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9篇不得不读的2019高考满分作文 很新鲜

2020-04-29 12:33:01
相关推荐

作文想拿高分?想冲击满分?

先别急,先来看看满分作文长什么样。话不多说,上干货!

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得分点:见解新颖 结构严整

立意角度:从小事做起,让劳动托起梦想,为中国之复兴助力

勤自手边起,劳动兴家园

安徽考生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演讲的主题是“勤自手边起,劳动兴家园”。

听,“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悠悠古训自数百年前回响至今;看,每时每刻,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用脚踏实地的劳动与汗水描绘中华民族的复兴蓝图。“劳动”二字,于己、于家、于国,皆有其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意义。对同学们来说,勤劳需自手边起,劳动方可兴家园。

或有人言,身处如今高度智能化的服务型社会,何需劳动?我想说,纵然人工智能或服务人员已遍地皆是,然“民生在勤”,热爱劳动作为民族传统,在当今社会亦有其现实意义。

于己,劳动为修身之道。身体力行中,方知脚踏实地、勤恳务实才得心安;汗水挥洒与咬牙坚持中,才能磨砺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坚忍意志。唯有亲身体验劳动之不易,方可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深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投身于点滴劳动中,才能淬炼出青年之精神。

于家,劳动为立家之本。坐吃山空、好逸恶劳之例,不必赘述。先哲有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如今的大好时代,只要肯吃苦、愿劳动,自能收获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哪一个靠的不是辛苦劳动呢?

于国,劳动为兴邦之基。你们可曾听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二字,终须落到劳动上。如今,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也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凭的是劳动中的不断探索与提升,靠的是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与勤恳。若无劳动者,哪来港珠澳一桥连三地,创造世界第一的辉煌?若无劳动者,哪来华为公司绝地反击、惊艳全球的骄傲?若无劳动者,哪来“一带一路”上共筑复兴梦的欢歌?国家发展需要劳动,尤其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的劳动!

劳动需自手边起,或小或大,或简或繁,或体力或脑力。但凡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添砖加瓦,皆是劳动。今日,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完善自我是劳动;明日,我们成为祖国高速运转的大机器上的任意一颗螺丝钉,努力工作也是劳动。科研团队日夜攻关是劳动,烈日炎炎下的建筑工人一砖一瓦铸造“中国高度”也是劳动。劳动无贵贱,我们应怀一颗平等敬畏之心,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同学们,听,上课铃、开工号已响彻神州大地,国家正在召唤我们;同学们,看,国家的未来等着我们去书写!让我们勤自手边起,劳动兴家园,为中国之复兴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得分点:立意高远 修辞见长

立意角度:以小我之劳动,助力中国梦

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

广东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在此进行有关劳动的发言,我演讲的主题是“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

提起劳动,我们或许既有亲切感,又颇有距离感。其实,劳动贯串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从古至今,没有人们辛苦的劳作,我们以何哺育神州大地的亿万生民?没有披星戴月的驰而不息,我们以何开创改革开放的全新篇章?那一栋栋砖瓦房蜕变为摩天大楼,那一座座小村庄化身为现代都市,皆是劳动者用汗水铸就的。“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重担,已传至你我每个人的肩上。

我们的学习任务固然繁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拒绝劳动。试想,一代读书人若成了考试机器,这岂不是历史的倒退、错误的重蹈?我们不必被劳动吓倒,劳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辛苦,你我举手之劳亦可辟出桃源之乡。或捡拾垃圾,建美丽校园;或志愿服务,创卫生城市。这些既不占用过多时间、又能以个人之举奉献社会,何乐而不为?

劳动,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磨炼。多少先贤临终前散尽家财,不给子孙留下分毫,不就是想让其后代深知成功来之不易的道理吗?唯有经历劳动的洗礼,挥汗如雨,奋斗筑梦,才能悟得真谛,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而这,恰恰比稀世珍宝更为难得。相比之下,当下有些青年人惧怕劳动之艰辛,甚至逃避、不屑于劳动,还沾沾自喜自称“懒癌晚期”,殊不知,未经劳动的风吹雨打,哪得云销雨霁后的绚烂彩虹?没有劳动的瑞雪覆盖,哪得来年的谷物丰收?

