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xx让我心生敬意

2020-05-12 11:33:01
相关推荐

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

① 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 字数在600 800之间。

③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题解析

??

??

??

??

今年北京中考语文大作文二选一。

第一个大作文,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 ,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其中明确,圆明园除外。“大部分考生,对圆明园都很熟悉,写作也很轻松,但命题者提高了难度,特别设置了门槛。”题目设置是对考生的审题能力的考核,如果考生选择圆明园写作,即使写的是满分作文,也会只给四类以下标准分数,也就是及格线,如果写作平平,作文分就很难及格。

从命题角度来看,题目设置范围广,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让每个考生都能在思考之后有话可说。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命题者都更注重引导孩子关注传统文化。“通过作文题,让考生由历史照见未来。通过历史知识、古诗文、历史题材的故事,让考生深度思考历史,让历史与现实对接,让传统文化回归。”

第二道作文题,这也符合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趋势,写一篇想象的故事。文字包含“伙伴”“困境”“成长”,就是写一篇记叙文,让考生畅想未来。“连续几年中考,都考查,让考生立足现实基础之上,合理想象。”第二道作文题与今年高考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主题契合。而两道作文题的设置都非常贴近考生的生活,中考作文题也是高考作文题的“缩影”。

第二道作文题也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题目中明确,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如果考生并未提及此内容,会上来就“失分”。此外,以中考考生的水平,只要有细腻的人物描写,对人物进行展开,作文写作就能成功。而高考的记叙文写作,更多让考生设计人物“矛盾”,如果中考考生能够有此能力,必是高分作文。

范文文

01

长城,让我心生敬意

远远望去,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翡翠般的重峦叠嶂之上。沐浴在阳光中的长城,蓬荜生辉。如今长城已经历经数千年岁月,却依然充满了生命力。

长城让我心生敬意。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长城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秦始皇把秦、燕、赵历代修筑的长城连在一起;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一千六百年间,一直修到明代;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修成了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明朝以前,长城大多是石砌的,明朝长城大多用砖瓦砌筑,砌得十分平整坚实,连杂草也很难生长。有人说“中国人不知道长城就不能算是中国人,”“外国人来中国不去长城等于没有到过中国”这话足以言及长城的地位。

长城让我心生敬意。长城,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是不会改变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苍白。古朴城墙上岁月的痕迹,似乎正在静静诉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喜乐和悲欢。诗人说它:“平临星斗三千丈,下瞰燕云十六州”它见过秦始皇统一六国,抵御过外族入侵,见证了祖国由分裂走向统一,也是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斗争的舞台。

长城让我心生敬意。长城,历经过数次时代的风雨和数百次战争,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象征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勇气和力量。美国有位总统如是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中国龙将如同长城一般盘踞于世界的东方,正在苏醒,一旦腾飞,全世界都要为之震撼!(公众号:作文百宝箱)

02

莫高窟, 让我心生敬意

在我们人类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历史创造中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自成体系、光芒四射,他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在一个地方迷人地交汇过,并被最灿烂的表现出来,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文化圣地——敦煌。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敦煌莫高窟,亲自体验了让我充满敬意的莫高窟的无限神奇魅力。

我们来到了第96窟,导游说这座大佛高35.5米呢!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它有十几层楼那么高,站在他脚下,仰望大佛,感觉我们就像一只只渺小的蚂蚁。这么高大的佛像,古代的艺术家却把它雕塑的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接下来,我们来到第130窟,这座佛高约26米,是莫高窟第二大窟。古代匠师将佛像头部塑的较大,高达7米,超过人体的正常比例。匠师巧妙地利用来自洞窟前明窗的光线在这些面上投下的阴影,使得我们抬头仰视的人觉得佛像五官轮廓分明,高大雄伟、庄严神圣。由于长期被流沙掩埋,受潮气侵蚀,此画已受到严重损坏。

随后,我们又来到第148窟,这是释迦摩尼的涅盘塑像。佛身长14.7米。由于涅盘像采用横卧姿势,俗称为“卧佛”或者“睡佛”。塑像虽然经过后代重修,但佛像仍然线条流畅。因为孔子有72个弟子,所以卧佛身边也有72个弟子,它们形态各异都站在卧佛后面。因为这座佛像已经涅盘,所以这个洞窟形状像棺材,洞窟壁上和顶上全部画满了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佛像。

我们又参观了第17窟、103窟、112窟……其中有些洞窟的佛像都被卑鄙的盗贼给盗走了,有的被卖到国外展出。我国珍贵的文物流失了,多么可惜啊!

