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4江苏高考作文立意

2020-06-24 14:39:01
相关推荐

篇一:近五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 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 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命题分析:江苏命题专家骆冬青教授在今年五月份一次研讨会上说, 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近似于没题目。我深有同感,因为一个新材料作 文,你只要从材料中引出,又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不走题。那么“横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新材料作文有可能因为角度 不同,涉及几十个不同的话题和立意,如此一些聪明的考生极有可 能事先宿构,投机取巧来赚取作文的高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显然做了不少努力,以防考生“使刁”检测不了他 们的作文真实水平。这个新材料看得出角度在减少,材料在瘦身, 命意在收窄,值得赞赏。其实不仅是江苏,今年高考新材料命题中, 北京的 “老规矩 ”、广东的 “照片 ”、四川的 “自立 ”上海的 “自由 ”等等, 也都看得出在防学生预先准备材料以不变应万变的宿构上作了一定 程度的应对,体现了今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 势——在命题作文的过度限制与话题作文的过度开放之间选择一个 恰当的平衡点,以给学生一定自由的写作空间。 今年江苏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显然是 “不朽”,青春不朽,生命永恒。 如何让生命不会老去?拥有不朽的信念是出自本心,还是自欺欺人 的荒诞之辞?如何认识永恒的生命价值?对游戏人生、虚度光阴、 追求现世享乐的人来说,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不朽? 显然现实针对性很强。引导学生对待青春,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思 考,应该来说,学生不是太过犯难,应该有话可说;但是有多少学 生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又很难说,自然大多考生会写一些人云亦云 的缺乏深刻思考的肤浅文章。 关于不朽,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之说,立功、立德、立言。真正不朽 的是那些为人类留下永恒的艺术创造的精品的人们,是代表了历史 前进的方向的人们,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们的利益的正义方向的化 身,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相反, 速朽的是追求名利钱财的,穷奢极欲的,是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的, 是代表了假恶丑的与历史背道而行的人们。 写青春行不行?我觉得即使谈青春也应该谈如何保持永恒的青春, 如何让生命保持年轻,让青春永远闪光,即与“不朽”相关连,否则 不是很切题。 写信念行不行?我一样认为当与“不朽”相联系,你信不信永恒的信 念?这世上真的有不朽的信念?为什么有不少人只求现世享乐,为 什么他们心中没有畏惧,缺少底线?为什么他们想把自己的名字刻 入石头想不朽,却偏偏加速他们的速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 思的内容。 因此,我不妨拟以下一些题目,仅供大家参考: 1. 永远璀璨的星座 12. 蓦然回首,青春已然昨天(写为昨天虚 2. 青春万岁 度而悔恨) 3. 直到天老地荒时 13. 速朽的是名利,永恒的是精神 4. 青春之花永开不败 14. 精神大树常青 5. 八十岁,他依然韶华不逝 15. 青春岁月易蹉跎 6. 生命的两种方式(燃烧或腐朽) 16. 易过莫过青春时(写青春易 逝,红颜易 7. 万里长城永不倒(喻信念) 老,好花难再) 8. 信念不因岁月老 17. 青山有颗不老松 9. 依旧当年明月 18. 十八岁的天空 10. 与山川同在 19. 春天里的故事 11. 人生当求三不朽 20.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 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 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 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 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 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 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 800 字 名师点评 2013 江苏高考作文 “不少考生对新材料作文还是会出现‘不适应’,主要是缺乏把握材料 含义的能力!”“2013 年‘人与自然’会大撞车,只谈到‘和谐相处’只能 算‘大路货’作文!”“这个题目也可以写记叙文,假如考生这样写:探 路者为保护蝴蝶竖提醒牌,却引来游人如织,蝴蝶最后彻底消失, 是不是更有意思呢?”??6 月 8 日,7 位省内语文泰斗级专家共同探 讨 2013 年高考作文题如何写才能更出彩。他们中有曾经出过高考作 文题的专家、有长期研究高考作文的大学教授,也有中学的知名语 文特级教师。 2013 年作文怎样写出彩? 审题:看材料要“抓情节、看人物” 高朝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觉得叙事性材料怎么去审很重要,一个是有情节,一个是有人物。 在审读材料过程中首先看清楚情节的阶段性。这个故事情节有三个 阶段:第一,进去探险为了看清楚蝴蝶点了蜡烛;第二,怕惊扰蝴 蝶离开了;第三,后来回到洞里发现蝴蝶到更深更暗的地段。考生 在这三个阶段里都可以做文章。叙事性材料也有人物,我们姑且把 蝴蝶也称之为人物,我认为从总体意蕴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维护生活秩序,小细节会决定大变化,这是这个材料的总体意蕴。 新材料作文肯定不是就材料谈材料,可以深挖开来:第一方面,从 探险者角度可以写要学会尊重和体察别人;第二方面,哪怕是无心 之举也可能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第三方面,要学会从对方 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险者不要仅图自己一时之快,为了自己欣赏 蝴蝶,根本没有从蝴蝶角度来考虑。从蝴蝶来说,要学会保护自己, 知道一点亮光会带来危害,往后退了,但也要懂得防患于未然。 立意:新材料作文可多层次、多角度 凌焕新(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据说,有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考生认为 2013 年的作文题不好 写,姑且不论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也反映了一些考生的感受。为 什么会觉得难写呢? 之前江苏自主命题以来,一直考的是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现在的 材料作文,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但是材料作文不是就材料写材料, 或者拘泥于材料的讲解和评析,也不是写材料评论,而是要由材料 出发,引发与材料有关的含义,所以有它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一个 材料中间有多种层次、多种角度,如果是叙事作品,还有一定的阶 段性,等等。写作的人可以从这个方面进行自由的选择,可以明扣, 也可以暗合,他所表达的东西只要和材料是一致的就可以。比如有 考生问:“从细节谈行不行?”这个点也是从这个材料中间提出来, 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小蜡烛的烛光,有如此大的影响,他就抓住了这 个“小”字,从作者角度提炼出一个核心理念。那么你从“小”字做文 章,当然是可以的。还有考生提出,写“蝴蝶受到外来东西的干扰, 行不行”?人是外来的,惊扰了蝴蝶,当然也可以引申到人与自然的 关系。