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戏剧节优秀作文选

2020-08-05 08:30:01
相关推荐

一年一度的戏剧节总在石榴花开的季节拉开帷幕,它也拉开了我人生新的一幕,让我走上青春的舞台。

身为导演,我必须挑起大梁,坐镇一方,成为一个全能的金刚。自被推举为导演的那一刻起,我就常常在想:我究竟应该奉献一台怎样的演出?各部门的分工应该如何安排?怎样挖掘出演员的全部潜力?

最后我明白,眼睛看到的是物质,审视的却是精神。我只坚持一个信念:要将舞台建造成一座真善美和假恶丑征战的精神殿堂,提炼出最具生命力创造力的美。

天使是不穿衣服的

几经商讨,我们从曹禺先生《家》中节选出《鸣凤之死》作为演出剧目。《家》是巴金先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整部作品情节曲折,塑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总是震撼人心,洗涤灵魂,在剧本研读选择阶段,在原作纷繁复杂的人物中,鸣凤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网住了我的思绪,套牢了我的心。

巴金说:“我写鸣凤,我心里充满同情和悲愤。”鸣凤是真善美的化身,对爱情忠贞不渝,以死向命运抗争。她投湖的瞬间便铸就了永恒。鸣凤死前的独白中,最后一句话是“三少爷,觉慧……”她真是一心一意地想要觉慧好,哪怕到死也还是想着觉慧。在无奈和无助的凄苦人生中,鸣凤当然知道,像她那样的人是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的。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所以作者对鸣凤的青春的毁灭,使观众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和敬意。一场硝烟的命运,少时种下的因,等不及他们老去就匆匆结下干涩的苦果。鸣凤走过甬道,闭上双眼面朝湖水跃下,在风中飘摇的身影翩跹,宛如一只火凤凰。就像曲终人散后的戏院大堂,冗长如时光的雕花回廊。从此以后,便泯灭了声息。

带着对剧本的理解与喜爱,每次的排练中,我对演员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演员们听到我说过的最多的话,也许就是“再来!”每一句台词,每一次走位,每一个眼神,每一组动作,都排练了成千上万次。我随时都会喊“卡”,每一个字的语气和语调都和演员一起反复推敲,细微的差别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想,演员大概对我是恨之入骨了。

经过一周多的排练,整场剧的基础总算奠定下来。我决定带领全部演员再加把火候,趁热打铁。连续两个星期,演员们都抽出周六的时间,聚集到学校剧场进行第一次走台。可演出效果实在不尽人意。出场一片混乱,走位严重偏台,动作僵直呆板……

“动起来!你要叫,你要喊,你要把内心最原始的冲动迸发出来!”

“你们之间是爱情,纯洁真挚而轰轰烈烈的爱情,不是细水长流般莹莹私语。”

“你是老太爷,这个家是由你来当的,附庸风雅不是端个架子就可以的。”

“你不是你自己,你是冯乐山。他被罩在一种极聪明、极自然的掩饰的浓雾里,内心则是令人厌恶、令人颤惧、自私、刻毒的神色。”

“你们是封建社会下大家族的媳妇,走路难道可以这样随便吗?”

“你们一登上舞台,就要像被神灵附身一样,暂时忘掉你自己。尽情享受镁光灯的照耀和观众的掌声吧!”

天使是不穿衣服的。我要求他们剥掉自己所有的面具,成为角色,展现最真实、最完整、最复杂的人性。不光是演员被我一遍遍地重塑,灯光、音效也被我一次次地矫正。

“这里打紫光,营造出一种朦胧浪漫的气氛……不对不对,这里把灯全部打亮……最后的红光由半月牙型渐变成圆形。”

“现在应该放雷声了!大雁的叫声为什么没有放?”“你难道跳湖连续跳两次吗?”