离开莫高窟,我万分舍不得,心里默默祝愿着: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啊,希望你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

03

井冈山,让我心生敬意

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暑假期间我踏上了赴革命老区井冈山参观学习的旅程。

井冈山是我心中早已向往的地方,我对她充满着深深地敬意。老一辈的革命先驱们,为了让劳苦大众不受压迫、欺侮、早日翻身做主人,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勇敢地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井冈山是我党、我军革命的根据地。毛泽东、朱德同志曾在这里指挥军民同国民党作斗争,无数次击溃来犯之敌。通过同敌人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军民的士气,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扩大了根据地,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

来到井冈山,放眼远望,崇山竣岭延绵数百里,悬崖峭壁沟壑纵横,气势磅礴。满山绿竹簇拥,古树参天,不绝于目。实是一个打游击战争,休整军队,开辟根据地的好地方。来到著名的“黄洋界”哨所,红军指战员曾在这里以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利用地势布下了五道防线,与敌人斗智斗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国民党正规军三个团,创下一个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站在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望着这片曾被烈士鲜血浇铸过的阵地,我不禁热血上涌心潮起伏,仿佛又看到当年那硝烟弥漫战场上,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身影。掩体旁、战壕边绿竹簇簇,山风吹来枝叶沙沙,也好似在诉说着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故事……。

瞻仰了烈士纪念碑和军事博物馆后,我的心情即沉重又振奋,沉重的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驱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而过早的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振奋的是在看到当年红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依然奋勇作战,革命信念强盛,这充分说明我们党的方针,路线与政策是正确的,只要沿着党的指引去做就一定能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的胜利。通过这次的学习教育,使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听从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发扬、继承党的革命理念,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盛。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虽然已不能和革命先驱们一道并肩作战,豪洒热血。但面对国际上的霸权国家,我们更要增强国防意识,坚定对党的革命信念,并把这种精神转化到学习中,通过我们的努力学习和用所学到的知识建设我们的国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多做贡献,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期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不再受列强欺侮,永远不发生战争,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04

宝塔山,让我心生敬意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说起延安精神,我马上想到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它让多少老百姓无家可归,让多少人因失去家人而悲痛欲绝,让多少中外人士啧啧哀叹。可是,中国人愈是遇到困难,愈是团结一心,众志诚城。我们没有被灾难吓倒,没有向困难低头,对同胞更没有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地震的当天、泥石流的第二天,武警战士就徒步进入灾区,解救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他们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度外,心里想的是灾区人民,做的是为了灾区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他们宁愿少休息一分钟,也想多救一个人。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也始终关注灾区人民的安危和健康,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点,多救一个人、多发一份粮食……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学习中,也有延安精神。例如,做题要专心致志,独立完成,精益求精,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面对难题时,我们要结合所学知识,迎难而上,反复思考,争取一题多解,这正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同学间无论谁有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大家都伸出援手,这同样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在我们心中;延安精神,在我们身边;延安精神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如果没有延安精神,我们可能还是那个人心散乱的“东亚病夫”,哪里是现在的东方巨龙。

延安精神,一个令人奋勇向前的令牌,一种令人奋发图强的力量。

(公众号:作文百宝箱)

05

韶山,让我心生敬意

今年暑假期间,妈妈所在的单位为庆祝建党96周年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参观红色旅游圣地——毛主席的故居韶山,我有幸参加了她们的队伍。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歌我曾听过,只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离不开这位伟人,对有关毛主席的故事不了解,因此,我一路上非常认真的听导游的讲解,在导游的述说中我对毛主席的生平事迹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听到毛主席一家有六口人都为革命而牺牲时,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对毛主席不由得增添了几分敬意!如果没有他们流血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有今天的新中国?这是用多少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呀!我陷入了沉思中……