材料作文应该有包容性,过去材料作文有一种倾向,就是材 料作文一定要提炼出它最关键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核心思想,然后 按照这个东西来写才行,如果偏离了这个东西,那就不行, 就是偏题,就是不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如果这样,那很多的考生 就偏了,就被打不及格了。我个人理解,新材料作文应该允许多层 次、多角度、与材料具有相关性就行了,如果一味就材料本身倒来 倒去,就真的局限在材料里面了。 构思:联系实际做分析容易写好 孙芳铭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 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核心还是人。探险者是人,这是不用多说 的。探险者他点蜡烛,就他自己来讲,他是对的,为了自己探险。 当他发现蝴蝶以后,他主动退出来,退出来本身就表明他的一种善 意。蜡烛呢,蜡烛是人点的,点的意图从自己角度来说那是对的, 但是他侵扰了蝴蝶,说得重一点,破坏了蝴蝶的生存环境。所以从 这个方面来说,当然还是有文章可做的;蝴蝶从洞里面迁徙到更深 的地方去,那是因为它的生存环境还是被人破坏了。所以我认为无 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核心还是要写到人: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 界其他物种生存环境乃至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是问题核心。在这三 者当中,从探险者角度来说,他的心地是好的,但他客观上还是对 蝴蝶的生存环境起到了不好的影响。这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 有这种良好的意愿,最后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甚至本来意愿就不 对,造成的后果可能更严重。所以考生若更多联系实际做一定分析, 文章就比较容易写好。比如说扬子晚报下水作文里一位老师写的文 章,他就联系了自己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无意 伤害了学生的故事。 这样写,作文能拿高分! 议论文可写“美丽中国”,记叙文可“峰回路转” 尉天骄(省写作学会会长;河海大学教授、博导) 这个题目如果从议论文角度写,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问题。这里总是提到的蜡烛,准确地讲应该是烛光,烛光是一个很 轻微的东西,它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类并无恶意的一个轻微的行为, 但这个行为可能不知不觉中对自然造成了影响。从这个里面可能就 会有很多引申,比如说平时多倒的一盆污水,多扔掉的一个废旧电 池,这都是人类本身没有恶意的轻微行为,但对我们生态环境却可 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再进一步说,如果人类再有意往河里倒污水, 那便有更严重的影响。这篇文章写议论,我看可以从美丽中国的角 度出发,现在十八大正在提倡“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意味着国 家不仅富有强大,而且要有美好的生态,没有美好的生态,美丽中 国是一句空话。蝴蝶是大自然生物中最富有诗意的东西,被称为“会 飞翔的花朵”,是美丽生态非常典型的东西。如果我们这种并无恶意 的轻微行为,把大自然中最美好的事物不经意间损害了,那么我们 的生态建设岂不是要落空吗?美丽中国不是要打折扣吗?从这个角 度写,应该讲能写出一点新意。 既然讲题材不限,是不是 2013 年很多考生会写记叙文呢?我认为 会的,这个题目写记叙文,容易写,但不容易写好。因为材料本身 是有情节的小叙事片断,里面有场景,有人物,有事物,有景物, 按照材料给的基本框架去给它添枝加叶,加一个扩写,写成一篇 800 字的文章是不难的,但是如果写记叙文想写好,一定要有创新。那 怎么才能有创意呢?假如我来写这个故事,我就会写:“这几个探险 者感到要保护蝴蝶,于是在洞门口立了很大的牌子,标注‘此处有蝴 蝶,请勿惊扰’,但没想到牌子一竖,反而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游人 如织,最后蝴蝶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这样写,可能记叙文会写出 彩来。 “人与自然”谈到“变化”立意更高 王继志(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我认为 2013 年题目在思维定势上是一种突破。2013 年虽然是材料 作文,但有两个关系,探险者代表人类,蝴蝶代表自然,说到底是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要破坏它, 如果作文写到这个程度,只是谈了关系,还没有延伸。有的考生讲 到:“我们不要去惊动自然,不要去惊动那些蝴蝶。”我们可以再朝 深处思考,加上辩证思考,难道 说在黑暗中生活的蝴蝶就永远要保持这样一种安定吗?它就不需要 改变吗?我想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生活,变化是常态的,发展是常 态的,凝固不变反而是非常态的。蝴蝶生存环境改变了,这是人的 干扰,但自然界的干扰更多更多,地裂怎么办呢?所以从锻炼蝴蝶 的生存能力来说,变化未必是坏事,况且人对它的干扰并不大。人 与自然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如果不变,那么人类现在还是要茹毛 饮血。如果说什么都不能破坏,那么我们人类要不要发展?问题的 关键在于我们人类要利用自然,改变自然,要提升整个自然和人类 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谐相处。我的意思是作文如果只找到了 关系,只说人和自然,不要破坏自然,这样还只是平庸之作。关键 要谈到如何发展自然。人类如果缺少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实际 是对自己、对未来的不负责任。如果通过这个提炼出来对自然的敬 畏,对生命的敬畏,人和自然生命是同等的,不要老是以主宰者、 征服者、改造者去对自然胡作非为,那么立意就更高了。 2012 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析:1.酝酿积极阳光的主题或中心,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的表达效果。要把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最好是能从忧写到爱, 要坚持一个原则,无论写什么样主题,或确立怎样的中心论点,都 必须健康,积极,能给人以启迪,能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 2.尽可能选材思路范围广阔一些。关于选材,这一题目不一定非要 选取一些重大的,动不动就是忧国忧民的,普度众生的爱,大可选 取一些普通的,我们身边的,一些看起来不是特别大的一些忧,如 忧虑吃饭睡觉等看似极其普通的,却能从中看出无限爱的,能给人 带来思考的,有意义的,具备一定代表性的爱,这些忧与爱里面能 挖掘出使人有触动的就行。在文体方面,如果选定一种,必须写得 “像”一些,本题可以写记叙文,文章的灵魂里面体现出和处理好: 为何忧,谁忧,如何感受到,如何从忧到爱等等,要能把握好文章 思路。 3.写作的切入点尽量小而巧,以小见大。小处着眼,容易成功。一 是可以选取细节进行描摹。选材切入点要小,从一件小事或几件小 事中去挖掘。也就是说一定要将忧与爱中所蕴涵的的内涵写实,写 具体,写的感人,写的发人深省。同时,还应注意表达的顺畅和修 辞的文采。 忧与爱 文/洪劬颉 爱有深浅之分,忧有真假之别。 “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担忧是真担忧,此爱是真爱。但是我们必须 要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忧都在表明内心深刻的爱,也并不 是所有的爱都必须要用忧来唯一呈现。爱与忧,犹如两个世界的两 条线几乎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却因某一些机缘能够偶合于 此。认识到忧和爱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知人,同时还能 获取知人之智。 无爱便无忧。无目的的爱如同无缘无故的忧一样,几乎都不会存在。 爱谁,爱什么,为什么爱?忧什么,为何忧?没有深刻的爱,就没 有深刻的忧。于自己,可能是一种忧患意识;于别人,可能是一种 忧思和牵念。