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7高考材料作文素材:改革创新

2020-05-10 08:33:01
相关推荐

导语:素材的运用可以使作文更好的表达我们的主题思想,为了使同学们们更好的复习高考作文,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改革创新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师其意,不师其辞。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答刘正夫书》

释义: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

2、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唐代文学家 李翱 《答朱载言书》

释义:文意和词句都要创造,都不要沿袭前人。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 五蠡》

释义:不向往远古的制度,不效法过去常用的方法。

4、惟变所出,万变不从。 南宋诗人 吕本中 《〈江西诗社宗派图〉序》

释义:唯有千变万化而不盲目苟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创新而不随从。

5、尊新必威,守旧必亡。 清末维新派领袖 唐才常 《各国种类考》

释义:只有崇尚新法才可以更加兴旺,一味守旧,就会走向灭亡。

6、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清代 戴延年 《秋灯丛话 忠勇祠联》

释义: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很有别具一格的意味。

7、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问大钧赋》

释义:以坚持追求作为本体,以每天创新作为途径。

8、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南宋诗人 戴复古 《沦诗十绝》

释义:应该让诗句从我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

9、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 《宋史 卷三三四 徐禧传》

释义: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继续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合乎时代需要,到达治理的目标。

10、革弊,须从源头理睬。 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释义:变革弊病,要从源头开端。

1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用法古。 先秦 《商君书 更法》

释义:管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措施,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喻指往事物必定消亡,新事物一直成长。

1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释义:人间各种事件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构成了历史。

1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先秦 《周易 乾 文言》

释义:每天谨严做事,发奋图强,和日月一起运行,永不结束。

15、事异则备变。 先秦《韩非子 五蠹》

释义:政事不一样了,本来的举动也要随之变化。

16、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宋 司马光 《陈纪》

释义:老的陈腐的事物不尽早去掉,它的影响就会波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1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汉 《礼记 大学》

释义:如果一天内能更新自己,就应当日日更新,天天都不间断。

18、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先秦 《管子 正世》

释义:不崇敬古时,也不完整停滞在今天,一切根据时代变化而变,随风气变化而变。

19、法若有弊,不可不变。 《宋史 卷三五一 赵挺之列传》

释义:法规要是有了弊处,不可不变。

20、事过境迁,变法宜矣。 先秦 《吕氏年龄 察今》

释义:世道时间都变了,法也要相应改变才行得通。

2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先秦 《荀子 劝学》

释义:青色染料是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色彩却比蓝草更深。

2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释义:要想看到更远的处所,必须站得更高。

23、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先秦 《商君书 更法》

释义:变法是为管理,变革礼节是为教化庶民。

24、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先秦 《庄子 天运》

释义:礼义法式都是依据时期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

25、惟进取也故日新。 清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释义: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26、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认为法。 先秦 《吕氏春秋 卷一五 察今》

释义:废弃先王已制定好的轨制,学习先王如何去制订制度。

2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 王安石列传》

释义:天象的变化不必害怕,祖宗的规则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要担心。

28、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金末元初诗人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释义: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29、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徐悲鸿

释义:事物的发展在于每天不停的创新发展,艺术同样也是如此,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不创新则事物就要被淘汰。

30、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 西汉学者 扬雄 《太玄 玄搞》

释义:事物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就会转向反面;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限度,就不会发生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又表现为因、革交替,事物的转化过程是在继承过程中有创新。

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先秦 《周易 系辞下》

释义:到了止境就要产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灵通之后才会久长。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败的进程,只有追求变化才能持续发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美丽的雪景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读后感400字 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 老师谢谢你作文500字 送给母亲节的礼物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700字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作文 积极向上的作文600字 我的空闲时间英语作文 漓江一日游作文 六一节的作文400字 感谢老师的作文300字 亲情类作文300字 有关包粽子的作文 什么从未缺席作文 友情还会继续作文 小学生记事作文大全 做了一回最好的我作文 今天高考的作文题目 有趣的童年作文300字 状物作文600字初中 描写学校景色的作文 游铁山寺作文 快乐的六一的作文400字 成功让我自豪作文 六年级作文字数要求 关于自我介绍的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400字 回忆往事作文400字 各美其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