正因如此,我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我们是新时代中国的接班人。前,须传先人之精神;后,须树青年之典范!就让你我撸起袖子加油干,先扫一室,以作厚积;后扫天下,方得薄发。

我们青年皆是筑梦人,更是劳动者。朝为学堂读书郎,暮成社会栋梁材,我们应以劳动为工具,以汗水为肥料,耕耘别有天地的壮美青山。

我心坚,如磐石;我心固,如金汤。愿你我少年,持青春岁月不负天地,逐青春梦想不惧辛劳。愿每一天皆是劳动节,处处尽是热爱劳动、践行劳动的景象,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全国卷Ⅱ“青春接棒,强国有我”

得分点:激情澎湃 感染力强

立意角度:“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要积极投身为国家存亡而战的洪流

青年强,则国强

—— 在“五四”学生集会上的演讲

甘肃考生

亲爱的同胞们:

今日,吾辈青年学生在这里集会。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独立而举行的最伟大的集会,这将是一场为明天的战斗而积蓄力量的集会!

想必诸君已听闻这个令人愤怒的消息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了!诸君须知道,中国亦是本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但是,这个打着“和平会议”名号的“巴黎和会”罔顾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中日山东问题没有解决,“二十一条”依然有效

即便顾维钧先生为国家利益与西方列强据理力争,但我们依然失败了。作为战胜国,我国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虽然有人有意封锁消息,但梁启超先生依然冲破重重阻碍,将这一消息传递到国内。5月3日晚,青年楷模邵飘萍先生在集会上介绍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经过,最后振臂疾呼,号召青年学子起来抗争,并连夜写下评论在《京报》上发表。“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正是由于邵先生的这篇文章,吾辈才得以知道真相。

弱国无外交!

这是血淋淋的事实,吾辈需要直面。顾维钧先生在巴黎和会上一再表示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就如同耶路撒冷,是东方的圣地,中国不能放弃山东!

此言诚然,吾辈不能失去山东!今日失去山东一寸土地,明日列强将环伺中国大好山河。中国土地有限,列强却贪得无厌!试看今日之中国,金瓯已缺,国将不国!

吾辈青年应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际尊严。青年强,则国强。吾辈青年是中国之中流砥柱,吾辈青年是中国之燎原之火,吾辈青年是中国之煌煌明天。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国际歌》的歌声已响彻欧洲大地,吾辈亦当将其作为争取独立自由的火种,将其播撒在中国的热土上。

中国从来不缺抗争的力量。只是中国积贫积弱,抗争之路倍显艰难。全体中国人都被黑暗的社会现实憋闷得喘不过气来,所以吾辈要撕裂这黑暗,让独立自由的光照进来。

中国在召唤吾辈青年!吾辈当用智慧与勇气,走出教室、走上街头,去游行、去宣讲,投身于这场为国家存亡而战的洪流中,去为中国拼尽一己之力。

青年强,则国强!吾辈是中国的最后一道长城。吾辈昏昧,则中国昏昧,吾辈图强,则中国必强。

得分点:思想深刻 文采斐然

立意角度:新时代青年应传承五四精神,担起时代重任

追索五四精神,担起时代重任

—— 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观后感

吉林考生

观看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视频,我的心绪至今难平,历史的烽烟随时间的跌宕早已无影无踪,但五四精神,作为我们青年的精神向导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

遥想100年前的北平,诸多青年学生走上街头,高喊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这一声声的呐喊,响彻1919年5月4日的天空。北洋政府畏惧了,谈判代表强硬了,帝国主义列强犹豫了,山东问题最终解决了。如果当初没有青年学生的勇毅,中华民族的屈辱时刻恐怕会接二连三地到来。此时的五四精神是民族危亡时刻以拯救国家为己任的责任感。

追思70年前的北京,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民众中不乏青年的身影。他们从浙江嘉兴的红船到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从遵义城的争辩到延河边的畅谈,从自由民主的求索到民族独立的相欢,从炮火连天的前线到共谋发展的庆典。一路走来,越过苦难,越过艰险,他们用无悔青春书写了自己的青春豪情,书写了无畏,书写了壮丽的诗篇。此时的五四精神是振兴民族、追求民族独立的使命感。

回首40年前的中国,走出10年“文革”的阴霾,青年人获得新生,重见蓝天。没有抱怨,更没有指责,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求,对“四化”宏图的期盼。时间成为最紧俏的商品,书籍成为最有营养的食粮。轰鸣的机器声挡不住工人对先进技术的探索,公园的石桌旁代表浪漫的不是鲜花,而是思想的追索、哲思的闪光 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革除了人们迂腐的思想陋习,开阔了人们封闭狭隘的视野,教会了人们开阔胸襟、关注世界。此时的五四精神是勇于开拓、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步入新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还需要五四精神吗?

