歌以献。陛辞,太祖曰:“得汝治东土,吾复何忧?”倍号泣而出。遂如仪坤州。

未几,诸部多叛,大元帅讨平之。太祖讣至,倍即日奔赴山陵。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谓公卿曰:“大元帅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乃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于是大元帅即皇帝位,是为太宗。

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既归国,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唐明宗闻之,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

(选自《辽史》卷七十二有删改)

[注] 大諲撰:皇帝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大说,即建孔子庙 说:通“悦”,高兴

B.大諲撰穷蹙,请降 穷:走投无路

C.遂如仪坤州 如:到……去

D.又置卫士阴伺动静 伺:守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义宗倍“有远见卓识”和“受太祖器重”的一组是( )

A.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以倍为人皇王主之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 B.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尝从征乌古、党项,为先锋都统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

C.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

D. 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询问应当先祭祀谁时,义宗倍的观点和大臣截然不同,他认为孔子是受万世尊重的圣人,应该先修建孔子庙祭祀孔子。

B.攻下扶余城以后,太祖接受了义宗倍的建议,并任命义宗倍和大元帅德光为先锋,包围了忽汗城,迫使大諲撰投降。

C.义宗倍本是皇太子,但他知道皇太后想立德光为皇帝,于是与群臣一起向太后请求,让出了本当由他自己继承的皇位。

D.太宗登基之后,把义宗倍迁到南京居住,并且迁走了那里的百姓,又安置了卫士“阴伺动静”,这是义宗倍远投国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因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看叶 [文章来源于 www.qwen.cn]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1)“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看花应不如看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一题,5分)

(1)孔子曰:三人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剪得秋光入卷来

王清铭

① 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② 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年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自彩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供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③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天,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村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会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水落石出了。

④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这样妙趣横生的想像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是枫树偷饮的空间是茅台酒,还是XO。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淡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地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

⑤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⑥秋需要用心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关心身外之物,忽略细微感受。

⑦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心灵无端生出些许多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人带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付聆听天籁的耳朵。

⑧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凉。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生命深处的诗情。

⑨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让陆游的《秋思》给生命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鸣;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

14、作者是如何理解古典诗歌的“萧索美”的?请概述。(4分)

答:

15、作者说“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两条陈述这样说的原因。(6分)

答:

16、文章以陆游的《秋思》诗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7、作者说:“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你的感受。(6分)

答:

六、(15分)

18.(6分)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改为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09年重现了六年前曾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肆虐传播如今人们正试图将其从2009年需要担心的事件中删除的致命的禽流感病毒。

答: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4分 )

台风“莫拉克”使台湾遭受五十年来最惨重的水灾,台湾的灾情牵动着大陆同胞的心。为此,香港中华卫视神州台在北京市台湾事务所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与福建东南电视台、北京市红十字会联合,在北京举办“两岸一家,爱心无限”

——台湾赈灾直播晚会,两岸明星共同为台湾同胞赈灾义演。

下面是为赈灾义演现场拟写的两副对联,请任选其一,补写完整。

(1)风灾无情摧宝岛(上联) (2)两岸情爱无限(上联)

补写: (下联) (下联)

(2)两岸情爱无限(上联)

20. 许多校园公益广告生动有趣,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两则广告。(5分)

例句:知道我在等你吗?(垃圾桶) 答: (墙壁)

不要让我无故流泪。(水龙头) 答: (图书馆)

七、(60分)

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著名诗人余光中见到了阔别54年的老同学李镇东。当主持人问李镇东读过老同学多少首诗时,李镇东的回答多少让在场的观众有些尴尬。他说:“没读过。”

余光中笑了。观众们也笑了。

不读老同学的诗,似乎并没有妨碍李镇东与余光中成为好朋友,他们在演播室内相拥而泣……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 C(yān/yīn qiào/qiáo tiè/tiē A项mú/mó hā/hā qiǎng/qiǎng B项yīng/yìng jiǎo/jiào mí/mǐ D项lěi/lěi pō/bó píng/bǐng)

2. C(A项“众望所归”是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B项“人满为患”指人太多带来了麻烦,不能修饰“人”;D项“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词。)

3.A(B项语序不当,“一种”应该放在“尊重”前;C项“阳光、空气、水” 和“一切有用的东西”是包含关系;D项“无时无刻不”即“时时刻刻都”之意。) 4.B(注意句群的逻辑关系和句子的前后衔接)

5.D(A项除此以外还有各种仪器,与羽绒无关;B项可以承受正负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C项原文为“控制台里,集成了20多种阀门,每个阀门又是一个更精巧的开关集合体”。)

6. B(“手套必须灵活”与“气密性、隔热性”矛盾)

7.C(A项航天服会随轨道舱坠落而烧毁;B项单个设备不一定强大,系统的集成上有优势,完成目前任务的能力接近国际水平;D项“无需重复使用”不当) 8.D(“伺”应解释为“窥探”“监视”)

9.A(B项、C项第一句不能表明义宗倍有远见卓识,D项第二句说的是唐明宗对义宗倍的器重) 、

10.A(义宗倍只是认为应该先祭祀孔子,并没有建议修建孔子庙)