排练之外,我多次和手忙脚乱的灯光和音效沟通交流。每个场景的灯光,我们都仔细地琢磨、试验、敲定;每句台词后的背景音乐,我们都反反复复地尝试最契合的搭配。

每一项工作都细致而复杂。作为导演,我眼睛里又容不得一点沙子,处处都要求剧组做到位。高强度、高压力的排练一度让剧组觉得缺氧,却从没有人轻言放弃。当然,在如此的压力下,不可能没有想法,连我这个导演,在对排练效果不满意而生气时,也曾心里闪过动摇的念头,“不想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我现在明白了:真正的成功,不是从头至尾都一身“正义”,大家簇拥着你,漂漂亮亮走向辉煌,而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你仍然勇敢地面对,坚持到底。

在青春的舞台上,我骄傲地说,我们都做到了。

一颗开花的树

导演不仅仅是要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更要放下身段,说到做到。从剧本的创作、修改,到演员的选拔、指导,到灯光音效的设计、准备,到道具的筹集、制作,到服装的挑选、调换……每一项工作,我都亲力亲为。同学们常开玩笑说“陈导辛苦了”,我都一笑而过。因为,再累都值得。曹老师也曾说过,“如果做导演可以轻轻松松的,大家推选你做导演干嘛!大家就是相信你的能力。”

晚自习时,放下堆积如山的作业,辗转来到服装公司挑选服装,回到学校时已经快放晚学了;一下课就奔到老师办公室,和老师商量工作事项,恳求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午休时间跑出校门,到路边的饭馆里借表演要用的桌子板凳;借不到服装、道具,我们就亲自做。

双休日,季洁和妈妈去理发店捡来地上的头发,用胶水粘帖,用颜料染色,做出三副白胡子。为了戏中非常重要的道具——“窗户”,我和陈创、季洁尝试着各种方案,计算着承重和角度,画出一幅幅设计图,甚至找来几根木头,自己动手打造。夜色渐渐黑了,校园里的灯也一盏接着一盏地灭了。夜晚十点半的校园,已经悄然无声了。被门卫毫不客气地“赶”出校门后,我们相视一笑,打趣道:“看,我们拎着大包小包地被门卫丢出来了,好像流浪汉啊。哈哈!”疲倦的脸上,笑容从未消失。

每个剧务都是一片翠绿的叶子,装点枝干的生机;每个演员都是一朵花,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美丽;我愿意做埋在地下、不为所见的根,默默支撑着一树生命的婀娜婆娑。

镁光灯下的辉煌

最后一天,我们正式演出。

演出前4个小时,突然接到噩耗:有一位演员临时有事,不能参加演出了。得知消息后,我在老师面前愣了几秒钟,就立即跑回班上和大家冷静地说明情况、稳定剧组的情绪、火速安排替补演员。丁志伟同学勇敢地站了出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突击,基本解决了台词和走位问题。

剧组提前三个小时开始准备。换装、化妆忙得焦头烂额。演员们一边昂着脸“乖乖地”任由化妆的同学在自己脸上涂来抹去,一边认真地背着台词,回想着我的所有要求。全班没有一个同学无所事事地呆在一旁:有的帮忙递送化妆品,有的给演员送水打饭,有的清点着所有道具,确保万无一失……

当主持人说出“下面请欣赏高一(10)班的表演——《家·鸣凤之死》”时,站在后台的我带着紧张的自信,做着最后的安排。每换一次场景前,都要和道具组再确定一次布景。丁志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表演中他忘词了。观众们的笑声,一点点刺痛我的心。我心疼,心疼我的演员。他们毕竟付出了太多,丁志伟毕竟承担了太多。之后的表演中,灯光和道具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看着三个多星期来,所有的心血和努力都倾注在这一次的表演中,心中充盈着一种无法形容的复杂感觉,沉沉的。有恐惧,也有欣慰,有压力,更有自信!