尤记得孔繁森在电影中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 人,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一点被不少的共产党员忘 记了,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回答北京十一中学学生三个问 题时,是这么回答的:“你从政的经验:替别人去想;你家庭教育的 秘诀:教育孩子帮助别人;你的孩子最令你骄傲的:为别人服务。” 忧的是谁,忧的是什么,忧的程度有多深,往往是判断“爱”的程度 的标尺。 因爱未必是真忧;因忧也未必是出于真爱。此道理很简单,现实往 往总是以淋淋鲜血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诗人北岛的那句著名的“高尚 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即使在现实的生活中, 仍然不还是随处可见大贪恶贪在台前的那种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之 切切,然而在败落之后却曝光出来的是纸醉金迷、奢侈华丽,甚至 在国内裸官、妻儿早已逍遥在罪恶的资本主义世界??范仲淹当年“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居然在某些富贵者的行为中 变成了“用天下之忧而成就己乐”,岂不痛哉?那种将“爱人民”“忧人 民”挂在嘴上,却行着败人民、败国家之实,在政界不少,在商界也 不少见。“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到多少人的行为中变成了“小富靠 骗,大富靠缺德”的致富箴言,在这一忧一爱的转变中,我们到底缺 失了什么? 说出来的爱未必是真忧;真忧的爱几乎都是不表达的。我们对于那 些用于表达出来的爱所表现的忧思与忧患,倒真的要擦亮眼睛看一 看。有些忧,一旦懂得,便是感动;有些忧,一旦醒悟,味同嚼腊。 为什么有些忧我们读出的是爱,且是人间大爱;而有些忧,我们却 鄙夷一笑,背身以对?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母亲对儿行千里的忧思 和爱,几乎也没有人怀疑一个官员或者企业家处于民族自信和忧思 而作出的庄严承诺,只有当这种忧,不仅忧于心,忧于行,不表达, 或者不急于表达,消除了一己之私利、私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方是爱,是人间大爱。 然而,一旦当这样的童话或者是神话被打破时,社会又需要消费多 少时间来集体疗伤?(作者系南京十三中资深语文教师,智慧作文 倡导者。) 2011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 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 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 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 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篇二:2014 年江苏作文题2014 年江苏作文题 18.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 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2014 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一、审题 今年作文材料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 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 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 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 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 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 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 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 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 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 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 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 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 身体(可朽) 青春 精神(可不朽) 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 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 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 “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 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 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 53 分以上;二类卷 43~52 分;三类卷 37~42 分;四类卷 36 分以下。 3.特别说明 鉴于许多考生习惯于熟点写作,多以“青春不朽”为题,阅卷时务请 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①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青春不朽”或者 “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 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 ”、“朝气”、“纯 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如果 全文没有关于“青春”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则视为概念模糊、判 断失当处理。这类文章,原则上不能及格。 ②看是否“讲道理”。重点判断是否对“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 样不朽”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凡能够在分析 与论述中得出“不朽的是沉淀在人类心灵中不会消失的东西,不朽的 青春是一种来之于心也存之于心的东西”之类的结论,应该视为见解 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 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 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 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青春不朽”的整体打包, 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③对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种“记忆”,或者通过“校园青春记忆”等故 事进行演绎,务必请关注其“青春记忆”是否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甚 至薪火相传。如是,可视为切题;否则,视为偏离题意。