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365哈三中一模:刘慈欣两部小说背后的忧患意识

2020-06-13 13:33:01
相关推荐

ps:需要本次考试题和答案的请在公众号回复哈三中一模。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齐志伟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市统考作文试题命制者。曾多次在国家级赛课中荣获一等奖;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责编:张丽

审校:孙梦霞、洪田立 / 美编:杨援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句话,读之令人警醒——“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生存的压力与竞争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敌人”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不知道。正如相机不知道敌人是手机,方便面不知道敌人是“饿了么”。

而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流浪地球》的热映再次引发了民众的热议与深思。该片以前瞻性放眼未来,充满忧患意识,可以说“科幻”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忧患”。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领悟?请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谈你的看法,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模拟考试。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国际理解、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两个部分看成两则材料),均与刘慈欣的作品有关。对于这两部分,我们立意的基础是“异中找同”,材料第一段主要由刘慈欣《三体》中的一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进行列举。而材料第二段则是由热映的《流浪地球》谈起,其关键词为“忧患”。这就要求考生思考时必须围绕两则材料综合立意,不可剥离材料,片面思考、断章取义。题目并未体现出是两则材料,只是两个段落,即两段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命题者在有意提醒考生注意材料的整体性和审题的全面性,命题者想通过这个文本传达一个核心的思想,这个“核心”就应该是考生的最佳立意。

2.“请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谈你的看法”,这句话不可忽略。命题者将刘慈欣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拿出来变成作文素材,并非在于探讨科幻作品的真正意义。实际上,这是在要求考生写作时应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脚下有土地,心中有格局,行文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言之有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3.“语文核心素养”中提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而这道作文题就对考生的思维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这一逻辑是贯穿文章始末的,要体现考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要因必及果,要条分缕析。不难看出,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语文试卷中逻辑思维又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的“深广度”就要求考生在作文思想上下工夫,体现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开放性

1.考生在行文时,可根据立意进行联想和思考。思考的角度是自由的,可由材料中的关键词“忧患”联想到古今中外、国家或个人,他们的远虑近忧均可成为佐证的素材。此外,谈“忧患意识”,也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论证方式多样化。

2.作文材料新鲜,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尤其《流浪地球》还会让刘慈欣收获一大批考场粉丝。面对这样的作文考生会有很强的写作欲望,代入感强,有情境,有感悟,思维会呈多向辐射,针对同一主题,会写出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文章。

3.考生可叙可议,也可夹叙夹议,也可抒发真情,文体明确即可。

解题

自从科幻文体出现在高考卷中,人们便对科幻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刘慈欣的系列作品让我们明白“科幻”绝不是让人诟病的简单穿越,也不是不切实际的狂想,它体现的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深刻思索,它是在探讨“科学”与“幻想”之间的关系基础之上引导人们进入到思维的最深处。从这一点来说,这道作文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于这样的新材料作文,我们应首先从理解材料入手。材料中提到的“敌人”显然不是自己同领域的,这样的敌人难以预料,也就是说每一个主体并不是被自己的同行或对手打败的,打败他们的应该是这个时代。所以“我消灭你,与你无关”中的“我”和“你”并不是真正的对手,而是一切我们无法预料而皆有可能的事物。所以当对手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对立关系时,就容易使人们懈怠,反其意而立之,我们只有时刻警醒,高瞻远瞩,紧观时代变化,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思考就与《流浪地球》中的“放眼未来”“忧患意识”不谋而合了。

基于此,我们可以谈“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等,再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看法,要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1.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意识。

2.心怀忧患,放眼未来。

3.关注时代发展,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4.既要远虑,又需近忧。

错误立意

1.谈生存的压力。

2.谈竞争。

范文展示

人需远虑 还要近忧

齐志伟下水文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一语道破人类应该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如何面对一切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尤其在这个“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的时代,在这个“敌人”随处潜伏,不可预料的社会,我们更应该高瞻远瞩,心怀忧患。

心怀忧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打败尼康的,不是佳能,竟是2000万的柔光自拍;打败康师傅方便面的,不是白象、东三福,而是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与自己无关的产业最后竟消灭了自己。究其根源,还不是这些企业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格局不够,无备有患。正如以前瞻性放眼未来,充满忧患意识的影片《流浪地球》告诉我们的一样:人需远虑,还要近忧,如此我们才不会“流浪”。

华为为何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次又一次令国人沸腾?还是在于其有长远眼光、全球视野,当别的手机厂商盯住流量、注重外形之时,华为已经在拥有领先世界的5G技术之下又将眼光投入到正在兴起的无人驾驶领域。难能可贵的是,高瞻远瞩之下,华为又能常怀忧患意识。华为的企业文化推崇“狼”的精神,以敏锐的嗅觉,警觉的姿态,假想一切不可预见的“敌人”,常怀进攻之志,永葆奋斗者的风貌。正是这份“远虑”“近忧”,让华为长盛不衰,愈显锋芒。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生活中,我们只有居安思危,既需远虑,又要近忧,才可以退求进,以危求安,不被别人“消灭”,长存于世。尤其在这个“跨界打劫”、飞速变化的时代,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下一个竞争对手会是谁,打败你的不是“敌人”,而是这个不可预测的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个开阔的视野,多维思考问题,说不定想到的某些点,就能串联成线,就可以比别人早一点看到未来,看到机遇。“岁月已往者不可复,未来者不可期,见在者不可失”,面对不可预料的未来,唯有立足当下,心怀忧患,多一份危机感,才会多一份面对未知的从容!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只有增强忧患意识,高瞻远瞩,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才能把握主动权,化解风险挑战,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如此才能确保中国梦的航船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态作文600字 争做美德好少年作文 那一刻我真幸福作文500字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敬佩作文 最美的花作文 小学作文打雪仗 康定游记作文 点津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临清的名胜古迹作文 武术操比赛作文 爱心节作文500字 观察仙人球的作文 表现人间真情的作文 以感谢为题的作文500字 我能行的作文400字 盘龙大观园作文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天津之旅作文 美丽的贾汪作文 描写丹桂的作文 宽容的作文600字 描写手法的作文 中学优秀作文大全 属予作文 与妈妈为友作文 写动物和植物的作文 神奇的笔作文200字 楼道里的烛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