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前不久 网友在论坛和微博上展开

2020-05-12 10:54:02
相关推荐

抢救的是“地名文化”,留下的是乡愁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曾将“地名”喻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然而,据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有6万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建制村名被弃.近期,记者跟随浙江省民政局展开专项调研,走过近10个县市、乡村,对如何更好地抢救“地名文化”有了更多反思. 单纯讨论“地名文化”,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但是如果有人向我们提起一个耳熟能详的地名,比如我们的家乡,比如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地方,就会在我们的心底激起层层涟漪:或者唤起我们对过往的美好回忆,或者让我们感到温暖.这实际上就是“地名文化” 的影响力,也是很多人把地名当成了乡愁寄托的原因所在. 然而根据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显示,近30年来,全国有6万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建制村名被弃.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或为了招商引资而兴起一股“改名风”,因为一部热映的电影、一本畅销书乃至一种被过度炒作的特产而改名的城市比比皆是,更别说乡镇和村庄的改名了.这些地方的新名字看上去都很“高大上”,但是随着旧的名字被丢弃与割裂 的,却是名字背后的历史、文化与乡愁. 地名是有生命力的,地名文化的意义在很多时候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比如浙江省有个嘉善县,“嘉善”二字便与“地嘉人善”的乡风民俗有关.而当地更是充分利用了地名所传递出的乡风民俗,把这种历史和文化基因继承下来,想方设法弘扬地名文化中的“嘉”与“善”元素,对劝导当地人向善向美,对建设和谐社会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乡愁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最终都要在具体的事物上得到体现.而这些勾起我们乡愁记忆,唤起我们乡愁情感的事物,必定会有一个或者蕴含历史典故、或者附带神话传说、或者纪念当地重大历史事件的名字.相思江,仙女湖,孝德井,崇善路…,所谓乡愁,所谓集体认同感,正是由这些地名寄托与传承的. 要抢救这些充满文化韵味,包含历史基因的地名,一方面需要我们扭转时下的改名风,不要动辄为了眼前利益而改名;另一方面,当我们随着城市的扩建而需要命名新的地名、桥名、路名的时候,不妨多挖掘一下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典故,然后赋予它们一个值得流传的名字,而不是懒惰到以“×二路”“ ×三路”来代替. 而这一切,无疑需要法律与制度的保障.从2012年起,浙江省在修订《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时,已明确把地名文化遗产内容纳入规划,确立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地位.《办法》明确规定,浙江千年以上的古地名,原则上将不允许变更或撤销.500年以上的,凡纳入古地名文化保护名录,也不能轻易改变或撤销.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留住“地名文化”,进而留住记忆与乡愁的希望.留住地名留住乡情 七横八斜的古街被轰隆推倒,亮丽刺眼的高楼拔地而起,转眼间,全国上下只剩钢铁玻璃,不复砖瓦木石,这是时代对故乡的围剿.和土地一同消逝的,还有它的名字它的情感,留住土地本来的名字,我们义不容辞. 地名是一片土地的尊严,故乡就像一位老人,稻田里交错的阡陌是她深深的皱纹,土坡上散落的民居是她稀疏的牙齿,各自天涯的人是她的子孙,子孙又岂能因为老祖先的名字土就去改动她的名字?子孙又何忍心去改动名字只为榨干祖先最后一点安宁去换来金钱?给故乡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就像给肃穆安祥的老人换上花哨的衣服,她的尊严和风骨荡然无存. 地名是文化的象征,作为古人总结流传而来的智慧,地名是一代代人对这片土地的理解,清丽明净如江南小镇,粗犷奔放如黄土高原,甚至就那么土气,却土得亲切安稳,像族里的长老告诉你这里的故事,而几个洋味十足的名字,足以把这些珠玉从地图上抠下来,把文化碾得荡然无存.梁思成终其一生保护古建筑,沈从文四处奔走编纂服装史,都是在极力挽留文化,我们不理解文化,不意味着可以改动乃至 舍弃文化,改动地名,让一片土地的故事无所依托,让静静流淌的文化剥离了灵与肉,沦为一堆没有回音的信息. 地名更是乡愁的承载,故乡不土,何以称其为故土?从早些年的方言之争到如今的地名之争,暴露故乡似乎成了第一等“土事”.人人都往空中爬,挤破脑袋要抓住天地的虚无,却不愿意看看脚下的土,可土才是人最本真的属性啊!厚实纯朴孕育众生,地名不土,自卑抛弃才土.发展掩盖了对土的承认,也剥 离了人最后一点乡愁,王开岭说:“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 故乡,早已无踪.”乡愁不是给你一个春节驻足的旅馆,它是有一个名字给你呢喃,像一把钥匙开启岁月的锁,端详故乡的容颜.不要让这个名字成为灯火阑珊背后又一个假惺惺的口令,不要让逃离故乡的人最终无处可回. 巴黎老街一个站名一个店名都沿用数百年,这是他们的乡情和民族自豪感.改变起于不信任,而坚守不变起于勇气与自信.我们要一些不变的东西了,这样我们的子孙才可以触摸到他们的祖辈的光阴,这样我们才有底气面对故乡,有信心承认土气,有依靠抓住乡愁,有时间留住乡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前不久 网友在论坛和微博上展开了一场关于更改地名的争论。有网友认为 地名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识别符号 不少地名有作业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夏天的作文400字 绿萝的作文600字 一支铅笔作文 不受外界影响作文素材 未来的动物作文 三年级景物作文 作文玩具 最美夕阳红作文 考研英语一作文平均分 我想让妈妈高兴的作文 眼神作文600字 体测运动会作文 五十年后的学校作文 我的朋友600字优秀作文 小燕子作文300字 我的未来 作文 最想告诉你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描写未来科技的作文 摔跤作文450字 读书节活动作文 十年后的家乡350字作文 我的教室英语作文 《我》作文 我的偶像英文作文 花不只开在春天作文 桃树的作文100字 学校新貌作文400字 工匠精神作文500字 苏州山塘街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