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和点评

2020-05-11 09:42:01
相关推荐

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被风簇拥着的春天,阳光和煦,万物生机勃勃,春雨滋润,兰馨蕙香。“红杏枝头春意闹”,自然界的精灵们自然也不甘寂寞,将无声的浓郁春意表现得似有声音般轰轰烈烈。三月,这样一个热闹的年轮,万物复苏的月份,演绎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弦。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听着脚下踏起水花的声音,触摸柔顺的雨丝,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一切都在萌芽阶段。柳丝轻摇,梢尖微点水面,漾起泛泛涟漪。“绿杨烟外晓寒轻”,杨柳堆烟,漫眼的是无际的嫩绿,感受着沁脾的清爽和温柔的抚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随着飘飞的柳絮,又是另一番动人美景!春来也,飘柳万绦绿如海。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奏响着和谐的旋律,演绎着动人的画面!春来了,三月的物既无声又有声地昭示着,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到处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徜徉在三月的暖风中,小园徐步,怡然自得,春自已经到来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小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晨瑕想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 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春光明媚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春雨绵绵 春雨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 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界的万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 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春夜沉思 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月光如水平静柔和。我心如这月光,平静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春 春天在哪儿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17.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18.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19.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解说词(六):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刚健有为,亘古运行。每一个冬季,都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每一份耕耘,都会带来金秋的收获。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我们无从考证为什么夸父要去追赶太阳。古人想告诉后人的是夸父身上那股不畏天,不服输的气概。面对人人敬畏的日神,夸父却敢与之一决高低。累了渴了,他一口气喝干黄河、渭水。日头依然在西沉,夸父依然在追赶。但是,在奔走的途中,夸父终于倒下了。 这是何等的气概!为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奋勇向前,死而后已。 在夸父倒下的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个胸怀夸父遗志追赶太阳,追赶光明的人们,至今仍在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们自强不息,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斗志昂扬! 《周易》,这是一部古老、深奥、最耐人寻味的书。书里对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相生相克的规律提出一整套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它把宇宙中的两种力量,阴和阳的推衍演化,看成是宇宙生生不息、内在变化的动力之源。易经的思想在历史上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传》开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天道刚健,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人们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十分科学地掌握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但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逐步掌握自然规律,并且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悟出许多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成为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注释《易传》时说过: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应该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成为时代的骄子。 孔子有位弟子叫子贡。据传说,子贡觉得跟孔子做学问太辛苦,提出想少学几样学问,少尽几种社会责任,孔子都不答应。子贡便问:何时可以休息?孔子说:看见那一个个像大鼎一样、像小山包一样的坟头了么?当你进入到那里去时,就可以休息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孔子的人生信条。 数千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华夏民族奋斗的勇气,屡屡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在逆境里,尤其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奋斗不止的毅力。 公元前99年,汉朝将军李陵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三万铁骑作战。那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尽管汉兵英勇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李陵被匈奴俘获,投降了。 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上疏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奇耻大辱,痛不欲生。 司马迁在厄运面前最终没有低下他高贵的头颅,肉体和心灵的巨大耻辱,激起了他顽强的斗志。他发愤写作,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五十二万字的鸿篇巨著———《史记》,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理想。 古人常说:多难兴才。在中国历史上,像司马迁这样忍辱负重的仁人志士何止成千上万。 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 越王勾践为雪国耻而卧薪尝胆; 韩信遭胯下之辱而后能统帅雄师百万; 曹雪芹家徒四壁却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 …… 历史上无数的杰出人物,都是在逆境中拼搏胜出的强者! 在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把中华民族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靠小米加步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图生存谋发展,要想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三千多年前,商朝有位君主叫“汤”,被后人誉为一代明君。商汤在他的洗脸盆上刻上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著名的“汤之盘铭”。意思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谋求新发展。 放眼整个人类文明史,一个民族,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它就必然走向衰落。只有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才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哪个朝代,不是因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才迎来了太平盛世?哪个帝王,不是因为骄奢淫逸,朝政废弛,才导致内忧外患,遭遇灭顶之灾? 紫禁城内的景运门外,有一座箭亭,它建于清顺治初年,初名射殿。 箭亭内立着一块碑石,名曰《训守冠服骑射碑》。而后人更形象地称之为《居安思危碑》或《下马即亡碑》。 碑文近千字,记载的是乾隆皇帝重申大清开国皇帝太极警戒后世的圣谕。 满族原是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少数民族。常年的狩猎生活,练就了满族人机敏强健的体魂,他们长于骑射,勇猛善战,马不离鞍,弓不离手。他们穿戴着紧身窄袖的衣服和便于行动的鞋帽,无论是从事生产,还是行军作战,均灵活便捷。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国势日益强盛,满族人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这时,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八旗官兵,纷纷羡慕起明朝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进而相互模仿攀比。