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指导“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作文解析 导写 范文

2020-07-06 08:45:0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指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文解析、导写、范文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大儒张载(世称横渠先生)的名言,被誉为“横渠四句”。有人说“横渠四句”是中国人的精神坐标,认为它最能表现儒者襟怀,最能彰显人生的器识与宏愿,也能体现人类对教育的最高向往。请从“横渠四句”中选择任意两句形成有机关联,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立意,结合你的阅读与生活,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考纲变化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透露信息:①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②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二、写作变化:新增两道题: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 、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透露信息:①写作关注社会,关注时代。②重视对理性思维的考查。三、不变的:发展等级“深刻”,依然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时事管窥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题意理解一、“横渠四句”解读共同点:都采用“为……”的句式,“为”字后面的内容不仅仅是某种对象,也是追求的某种目标,而我们都应该把这些当做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分条解读01“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天地”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 “立心”也即“立天理”之心,因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必然会普遍接受孝悌、仁义、忠信等道德伦理价值。“为天地立心”就是要用精神力量(心)认清客观世界(天地)的本质和规律,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确立坚实的理性基础。这阐述的是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02“为生民立命”,“生民”指天生万民,“命”指天下人民代表之天命。真正的儒者不管夭寿祸福,都坚持修身以待,这就叫立命。“为生民立命”就是要关心人民的命运、反映人民的心声、消解人民的苦难,增进人民的福祉。这阐述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03“为往圣继绝学”,“往圣”,指过往历史上的圣人,“绝学”,指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继绝学”,即是在继承孔孟之道基础之上,接续道统,发明创新。“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新的科学理论和实用技术,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推广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下去。这阐述的是现在与历史之间的关联,强调现在对历史的传承。04“为万世开太平”,“万世”是一个时间范畴,“太平”、“大同”、“盛世”等观念,是周公、孔子乃至历代先圣先贤所孜孜以求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维护社会中积极的进步的因素,抨击社会中消极的落后的东西,并向人们指明通往美好未来的光明大道。这阐述的是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关联,强调了对未来的期待。二、立意角度材料第二段的“有人说”,实际上是提示考生立意的角度。“精神坐标”提示我们应以先贤为榜样,努力去完善自我。(个人层面)“儒者襟怀”提示我们应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地去入世。(社会层面)“人生的器识与宏愿”提示我们应该有崇高的理想与追求。(理想层面)“对教育的最高向往”则提示我们(教育者)应以什么标准去培养教育后辈,或者学生(受教育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教育层面)由此启发考生关注四句之间的联系,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的关联,既回眸历史,又立足现实,既呼唤理想,又着眼后辈未来,以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任务要求1、从四句中任选两句形成有机关联,符合考纲中“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的要求。常见的关联有:并列、因果、主次、递进、条件、转折、承接、矛盾对立(相反相成)、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现象与本质、整体与部分、个性与共性、理论与实践、内因与外在等。2、结合阅读与生活。要求考生不纸上谈兵,应关注社会民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与阅读体验,来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3、关联性与一致性。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且要统一集中。