终于,我们到达了毛主席的故居——韶山,我们首先来到了毛泽东广场,手握文稿,面带微笑,两眼炯炯有神地注视远方的毛主席铜像高10。1米,巍然矗立在青松环绕的广场上,广场上人山人海,前来瞻仰毛主席的人走了一波又来一波,据导游说铜像揭幕那天,天空中太阳与月亮同时出现,持续了八分钟之久的奇异景象,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毛主席铜像献花圈鞠躬敬礼!在铜像前,我仿佛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动人心的巨人之声。

在毛主席纪念馆里,那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毛主席为革命战斗的一生,见证了毛主席为革命操劳的一生,在导游的细细解说中,我知道了工农运动、八七会议、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遵义会议、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了解到了中国革命的曲折路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的遗物馆,在那儿陈放了许多珍贵的毛主席遗物,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服,破了几个洞的毛巾,改宽过的裤子、一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若不是我亲眼所见,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些会用在毛主席身上,他根本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席,当作特殊的人!这无不反映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我们这一代太需要这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了。

这次红色之旅韶山游,让我感触很深,对韶山的敬意更深了。毛主席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品质、他的精神、他的人格无不激励着我,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共产主义接班人,一定会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奋发图强,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做国家有用人才!

06

法源寺,让我心生敬意

小林是一位来自一衣带水的友人,他烧得一手好煎饼。我们一起谈古论今,每每多有共鸣,唯有谈起靖国神社的话题,就出现分歧,“难道‘死国’者不能得到抚慰么?”小林坚持道。“如此,我们去个地方吧。”

乘坐地铁四号线,穿越半个北京城,我们在菜市口下了车。沿街向西走了约莫一百米,在西砖胡同向南,路的尽头是一座古寺。

远远望过去,并排着三扇大门,每扇对开,门顶上是厚重的宫殿式建筑,顶上铺着琉璃瓦,给人厚重的感觉。门前左右伫立着两只石狮子,尤其显得庄严。

“这是哪里?”小林疑惑不解。我并不着急回答,缓缓道来:“话说六四四年,唐太宗出征高丽,以显国威,临行前,告诉儿子说,等袍子换季时,我就回来。结果从五月打到了十一月,带着五分之一的残兵退到了这里……为安抚士兵,建了悯忠阁。”小林听得入神,说:“想必里面是有史大奈、王君可、尤俊达他们的牌位了,他们都是好汉,奈何遇上渊盖苏文。”

走进大门,穿过甬路,拾级而上,就是大雄宝殿。正殿并不高,正门看上去四扇门,只是中间两扇能开。正门左右有对联,上面横窗悬着烫金的牌匾。殿内,朱红的漆柱簇拥着一尊佛像,静静注视着来者,其上匾额书“法海真源”四个大字。

小林似乎有些失望,石刻、经幢、木鱼、香炉,并没有见到一丝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反而出其的宁静,只有香火悠悠地搅动着空气。“这里有纪念的人么?”小林不甘心地问。

“有的,有的,有很多。谢枋得抗元被俘,于此绝食而死;塞上长城袁崇焕的冤魂于此安息;戊戌君子谭嗣同于此埋骨……”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是敬佩的,我们国家也走过维新的路。他的塑像在何处,我该对何参拜?”

“何苦拜一人,他们都是同样的,他们就在这周围。你看啊……”顺着我的手指扫视,一株株丁香开得茂盛。在那浓密的绿叶丛中,一簇簇花儿互相偎依、竞相开放,散发出淡雅的清香。

“可叹呀,‘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小林摇摇头。

“不,法海真源,尽在于斯。”我望向远方,自顾自说着。

“法源寺,让我心生敬意”——不知何处,一个声音说道。

五、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 ,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

① 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 字数在600 800之间。

③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6李清照故居,让我心生敬意

走入李清照故居,初见《声声慢》,只见字体轻盈飞扬,可见清照先生的细腻。

清照先生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词中,她的思潮起伏不定,情绪是对抗不平的,对目前的处境,她并没有甘心屈服,她的愁,是黑暗势力压迫的产物,全词虽然有愁苦,但仍流露出词人对生活的执着,以及不甘心走向绝望的心情。