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 20 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10 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 明,视为四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等外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 50 字扣 1 分,扣满 3 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 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 36 分(不满 100 字,0~5 分;200 字左右, 6~10 分;300 字左右,11~20 分;400 字左右,21~30 分;500 字 左右,31~40 分;600 字左右 41~46 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 数不足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 2 分。 三、样卷 青春万岁 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 发地歇。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 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 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 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语教程》,水蓝色的 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 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 “咯噔 ”一下, 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 逢似地摩挲书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 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气氛 “焐暖和 ”了,我感叹它的魔力。 一发不可收。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 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 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 “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 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那声音雄 厚,我估计全楼道都听得见。 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 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 抱膝,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 他们的赘肉和皱纹,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见两双清澈闪亮的眸子。 这陋室束缚不了他们,这凌乱的鸡毛蒜皮束缚不了他们,门口探头 邻居惊奇的目光束缚不了他们。 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时光不能倒流,那么这一幕只能证明青春万岁,青春不朽。 老爸大口喘着气,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衬衫彻底汗湿。 他的眼中分明有泪。 简评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考场记叙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取材精当。文章另辟蹊径,续写老爸老妈不老的青春,避开了 众多就青春说青春的俗套题材。二是构思精巧。起笔欲扬先抑,从 老爸老妈“都老了”写起,紧扣材料主旨,叙写“心中的火还没有熄, 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点出“青春万岁”的题旨。三是描写精妙。老 爸摩挲书脊的动作、老妈听老爸朗诵时的神态,惟妙惟肖,细腻传 神地写出了他们年轻的心态。四是语言精练。比喻形象生动,信手 拈来,不着痕迹;描写简洁凝练,写老爸老妈都老了的动作和神态, “清澈明亮的眸子”等的描写,都只是点到为止,都给人以无限的遐 想空间,表现力强。故判一类卷 60 分。 青春永不褪色 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 “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指青 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 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 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 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 已经褪色? 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大而消逝,他 们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 “小老儿”。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 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 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 着你的青春。苏轼晚年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依旧不改青春昂 扬的姿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 唯有保持乐观,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风雨侵蚀。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 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 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 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上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须难得的一份沉稳。 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久;只有多 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且永恒。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挫折而过早地老成和圆滑,又有多少人因生 活的重压而变得暮气沉沉?如若他们能以乐观为盾,以激情为戈, 又怎会青春早逝呢? 我们的青春应是太阳,耀眼,永恒! 简评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 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 不是生命的一个 “阶段 ” ,而是生命的一种 “状态 ” 。这种概括和提炼, 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 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 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第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 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 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 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 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 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 鉴。