贪图安逸的风气日渐上升,勤于骑射和练习武艺的传统则日渐荒废,一些贵族大臣还上书皇太极,建议采纳汉人宽衣大袖的服制。所有这些,都引起了皇太极的高度警觉。当年十一月,皇太极在沈阳皇宫翔凤楼召集群臣,告诫他们不要丢失了重骑射、尊服饰的民族传统,指出耽于酒色,享乐无度,会导致社稷的倾危。 大清帝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的勤政治理,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养活着世界1/3的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至乾隆中后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清朝逐渐腐朽的制度没有能够保证皇太极训喻的执行,其后世子孙没有引以为戒,相反却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致使国势渐衰。就是乾隆本人,早年虽然很勤奋,后来却越来越懈怠。当西方大规模地迈向近代工业化道路时,乾隆皇帝正六下江南,游山玩水,吟诗作乐。 乾隆晚年的大清帝国,迅速踏上了衰落的不归路,昨日的鼎盛转眼间成为明日黄花。 贪图享乐,荒废朝政,足以亡国;而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能与时偕行,变革求新,就只能加速覆灭的进程。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封建帝王开创了康乾盛世,却都不愿睁眼看世界,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沉浸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当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帝却没有勇气派一个使团到欧洲去看个究竟,丧失了一次知己知彼的大好时机。中华民族被一误再误,跟不上时代的前进步伐,顺应不了世界的发展潮流,被西方人远远地甩在后面,使中华民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可悲下场! 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曾走在世界前列的“天朝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此时,距乾隆之死尚不过43年!国家盛衰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 数百年来,《下马即亡碑》默默地矗立在紫禁城内,见证了大清的盛衰兴亡,也让我们不断反思这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它警醒着我们要永远保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二十一世纪。 社会主义中国二十年多来的改革开放,奏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最强音。 这是一位时代伟人,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他的一生,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伟大风范。他一生坎坷,曾三起三落。每一次的失落,更磨砺了他的意志,每一次的复出,都令他大有作为,大放光彩。当他以70岁的高龄重新回到领导岗位时,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由于十年动乱已是困难重重,百废待兴;中华民族已经被世界先进民族拉开了五十年以上的距离。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用朴实的语言,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民族的强盛、祖国的繁荣,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自强。唯有将千千万万个自强者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要自强,必先自信自立。一个人能否完善自身,能否永葆活力,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自己。要自强,就不要怨天尤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自强,还需“自胜”。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在《道德经》一书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他告诉我们,一个人,能了解别人,是有智慧;能了解自己,是明白清醒;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弱点,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这里,老子的“自胜”,和孔子所提倡的“克己”是一个意思。自胜、克己,就是自觉地去克服自己的缺点,战胜自己的弱点,实现自我完善。 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令不少国人为之汗颜。阿Q因为自己长了个瘌痢头,就忌讳听到“光”、“亮”二字;明明挨了赵老爷的打骂、假洋鬼子的羞辱,还硬说是“儿子打老子”。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是与自胜的精神背道而驰。我们要的是自胜,而不是自欺;自欺无法自胜,更无法自强。 《孟子》曾告诫人们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一些不良的风气,让我们格外关注。社会的前进,让一些人变得富裕起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已经忘却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由创业者变成了醉生梦死的享乐者。 下一代的精神风貌同样引发了社会的忧思。无数的家庭小皇帝使娇撒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多年前人们通过中日两国少年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就发现,中国儿童在独立自主,在毅力方面远不如日本。一些走向成人的大学生,依然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其中的个别人,因为不能克服生活、恋爱、人际关系中的压力而自杀。这种精神性的残疾令人震惊! 自强不息,就是需要人们在困厄的时候,勇于向命运挑战,向逆境挑战,不屈服,不妥协,不消沉,不退避,并有勇气去战胜它。人类不断前行的历程,就是在不断战胜困厄的同时,不断战胜自己,逐步走向强大,走向今天的文明昌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以楚霸王破釜沉舟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道出了自强不息的昂扬底蕴。 自强不息要的是奋发进取,永远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2003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坐着轮椅走上了讲坛。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40余年的残疾人,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成为激励千万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楷模。 自强者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自强者的勇气,不仅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中,更多地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考验。遭遇冷落泰然处之,穷困潦倒雄心不泯,受到误解心平气和……这才是自强不息应有的精神底蕴。 困苦是一个人在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人生不是因为为所欲为而自由和幸福,而是因为克服困难和战胜自我而自由和幸福。人惟有在不断自强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义和充满活力的人生。 自强者并不是孤军奋战。善于取得他人的帮助,汲取他人的经验,以强化和完善自我,也是一个自强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在于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于有多好的环境,而在于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必胜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在于它以往的历史有多辉煌,而在于能否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奋起直追。 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刚健有为,亘古运行。每一个冬季,都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每一份耕耘,都会带来金秋的收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僵尸作文 六一儿童节三百字作文 摘板栗的作文 让我牵着你的手作文 我是小小消防员作文 挑战自我作文500字 以春游为题的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初中 未来的衣服作文4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高中 介绍自己外貌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老师5句 观察蜗牛作文5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三年级 古风唯美作文开头 我发现了家乡的美作文 我心目中的良师作文 母亲的心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初二作文600字 三年级作文桂花 袁隆平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类别 描写大雾的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好词好句 描写炎热的夏天的作文 作文题目没写扣多少分 北极熊的作文 足球作文500字 初一我准备好了作文 泰山观日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