(一)

窗外是雨打梧桐的声音,点点滴滴,心欲碎,仿佛锤子般敲打着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因为过于幸福,所以不堪回想。

曾经,鸿来雁往之时,总会捎来你的消息。可如今,只能感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每当看到孩子回家,恋人相拥,雏鸟归巢,心中总不免又增添一份忧愁。还记得我们夫妻两个斗茶的情景吗?你我一册在手,或猜想,或背诵,那段甜蜜、欢乐的时光,尽在一杯清茶之中。

人们赞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胜过夫君无数,可又有谁能明白你我的一片真挚之情……

猛然望见窗外满地凋零的黄花,又想起曾经摘花的情景。可如今,黄花早已飘落满地,摘花的人儿却不知去了何方。突然,泪就像挣脱了某种束缚,止不住的往下掉。

倒上几杯清酒,穿上他当年送的薄纱,想以暖酒驱寒,几斟清酒下肚,不料心却是冷的。转身走向书房,望着窗外的雨打梧桐、满地黄花与那飞向远方的大雁。诗意油然而生,提笔写下名垂千古的佳作——《声声慢》。

(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罢《声声慢》,心中早已体会到了清照先生的内心世界。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

若是其他古时女子,大多也只是哀叹自己命运不济,纵千般意难平,亦吞下苦楚,从不声张。她却不同,她那样刚烈的性格,怎会默默忍受?于是,即使知道在宋朝女子休夫要受牢狱之灾,她却依然义无反顾。

(三)

这就使得这首诗在千年的沉淀之中,仍然没能被人们忘记。这首诗充满了国破家亡的悲寂之情,每每读完这首诗,都能使我自心底的对《声声慢》、对清照先生产生敬意。

7儒福里过街楼,让我心生敬意

我小时候住在宣武区,可惜2010年的一天,宣武区和崇文区突然没了,没准儿再过几年,东城区西城区也会没了。我小时候住在宣武区的南横街,可惜如今的南横街早已被拆得面目全非。

记得小时候发烧得病时,父母会带着我去宣武妇幼看病打针,妇幼进出口那两扇厚厚的皮门帘,就是我童年的阴影。儒福里过街楼就坐落在从我家到妇幼的必经之路上。要么是父母领着我背着我,要么是骑车带着我,经过这个阴森森黑漆漆的门洞时,仿佛就像进入了另一个空间。

大一些有些印象了,去那边买西瓜换汽水,细细端详这座古老的建筑,才发它原来那么的美,那么的安详。它的南边和北边的老宅院也错落有致,自成一体。最有意思的是,它背面的几条胡同蜿蜿蜒蜒,最终自北向南汇集到这里,胡同的走向并不像北京城其他老胡同那样正南正北,而是一条条优美温柔的曲线。

从道光年间修建,不知道在它下面的匆匆过客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如今偶尔在网上看到过街楼的老照片,如果门楼下有人骑车经过,我还真得仔细看看,看看骑车的人是不是过去的熟人。

1996年我搬家到了三环外面,得知儒福里过街楼被拆,还是在《实话实说》节目上,那期节目主题我忘了,但印象很深的就是一个专家在大声疾呼这样的建筑拆不得!当时节目里,还有个狗屁不懂的北京小姑娘,不知道她是真北京人还是假北京人,指责保护古建的专家是在哗众取宠,说儒福里过街楼是阻碍发展的旧社会破烂儿。随后,当年还没抑郁的崔永元拿出了一张照片,说:很不幸,就在节目录制前几小时,儒福里过街楼刚被拆毁……

连同儒福里过街楼一并被拆毁的,还有周围一片片老房子,这样的拆毁从儒福里至潘家胡同,延续至今。拆毁后的儒福里过街楼变成了菜市口大街,每天,无数量机动车从它的故址上碾过,活像祥林嫂听柳妈劝给庙里捐的门槛,千人踩万人踩,只是不知道儒福里过街楼当年到底造了什么孽,落得如今的下场。当年有多少住在这里的人被威胁恐吓,被迫搬到了洋桥、角门,乃至大兴黄村……