最后演员谢幕,我没有跟着上场。演员们按照事先的设计,“波浪”似的鞠躬,引起台下一阵哄笑。不知观众们是否理解了我们的用意:波浪一是可以代表鸣凤跳湖自尽,二是象征觉慧与鸣凤间爱情的波澜,三是映射封建势力的涌动,四是纪念戏剧节以来,我们共同走过的波折。

表演结束之后,追求完美的我有些恼火,我的很多安排没有得到实现,演出效果完全可以更好。曹老师和张老师夸赞着演员和剧务,说“你们都好棒,演出非常成功。”冷静下来,我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于是,收起那张生气的脸,和全班同学及老师一起笑容灿烂地站在照相机前,将这属于十班的辉煌时刻永久定格。只要大家感到开心、满足,只要大家都在戏剧节中塑造了新的自我,我也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欣赏完全年级的演出,颁奖时间到了。在一片掌声中,我走上台,接过老师手里“一等奖”的奖状,我自豪地将奖状举在胸前,看了看在楼上的十班同学们,继而转身下台。我怕,如果我再不转身,闪耀的镁光灯下,眼泪就会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前了。

很多事,你不去做,是发现不了自己的潜能和热爱的。感谢同学们给我满满的爱,让我能够在一方新天地中闯荡;给我满满的勇气,不再畏惧别人的眼光。感谢戏剧节,让十班迸发出最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若干年后,无论我们是否早已渐行渐远,想象着当看到路边抱怨着作业和考试的中学生,你们感叹自己的青春时,都会想起什么?我只知道并坚信,当我在昏黄的灯光下,想起年少的轻狂时,那一年的戏剧节一定是我最温暖的记忆和笑容。

总有一种冲动,想站在舞台中央大喊:耀眼的青春啊——

台下回荡起的最响亮的回音一定是:2013年十三中戏剧节,是我们春光最灿烂的日子!

2、当我走近你……

高一(10)班崔心怡

第一天。

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剧本。拗口的台词,复杂的走台和动作,让我瞬间萌生了退意。我翻着一页页的剧本,我想,戏剧表演就是把台词念的很有感情吧,感情的感染力就是声音很大吧,当时的想法,仅此而已。

下午就开始了第一次排练。面对不熟悉的男主角,我张着口却结结巴巴的念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她们说,你要想像自己就是鸣凤,而你深爱着觉慧。我捏着剧本,那些深情的台词,在我眼中却是如此蹩脚。我想,只要念的有感情,只要有感情。

第一个星期。

似乎一切都开始熟悉起来。看了明星表演的视频,我似乎隐约有些明白了鸣凤的爱。可我终究只是在模仿,我模仿着视频里的“鸣凤”的语调、走台,却终究没能抓住她的灵魂。

戏剧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调。语调需要的不仅仅是音量。如果不能真正走进这个角色的内心,声音越大,越令人感到聒噪。

这时才真正感受到排演一幕戏剧有多么不容易。每个人的任务,大到台词的流畅,小到一个笑容、一个走步,都是精心安排,最后由导演审核串联而来的。而面对略有些紧迫的时间,我们不得不所有工作齐头并进。每天中午在剧场排练,晚上回家背台词、回忆白天导演的指导。

真的好累啊。我趴在桌子上,总想着放弃。

这个周六我们第一次过一遍完整的场。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音效没有及时跟上,灯光的转换掐不准时间,演员的动作神情不够细致到位,整场戏剧的时间也是严重超时。

真的是不尽如人意!

每个人都很疲惫。一个星期的努力最后收获的却是这样的。我想哭,想放弃,可听着陈导演那一句严厉的“再来!”,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每一个努力都是辛苦的。虽然我还不知道最后会演成什么样,可如果我不坚持下去,我永远也不会知道。

第二个星期。

鸣凤的爱情是个悲剧。

她爱上了少爷觉慧,虽然觉慧也爱着她,但觉慧是一个激进青年,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未来。他希望和鸣凤在一起一辈子,他要告诉太太告诉大家,他说他们之间没有什么障碍,最后鸣凤问他,这难道不是梦话吗?

