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第二批“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发布 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2020-07-26 11:57: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第二批“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发布,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为及时总结宣传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市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市委宣传部、市卫健委、市委政法委、市委市直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开展了“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周周评活动。

经活动评审小组评议审定,

现发布第二批“疫情防控好人好事”。

一、“阻击一线英雄榜”

1. 冯 雷 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

2. 苏 杭 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师

3. 李 琳 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师

4. 张延安 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

5. 李巧燕 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护士

6. 张卫源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7. 方红芬 浚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

8. 高胜芬 浚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师

9. 常学文 淇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主任

10. 王文静 淇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

简要事迹:

1. 冯雷, 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

冯雷是一位有着2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疫情来临,他是全院第一位递交请战书的医务人员。按照医院统一安排,冯雷作为市人民医院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之一,从23日下午到发热门诊报到起,一直坚持在一线。除夕当天,他在发热门诊连续值班24小时。

2. 苏杭, 男,198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师。

苏杭是市人民医院最先进入疫情病房一线的医务人员之一。根据医院统一部署,他被编入支援三院专家团队,紧急奔赴市第三人民医院负压病房开展工作,他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每天奋战在危重病人救治第一线。他一丝不苟观察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给病人做口腔护理吸痰,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守护病人,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大爱情怀。

3. 李琳, 女,1980年9月出生,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师。

1月26号,被送到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筛查的一例高度疑似病人急需送到传染病医院治疗,病人原有慢阻肺,加上呼吸衰竭、昏迷,呼吸困难,病情危重,需要我院专家团队支援,紧急情况下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师李琳接到任务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一路护送病人安全抵达传染病医院,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李琳作为市人民医院最先进入疫情病房一线的医护人员一直坚持奋战至今,每天24小时在隔离病房随时待命,根本无暇顾忌年幼的孩子。每天进入病房近距离观察病情并亲自调整呼吸机参数,口腔护理、吸痰、解除患者气道阻塞,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时刻守护着患者。

4. 张延安,男,197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

发热门诊负责人张延安主任是一名有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对传染病事业无限热爱,在患者与领导同事中享有较高声誉。他每天都在关注全国各地疫情进展,在接诊中严格把关患者情况,坚决不漏掉一个疑似病例。他白天上班晚上值班,不言辛苦疲惫。当大年初一阖家团圆时,他正在接诊一名危重症患者,在抢救中奋战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又照常进入了隔离病区,并随时参加相关病例会诊。近40小时不停奋战,同事们让他休息时,张延安说“我还有使不完的劲,我是党员,有一种力量还在支撑着我......”

5. 李巧燕,女,1991年8月出生,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护士。

疫情发生后,李巧燕主动申请加入抗击疫情救治梯队,为了支持她的工作,老公请假独自在家带1岁大的娃。全副武装的“90后”护士李巧燕已经连续奋战了一周。病房内,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后,不到2个小时全身就湿透了,扣紧的面罩在她脸上勒出深深的印痕,甚至鼻梁皮肤都磨破了,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她坚守抗战疫情一线的决心,稍作处理后她便继续战斗在一线。

6. 张卫源,男,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卫源在单位分管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结核病防控、卫生信息工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后,他担任市疾控中心现场处置组和疫情报告组组长,在各县区发生疑似病例后,他都会第一时间亲赴县区,指导县区疾控开展工作,并亲自带领县区疾控人员亲赴一线开展流调工作,分析病例可能的亲密接触者,为下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他还负责对县区上报的疫情信息精心审核,统计分析,对全市疫情进行分析研判等。他从专业角度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7. 方红芬, 女,1963年3月出生,浚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

方红芬是浚县疫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她自知肩负重任,一刻也不敢松懈,仅是一夜间就会诊近百个发热病人。她认真分析病例,询问病人的流行病史、既往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疫情把好第一关。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方红芬全身心投入到抗战一线。母亲生病,她让弟弟照顾。丈夫脑梗住院,她让女儿照顾。她舍小家为大家,坚定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全身心守护群众安全。

8. 高胜芬,女,1982年2月出生,浚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师。

高胜芬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来临时,她舍弃家庭,主动请缨到隔离病区一线,24小时值守隔离病区。她负责隔离病区患者的医疗护理,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悉心询问患者病情、安抚患者情绪,很好的完成护理任务。

9. 常学文,男,1971年5月出生,淇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主任。

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常学文日夜坚守在医院感染病区。他时刻关注患者细微病情变化,随时组织会诊,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他注重心理干预,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怀。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他血压升高,大家劝他休息,他只是吃了降压片,继续坚持工作。在他努力工作的带动下,全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以他为榜样,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

10. 王文静,女,1988年12月出生,淇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

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王文静就没有回过家。疫情防控中,她负责准备物资、护士培训、接诊发热病人、布置整理隔离病区……白天忙碌不说,晚上也经常需要加班。半个多月来,夜里12点之前她基本没有休息过。因长时间消毒液反复洗手,王文静的手已经起皮。元月30日晚上,值班的2个护士都要进隔离区护理病人,王文静主动承担了外勤工作,为病人取药,配药,给病人准备生活用品,不知不觉忙到天亮。在这次抗疫当中,王文静充分诠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无私奉献的医者情怀。

二、“疫情防控善行榜”

