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选编2

2020-07-13 15:54:01
相关推荐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选编2

十六、根据以下材料中的两种倾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究竟该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看法因人而异。很多有钱人选择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期望孩子成为精英:而有位老板的做法却与之相反,他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写作指导作文立意、展开都应兼顾“材料的两种倾向”,可以有侧重。

预想角度如下,供参考:

愿望与现实、精英与草根、“成龙”与成人、不必跟“风”、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应着眼于孩子是否幸福、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不让孩子的意愿缺席

请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成长应顺天致性、别让孩子太沉重。评分:基准分:48分。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2)全文不足400字。

补充:五类上(17—20),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2、全文不足要求的一半字数的。

五类中(10 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未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3分。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书写乱、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

十七、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指导材料的话题是“美颜与真实”。

1.可由“自拍美颜”悦己悦人,立意为“在生活中可以善意地适度美化真相(真实)而不伤害他人或公众利益”。 2.可由材料探讨“形象与美”,围绕“追求美的形象不能脱离真实(真相)”去立意。 3、脱离材料中自拍美颜与反美颜的社会现象,单谈“容貌美丑、以貌取人、外在与内在”为偏离题意。

十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中国之声“央广”报道,山东省某市一所公立小学取消了一、二年级的数学课。校长称,逻辑性强的数学课程并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这项举措引发了社会的诸多争议:点赞者认为敢于创新的学校,才会有创新的教育,才能给孩子从小植入创新的思维;吐槽者认为这是权力任性和长官意志的体现;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既有观念影响下,一些家长也对这一举措表示担忧。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参考立意:

从赞成改革角度,鼓励创新;

从吐槽者角度,决策行为应该做到民主性,科学性;

从家长角度,创新应结合现实,做到切实有效。

十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一、题目解读

1、题目分析本题先给定了一个“年轻人对各类节日的不同态度”的材料,再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并明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因而,本题宜写成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也可写成如“日记、书信、语录、戏剧”之类的记叙体),切忌对材料和问题不管不顾、随意发挥。

2、立意角度

(1)题目提出了三个问题,围绕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均可;作文不必对所有问题都要一一作答。

(2)这是一个作文题(而非论述题),我们又不能太拘泥于它提出的问题,考生如能结合材料提出其它有价值的问题并加以阐述,也是可以的。

(3)如果以本材料为由头(并表明了对题中问题的明确态度),从而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视为切题。

3、参考构思材料涉及三种节——传统节日、外来节日、人造节日,传统节日渐被淡化,后二者日益张扬;其中有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也有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充满思辨性。学生可择其一端,生发思考。可侧重对传统的继承,也可侧重于中外文化的融合,也可侧重于文化的创造。但不限于这几个方面。

二、评分意见

1、关注重点(1)作文应观点鲜明,或肯定或否定,切忌模棱两可;且一定要言之成理。(2)思维应有层次性,要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

2、评分标准以44分为基准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评卷。不切题或离题的作文得分只能在40分以下,对优秀的作文又要敢于打高分甚至满分,以提高此题的区分度。

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

(l)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发展等级可在二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发展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如确认为“套作”,可适当扣分。

(4)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l分,重复不计,扣满3分为止。

(5)标点符号酌情扣分,一逗到底扣2分,扣满2分为止。

(6)文章不足800字,每句少50字扣l分。

二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是现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

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指导一、本次作文打分尺度

笼统打分,标准较松,区分度较大。

基准分是42分。针对核心事件,对“某一方观点”有所侧重与选择,观点明确,具备基本的语文水准和写作素养,得42—45分。

谈到了核心事件,但是观点不清,暧昧混沌,或者利弊参半,各打五十,美其名曰思辨(它是骑墙,真的不是思辨)得分40左右。

观点坚定不移,阐述客观到位,思考角度多向,得分48左右。

表达入情入理,用词书面典雅,言人所未言,得分52分以上。

非“任务驱动型”写作,几乎没选出“某一个”态度去写,而是泛谈“教育”这一宏大话题,得分35分+。

大谈“创新重要无比”、“在乎结果不如关注过程”、“自觉自愿方能走得更远”等话题,不提教育话题、对材料事件几乎不谈更未分析的,属于原先的福建省材料作文写作路数,绝对错误,得分25分左右。

二、观点梳理

中肯肯定之:“红包奖励”传导正向教育理念、红包新招符合教育原味、红包只是“小红花”式的游戏化象征、无奈的物质奖励不该被苛责

严厉批判之:勿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哄孩子”式课堂是对学生的黑色嘲讽、出勤率岂能靠红包保障、你的求学岂能老师买单、花式渠道贿赂学生实在悲哀、要励志不要励欲、莫让教育用上利益的“偏方”、“中国式焦老师”可悲可哀、“红包”给教育抹黑、拒绝“红包课堂”,还我纯真教育

温和批评之:“受益终生”的教育才是“治本”的改革、红包奖励引发教育功利化属杞人忧天、“红包妙招”不具推广价值、长远来看“红包课堂”隐忧不少、偶尔用用尚可,反客为主危险、以“钱”促学未若以“奖”促学

三、问题提醒

1、写作态度不端

不论什么题目,不论什么类型,没有“投入的”、“真诚的”、“掏心掏肺的”写作态度,应付了事,字草如草,信口胡说,都是要不得的,是对写作与自己的不尊重,谈别的都是扯淡。