可这话鸣凤多爱听啊。她怀着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对未来的畅想,对少爷真挚的爱,却无法越过他们身份地位的鸿沟。她比觉慧更清醒的知道这一切,却无法停下。

那夜,她最后一次去找觉慧。那夜,觉慧为了工作打发走了她。那夜,她无法忍受悲伤、面对自己未来的命运,决绝的跳湖自杀。

我不敢说,如果鸣凤不跳湖他们的结局会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至少我想,这仍应该是个悲剧。不怪鸣凤的懦弱自杀,不怪觉慧的忘我工作,也不怪老太爷把她许配给冯乐山的无耻行径。只怪这个社会背景。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

我还在慢慢的理解鸣凤。我永远无法成为你,但我可以更近一点更近一点地走近你。

第二个星期六,我们用了一整天来排练。

重新删改过的台词,新的动作安排,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每一个角色,虽说不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却给了每一个人巨大的惊喜。冯乐山的好色,老太爷的尊贵稳重,觉慧鸣凤的爱情,陈导演说,这是我们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次。

完整的演完一场剧,只觉得脑袋缺氧。看着脚下的地有些晕乎。不过听着一向严厉的导演“不惜吝啬”的夸赞,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第三个星期。

剧务们开始忙了起来。

租服装,借道具,演员定妆……剧务们忙的连饭都吃不上。为了精益求精,她们自己动手做了老更夫的服装,利用塑料板做了一扇窗户……每天晚自习都要出去和租借公司商量各种细节,甚至晚上留在学校做窗户以至于被门卫师傅赶出教室……

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每一份欢乐我们也一起分享。因为租不到白胡子,剧务们从理发店里找来头发自己粘成胡子,交给我们染色。为了表现出最好的效果,我们“不惜”用同学的头发做实验。虽然试验之后的造型令人咋舌,洗去头发上的颜色也费了一番周折,但是毫无怨言,每个人都在欢乐中成长着。

剧本还在删改,我们也需要一遍一遍的背新的台词。心中有些烦躁,可一想到马上就要到来的戏剧节,加油吧!

最后一天。

今天要表演了。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换戏服,化妆,彩排……我恨不得自己能飞起来,在剧场和教室之间来回穿梭。

记得化妆之后,每个人的浓妆无一不引得众人的哄笑;记得换上戏服之后,每个人都被评论一番;记得全班在一起说笑哄闹,那么温馨。化妆师们最后离开的背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她们走过那个拐角消失在视线里,却永远不会远离我们。

那一天,那一刻,我无比清晰而震撼的明白了“集体”这个词。

高一(10)班是个集体,我爱这个集体。

最后的表演我们很满足(虽然严厉的导演还是有诸多不满),老班的评价也很高。每个人都尽力了,没有遗憾,就是最好的。

我们在剧场旁的合影。微笑。快门。永恒。

无所谓成功与失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我们付出了努力,我们收获了回报。

我知道了什么是舞台表演,我知道了什么是所有人的配合;

我知道了什么是集体,我感受到了那些未曾有的凝聚力;

我知道了什么是语文,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我知道了什么是成长。

3、给我这段生命命名

高一(10)张鹏飞

五月六日,曹老师说,每当校园里的榴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戏剧节拉开序幕。

于是,我的戏剧节拉开了序幕。

等等!榴花?

果然,老楼之后,绿萍两侧,一朵朵鲜艳的红正从萼叶中喷涌得热烈,指尖轻点,她骄傲地摇曳,让人心惊地后退,害怕这红色飞溅到身上。原来,你叫石榴花啊。你终于有名字了。

五月六日,张老师说,每当校园里的戏剧节展开的时候,我们的月考也拉开序幕。

于是我的月考拉开序幕。

开始!照例。

我使劲地告诉自己:嗯,多么重要的考试,不管多么不愿意,都得接受啊,我要努力学习啊!然后挑起夜灯却不过一会就又倒在床上。不是跟你说笑话。

导演说:“觉慧,你又跑到哪里去了?快过来,我告诉你剧本又改了。”她总是一刻也停不下来。

我演男一号觉慧。班级戏剧汇演时,我争取过——通过优秀地完成一场戏。可是戏剧节报名时,我又迟疑了。我确实想出演主角,可又想……我报名要演“冯老太爷”,男二号。但是,语文老师还是指着我的名字说:“让他演觉慧!”