11.(1)如果趁着现在的破竹之势,直接挥军奔赴忽汗城,必定会攻克它。( 因 、径、造 各1分,语句大意2分 )

(2)我把天下让给了皇上,如今反而被猜忌,不如到国外去,来成全我像吴太伯那样让贤的名声。(以、见、适 各1分,语句大意2分)

12.(1)不因春天的消逝而惋惜、懊丧,相反更觉得喜爱。(4分)

(2)议论。(1分)“意味长”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是:美丽如花的事物往往易于凋零,平凡如叶的生命却更为长久。(3分)

13.(5分,每空1分)(1)则必有我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流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便胜却人间无数

14.在秋天看到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等萧索景象。会使人联想到时光流逝,心灵生出感伤。(2分)这种感伤给人带来诗情和美感。(2分)

15.主观方面:①城市人都很忙,每人关注秋天的到来。②城市人讲究实用,感情淡薄,为人世故。③城市人关心身外之物(如股票指数、房价涨幅等),忽略了心头细微的感受,更缺乏生命的内在关照。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3分)

客观方面:①城市的日益现代化导致人们离自然万物越来越远(见不到落叶、月光、更难见到大雁和鹤);②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在城市中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3分)

16.①照应题目,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命诗情的渴望和呼唤,给心灵枯竭的都市人指出一条丰盈心灵的途径(4分)②以诗句入文,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意蕴美(文采)(2分)

17.本题具有开放性,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表达出“不能只满足于物质享受,更应该追求精神生活之意”,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示例】

纯粹物质的、机械的活着只能说是生存。当物欲充盈了灵魂,情感就会变得日益迟钝,精神世界就会日益贫瘠。面对大自然的花开水流、鸟语花香,面对暗香浮动的诗歌和荡气回肠的琴弦,我们不应该心如止水。诗歌不仅仅属于诗人,它属于人类,我们可以不是诗人,但却不能不诗意地生活,因为生活的本真应该是诗意的,我们的存在方式应该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6分)

18.(6分)①2009年重现了致命的禽流感病毒

②六年前这种病毒曾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肆虐传播

③如今人们正试图将其从2009年需要担心的事件中删除。

19.(4分)示例: (1) 同胞有爱救台湾

(2) 一家心手相牵

20.(5分)示例:我是否清白全看你举手投足(墙壁)

心灵的沟通不需要出声(图书馆)

七、作文(60分)略。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

义宗,名字叫倍,小字图欲,是太祖的长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萧氏。从小聪

明好学,外表宽厚内心诚挚。神册元年春天,被立为皇太子。

当时太祖询问身边的臣子:“接受天命的皇帝,应当侍天敬神。我将祭祀有大功德的,应当先祭祀谁?”大家都说应是佛祖。太祖说:“佛不属于中国的宗教。”义宗倍说:“孔子是圣人。受万世尊重,应该先祭祀他。”太祖非常高兴,马上修建孔子庙,命皇太子分春秋两季设酒食祭奠。义宗倍曾随从太祖征讨乌古、党项,做先锋都统和燕地经略。太祖西征,留倍镇守京师,于是陈说了夺取渤海国的大计。天显元年,承从太祖征讨渤海。攻克扶余城以后,皇上想整理户籍,义宗倍劝阻说:“刚刚得到扶余就整治户籍,百姓一定会不安定。如果乘现在的破竹之势,直接挥军奔赴忽汗城,必定会攻克。”太祖听从了这一意见。义宗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乘夜包围了忽汗城。大諲撰走投无路,请求投降。不久又背叛,太祖打败了他。将国家名字改为东丹,改忽汗城名为天福,封义宗倍为人皇王,主持东丹国事。太宗照旧例赐给义宗倍天子的冠冕服饰,建立新年号称为甘露,让他代行天子事,设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全部用汉人的制度和方法。每年向朝廷进贡布十五万端,马一千匹。皇上告谕说:“这个地方靠近大海,不可长久居住,留下你安抚治理,以表示我的爱心之心。”太祖快要返回的时候,义宗倍作歌呈献。拜见太祖告别时,太祖说:“有你治理东土,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义宗倍哭泣着退出,就到仪坤州去。

不久,各部多有反叛,大元帅讨伐平定了他们。太祖去世的消息传来,义宗倍当天就起程奔丧。义宗倍知道皇太后想立德光为皇帝,于是对公卿大臣们说:“大元帅的功德遍及人神,朝廷内外一致注目,应当为天下之主。”于是与群臣一起请求太后,让出了本当由自己继承的皇位。大元帅即皇帝位,他就是太宗。

太宗当了皇帝,对义宗倍有疑心,就以东平为南京,迁义宗倍到那里居住,迁走了那里的全部百姓。(太宗)又安置了卫士暗中监视情况。义宗倍到了南京,命王继远撰写《建南京碑》,在西宫修建书楼,作《乐田园诗》。唐明宗听说这些事后,派遗专人渡海持信秘密地来召义宗倍。义宗倍因而到海上游猎。使臣第二次来的时候,义宗倍告诉身边侍候的人说:“我把天下让给了皇上,如今反而被猜忌,不如到国外去。来成全我像吴太伯那样让贤的名声。”于是他在海上立了根大木,刻诗说:“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他带着高美人,带着书籍渡海而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