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似缺 “文采 ”,但不乏措辞之机智, 如:某些人成了“小老儿”;治伤痕的“云南白药”;苏东坡的妙态— —“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等。 临场急就,有些字句欠锤炼,故适当控制得分。终评 58 分。 青春永不朽 世界繁华如花,人生冷漠如茶。我们都是苍穹下生活的小人物,拥 有喜怒哀乐,体验悲欢离合,但这些终会逝去。多少年后,当我们 回首往事时,似乎只有那般青春在不断地回放着。因为青春是不朽 的,它记录了我们一去不返的年华,书写了我们荒唐的故事,更记 载了无数年轻人的梦。 三毛的青春是不朽的。她曾经逃学,离家出走,打架……各种行为 都透露着青春叛逆的气息。正是她青春时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就了 后来在撒哈拉沙漠中勇敢追寻生活的洒脱与随性。就是这个如此刚 烈和顽强的女子,写出了许多精彩作品,感动和影响着一个个年轻 人,激励着一颗颗追逐梦想的赤子之心。所以,我说三毛的青春永 驻。 林徽因的青春是不朽的。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 熏陶,年纪轻轻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十五岁时,她跟随父亲出国, 学习期间遇到了徐志摩;她的出现让徐志摩心动,无数的情诗为她 而作。后来,她嫁给了梁思成,俩人共同学习建筑,后来参与设计 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这个传奇般的女子,不仅成就了一代 诗人徐志摩,更成就了世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她用自己的青春, 浇灌了这两位才子的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成就了如此 “ 人才工程 ” , 所以林徽因的青春长在。 奈良美智的青春也是不朽的。他自幼热爱绘画,父母的宽容教育使 他拥有了自己的创作空间。但初中时代,他还是经常逃学,去野外 进行创作。那时候,他创作出极具代表性的卡通作品。现在,他仍 不改初衷,继续少年时的风格,用独具特色的大眼娃娃影响着无数 的 青年人。他把自己对青春的感悟倾注到作品中,那些大眼娃娃的眼 神中无不透露着叛逆和搞怪。他用青春成就了极具个性的辉煌与成 功,当曰不朽。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青春。在每个人的心中,青春都是一个美丽的 梦。这是一个勇敢、奋斗的时期。这是一道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 风景。青春很美,美到不朽,美到让人神往。 简评略带抒情的起笔之后,本文一口气列举三个人物的事迹, 共同聚焦“青春不朽”。 高中生写议论文切忌“以例代议”,此文似乎 有这个毛病。然而,对于那种各例寓义不同、数星拱月或递进关系 自现的议论文,我们还是会心颔首的。 此文的三例,分别“点击”三个分论点: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智 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审美而创新的青春不朽。请注意:这里说 的“点击”,必须点到事理的“穴位”上,必须“四两拨千斤”,必须由 “例”自然生成。这位考生,机智地做到了这几点,所以他从面广量 大的罗列相似事例的作文中胜出。 令人眼睛一亮的,是第二例:林徽因。今年作文试卷中的“林徽因” 太多了,但至今尚未发现如此解读林先生之不朽的议论文!只有天 才才能赏识天才,只有智慧才能燃烧智慧,只有青春才能滋养青春, 林徽因无疑是这方面的卓越代表,她的青春浆汁默默地流动在根须 和叶脉中,最终挺起了两株大树,她当然不朽。 此文结构略显平板,故未臻一类卷上限。终评 57 分。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 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 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 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 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 咋咋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 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 的;在村庄还是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 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 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辫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 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 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 老的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 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 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 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 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 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 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 月,永不老去。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 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篇三:2014 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汇报与反思2013 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汇报与反思 朱孝伟 2013 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七、作文7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 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 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 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 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 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 自选;⑤不少于 800 字。 壹 总体印象 命题变化大;审题难度高;考场意识弱;基本训练差 贰 评分细则 一、审题 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这就给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 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和“自定”时,不能越过“材料”能指、所 指的固有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探险者与蝴蝶”材料的基本理解 这是一则经命题人改编而来的生活故事,也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且 有“先天缺陷”的作文材料。大凡从材料的“人”、“事”、“情”、“理” 等角度入手,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 丽”、“小与大”、“关系”、“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 容或含义范围”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本次作文阅卷,坚持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以贯 之的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考生的写作基本能力和 综合语文素养维度全面评价。