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师解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目解析

2020-04-29 09:48:01
相关推荐

一、作文题目: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文题解析:

1、对作文提供的材料进行解析:

——材料提供了12个与中国有关的关键词。我们要思考,这些关键词分别涵盖了中国的哪些方面?可以怎么归类?

十二个关键词,全是联播上的宠儿、网络报刊媒体上的常客。考生面对这样的一堆热词,首先要仔细研读十二个关键词的内涵。如“大熊猫”,是中国国宝级的文化名片:“长城”“京剧”“中华美食”,代表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高铁”“移动支付”,体现当今中国的飞速发展;“广场舞”,“共享单车”,展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反映出中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美丽乡村”“一带一路”,代表中国美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面对涵盖多种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色的十二个关键词,我们可以试着组合分类。比如,从时间的角度,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类。从中国发展影响的角度,可分为正面、负面两类。从关键词切入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生活几类。等等。

——今年的材料跟往年的作文材料有什么异同?

总体上看,材料作文的命题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2015年全国卷Ⅰ是事件类材料作文,2016年全国卷Ⅰ是漫画类材料作文,2017年全国卷Ⅰ是关键词类材料作文。近三年作文都提供了材料,但材料类型有变,今年的关键词类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从十二个关键词里选择两三个来写,有新意,但这种形式并不陌生。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是在今年的《考试说明》样题里,有一道类似的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关注社会现实的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其中第二段设问的方式罗列了中国的崛起的六个突出的变化:“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那么从这六个方面来写作都是符合题意的。

无独有偶,二是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也出了一道类似的十选一的题目: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 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既紧抓课本,又向课外阅读延伸,利于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真正起了“指挥棒”的作用。10个人物,古今中外,有现实中的,有文学作品中的,学生选择空间极大,人人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容易下笔,考生尽可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来写。有利于语文教学,切合高中毕业生的实际和水平。有利于让语文特长生脱颖而出。题目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甚至大胆引入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这就能考出学生是否关心天下大事,是否能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他们。

所以从以上资料来分析,今年的命题不偏不怪,但又体现了变化,颇有新意。

2、对写作的要求进行解析:

——作文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那么,我们必须先问自己,先弄明白,你所认识的中国是怎样的?你准备选择哪几个关键词来呈现?

“你所认识的中国”,一定是现在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这就考查学生对现实、对时事、对民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这就要求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突出社会焦点,必须钻进去,与时俱进,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同时也要跳出来,拨开迷雾,对发展中的中国有鲜明的清晰的整体印象。

这12个关键词几乎概括了当下社会热点的方方面面,可选择余地很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熟知的、平时有思考的、能有效把握的有材料可以支撑的两三个关键词来写。一句话,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就是最好的。

你所认识的中国,可以是“一带一路+高铁”:高铁中国近年来基础建设的最伟大成就,一带一路将带动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技术、产业走向世界。考生可从高铁成就、影响,结合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制造的辉煌成果及美好前景。

你所认识的中国,可以是“中华美食+食品安全”:外国人对中华美食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可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华美食的派系,制作工艺,推荐《舌尖上的中国》,消除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你所认识的中国,可以是“中华美食+移动支付”:移动互联时代颠覆了桌面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商业模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带钱就能买东西,现在却变成了现实,这也中国技术发展的结果,考生可从文化交流角度,介绍中华美食派系及当前美食行业的移动支付情况。

你所认识的中国,可以是“空气污染+美丽乡村 ”: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考生可从美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你所认识的中国,可以是“广场舞+京剧”:京剧是国粹,是高雅艺术,拥有广泛受众。广场舞是近年来中国百姓参与度最广的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可以向外国青年说明:中国人娱乐活动的多样化,雅俗共存,都代表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

总之,你所认识的中国,因为了解,所以熟悉;因为理解,所以有爱,因为有爱,所以文章才会有温度、有情意。这正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为事而作、真情为文、负责任地表达的要求。

——所选定的关键词之间有什么有机的关联?

这是写作的难点。我认为一篇八九百字的文章最好集中凸显一个主题,那么你选用的几个关键词之间必须要有有机的关联。只有找准了连接点,才能达到有效融合,主题集中。仔细分析,这些关键词有“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新与旧”“正面与负面”等多重关系,同时这些关键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方面。考生勾选两三个熟知的关键词不难,难就难在找准接合点并有机关联,这是限制性任务,也是本道作文题目审题立意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思辨力,选材组材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从考查“思维品质”这个角度来看,这是此次作文命题最出彩的地方。

3、对写作的目的进行解析:

——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不妨问三个问题:你的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你有没有读者意识?如何才能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首先,从呈现的内容及其读者来看,题目要求“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里有一个隐性要求,这是个机关,也是个限制,考生要有良好的“读者意识”,也就是说,你是写给外国青年看的,因此要注意写作的立场和口吻。青年人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群体更容易理解中国,读懂中国,对中国会有天然的好奇与了解。那么,在介绍中国的12个关键词中,所选择的就是能够切合青年人感兴趣的话题,而且不能浅层面的简单地解说,应该有一定的高度与深度。同时要注意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用外国青年人能够接受的视角来解释中国现实、中国现象。只有眼里心里有读者,手里文字里才有针对性,可读性和说服力。

其次,从呈现的语言来看,与外国青年交谈,要揣摩外国青年喜欢的语言风格。如果板着脸讲大而空而假的道理,人家很可能听不懂,甚至懒得听。因此语言必须是真诚的,幽默的,生动的,新潮的,才好。

4、对高考作文的导向功能进行解析:

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要求贯彻“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今年的作文题,考验考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拓展能力,很好地引导学生不能闭门读死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要放眼现实,放眼世界,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开阔视野,胸怀天下,思考社会现象,对生活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能用批判的眼光与辩证性思维,解读社会现象得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这正好契合了我们文以载道的写作传统。这是可取的。

总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的高考作文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本道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生活的国家、社会是否保持足够关注,并能做出清晰描述或判断,题目较好地体现了选拔人才时对考生价值观考量的“国家意志”。

嘉宾简介

傅琼和:株洲市八中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株洲市学科带头人,株洲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通讯员:王亚

株洲教育∣株洲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平台

获取株洲最权威的教育资讯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山茶花的作文 写黄山的作文 假期感受作文 我的妈妈600字作文 有关学习的作文 端午节作文开头 我的英雄英语作文 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小学生获奖作文 什么的爱作文 桂花糕作文 春天的植物作文 五年级作文200字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