程开甲、黄大年、南仁东用奉献奏响了时代的乐章,屠呦呦、李万君、刘锐用创新书写了醉人的诗篇,张渠伟、王继才、王仕花用忠诚绘制了绚丽的图景 当奉献、创新、忠诚等一系列词语撞击我们的双眼和心灵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真正的五四精神从未消失,它正伴随民族发展而不断拓展着,它正伴随着国家进步而不断丰富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愿用我们的青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我们愿用我们的奋斗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更愿用我们的虔诚与祖国的前程相伴同行。

全国卷Ⅲ“画里话外,师生情长”

得分点:思想深刻 情深意浓

立意角度:我们当铭记师恩,终身学习,为国求学

老师,老师

四川考生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老师深情地对学生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老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殷殷期待,浓缩着老师对学生的牵挂与不舍,既让人感动,又令人感伤。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这不仅是古人的智慧,也是老师对自己“传道授业解惑”职业的最好诠释。显然,老师让我们“再看看书”,就是让我们用知识武装头脑,抢占21世纪的制高点,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个人价值,助力中国梦。不论是被宗教、神学桎梏的中世纪的欧洲,还是清政府时期被“闭关锁国”束缚的中国,都以历史事实证明:故步自封,无异于自毁前途。文艺复兴帮助欧洲摆脱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步伐。一项项的发展成果证明:科教才能兴国、创新必能强国。作为人类文明传递者的老师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他们甘做铺路石,牺牲了自己,成就了我们。

老师,您就放心吧。学不可以已,我们懂了。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生犹如老师射出的箭,老师当是拉成满月的弓。老师这张弓,铆足了劲儿,想让箭在磨砺中变得坚硬笔直,让箭射得更准、射得更远。但与此同时,看着飞一般远去的箭,弓难免有些失落与不舍,此乃人之常情啊。

老师,您就宽心吧。告别了昨天和今天,我们才能拥有明天,我们记住了。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一种师生间的默契与对彼此的牵挂。在我们即将奔赴人生新起点之际,老师叮嘱我们“再看看书”,就是提醒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不正是对我们成人、成才的期望吗?“我再看看你们”则让我们感动得满眼泪花。老师既希冀我们走向远方,成就自我,助力国家发展,又担心我们走得太远,走出了他的视线。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老师,您就安心吧。我们是振翅高飞的风筝,您就是那放风筝的人,我们永远忘不了您。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与“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前者偏重于事物的相对性,后者则蕴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与牵挂。

最后一堂课,老师将内心深处的话留给我们,为我们的高考壮行。

我们也想告诉老师:“我们这一生,都要再看看书;只要有空,我们也一定会回来再看看您!”

浙江卷“ 作者 与 作品 ”

得分点:妙用象征 材料丰富

立意角度:把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倾听读者的声音结合起来,才能走向星辰大海

有多条路通往星辰大海

浙江考生

世事难穷,人生无定,偶然蓬转萍浮。在这千变万化纷繁芜杂的世间,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静度日月长;有的人选择顺应潮流,欢唱风云变。这两种选择并无对错之分,因为它们是两种通往星辰大海的方式。

毕淑敏曾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诚如斯言,不少作家将拥有“优等的心”作为人生信念。阎连科发表中篇小说《年月日》引起文坛关注,但他摒铜臭之扰,弃名位之争,不在读者的追捧中迷失自我,以一部《日光流年》再现中国农民的拼搏与奋斗,登上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再如作家路遥,他写作的时代正是中国文坛风云际会、旗帜如云的年代,一名作家很难在那舶来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先锋思潮中坚守自我,但路遥以其独具的文化定力捍卫了自己的创作品格。一部《平凡的世界》充满了路遥式的人物特色,平凡的人物依然创造了不平凡的世界。每个作家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写作特色,如果完全按照读者的意愿创作,作家就会逐渐丢失自己的创作初衷。与此同时,由于读者的意愿与呼声容易产生群聚效应,那些被读者左右后产生的作品难免会千篇一律,最终都将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可是,我们是否就应该对读者的呼声充耳不闻呢?这种做法未免太过极端了。作家的作品是为读者们呈上的一道道精神菜品,而读者是这些菜品的品鉴师,他们的一些想法与意见能助作者改善这些菜品的味道、营养、卖相等。所以作家在写作时,既要坚持初心,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也要偶尔倾听读者的呼声,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益的呼声去填补创作中的漏洞,最终让自己的作品成为被后人珍视的经典。

如果说生活是一部作品,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作家。对于我们的作品,有的读者会大加赞美,有的读者会恶语相向。在此情景下,我们对待生活这部作品就要像作家对待他们的作品那样,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轻飘飘的一句话而牵着鼻子走,也不必纠缠于那些人云亦云的言论,更不必沉溺于那些不善的言辞。同时,我们也需要倾听那些美妙箴言,它们会助我们走出生活的迷茫,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最终使我们通往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北京卷“文明的韧性”