重点评判考生的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 2、判分等级 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 五类:28~41;六类:27 分以下。 4、几点说明 ①作文评分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 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维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 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为六类卷。 ②文体模 糊不明,最高不超过 41 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 为六类卷。 ③特别提醒: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判分。一方面,同一角度中的立 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立意,也要看文章写得如 何。 5、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 20 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10 分。同时,文章提交专家组。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满 3 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 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 46 分(参考赋分如下:不足 100 字,0~5 分;200 字左右,6~分;300 字左右,11~20 分;400 字左右, 21~30 分;500 只左右,31~40 分;600 字左右,41~46 分); 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赋分最 高不得超过 40 分;凡是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 20 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 10 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 ⑥没写题目的,正常评分后,扣 2 分。 ⑦审题有难度,提交给组长。组长提交给专家组,不越级。 叁 阅卷思考 一、关于材料作文 纵观 2004 年以来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 阶段是话题作文阶段(2004—2006),第二个阶段是命题作文阶段 (2007—2012),从 2013 年开始,在全国独立高考命题机构中, 江苏最后一个进入了材料作文阶段。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者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义而 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材 料的含义,如果含义理解有误,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毫无意义。 二、江苏作文的三个角度 这则材料有三个对象:探险者、蜡烛、蝴蝶。一般来说,材料作文 中的材料,一个对象起码就有一个角度。 1、探险者。探险者入洞之后就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 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没有拍打它们,也没有追赶它们,而是悄悄 地离开,因为他们不想惊扰蝴蝶。这说明这些探险者还是懂得爱护 自然,保护自然的。当然,他们的探险行为已经在客观上影响了蝴 蝶,也影响了蝴蝶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可以从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角度入题。 2、蜡烛。探险者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 上,就是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小小的举动,却大大影响了蝴蝶的生存 环境和生存习惯,所以等探险者第二次进洞时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 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地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于是,探险者有所领 悟:小小的蜡烛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这是整个材料最关键的句子, 也是命题者给考生的立意暗示。这个句子中的“小”、“大”、“影响” 又是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从不要忽略小事,不要忽略细节, 不要忽略小人物的角度入题。这应该是这则材料的主流视角。当然, 关于“小事”、“细节”和“小人物”的影响既可以说其正能量,也可以 论其负影响。 3、蝴蝶,蝴蝶在受到人类的惊扰之后,选择了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 栖居,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那么,从蝴蝶的身上,我们是不 是可以学会自我保护?这个角度可能是很多考生没想到的,如果能 想到,文章就会在创新上领先一筹了。 三、阅卷中的六点印象 1、从探险者、蜡烛、蝴蝶三个角度立意即可。最佳立意是人与环境; 一般学生从蜡烛角度写小与大的关系,约占全省作文的 70%,尤其 是细节决定成败(得分集中在 42—55 分,这个立意严格来说有问题, 但本次放宽,也难得高分,56 以上极少)。从蝴蝶角度写不打扰美、 守住宁静易出彩。 2、文体来说,约 70%是议论文,不提倡三段式,但有特色有层次 的三段论还是可以拿到 52—56 分;写议论文可引材料并分析,也可 不引,但材料所占篇幅不宜过多,最好能做到衔接自然,仅仅囿于 材料,难得高分。从阅卷情况看, 95%以上的学生会引材料且分析, 真正的高手不引材料但能与材料高度契合。 3、提倡记叙文写作,但整体水平不高,材料作文能否写记叙文,如 何写值得深思。好的记叙文应在构思、层次、描写和以情动人上突 破,满足以上条件一般为一类文。写记叙文时最好求神似,不征引 材料,防止出现半议论半记叙的混乱文体。 4、所谓“新材料”作文之“新”,是区别于 90 年代和 00 年代早期的 材料作文,当时的材料作文限定最佳立意和文体是议论文; “新材料” 作文之“新”是材料的多义性导致的立意多样和文体不限。 5、细节角度——小举动大影响、千里之堤、微事物、微影响、星星 之火;环境角度 —— 适合、寻找自己的新天地、宁静、平静、安静; 自然——与自然保持距离、不打扰美、顺其自然。 6、本次作文高分较少,平均分除零后约为 47 分。 附录:2013 年江苏高考高分作文(15 篇) (一)一叶知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 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 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 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 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 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 然点燃蜡烛。