这需要所引用的两句本身要有相关性、一致性。选一二句:(辩证统一关系)可以是在追求理想的时候,既要志存高远,探寻规律,又要胸有猛虎,细嗅蔷薇,关注基础民生。不能只在云端跳舞,也要贴地步行。选一三句:(因果关系)因为有着为天地立心的深刻体察,所以才能成为圣贤,所以他们的学说才能成为“绝学”,这也是为学的根本。选一四句:(条件关系)只有提升个人境界,找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才能实现太平盛世。将个人修养与家国命运联系起来。内圣外王,修身才可平天下。选二三句:(因果关系)因为要关注基础民生,教化苍生,所以需要往圣绝学来开启民智,所以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批判地继承与发扬。选二四句:(条件关系)为生民立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实现真正的万世太平。这样的太平盛世才更具普世的价值,也才能更长远更稳固。选三四句:(理论与实践关系)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和古代典籍中找寻为社会兴除利弊的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也说明读书应该有更高的目标,经世致用,不应过于狭隘与功利。学生佳作 为天地而继绝学 学问与天地,似乎是从一个起点出发而相背离的两条线。然而这两条线,却不是机械冰冷的直线,而是在人文映照之下的有温度的曲线。正如横渠先生所言: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学问之传承,或者说教育,从来都应以天下作为最高的追求。常人看来,教育便是获取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这是现实的。古人为求取功名而科举,今人为一份更体面的工作而奔忙。教育确实具有现实性。然而,这样的现实性应当是对现实的关怀与反思,而不只是个人的发展。同时,教育还具有理想性。它将精神世界的财富积聚并传承,不断发现自我、家园与世界。这样看来,教育与家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化人,而根本目标则是传承文明。那一缕尼山的月光就这样悠悠地照进了华夏民族的黑夜,在乱世之中照亮了七十二位贤者的影像,丰盈滋养了中华千年的文明。千年的精神就这样被教育的丝线编织出了一幅锦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依然光彩夺目。即使“华北之大也无法容下一张课桌”,西南联大仍然坚定着育人的理念。变的是几经转迁的校址,不变的是心忧天下的情怀。一批又一批青年志土从西南联大的校园中走出,为民族与国家的危难洒下热血。学问与天地,在传承之中转了个弯,在无限远处汇合。治学,似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活动,考究文化,探寻规律;天下,更是一个极其现实的词汇,民族存亡、国运兴衰。但学之根本,在于现实。治学从来都是依靠于现实而存在。自然科学之探究,源自于对工业生产技术的探索;古史经纶之叩问,是为了从先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以指导现世之发展。学育一体,教育与治学都是“继绝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于是,当我们忙碌于作业与考试时,是否应当思索一下求学的目的?当我们着眼于惨淡的分数时,是否应当拉开距离去看国家与世界?面对作假的论文,指责的同时也应当反省学问的初衷。为天地立心与为往圣继绝学,不是“闭门即是深山 ”的幽静和与世无争,应是“暗昧处见光明世界”的襟怀。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这颗明珠,当是“为天地而继绝学”。 立正心,开太平 近来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此四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精神状面貌同样好转,取得众多瞩目成就。然而快速发展下隐藏着巨大祸患,如顺风车杀人、中美贸易战等,此皆位于患机之列,而又只是冰山一角。故中国改革道路仍需努力深化,而具体该当如何,则引两句话,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何人为天地立心?众人也。为天地立何心?正心也。从人的角度来说,处于天地之间,当有正心。而何为正心?由我观之,即为自我约束与自我勉励之心。曾有学者说应追求自由之精神。此话不假,束缚阻碍发展,而自由推动创新。然而放任自由则易导致道德沦丧,秩序混乱,而灾难骤起。故人应皆有自我约束之心。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标尺,去衡量事物好坏善恶,去孜求自我完善之人格。若人人自我约束,不为恶,则祸乱难成。而在此基础上,自我勉励,鼓励自身向好发展,追求进步,做善事,做有意义的事。此为立正心。进而推动自身、他人乃全国家社会的发展,何乐而不为乎?如此,开万世之太平,还须以国家之梦想来引导,以众人之正心来纯净社会之风气,风清气正,方可国泰民安。然开创何种万世之太平?一为本国,二为世界。开本国之太平,仅靠人民立心是远不够的,需有国家立本,加强引导。以何为本?以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障人民利益,能够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愉快的一天三年级作文 我家的宝贝作文 高中作文读后感 我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作文 做一个温暖的人作文 描写织金洞的作文 最感恩的人作文 爱哭的弟弟作文 林巧稚事迹英语作文 走进职高作文 四年级下册端午节作文 爬青城山作文 书包作文 介绍英语老师的英语作文 描写类的作文 农村生活作文400字 目送作文 写观察日记的作文 妈妈照顾我生病的作文 猫作文800字 兴奋的那一刻作文300 抗疫的作文 让人感动的作文400字 以榜样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方圆为话题的作文 我得到了成功作文500字 作文《我的缤纷世界》 三年级作文150字 初中作文我长大了 建筑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