2、文章观点含混

具体表现如前“打分尺度”所述。需要告诉学生,现在这个事件众说纷纭,请你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请你立场坚定地站队!请你脸不红心不跳大言不惭信誓旦旦地声明!不要灰,不要中,不要约等于。

有一部分学生是泛泛地谈“教育”这一大话题,题目要求的是抓紧核心事件,将本事件分析透彻。虽然可以涉及整个教育乃至社会问题,请注意是为了把“本事件”说清楚,不必发散过多,更忌有放无收。

3、“几种力量”各个、逐次点评

从学生角度看、从家长角度看、从政府层面看……有的学生如此这般的点评一番,虽然或多或少是在论述“微信红包奖励”之事,但是总有蜻蜓点水的感觉。

要明白,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就这个题目而言,都是为了把“焦老师送红包”的事说清楚,为它服务,它是主人。

比如说,如果您的第四段开头是“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应该有作为,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改革”云云,建议做如下修改——是什么让焦老师自掏腰包出此下策?教育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尤其是对职业学院学生乱象丛生的无视与漠视,怕是难逃其咎的一环。焦老师还有一腔热血,但人微言轻,此言此行,实属难能可贵。他发出的每一笔红包,都是对教育部门的一个无声的耳光。……

4、“假大空”式写作路数阴魂不散

名句引用乐此不疲,逻辑思维平面滑行,炫耀式写作自嗨自醉。这种写作姿态很危险。对个人私底下名句素材积累的关注,超过、掩盖了对材料核心事件的打量、观照与审视。

5、标题质量不高

(1)名词性的标题。如“变味的教育”

(2)是非不定的标题。“论教育变味与否”、“红包买来了什么”

(3)不触及核心事件的标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何必谈钱色变”、“先有下一步”、“莫成精致利己主义的帮凶”、“‘功利’并非一无是处”、“切勿小题大做,学会理解宽容”

个人认为,最优质的标题是陈述式、动词性、观点化的。其好处是读者看上去一目了然、自己写作过程可一以贯之浑然一体。从形式上看,有一定的长度保证(10字左右)。

6、只能达到写400—500字的写作水平

当明确了观点,有了起码的、第一印象般的、朴素的观点式表达之后,除去首段的材料引述,基本上到了450字左右的地步了。后面怎么办?很多理科生是这种处境。

最直接的应对方法,是采用议论文写作的常见思路:

——正反对比论证。(假如焦老师视若无睹听之任之,也无伤其工资无碍其教学,他何必自讨苦吃呢。现实中这样的老师恐怕是更大多数,但是,假若人人如此……)

——寻根究源。(是什么让焦老师走上这条冒险之路的?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后排症患者、课堂低头族……)

——同类联想。(焦老师的行为并非个案,此等“奇葩新招”其实早已层出不穷,刷脸神器、约请吃饭、拍照点名,不一而足……)

——提出深度建议。(如何不让焦老师“赔了钱包又折腰”?……)

诸如此类。

更个性化的漂亮招数当然很多,同学可以针对具体事件去好好探索,真正享受思维乐趣、表达快感。

7、文风是个“新问题”

(1)给时代贴“至黑无比”的标签。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被金钱观毁得体无完肤,不应再让后辈遭受同样的命运。”

“当今社会早已没有了孔圣人所提倡的礼义廉耻,取而代之的是礼仪和金钱至上原则,这是这一代人的悲哀。”

我们要反思是谁给学生传递了如此极端的印象,这种表达折射的恐怕不只是文字风格了。工稳价值观的良性传达、理性诠释,至少应该是家长、老师、学生的共同责任。语言平和些,别太极端,尤其省质检和高考时。

(2)对教师职业的蔑视。

焦老师只是小小老师,“毕竟也是工薪阶层,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去让学生变得功利,顶多也就发个个位数给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几百几百的发,那班级里那么多学生,来几次这样的鼓励,老师也差不多该破产了”。看到如此文字,你做何是想?教师没有那么糟糕,不要在学生面前自轻自贱;理性聪明的家长,也不会在孩子面前对老师和教师职业做这种倾向性评价。

(3)语言太过口语化。

部分同学找不到表达状态,认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讲大白话,没法使用典雅有型、睿智有文化的文字。这是大错特错的。文章词汇的积累与调用,与什么样的作文无关,讲得透彻、讲得好看、讲得入木三分,与写作水平息息相关。同学要努力追求。

具体来说,当下有几点可以参考:

使用四字词汇。摇身一变、司空见惯、大言不惭、着实悲哀、歪风见长、亦可理解……

使用书面语。很有意义,换成“颇具价值”;很常见,换成“并不少见”;后果损失太大,换做”得不偿失“……

近义词语并列使用。“如果没有了红包,学生只剩下倦怠而已。”末尾可以继续写,“只剩下倦怠与疲乏,无趣与无聊”。这样会使得句子信息量更大,读起来更耐咀嚼。

“个别事件性质化处理”,让表达更专业。如红包常态化、鼓励物质化、教育乱象蔓延态、学习习惯幼稚化、日常生活网络化、课堂组织无序性……

当然,这些只是小伎俩,且比较成人化;它无法代替学生的成熟阅读、持续阅读,更无法代替学生的自我写作摸索。最初的写作,还是讲心里话为要,把话讲清楚为要。慢慢提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