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 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 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于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 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 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 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 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 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 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 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 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 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 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 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 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 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 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 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 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二) 拒绝“平庸之恶” 大千世界,宇宙万物间都存在着细微却不容忽视的联系,轻牵一角, 或许也会导致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效果。因此,每个看似无心的举 动,都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我们纷纷抱怨社 会道德的滑坡时,当我们满怀怨气地仇视着各种不良行为时,是否 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抑或我们有没有纵容 助长过这类的“恶”呢? 美国作家阿法特曾提出一个概念:群氓。这个词,是指普通大众集 体无意识地作恶却丝毫不觉愧疚。必然的,这种行为不仅使家国蒙 受损失,更会麻痹人们的心灵,须知,此词在中国是颇为适用的。 无论是高速公路上货车翻车引来成百农民哄抢柑橘,还是许多居民 每人拿走一块砖致使雷峰塔的倒塌,抑或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中国 式过马路”,无一不是“群氓”品行的体现。 似乎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这样的印象:官是恶的、贪婪的,而民是善 的、无辜的。这种想法,显然有点不全面。当个人被裹挟在群体之 中时,他便会认为跟随众人所做之事无可非议,甚至不会意识到自 己正在作恶,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而“法不责众”的观念, 更成了助长这种“平庸之恶”的借口。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如今的中国人民已 不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麻木看客。然而,一些人却日渐堕入一个更 加荒诞的怪圈。所以,我们必须自省,分清善恶,坚持自我。光说 不做是没有用的,口头上“感动中国”绝对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 当然,我们更应当看到希望的曙光。如今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正能 量被广泛地传播;多少温暖感人的故事,为我们带来了黎明的脉息。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觉悟,中国正向着文明大国之梦迈着坚定的步伐。 仅仅做到“勿以恶小而不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到“勿以善小而为 之”,中国社会的面貌才会有真正的改观。拒绝“平庸之恶”,养一身 浩然正气,和整个国家一起走在追梦之路上,必能见到明日的灿烂 朝阳。 (三) 不深不浅种荷花 犹记以前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梦中都回荡着那和服女子的温润笑 靥,便痴痴地到花市上买了株樱花来,也盼着一日如霞烟云可映着 我家屋檐。 谁想不几日,那花竟死了。老农听着我的叙述,微微地笑:“樱花怎 么能那么养呢?它有自己的种法。” 那一刻,我猛然间开悟,原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惟有适合自 己才可开出一片繁华,否则生且不易,又何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 红? 想来又有多少人沉迷于仿效他人的热潮,丢了自我?塞辛格《麦田 上的守望者》风靡一时,大街上戴鸭舌帽穿风衣的年轻人也多了起 来;歌德为慰藉自己的书出版,一时自杀又成为一种时尚。当时尚 的潮流席卷于世,当喧哗与骚动潮水般涌来,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 与自信,坚持自己,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蝶翼翩翩,这群精灵懂得避开烛光,不做那扑火的飞蛾,而去尽情 享受自己的幽暗。我们为人处世亦该如此。古人诗云:“深处种菱浅 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便深谙为人之道。何处种菱何处种稻与 如何摆放我们的心灵原本是一个道理。大时代的喧哗与骚动原本与 你无干,你只养一池心莲,自守一树清凉,便自得其所,岂不快哉? 人生如雪中观鹤,有清净,亦有混杂。前者心思明亮,不掺一丝杂 质,如弘一大师一句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天地间便盈满了纯净。 后者则有污浊有沼气。人活于世,不求随波逐流,便如一朵墨梅, 可静静绽放于生命的绢帛。 再想古代士子熬得十年寒窗,只求一举成名天下知,竟是痴了。生 不用封万户侯,只求如徐霞客,遍览名山大川,一仆一驴,一笔一 绢,任他世事烦扰,我自有天枕地床;更无需黄袍加身,便如蒲松 龄“老于世情乃得巧,昧于世情则得拙”,他秉持一拙所自安的生命 准则,在野狐鬼妖间荷有一颗天籁自鸣、童真满掬的心灵,给无数 士子以“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想象。 天籁自鸣,不择好音。为人处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即使荆 棘满生,亦可步步生莲,脚下生风。“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 红妆”。这也痴了,且让那花睡去,明朝醒来,又可开得一片春天。 (四)寻 有这样一段故事,说几个人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许多大蝴蝶,即使 他们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它们,却还是因为几支蜡烛坏了事。这 事,肯定没有发生在某些智慧的中国人眼前。 要是碰上他们,简单了去了:叫上一票人,把那些大扑腾蛾子全泡 进福尔马林,一百年这颜色都不会掉;再给它粘回墙上,嗬,那叫 一个壮观。啥?不像活的?简单,装俩风机,吹扑腾起来不就完事 了么! 遇上个有心的老板,直接造成个“蝶界”或者“蝴蝶主题公园”,也不 是什么难事。 我当然没有在说笑,这码事在咱们周围并非少见。 不知哪位仁兄说过,“美丽的东西总是脆弱的”,再怎么保护总会有 消失的一天。 罗马人明显比咱们看得开,那些古时的遗迹,就在城内:柱子倒了, 没有人去扶;杂草丛生,也没有人清理。 国内去的游客,纷纷觉得罗马政府不重视全人类的遗产。而在罗马 人看来,这些遗迹本身就不应该过多干预,它所见证的是时代也是 岁月,过多的干预只会加速它的死亡。 对比罗马政府的举措,再想想我们的“维修性拆除”,是不是过于做 作了? 无论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都如同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我们越是 想要“保护”她们,她们就越会远离。 如今她们已经被驱赶到了山洞的深处,难道我们还应当燃起一大把 蜡烛,再去寻找? 