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上海一学校孝敬文化节 集体跪拜是孝道还是糟粕

2020-06-22 13:18:01
相关推荐

bzrw.net 班主任网

编者按:近日,上海一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在父母前下拜磕头。拔下父母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有学者称,“90年前,孝道就被指为文化糟粕,我们在推广时要有所选择。”向父母下跪,到底是弘扬传统还是重拾糟粕?本期约发三篇稿件,以飨读者。

且慢吐槽跪拜父母

■叶雷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有异见很正常。对举办“孝敬文化节”的学校来说,也应该重视所有的异见,并吸纳其中的合理建议。对质疑者来说,质疑往往比建设更容易,更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片面但深刻”的形式出现。但是,建设需要承担责任,而质疑则往往不需要。所以,建设者应该淡定,要对异见进行鉴别;而质疑者,也应该尽可能做“建设性批评”,而不应该为了质疑而质疑。

将“孝敬文化节”质疑为“作秀”,也没有错,但问题是,“作秀”有无必要,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所有的仪式都应该取消。仪式是有作用的,至少可以起到提醒、倡导、营造氛围的作用,但仪式不是万能的,以“孩子的恒久孝心、孝行”来质疑“孝敬文化节”本身,就是“矛”和“盾”没有对上。如果要否定“孝敬文化节”,正确的逻辑是,论证它有弊无利,或者弊大于利。

至于说“孝敬文化节”中的跪拜、汉服,我们在批评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了这是在“节日”上,而不是在平时生活中,其具有特定条件和情境。实际上,古往今来,纵横中外,所有的正规仪式,都并非完全是生活化的,都有其特殊的形式。意义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通过仪式中的“另类”来震撼心灵,让人们记住,并唤醒和激发人们的思考、反省。当然,在“孝敬文化节”中,是否有更现代、更好的替代方案,则是另一回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很多人似乎对“下跪”已经片面化、模式化理解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屈膝跪下”,所以是违背自愿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表现。殊不知,“下跪”的意义远比这丰富,卑躬屈膝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仪式中的“跪拜”,体现的只是一种对特殊场景的重视,一种发自内心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而根本无关“是否平等”。如果说所有的“跪拜”有违“相互尊重、人格平等”,那么,“注目礼”、“鞠躬”、“举拳”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 小事见真情作文 阳光一直都在作文 吾辈当自强作文 介绍教室的英语作文 音乐的魅力作文 幸福是什么的作文 挫折让我成长作文 放鞭炮600字作文 七彩校园作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蜗牛比赛作文 我家的新鲜事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二年级 游雁荡山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 植树节作文一年级 去动物园作文400字 扫地作文50字 以节日为题的作文 我和你作文800字 大足石刻作文 未来的科技想象作文 有梦才有远方作文 江西专升本英语作文 让我想一想作文 时间的痕迹作文 我的心愿800字作文 剪纸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