1.马俊新 浚县浚州街道办事处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

2.李建华 山城区山城办卫星街西段社区居民

3.杨 彬 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山城供电中心职工

4.黄红敏 鹤山区中山北路街道东巷社区党支部书记

5.赵安金 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村民

6.许 诺 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医师

7.鹤壁飞鹤股份有限公司

8.鹤壁宝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 山城区鑫惠德酒店

简要事迹:

1. 全心服务群众的一线支书。马俊新,男,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浚县浚州街道办事处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

马俊新负责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自腊月二十九开始,他就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组成疫情防控小组,全天候开展卡点执勤、村内巡逻。疫情防控以来,他尤为关心正在隔离的返乡人员和贫困群众,不仅安排村医定时上门为其测量体温,还亲自帮助他们采购生活用品、解决遇到的困难。2月4日下午,马俊新自驾电动三轮车到一家农业公司领取送给隔离人员和贫困村民的爱心白菜,行至聆海大道与桑村庙村交叉口处被一辆轿车追尾,至今昏迷不醒。“我哥太累了,就让他好好打个盹儿吧。”马俊新住院后,同样是党员的弟弟马俊才顶替哥哥坚守在村疫情防控一线。

2. 一家三代并肩守护社区防线。李建华,男,1959年出生,中共党员,山城区山城办卫星街西段社区居民。

李建华已经退休,看到社区人员为疫情防控忙碌时,他积极加入社区抗击疫情卡点。李建华的儿子李冬是退伍军人,过年在家休息,他又动员儿子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李建华12岁的孙子李俊睿看到爷爷和爸爸一起去执勤,就说:“爷爷,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就这样,大年初一下午,李建华一家三代在小区门口执勤。不光如此,李建华家有一辆货车,他专门告诉社区工作人员,如果需要运送物资,他免费去拉,他和他的货车时刻待命。

3.“我保电、你救人”,夫妻“战场上”一条心。杨彬,男,198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山城供电中心职工;申文丽,女,1979年9月出生,鹤壁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自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杨彬对疫情防控很是上心。他早早就自费购买了一批消毒液发放至各个供电所,并带头开展一天两次的办公区域全面消毒工作。每天一到办公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各个供电所值班人员,督导他们落实好防疫措施,教他们消毒液的配比和喷洒方法,登记填报各供电所值班人员体温、车辆消毒等情况,随后再开展重点区域电网设备的运维巡视工作。杨彬的妻子申文丽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今年春节无休假,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治一线。“大妞和二妞都安顿好了,你就放心吧!你在医院疫情防治一线工作更要照顾好自己。我保电,你救人,‘战场上’咱俩一条心,一起加油!”大年三十早上,杨彬与妻子申文丽在家门口道别,互相嘱咐、加油后,便各自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

4. 母子三人共坚守,服务群众齐上阵。黄红敏,女,197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鹤山区中山北路街道东巷社区党支部书记。

每天早上6:00,简单的洗漱过后,黄红敏就会走出小区门岗值班室,拿起喇叭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50岁的黄红敏,从腊月二十八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二话没说,毅然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入户返乡人员排查登记、路口设卡值班消毒、疫情防控宣传等等,她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经过排查,黄红敏所在社区外地返乡人员58人,其中武汉返乡4人,为更好的向这些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检查身体状况,黄红敏建立微信群,每天随时关注返乡人员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为更好服务群众,她还动员两个儿子参与疫情防控,把家中私家车作为社区应急车辆,提供给居民免费使用。

5. 古稀老人坚守村民“健康岗”。赵安金,男,195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村民。

赵安金是一名老党员,今年71岁,他主动加人路口值守队伍,守着村里通往林州市黄路坡村的一条石头小道,虽说是石头小路,每天来往群众却不少。从1月26日至今,他每天早上从家里搬一把旧藤椅,直到晚上才回去,他还自备笔和本,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赵金安说,“咱上不了抗击疫情的前线,就尽自己的力量把后方守好”。

6. 为一份坚持,母女同上疫情一线。许诺,女,1996年3月出生,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医师。

1月22日,面对严峻疫情形势,25岁的许诺,取消春节假期,回到工作岗位,第一时间请求加入抗击疫情第一梯队,签下请战书。许诺的母亲是一名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当年匆匆离家时说的那一句话:“我必须得去!”让许诺记忆犹新。如今,许诺的母亲也积极奋战在防控疫情的一线,到岗前,她和女儿互相叮嘱和鼓励:“一定做好防护措施,咱娘俩儿并肩作战。”许诺更加明白母亲“必须”二字的分量。

7. 鹤壁飞鹤股份有限公司。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保障组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疫情防控物资,包括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一次性口罩等。

8. 鹤壁宝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山城区疫情防控捐款100万元。

9.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开发区捐款100万元,助力疫情防控。

10. 山城区鑫惠德酒店。免费为山城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供应饭菜,从大年初三开始,鑫惠德酒店每日给红旗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所有社区、路口疫情防控卡点的工作人员共计110多人免费提供午餐和晚餐,每日供应逾200份。

来源:市委宣传部

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参观博物馆英语作文 冬天作文450字 那时花开 作文 关于钓鱼的作文 董存瑞作文 出发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打扫房间作文 亲情作文200字 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自我介绍日语作文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 成都旅游作文 关爱老人的作文 拔河作文300字 诗与远方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 作文精彩开头和结尾 木头人游戏作文 作文可以写什么题目 我的房子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二大作文 关于日出的作文 关于动物园的作文 北京游记作文 成人大专作文 竹子作文300字 再见了老师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