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让青春在平凡岗位上绽放最美芳华

2020-07-10 17:54:01
相关推荐

六月的北京,迸发出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6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云南代表团49名代表肩负全省800万余名团员青年的重托,参加会议。

这些团代表是云岭大地上最具活力的青春力量。他们有的是来自乡土的青年人才,有的是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有的是奋战在扶贫攻坚最前线的致富带头人,有的在高校哺育桃李,有的奋战在机关和企业……走近他们,听团代表讲述他们的故事。

何永群

坚定追逐梦想 带动1800多人脱贫

自信而坚定,是不少人对团代表何永群的第一印象。这个1987年出生在香格里拉山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今是迪庆沃夫豪猪生态农场项目负责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作为是家里的长女,她从小就学会了为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养成了坚强独立的个性。2004年,何永群的父亲因为一场意外致残,家庭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生活瞬间变得艰难起来。从那时起,何永群一边读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补贴家用。2006年,何永群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她除了要负担自己上学的费用,还得挣钱供弟妹读书。“为了挣钱,我同时做了五六份兼职,最忙时一天睡觉的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何永群说。大学毕业后,何永群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办达拉培训学校。

为了充实自己,2013年何永群报考了云南大学商旅学院,继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一位老师得知她有创业的想法,就让她做个创业计划书。老师针对她的计划书不仅帮她选定豪猪养殖的项目,还提供了很多建议。有了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何永群决定回到农村创业养豪猪。当听到她要回农村创业养豪猪时,身边的同学和亲人都说:“女孩子不好好找份安稳的工作,瞎折腾什么。”

2014年下半年,何永群带着自己的积蓄回到家乡,成立了迪庆沃夫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养殖豪猪。一开始,何永群遇到了资金、场地、销售等难题,很多人都不相信她能成功。何永群并没有打退堂鼓,为了拓展经营渠道,何永群跑遍了周边县市,一个村一个村地宣讲养殖豪猪的方法和技术,并采取了销售仔猪、提供技术服务、回收商品猪的方式与农户合作,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把豪猪养殖发展成为了脱贫产业。从2014年至今,何永群已经带动1800位贫困户发展豪猪养殖,至今已实现5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被评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此次来北京参加团十八大,让何永群第一次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何永群说:“习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

何永群表示,大会结束后,她会把这次大会的精神带到农村一线进行传播和分享,希望更多农村青年通过奋斗创造出幸福的生活,成为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王冬林

奋战在生产一线 为农村青年鼓与呼

在团十八大上,云南省代表团里有一名穿着白族传统服饰,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小伙子。他在发言中关注农村青年的思想建设与创业就业的诉求,为农村青年的发展鼓与呼。

他叫王冬林,今年29岁,是一名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他已经在鹤庆县北衙金矿工作了整整11年。11年的时间里,只有初中文化背景的他,从对选矿技术工艺流程一无所知的“菜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解决难题的技术骨干,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优秀工人。2016年2月,他被推荐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表彰。去年他成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今年又成为团十八大代表。

王冬林家住鹤庆县黄坪镇河西村小新庄,在家门口兴办的北衙金矿给了他成长进步的宝贵机遇。刚到北衙金矿时,王冬林被安排在第一选矿厂工作。面对那些闻所未闻的选矿设备,他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可他没打退堂鼓,而是下定决心用勤奋、踏实和毅力战胜困难。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总是挑重活干,哪里不明白就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三四个月下来,那些机器设备他不再陌生,而是摸清了它们的脾气,对它们产生了感情。渐渐地,他还听懂了机器的“语言”。“有时听电机的鸣响,我就能判断机器是不是在最好的状态下运转。”王冬林说。渐渐地,王冬林成了多面手。平时,其他岗位的同事因事因病请假,他都马上顶上去,从未出过差错。

2014年3月,北衙金矿又新建了三选厂,王冬林被选调为三选厂磁选二班班长,通过培训学习,他很快就对设备和工艺流程了如指掌。但王冬林并不满足于此,他积极参与技术攻关,针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年来,他共提出大小提案60多项。别小看这些改革,它为全厂的产能提升、指标达标、设备稳定、生产条件优化、工作效率提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对结果负责”是王冬林的口头禅。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以身作则,冲在前面,把全班的同事凝聚在一起,发挥出了集体的战斗力。

担任团十八大代表期间,王冬林认真参加培训,先后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研,走访了团县委干部、公司务工青年、农村创业青年,倾听基层团员青年的心声与诉求。他把了解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带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在云南代表团的分组讨论时,王冬林积极争取发言机会。先后反映了青年创新创业、农民工务工保障等问题,把基层青年的心声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好好干,认真干,行行都能出状元。”聆听团十八大报告后,王冬林说,在新时代,我们青年人就是要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董清

走遍山乡 为山区上千人免费拍摄全家福

团十八代表中还有一位90后小伙杨董清,他不但是一名团代表,还自告奋勇成为此次大会云南团宣传组的一名成员。这位来自云南保山的小伙,从2015年起,每年春节都会到山区为村民免费拍照。3年来,杨董清已为上千人拍摄照片,不但让很多一生没有留过影的农村老人拍下了照片,也为近年来祖国山乡的巨变进行了记录。去年,他荣获了“云南好人”“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1992年出生的杨董清是一位十足的阳光大男孩。他老家所在的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地理脉村,是云南西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世代以务农为生,一些群众一辈子没拍过一张照片,他的爷爷便是其中之一。“后来我有了相机,爷爷却已经走了,他小小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这成了全家人永远的遗憾。”杨董清动容地说。2015年春节,上大学的杨董清回到老家,再次被类似的这种情况所触动,便萌生了为群众免费拍全家福的念头。他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木老元乡大地村为村民拍照,“全家福公益摄”项目就此萌芽。三年来,杨董清领着团队自带干粮、走村串寨走遍施甸县木老元乡、摆榔乡等4个乡镇,为200多户、上千名群众拍摄并送去“全家福”,村民们总会欢喜地把照片挂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上。

作为团十八大的团代表,杨董清格外关注城乡青少年交流和成长的问题。在他走村串寨的过程中发现,当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乡教育差距增大,经济差异导致教育失衡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相对农村青少年而言,城里青少年的视野比较开阔,但他们很少有机会能真正体验农村生活的艰辛与自然野趣;相对城市青少年而言,农村青少年对劳动有着更深刻的体验,但对城里的生活又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之情。”

杨董清认为,如果能把城乡间的交流,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课或者社会认知教育来抓,让城乡青少年多一些交流互动,体验不同的生活,那么青少年就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认知世界,长大后更能适应不同环境。

“我有一个梦想,想通过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力量,将‘全家福公益摄影’,推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推广到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去。”杨董清在团十八大分组讨论时说。

据悉,此次团十八大,云南代表团共有49名代表参会,其中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占到了70%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加入团组织,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向社会持续传递正能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夏天的作文400字 绿萝的作文600字 一支铅笔作文 不受外界影响作文素材 未来的动物作文 三年级景物作文 作文玩具 最美夕阳红作文 考研英语一作文平均分 我想让妈妈高兴的作文 眼神作文600字 体测运动会作文 五十年后的学校作文 我的朋友600字优秀作文 小燕子作文300字 我的未来 作文 最想告诉你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描写未来科技的作文 摔跤作文450字 读书节活动作文 十年后的家乡350字作文 我的教室英语作文 《我》作文 我的偶像英文作文 花不只开在春天作文 桃树的作文100字 学校新貌作文400字 工匠精神作文500字 苏州山塘街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