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曲昂扬向上的奋斗者之歌 ——“燃文化”与“丧文化”作文讲评 课件 共40张PPT

2020-05-07 11:06:02
相关推荐

沂水一中魏继国2018、3一曲昂扬向上的奋斗者之歌——“燃文化”与“丧文化”作文讲评*学习目标1.提高精准审题的能力;2.培养审辩式思维方式;3.指导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最新考情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就教育考试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核心观点: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高考命题工作*最新考情高考命题导向:侧重逻辑思维能力,重理性、重评论、重表达。其核心是审辩式思维,包括:有思想(深刻独到)、有眼光(选材新颖)、有个性(语言有内涵)。表现为:(1)凭证据讲话;(2)合乎逻辑地论证自己的观点;(3)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4)对自身的反省和与此相关联的对异见的包容。(5)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面对自己选择。*1、没有很好的审清题意。审题不严谨,没有读懂要求。“请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及含意”,谈谈“你对鲁迅的话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很多学生没有把鲁迅先生的话作为议论的立足点,只是比较“燃文化”和“丧文化”的利弊优劣,没有论证鲁迅的话是否有道理和重要意义。学生问题*2、没有清晰的论证思路。写作思路混乱,三则材料逐个点评,采取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毫无章法。基本思路有两个:一是先立后破,先从鲁迅的话引出论点,对比分析“燃文化”和“丧文化”的表现和实质,挖掘“丧文化”的危害,指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该如何去活出青春色彩。学生问题*二是先破后立;先分析“丧文化”的表现和实质,挖掘危害,结合鲁迅名言指明正确的人生态度,结合材料一“燃文化”,分析新时代的青年将如何把青春展现在世人面前。3、缺乏典型鲜活的事例。没用很好的把事例运用到具体论证过程中,没用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缺乏深入的论证与辨证分析。学生问题*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燃文化”,表现为为了梦想不懈追求,努力拼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二则材料反映的是时下部分青年出现的“丧文化”,表现特征为自嘲、颓废、麻木,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第三则材料是鲁迅先生的一段话,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不自暴自弃,积极向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希望当时青年们不必在意流言,努力向上,谱写一曲奋斗之歌。思考:对鲁迅先生的话,你如何理解和评价?(一分为二看问题)精准审题*本题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到三则材料的契合点和联系点。前两则材料阐述的“燃文化”和“丧文化”是一组相反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则材料与第一则材料观点接近,与第二则材料表现的实质相反,审题时要采取以下方法:精准审题*1、抓关键词法。第一则材料中抓关键词“积极向上”“主动进取”“追求梦想”“热情踊跃、乐观果敢”“不断拼搏、努力奋斗”等。第二则材料抓关键词“自嘲、颓废、麻木”“漫无目的”“不想干”等。第三则材料抓关键词“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等。依据这些关键词来确定写作的内容和中心。精准审题*2、明确褒贬法。这三则材料中的语句蕴涵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我们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材料一和材料三是命题者要褒扬的,材料二是要批判的。我们应该抓住主流价值取向来立意作文。精准审题*3、比较异同法。所给材料是多则材料,我们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可以在这多个材料中寻找相似点,也可以从相似的材料中寻找不同点。这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都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写作时要紧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还要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揭示这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表现、实质和影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围绕鲁迅的名言,回扣到核心价值观的范畴中去确定立意。例如:(1)“燃文化”是时代之所需;(2)青年人要怀有梦想去奋斗;(3)摒弃“丧文化”,走好人生路。精准审题拟制靓丽标题靓丽标题1、心之向阳,绝美绽放2、做有志青年,圆中华伟梦3、点燃激情,照亮青春4、在奋斗中做闪光的自己5、弃“颓丧”而奋进,“燃”芳华之人生具体要求:(一)清楚、准确;(二)小巧、具体;(三)新颖、别致;(四)含蓄、深刻。好标题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一、贴切鲜明,新颖生动。二、语言简洁凝练,不拖沓冗长。三、题目能揭示文章内容或显示文章主旨。四、耐人寻味,能激起阅读者的阅读欲望。与之相反,不好的标题一般有以下特征:一、题目偏离了话题或材料的限定。二、题目不新颖,落入俗套。三、题目过大,很宽泛,没有针对性。四、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文不对题。确定一个写作思路——谋划全篇任务驱动型写作六法:分析材料→点明危害(明析原因→挖掘根源→提出办法→联系现实→得出结论。任务驱动型写作常用结构模式:1、引:要求:简洁。要点:简引材料(用自己的话来说)、提出观点、褒贬分明。2、议:要求:充分。要点: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近。