沿着菜市口大街继续往南,很快就能到达北京南站。北京城拆毁了无数类似于儒福里过街楼的古建筑,建起了无数类似于北京南站的新建筑。这样的发展,方便了外人,迷失了自己。那些当年被拆迁到大兴黄村的宣武人、西单人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再拆,没准儿就给你拆到于家务了。听说过于家务吗?通县最东南角,一个离廊坊开车不到15分钟的地方,挨着北京市界外面那条所谓的“七环路”。

北京城如今的便利,完全就是因为北京人过去多少年无奈做出的牺牲,和某些臭不要脸之人大谈特谈的“贡献”毫不相干。

有时候我也会瞎想,如果儒福里过街楼今天还留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或许它会被开发成又一个南锣鼓巷,周围的门脸房或许都会变成商铺,售卖老北京麻辣烫、老北京炸鱿鱼。五湖四海的低素质游客从自新路祸害到菜市口,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没准儿还有在门洞里刻字的,或者私自爬上过街楼摔下来讹钱的……我不敢往下想了,觉得还是把它拆了好。

因为拆了,就没人糟蹋了。

8故宫,让我心生敬意

朱红色的墙壁,金黄色的瓦片,壮观的城楼,烈日之下骄傲的闪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所属,那所属的名字叫做故宫。你一定梦见过它,在晨光照亮的地平线上一个模糊朦胧的影子,这是一种民族的记忆,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流淌。

也许人们会质疑,故宫,是明清的首都,而中国近代史最屈辱的一部分,正是与它相关的啊。是的,不能否认晚清时期的桩桩国耻,但是也无法否认,曾经是在哪里郑和领命下西洋,毛主席又是在哪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你永远无法用曾经的屈辱,来抹杀它现今的光芒。

犹记得当年朱棣意气风发地登上王位,大手一挥,这样一座雄伟的建筑就这么的拔地而起,从此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傲立东方。那正是明的鼎盛时代啊,一切可以撼动整个世界的指令,都是从太和殿的那把龙椅上发出的。无论是海洋上的波涛滚滚,还是王位之争的勾心斗角,一切伟大的,亦或者是不可告人的事件,都在这里发出,埋藏。尽管时光已经磨平了这座古城的棱角,但是当你踏过每一块凹凸不平的地面,拂过每一块斑驳的石板时,还是会为它所有的沉默与隐忍而感到震撼。

而故宫不只属于那个旧中国,在新的时代,它并没有选择死守旧路,反而更像是随遇而安。1949年10月,它在中国历史上担任了那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后便长久地成为了外宾来访必到的场合。之后呢,它就变得更亲民了,放下了之前紫禁城的架子,微笑着,敞开怀抱等候着别人的探索。之前只能给皇上留着欣赏的宝贝,都展示给了普通的人民。我想从原来的高位上掉下来定是不怎么好受吧,而它呢,摇着头笑笑,没说话。它的那份能屈能伸随遇而安的劲头,着实也挺令我佩服。

故宫啊,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明明骨子里就充满了傲气,但是如果你想要讨厌上它,还真的挺难,也许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它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有高高在上的一面,亦不缺平易近人的一面。有些人也许会因为片面而将它否决,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才会明白,它比我们想象的要伟大的多。而正是这些,才最终可以使我确凿地说:“故宫,这个地方,让我心生敬意。”

编辑:静水流深

作文

编辑:静水流深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会作文 见义勇为的作文 游戏危害作文 五年级大扫除作文 写给未来的我作文600字 环境描写的作文400字 打屁股女作文 作文怎么列提纲 老师您辛苦了的作文 我会做家务作文200字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400字 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作文 甜蜜的滋味作文 成长轨迹作文 动物捉迷藏作文 小学生作文过年 接力跑作文 童之趣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初中生 初一作文书推荐 苏堤春晓作文 开学了350字作文 作文400字作文 正面侧面描写人物作文 六年级的作文400字 爱的一瞬间作文600字 最爱的食物英语作文 友谊是可贵的作文 观察枫叶作文 生活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