得分点:思路清晰 材料广博

立意角度:中华文明藏有无尽韧性

文明的韧性

北京考生

推开孤城万里,不见春风吹度盛世几千载;听凭朔风卷尘,唯见中华文明立风雨安如山。何也?是以中华文明藏有无尽韧性也。正是因为有深厚的文化之韧、悠远的历史之韧和无数伟人先辈的品格之韧,中华文明才独树一帜,悠远绵长。

在中华文明的灿烂星河里,有《山海经》里游龙灵眸初启扶摇而去的古人想象的汪洋恣肆,亦有《齐民要术》“耕而不耢,不如作暴”的百姓智慧润物无声;有明君大殿上“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飞檐,亦有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有塞北高原上腰鼓阵阵激荡黄河之水,亦有暮春深处玉笛声声唤起故园之情;有王侯将相登临泰山,“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以乞海宇康定,亦有月圆之夜篝火熊熊,民歌嘹亮以求山川清淑。茶马古道上,驼铃声声,新摘的茶叶,新染的绸缎交到异乡商人手中。宫廷之内,塞外名曲悠扬婉转,贵妃弄胡旋舞醉了君王。

包罗万象,海纳百川,这是中华文明的柔软。它敢于扬弃,善于包容,总能以博大的胸襟接纳各种文明并内化为自身血肉,因此能不断革故鼎新,焕发新的生机。

多少次野火纷燃,狼烟四起;多少次危在旦夕,国如累卵,中华人民也曾畏葸不前,一溃千里,却始终不敢苟且。一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呐喊使他们汇成燎原之火,他们将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坚韧不屈,终得以重整家国,光复中华文明。中华人民用血肉之躯筑成铜墙铁壁,守护着中华文明的内核——那是一颗跳动不息的心,这颗心用它的血液滋养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岿然不动,坚不可摧,这是中华文明的坚实。这份坚实烙印在中华人民心上就成了顽强不屈的品格,有如汉字里的“人”,只是站着,便可力扛江山万万年。这份坚实让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脉相承,不改本色,亦能够步履铿锵迈入新时代世界文明的殿堂。

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风浪再高,恰似闲庭信步;天堑再深,敢教它变通途。坚守中华文明之韧性,我们终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文明圣火,千古来者,唯我无双!”

丘吉尔曾说:“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柔软而坚实的人性力量哺育了中华文明五千年。面对各国文明互相竞逐的新时代,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车辙下没落文明的遗骸,时刻警惕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以蒲苇之柔软包容,以磐石之坚实捍卫,坚守韧性,护中华文明之河生机盎然,万世流长。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中华文明用她特有的“韧性”绵延整个民族,养育一代代精魂。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已然越走越宽,作为青年的我们,不如先从以身传承这种民族韧性开始,向着心中的理想迈进

上海卷“寻找中国味”

得分点:文笔流畅 篇末点题

立意角度:寻找中国味,就是拥有归属感与使命感

踏雪寻梅

上海考生

一声,芬芳四溢;二声,沁人心脾;三声,零落成泥。

三声弹奏,一点泛音,一曲《梅花三弄》,勾出一季白雪纷飞,描出一枝傲骨寒霜。点点灵动,声声温婉,万千心灵必能为之一震,我想,那大概是一种共鸣吧。我们从民间拾起那几近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国乐,尝试着从《阳关三叠》《高山流水》中找寻那一抹“中国味”,寻找那与生俱来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那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是一株被风雪淹埋的寒梅,是满眼云烟后的那一束微弱的光。

踏雪寻梅,或许能够拨云见日。我们缘何会去寻找那心中的“中国味”?

我想,这应当是源于一种失落。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民族之味,这是一种文化自信之感。在全球化主导的今天,欧美、日韩文化逐渐占据了所谓文化事业的主流地位。看着始于我国的端午节甚至汉字被他国拿去申遗时(即使没有成功),愤懑不平的我们依然感受到了一种缺失,我们渴望找到、捍卫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从《经典咏流传》到《国家宝藏》,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寻,从传唱诗歌的乡村教师,到坚持古法制取颜料的仇庆年老先生,我们将他们称为匠人,给予他们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开始努力,并一直努力着,让中华民族再次以自信、美好的民族文化精神,屹立在这“东方日出之地”。