一种难过的欣喜。

数学任课老师说:“把大课堂翻到124页,回去写第7题一到126页……”

我把大课堂翻到第124页。写第7题。

好友们说:“哟!这不是觉慧么?听说你要演吻戏啦?”他们一见到我遍挑着眉毛。

他们对于剧本永远能且只能理解这些内容。好吧!从今往后,我多了一个名字——觉慧,那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徒”——觉慧。

我只是演员,我又不只是演员。

母亲说:“星期五到你们学校去看戏啊!你演什么?”

今天晚餐很丰盛。

一丝羞涩的倔强闪过,幸而我转念后闭口。不看着她,缓缓说着排练的经过与演出计划,第一次对那日上台感到紧张。父亲兴高采烈地说:“我也要去。”我是多么希望他们能来观看我的演出,只是若是让我自己去邀请,我只怕会……谁发的一线通?谢谢!

班主任说:“不应该让你父母骄傲一下吗?”

但我终是决定什么都不说。前段日子,我给她闯了太多的祸。看见她焦虑、伤心、愤怒,就为了这些破事。我想让关心爱护自己的人伤心的人最是混账。我担心,一定会有些意见的吧。她沉默着,每天多来巡视一会。

最后,我的戏剧节闭幕了。回忆起有的朋友辛苦排练半月,居然在最后时刻因病缺席;有的朋友挥汗奔走,可惜在幕前不能一现身影;有的又饱受黑幕的争议,却只把它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这些荣耀和艰辛是他们的,而我想保留独一份的体验和记忆。

想起主演耳麦夹在头上的阵阵不适我是如何忍受的;想起那一句“一个人在黑屋子里住久了”说错了时间,危急时刻调整话语填补;想起我的窗户在不该关上的时候自动关上,我又如何顶住压力应对。是日复一日在地铁上背的台词,是牺牲半月课余的排练,是身边无数的人给予我的帮助给我力量!

想想以前,许多时候,自以为是的一些成长,其实只是为自己的不作为多找到了一个借口而已。以现实的困难为堂而皇之的理由,拒绝去相信,拒绝去爱,搞得好像你是冷酷、高傲的战士,实则是畏缩在角落用梦来应付生活。也许,从今天起,我的生命会有新的改变。

我说:“石榴花很快就会凋了,但在那花托上,是一粒粒红绿交融的小石榴。”

她为我这段生命命名。

4、演员婉儿的戏剧节手记

高一(10)班 叶如画

一、我是演员

如果按照惯例,这次戏剧节,我应该是舞台设计或者服装设计这一类美编式的角色。这种几乎全员默认的局面当然是我自己造成的,因为我擅长美术,做这类事情自然又好又轻松,不会出现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只是这次突然不想了。

舞台设计或者服装设计,在这个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存在感也不强,如果为了图省事而错过了分班前的最后一次活动,我想我会后悔的。

所以我报名当演员。

最后我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丫鬟——婉儿。温婉柔顺,没见识没文化没胆色,遇事只会哭,哭完了便是妥协。我的三场戏,也是两场要哭两场要跪。

其实我挺喜欢这个角色的,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真正需要演的角色。

二、关于剧本

我们班的剧本定的算迟的,在这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其他好多班的剧本,其中有大半是古装戏。

不可否认,古装戏可以在服装上营造很好的舞台效果,也可以借助古典文化的底蕴显示其深度,可是它的缺点也在此——华丽的服装有可能喧宾夺主,年轻的演员也有可能驾驭不住深厚的底蕴。更大的问题是,选的班级多了,那么出彩就困难了。

我其实挺担心我们班也选古装的。

最后定下的剧本是曹禺话剧《家》中的《鸣凤之死》这场戏。鸣凤和觉慧的爱情不是《家》里的主线,但是鸣凤之死却是一个高潮。

曹禺先生的剧本很长。本来九页的剧本被我们压缩到四页,最后演出的前一天怕超时,又生生压成了两页。由于影响台词和剧情的连贯性,不少演员意见很大。

戏剧节当天,在我看到的几个班的中演出中,我们班的剧本其实是算不错的,没有恶俗情节,没有太大的跳跃性,铺垫渲染的也还算自然。

总的来说还是很成功的。

三、辛苦排练

我们参加戏剧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赢,开始我们还想过放弃奖项评选,保全相对完整却铁定超时严重的剧本。

