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奋斗精神

2020-06-01 10:45:01
相关推荐

20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奋斗精神目录:1.光明网评培养奋斗精神,落实青少年劳动教育2.人民日报:扎实苦干,用奋斗成就未来3.人民日报纵横:以奋斗收获真正的成功4.人民日报评论部:扎实苦干,用奋斗成就未来5.人民日报评论部:云帆高张,用奋斗照亮征途6.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用奋斗成就未来7.新华网评:用初心和使命激扬奋斗精神8.新华网评:用初心和使命激扬奋斗精神9.新华网评:在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10.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11.接续奋斗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光明网评培养奋斗精神,落实青少年劳动教育来源:光明网 时评频道2020 01 14 16:03 作者:胡文江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正在抓紧制定。劳动教育要培养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培养吃苦精神、奋斗精神,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实实在在地干活,实实在在地出力流汗。 恩格斯认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劳动创造了人,也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可以创造社会价值,也能培养人,因此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不可能离开劳动实践。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央重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理念,突出强调“劳”的重要性,是对人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教育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拓展。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未来中国的主人翁,青少年劳动情怀强不强、劳动技能高不高、劳动实践多不多,直接关乎未来。故此,教育部抓紧制定《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此举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不乏赞美劳动、歌颂劳动者的篇章和诗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的观点在教育实践中一以贯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提出“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就是要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建立支撑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促使青少年在实实在在地出力流汗过程中培养劳动情感和奋斗精神。 大、中、小学都应当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充分认识“劳动育人”的重大意义。真正吃透全国教育大会“五育并举”的精神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重新审视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既有劳动育人的基础和经验基础上,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细化各学段劳动教育目标、内容、项目、方式、评价及各学段的衔接,努力探索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胡文江)人民日报:扎实苦干,用奋斗成就未来2020 01 06 14:30:00 来源:人民日报1字号:大中小打印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聚焦“硬任务”,敢啃“硬骨头”,才能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大干部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斗志 光阴流转,勾勒出新的年轮,召唤着新的进发。今天的中国,又一次站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再一次呼唤奋斗者的担当。2020年已经走来,脱贫攻坚重任在肩,全面小康曙光在前,尤需鼓起“勇于担当、敢闯敢拼、苦干实干”的精气神,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迎难而上、闯关夺隘,向着既定目标奋勇行进。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考察地湖南十八洞村,到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的宁夏西海固;从率先脱贫摘帽的江西井冈山,到曾经“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为之惊叹的脱贫业绩。这样的成绩,本身就是对“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的生动注解,就是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有力诠释。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工作时,明确提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不能输的硬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只有牢牢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聚焦“硬任务”,敢啃“硬骨头”,确保最后的冲刺不摔跤、不掉速、不跑偏,才能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全党在思想上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需要看到,目前,脱贫攻坚依然面临不少“硬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任务仍然较重,松劲懈怠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责任不落实、政策不到位、工作不精准问题仍然存在。不打折扣完成“硬任务”,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意味着广大党员干部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得人民认同。 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是比拼意志的时候。越是到了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同时还要大胆探索、勇闯新路。需要看到,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更多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为此,我们既要把握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注重可持续,做好全面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的有机衔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保持昂扬斗志,用奋斗成就未来,我们依然需要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股劲,再接再厉、奋发作为。 今天,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大干部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斗志。我们坚信,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乘势而上,尽锐出战,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人民日报纵横:以奋斗收获真正的成功艾丹2019年12月25日05:3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分享到:?? ?? ?? ?? 把奋斗作为通往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我们就能怀有更健康的社会心态,获得更有意义的成功 日前,深圳警方查处了一家疑似以课程培训和企业营销为幌子,从事诈骗和传销活动的公司,抓获了多名颇具影响力的“成功学”和“营销学”的大师,涉案资金超过2000万元。据报道,不少学员痴迷到不惜通过卖房子来交学费。 这些所谓的“成功学”专家们,并没有很高的文凭,也没有丰富的阅历和创业经历,有的是对大众心理的揣摩和利用,有的是吹嘘、煽情、哄骗、欺诈的手段。 “成功学”大行其道,折射出一些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倘若不付诸努力,不踏踏实实地奋斗,只想走捷径、挣快钱,就只能活在成功的幻想之中。没有实干的精神,没有务实的态度,没有实践的本领,“成功学”学得再好,也只能是嘴上“成功”。真正的成功,要靠奋斗做基石,靠勤学苦干做支撑。与其听那些没有实际价值的课程,不如把这股热情用于提升真本领、学习有益的知识、丰富自身阅历。立足现实、踏踏实实,不眼高手低、不急功近利,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的人生才是出彩的人生,奋斗的国家才会迎来美好未来。从不少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来看,都是靠实打实的努力,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没有谁是靠“成功学”起家的。更有千千万万的社会建设者,他们或是科技界的领军人,或是优秀的基层干部,或是业绩惊人的快递小哥,他们取得的成绩,都缘于对岗位的热爱与执着,没有人靠投机取巧、坐而论道。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更应坚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在一些虚的东西上浪费时间,而是以实干见真章,书写自己的“奋斗学”,我们才能离成功更近。 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成功不能简单等同于财富和地位的增长,应更多看到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清醒认识成功的定义,把奋斗作为通往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我们就能怀有更健康的社会心态,获得更有意义的成功。 (摘编自12月23日《湖北日报》,原题为《要“奋斗学”不要“成功学”》)人民日报评论部:扎实苦干,用奋斗成就未来——鼓起决胜全面小康精气神③本报评论部2020年01月06日05:0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分享到:?? ?? ?? ??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 学科网每份资料都启用了数字版权保护,仅限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任何分享、转载行为都会导致账号被封,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 生命 《新》作文 学校的作文 的家作文 作文阅读 小学生的作文 作文英语怎么写 他作文 作文《温暖》 作文高中生 怎么写英语作文 作文视频 暑假 作文 疫情的作文 有趣作文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