啊啊,还是让她们融化在历史里,静静地美下去吧?? (五)一件小事 “拍死一只蜘蛛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别怕,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我紧紧地握着拳头,毫无底气地给自己打气。 近了,更近了。 那只蜘蛛不停地挪动着那几只可怕的腿,慢慢地向我逼近。我似乎 能想象到它的眼睛里闪烁着怎样凌利的光芒,它晃动的触脚上一根 根绒毛怎样摩擦,怎样从它的嘴里吐出一根长长的蛛丝然后将我包 裹,一点一点地吞噬?? 我只要操起手边的任何一样东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只是蜘蛛拍 死,可是我四肢僵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向我 逼近,一步又一步地向我逼近。 此时,我只觉得无比悔恨。 我老早就看见这骇人的东西了。它停在我前面男生的肩上,我本想 告诉他的,但我又想到这是高考,如果不告诉他,他被蜘蛛吓到, 影响了发挥,岂不是给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吗? 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 最终我为自己描绘的美好明天战胜了我的理智。 我,选择了沉默。甚至带有几分幸灾乐祸。 蜘蛛还在逼近。 这一刻,我感觉不到考场,也感觉不到周围的老师和考生,仿佛天 地间只剩下我与这只蜘蛛。 我感觉到由衷的恐惧,我想尖叫,嗓子却睹得我发慌,干得我发疼; 我想狂跳,四脚却不接受大脑的指示;我想大声哭泣,可泪腺似乎 停止了运作?? 刚刚下过雨,外面一阵阵土腥味恶心得让我想吐,这一切的一切简 直像是恶梦。 忽然,它一个翻身,竟然,掉下了桌子,监考老师从我身旁经过, 一脚踩了过去。 我瞪大眼睛望着地上泥糊糊一般的尸体,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抬头, 看见黑板上方挂着的时钟,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还什 么都没有写。 看着干净的考卷,我欲哭无泪。如果我告诉了那个男生?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 可我什么也没说,它毁了我的人生!我的脑海一片空白,死死地盯 着那只蜘蛛的尸体?? (六) 想让你陪我到地老天荒 念你,亿万年的时光,沧海桑田仍不改的胸膛;恋你,孕育万物,春生夏长 的生命华章;爱你,春日之雨,夏日之阳,秋日之辉煌,冬日之白雪纷扬。 可为何你眼角的泪光,煞灭了我的歌唱? 梦中的你挥舞着美丽的翅膀,飞向你所认为的天堂,然而小小的蜡烛却 扑灭了你所有的希望。 你一改沉静从容的作风,撕破了你所认为的我的伪装。一切都是那 么刻骨铭心:林立的大厦高楼直指蓝天白云,热浪滚滚的黑烟让人 窒息,小河深处竟也藏着污浊的排放管道,每天都有一种动物作告 别世界的哀唱,它们的血肉被频频地摆在餐桌之上?? 你说停留在表面的歌唱就是伪装,你要撕破它,以便让后人知道, 我们的祖先对待你是多么善良;你说许诺友爱却有利益当前的行为 不可原谅,你说我欠你的保护,你要一笔一笔要求补偿。于是,我 看到了你的愤怒和泪光。 当漫天的黄沙肆虐在最繁华的都市;当海上狂飙移驾最有发展潜力 的汪洋;当暴风骤雨淹没了最美丽的故乡??我被你的“反击”搞得头 晕脑涨。 于是,我开始回想,回想曾弄舟于附近的河上,回想曾听着蝉鸣数 着萤光,回想我曾许下过的地老天荒。 我知道,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回一句“没关系”。况且我知道 我们的行为已不能用忏悔来丈量。我会努力地让你看到我内心的恻 隐在发光,我会努力地让你明白我的每句赞美都不是伪装,正在努 力地进行补偿。 你看!明丽的山间有了轻快的小溪流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儿的 芬芳,鸟儿们在枝头悠然地歌唱,濒危的小动物的幼崽也有了对生 的期望,城市中多了几纷绿意,河流下的排污管道正逐渐消亡。 我依旧可以看见你的怀疑与不安,你的愤怒与彷徨。但,请你相信, 我不会再让你逃避——我亲爱的大自然,我赖以生存的家乡。依旧 是在梦中,依旧是美丽的翅膀,你朝我飞来,不再躲避,不再退到 深处,我坐在你的背上,一起飞向天堂。 宇宙洪荒,生命的画卷无限延长,我想我会携起你的手,一直走到 时间的尽头,在这画卷上留下令人钦羡的痕记——人与自然相伴到 地老天荒! (阅卷附注:此文全篇押韵。) (七) 行礼,为了远方的美 不要走得太近,惊走了沉眠的美。 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 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 其美才神秘而惊艳。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 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不必说蝴 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 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 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 的伤害触目惊心。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反复伤害的轮回?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紧, 不懂得保持一段距离。 纯净的美总在远离尘世的僻远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峰, 与高远的天宇相厮磨。“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自然已在沉默中 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之处就有喧嚣,有污浊,有说不清的变数,所 以,好山好水都躲得远了,就像高傲的隐居者,不欢迎人们打扰。 可人们终究没有读懂。即使读懂了,恐怕我们也不会停下脚步。我 们抑不下对世界的好奇,也压不下征服荒野的欲望。 即使如此,我们仍应懂得适度地保持距离,保持对美的尊重。 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我发现海棠花未眠。”那黎明的薄雾里摇 曳的花枝,脉脉地昭示着,告诉我们,不要走近,否则梦就破了。 朱成玉说“见到美,请行个礼”,行礼即是尊重,留有尊重,或许我 们还不至惊走全部的美。 在洞中探险的几人,看见山壁上的蝴蝶,于是放轻了脚步。当我们 看见蝴蝶远去,定不能再追,应当熄灭蜡烛,默默退出,那退出的 脚步和熄灭的蜡烛,是对美的行礼。 作为无数爱美之人的一员,我曾深深惊诧于美的脆弱,也曾因无心 之失,怅恨于美的远去。我渐渐明白,追寻美的最佳姿势,不是窥 视和攫取,而是敬礼。古人言“亲而不狎”,诚不欺我。 所以我小心翼翼,唯恐惊走潜藏的美。我希望,遥隔黎明的薄雾微 微鞠躬,只为一处令人感动的美。 八 静静呵护一朵花开 安东尼在他的绘本中说:“我们讨厌一朵花时,把她摘下来,喜欢一 朵花时,也把她摘下来。”这寥寥数语,竟引人在宁静遐思中悄然顿 悟。 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惊扰了那份我们眼中最为珍视的美? 不去打扰的欣赏才是真正出于心底的珍视,不为了嗅一朵花的香而 去采撷整朵蓓蕾的芬芳,不为了欣赏蝴蝶美的姿态而去喧扰那一份 静谧与安然,这才是真正欣赏者的姿态:安静,不出声,不触碰, 伫足于局外,只愿用远远的目光爱抚,甚至只是在心底悄然遐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生日作文 记事优秀作文 各种英语作文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作文 蒲公英的自述作文 作文写景的 榴莲的自述作文 关于坚持作文的结尾 在逆境中成长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老师 看烟花的作文 推己及人作文 坚持的作文题目 青年 作文 化腐朽为神奇作文素材 新闻类作文400字 给妈妈洗脚作文450字 一次快乐的经历作文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夏至的作文 春节600字作文 爱画画的同学作文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 网络暴力英语作文 信心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宠物的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四百字 关于性的作文 关于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