那时候我们想的是表演,不是比赛。

真正对得第一的渴望是随着排练带来的辛苦积攒起来的。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班就算不是全校排练的最认真的班级,也是全校排练的最认真的班级之一。

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逮着时间就往新青年剧场跑,周末也跑来学校排练。

新青年剧场在演出前个把礼拜就开放了,但是我们从未在剧场和任何一个班级撞上,哪怕是在午睡后那段几乎每个班都在排练的时间。

那段时间我几乎怀疑,这戏剧节是不是我们班的一头热?

练得越辛苦,越觉得不赢对不起大家的付出的心血。那时候因为剧本的原因有些灰心丧气,觉得第一怕是没了指望,一想到心血可能白费,有几天排练时也是没精打采。

几天后,由于排戏时“跪”的多了,膝盖上渐渐泛起淤青,跪在地上时感觉越来越疼。疼着疼着我心里渐渐堵上一口气——为什么不能拿第一?我们的努力配得上这个第一。

排练时好玩的事情很多,最好玩的是周末由于角色不齐导致的胡乱客串。

比如“四个觉慧”,两次周末排练正式的觉慧都没有到场,于是他的台词都是别人代替念的。四个觉慧也是各具特色:正式演员张氏觉慧——最激动第一个;临时替补张氏觉慧——最温柔的一个;客串全场郭氏觉慧——台词很熟所以语速奇快;冤大头沈氏觉慧——念“鸣凤”永远是“民愤”。

比如肩挑全场戏的郭氏高克明,第二次所有没到场的男性角色一手包办,台词很熟,表现很强大。

再比如第一次排练时,客串高克明的范氏同学一念台词全场爆笑——他把一句“你把婉儿留下”,瞬间营造出“恶霸强抢民女,大侠路见不平”的效果。

四、剧务

用心的不只是演员,灯光音效每次排练都到场。负责服装的两个同学跑了很久,用很少的钱借到了演出服,还借到了一个巨大的化妆箱。负责化妆的更是将自己家的化妆品带来,无偿使用。

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场用到的窗户,最后几天才想办法打印出一个有窗子图案的泡沫板,然后用刀挖开两扇窗。就为了这一个东西,有一天导演、生活委和负责道具的同学忙到晚上快十点半,住宿同学都已经熄灯了,最终被门卫赶出学校。

五、正式表演

郭林煊没来。不知道为什么。

这简直是当头一棒,砸得所有人晕乎乎的,晕完了便是着急上火,拼命找替补。于是找到了丁志伟——因为他很凶,高克明这个角色也很凶。

高克明的台词其实不多,背下来不难,但是要想一个上午就做到不仅是背台词还要表演,就不那么简单了。就算他不说,我也能感觉到他心里的巨大压力。

最后他演的很好,就是忘词了。

我那会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也许是对新青年剧场的舞台太熟了,我自己上台时一点都不紧张,反倒是在侧目看别人表演的时候冷汗直冒。

总的来说,我想用超常发挥来形容我们当天的表现。

六、评奖风波

刚看到那会儿气得几乎心口疼,可是听多了反而气消了,又有点好笑。本以为戏剧节之后会很无聊,没想到有人免费唱戏。

看看也就罢了。跟别人呈口舌之利有什么意义?生气又有什么意义?

谁人人后不说人,谁人人后不被说?

学会面对背后的嘘声、议论和指指戳戳,算不算戏剧节的另一个收获呢?

5、缺席演出的故事

高一(10)班郭林煊

也许我是这次戏剧节中全年级最遗憾的一名演员了。

周一到校,铺天盖地的询问便向我涌来,总结起来两句话:“周五你怎么啦?怎么没有上台表演?”