3、联:要求:紧扣。要点:明晰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4、结:要求:点题。要点:寻求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一、先立后破:如果评论的内容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或正确的做法,可采用以下结构①列表现、提观点:引述材料。②析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这种好的做法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③说好处:正面回答这种好的做法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益处。④给方法。找出这么做的方法。⑤看结果:这种好的做法如果蔚然成风会有什么结果。二、先破后立:如果针对的对象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或错误的做法,可采用以下的结构:①列表现、提观点:即要简练地列出这类错误做法的表现形式,列表现的就是引述所给的材料。②析原因:从多角度分析出现这种错误的做法的原因,析原因的基本要求是挖掘要深,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泛泛而谈。③谈危害:分析这种错误的做法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思想的混乱和危害。④找方法:针对产生错误做法的思想原因和危害,寻找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⑤看结果:阐发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争议型”材料作文写作基本思路1、第一步:引——概括现象(事件)、提出争议点,表明自己的判断(肯否或辩证对待,如“该争才争,争应有度”),并确定观点。2第二段:分析材料,给出你选择材料中某个对象的理由和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对象的理由,提出中心论点。2、第二步(主体部分):议(从不同角度从权衡利弊、优劣、好处、危害等)*2、第二步(主体部分):议(从不同角度从权衡利弊、优劣、好处、危害等)。(1)个人角度: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2)他人角度: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3)自然、国家、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制度、法制或其它)等 角度: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背景分析法+结果分析法)议第三、四、五段:围绕中心论点,分析问题。(附分析方法,任选三个,各自成段。)1、因果分析,你作出这个选择的原因。(结果分析:好与坏、利与弊、优与劣)2、类比分析,类似典型事例也符合你的论点。3、假设分析,假如和你的中心论点相反,会有什么结果。4、表里分析,透过材料和举例的现象挖掘其内在的本质。5、意义分析,你的选择有什么社会价值和意义。6、正反对比分析注意:引证、例证可用,但是不可喧宾夺主,要服务材料,引和例的作用不再是证,而是渲染。第三步、联系实际、现实和自身。1、第六段:联系现实。结合自身实际和近期社会热点现象,再次重申自己的选择,表明决心。2、辩证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第四步、结——得出结论,回扣标题或话题。不足或危害在哪个角度方法就从哪个角度提出第七段(结尾):再次简要引述材料,回答任务指令,呼应开头中心论点,点题,照应标题核心关键词。每种结构中的几部分不一定平均着墨,完全可以有所侧重,如可以将“析原因(挖根源)”作为重点,亦可以“谈危害”作为重点。*辩证分析1、有些时候,年轻人会暂时性地陷入负面情绪,偶尔“丧”一下,发发牢骚排解情绪,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这种“丧”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个体的“丧”演变成了一种“丧文化”,影响和左右年轻人,就需要警惕。(思辨性)“我丧我有理”“人生没意义”的扭曲价值观,只会让年轻人消极避世,不思进取,一事无成。*辩证分析2、 或许有人会说:生活本来就不容易,难道就不能丧一丧吗?其实,对那些深受挫折困扰的年轻人来说,“丧文化”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安慰,但本质上却是一种让人裹足不前,自我沉沦的“麻醉剂”。(探究本质,分析原因)要想真正摆脱困境,唯有积极进取。直面压力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比在“丧文化”中自我沉沦困难得多,但只有告别了“丧”,挑战自我,执着努力,才会有精彩的人生。*辩证分析3、反思和批判“丧文化”,并不是要区分情绪的优劣,更不是要对年轻人的负面情绪大加挞伐,而是希望年轻人能摆脱“丧”的困扰,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压力,以更阳光、更积极、更向上的心态,尽自己应尽的国民责任,挣自己想要的个人生活。(思辨性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年轻人在求学、就业、婚恋、住房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切实维护他们的权利,改革制约年轻人发展的机制体制,是全社会应当去共同努力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年轻人增强对“丧”的抵抗力,让他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 学科网每份资料都启用了数字版权保护,仅限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任何分享、转载行为都会导致账号被封,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心灵的呼唤作文600字 教学楼作文 英语作文读书 作文擦玻璃 关于吴用的作文 春天的景色的作文 中秋节的作文怎么写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 悔与悟为话题的作文 藏在中的乐作文600字 正直的作文素材 运动会开幕仪式作文 爸爸打儿子屁股作文 给女朋友的小作文300字 中国自信作文 从此改变作文800字 到底归哪班扫漫画作文 写青城山的作文 文明宿舍作文 作文遇见 他的自传作文 关于梦想的作文高中 800字的作文大全 英语小作文模板 介绍家乡的美食作文 中式婚礼作文 写家乡的作文题目诗意 英语作文我最好的朋友 放学之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