我想,这也应当是源于一种博观。许渊冲先生用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笔耕不辍,将我国大量的诗词、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出版。我们敬佩于他的毅力与决心,更认同于他对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看到了不同文化的绚丽多彩,我们对这光辉灿烂的世界文化之林有着难以丈量的热爱与憧憬。博观之后,我们懂得,我们不可能在文化复兴之后,自以为是地闭门造车,更不可能在文化复兴之前,全盘否定,肆意挥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自不必说。文化在交流中产生,文化在交流中进步。我们想要海纳百川,就应当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去回馈世界。

我想,这还应当是源于一种感悟。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生命之味,这是一种使命归属之感。“中国味”埋藏在灵魂深处,却又正是“中国味”造就了中国人的灵魂,它时时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使命。因为这使命,邓世昌选择了撞船沉海;因为这使命,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声色俱厉、义正词严;因为这使命,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苏醒了。

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如是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想“中国味”亦是如此。我们携着这心底的生命之味,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依然经不起一曲秦腔的荡气回肠,或半句曲笛的婉转悠扬。生活在东南亚的潮州人,他们始终称自己为潮州人,并为金漆木雕大神龛的修护,筹措大量的资金。而那下飞机后轻吻故乡热土的人啊,是否也在探寻着自己心底的中国味道?“中国味”是生命之味,寄寓了我们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也正是这“中国味”,给我们带来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们热爱梅,只因为它自信而不张扬,芳香而不霸道,即使零落,也“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寻找“中国味”,找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是因为这“中国味”带给我们的,是失落之后重拾的自信,是博观之后学会的认同,更是感悟之后,体味到的归属和使命。

踏雪寻梅,终有所得。

天津卷“爱国情怀”

得分点:视角新颖 视野开阔

立意角度:坚定国家发展的信心,将发展祖国的志向激荡于怀

我是一棵麦子

天津考生

我是一棵麦子,一棵不起眼的,生长于清朝末年的麦子。那时人们怨声载道,中国人民被西方列强压得喘不上气,直不起腰,抬不起头。但只有我明白,中国不会倒下,中国必将化作一条巨龙,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为我看到了林则徐那坚毅的目光。

我是一棵麦子,一棵不起眼的,生长于延安土地上的麦子。焦灼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低矮的窑洞里闪动着战士们忙碌的身影。终于,我在土地的滋养下萌发了,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的新生做着艰苦的奋斗。

我是一棵麦子,一棵不起眼的,生长于离天安门不远之地的麦子。那一天,举国同庆,天安门广场上奏起了响亮的国歌。人们纷纷走上大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呐喊欢呼。这一刻,我知道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一棵棵麦子也挺直了腰杆,为人们带来温暖,带来饱腹,带来希望。

我是一棵麦子,一棵不起眼的,生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麦子。这时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麦子似乎已经不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粮了。但是我没有被抛弃,我被人们精心加工,制作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装点着百姓家的餐桌。

我是一棵麦子,一棵不起眼的,生长于新时代的麦子。在信息化时代,农业生产已经开始衰退,仿佛我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但只有我知道,世间万物都像麦子,每一位先辈、每一位后辈都像麦子,他们化作中国发展的精神食粮,在中国发展的光明前途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我是一棵麦子,那中国便是给予我养分的土地,雨露滋润着我,太阳照耀着我。陶行知曾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我见证了中国的坎坷与辉煌,也懂得中国这一路上的艰辛与磨难。在接受了祖国的浇灌与滋养之后,我们难道不应该给予回报吗?

爱国的品质,从流淌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走出来,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中华大地的芸芸众生。愿每位新时代的中国人都能做一棵懂得回报祖国的麦子,勇于献身,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

我是一棵麦子,一棵不起眼但又自豪的麦子。此时此刻,坐在考场上的我已经懂得,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把母亲的关怀充盈于心,将发展中国的志向激荡于怀!

——以上内容选自《2019高考满分作文全景解读》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15 19:41爱吧[湖南省网友]IP:3405952348
    完这些作文我仿佛也经历了高考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非常值得读!
    顶0踩0
  2. 2020-05-28 05:44想象之中╮[四川省网友]IP:3523544321
    这些高考满分作文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每篇都充满智慧和灵感真很新鲜!
    顶3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薰衣草作文600字 生活的发现作文 中秋节作文三百字 我爱劳动作文400字 半命题作文的那一刻 打屁股作文作文 关于校庆作文 妈妈的关爱作文 夏天雨的作文 小学作文眉批大全 有关于新闻的作文 时代作文 小动物400字作文 励志作文开头 写同学的作文350字 什么最为珍贵作文 草莓的作文400字 鸡的作文 校园的足球场作文 观察雨的作文 湿地保护作文 介绍开封的作文 成人高考的英语作文 我的偶像爸爸作文 小学生作文写植物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作文 写长辈的作文600字 中国节日作文 第一节化学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