一言难尽。

原来,我是被选入了我们班的节目做演员的,虽然只是个配角,但依然有不少戏份,是需要投入精力去体悟这个角色和感情的。于是在演员名单,剧本台词之类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与众演员和导演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排练。大课间、午饭后、音乐课,甚至是语文阅读课、星期六一整天,都能看到我们在校园内各处排练的场景——为此我们还翘了不少副课——不得不说,排练很辛苦,尤其是揣度所演角色的心理,也是一件需要时间去打磨的事。但是,排练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大家互相之间增进了交流,突然发现原本陌生冷漠的同学实际是个热情的朋友,默契增加,当然还有看到自己一次次进步,心里由衷的喜悦。还有,嘻嘻,排练间隙中的小玩笑、小活动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对某人台词的挑刺挖苦,对某人滑稽动作的嘲笑,甚至排练累了之后的小节目“真心话大冒险”……不知不觉间,二十来天的时间,我们这十几个人仿佛已经成了知心好友,那种默契的感觉美妙得无与伦比,没想到这戏剧节竟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友谊万岁!

时间就这么不紧不慢地逝去,我们的节目也排练得越来越趋近于成熟,到周四彩排,我们终于穿上了等待已久的戏服,看着镜中穿着黄绸衫略显滑稽的自己,我仿佛看到戏剧节舞台上我把这个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和大家一起为班级争得荣誉。想到这里,我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却不知一场变故就在不远处等着自己。

周五清晨,太阳依旧升起,但是,我与爸爸之间一段时间来积压的矛盾不早不晚,恰好在这天早晨,戏剧节拉开大幕的这天早晨,集中爆发了……爸爸暴怒,我被扣在家里。听着爸爸和老师请假,我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下午可是有戏剧节的啊!我还要上台呢!可我不能!你能体会到吗?那种付出了一切却毫无收获的失落感觉,你能体会到吗?我研透了这个角色的一举一动却无法施展的感觉,你能体会到吗?我想为班级争光却无能为力的无力感觉,你能体会到吗?我对戏剧节无比期待,最终无缘观看的感觉,你能体会到吗?你能体会到吗?我尝到了,我全都尝到了!它们苦,它们涩,它们直酸到我心里,我的鼻尖,瞬间,我的泪水无声滑落。理由很多,很复杂,却又很简单,我全都,完完全全体会到了。

这一整天,我坐立不宁寝食不安,满脑子挂念的都是我们班怎么样?表演了没有?表演得好吗?我的角色怎么办的?出纰漏了吗?对成绩有影响吗?我是多么渴望多么渴望能在舞台上展示我的风采啊!我是多么忐忑不安啊!可惜,我来不了啊!我来不了啊!如果出了什么差错,那全是我导致的啊!我周一该如何面对大家,面对那些认真排练却被我把事情搅乱的同学老师啊!可现在我能做的,只能是默默祈祷。

三天时间是如此漫长,新的一周我终于来到学校。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情询问结果,得到了一等奖的好消息!嘘——我长出一口气,细细一问,美中不足的是替我救火的同学上台以后突然忘了一句词。唉,这都是我的错,不然我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完美的感受。

在班级电脑里找到了戏剧节的照片和录像,我仔细看着,看到大家红红黄黄的戏服,滑稽的造型,“苍白”的面妆……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好那么美,却看不到我的身影。本应有我,本应有我的啊!那种空虚的感觉,夹杂着难言的心中百味,一下打翻在心里,让我难以下咽,再看大家获胜以后的灿烂笑容,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不知是该为他们高兴,还是为我伤心了……

我郑重的把它们拷进U盘,把记忆锁在心里,看着照片上本应站着我的位置却没有我,我想,也许我没有缺席,因为我的心一直都在。

6、用编剧的眼光领略经典之美

高一(10)班 蔡嘉懿

我是编剧,高一(10)班“鸣凤之死”剧组的编剧。

“鸣凤之死”不是现成的——曹禺话剧《家》中的一个片段嘛,还要编剧干什么?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觉得多余,后来发现编剧还真不能少。把曹禺先生的剧本变成演员演出场记的本子,需要编剧的才华,把案头的本子变成舞台的演出,少不了编剧的创造,虽然这种创造与那种原创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我们剧组准备过程中,我对编剧的作用、对作品魅力,一步一步,认识上有了变化。

第一次翻开剧本,小编我发现剧本很简单。

“三少爷——”

“鸣凤,你真美好,我要娶你。”

“三少爷,太太(礼教)不会答应的。”

“没关系,有爱就没障碍。”

“三少爷,我不想嫁给别人,救救我。”

“我还有工作,明天吧。”

“来不及了,三少爷,我走了”

……

唔,好一出生离死别,情根深钟,丫鬟殉情投湖,少爷无力回天的苦情民国大戏。

在巴金的原著《家》《春》《秋》中,我实更喜欢《春》《秋》的情节,热情而激烈,相较之下,《家》偏于沉重。但主要由于小编想玩琼瑶,玩爱情狗血剧,果断地选择了“鸣凤之死”一幕,半个月的彩排走来,小编无奈发现,一个剧本中主角光辉灿烂的背后,一定有一群五彩斑斓的龙套,就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聪明的女人。一个都不能少。

剧本定下后,在一个星期的排练后,陈导告诉小编一个严肃的问题,剧本严重超时,勒令小编一日内删减三分之一。小编眼花。

晚自习,小编坐在电脑前纠结,是要删主角的台词,还是要干脆删去配角,咬咬牙,小编尝试着把婉儿的台词删去。再次通读了剧本,忽然发现情节支离破碎。首先婉儿是开场的主角,没有她的存在就无法引出冯乐山的做客高家,而后文就无法衔接的上,再者,婉儿与鸣凤是一对隐晦的对比角色。看似两人是一样的家生奴才,但脾性秉性却有极大差异。婉儿人如其名温婉而柔顺,她想要抗争,但没有决绝如鸣凤的胆量,她逆来顺受,加诸在她身上的种种不公,就像大多数封建奴婢,她以一种近乎于佛性,也就是忍耐诸多苦难,寻求来世的方式解脱。这在日后,她嫁入冯家后的种种行为可见一斑。而与之相对的是鸣凤,她热烈且坚强,她未受到良好教育却有觉新所没有的勇气,与对爱情的向往。这样激烈而性子,导致了她日后决绝一跳的悲剧。小编很快撤销了对婉儿台词的删改,鸣凤与其他女性的差别,正是衬托了封建礼教对女子思想的扭曲与禁锢,让女子们畏惧走向新的方向。小编想起了一句话“世间留给女子的路本来就少,还要缠住自己的足。”

那删觉民的台词?小编又一次进行了尝试,结果还是纠结了。

觉民不同于他们两个,他是比较稳健温和的人。在大房家中他是老二,性格也间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不像觉新过于顺从没有一点主见,也不像觉慧有时过于冲动没有理智。如果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个人放在一起,觉新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让人着急,觉慧反抗叛逆又让人担忧,相比之下觉民就显得太不起眼了。觉民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因子,但在行动上,他讲究策略,更重行为结果。在剧中觉民唯一出现,就是喊住觉慧与鸣凤的拥抱,他像是在呼喊着,把觉慧从浪漫梦境中拉出,投入现实,毕竟,鸣凤无法理解觉慧的理想,觉慧的工作,虽有爱情,但真正的婚姻却是需要过日子的,在同一思想平面上的两人交流起来更为轻松,细水长流便是一辈子。

好吧,我删王氏,高克明,周氏……

小编抓狂了,怎么一个都不能少!

那么,两位主角,牺牲一下你们不断重复的爱情狗血剧吧。翌日,小编颤颤地把剧本交给陈导,静待表演了。

演出落幕后,小编再次发现剧本很丰富,台词很个性,人物栩栩如生。

婉儿:“老爷,我不想去,但,但我不想寻死。”

王氏:“不许送走我的丫鬟,送其他人的。”

高克明:“老太爷说的,老太爷说的,老太爷说的。”

高老太爷:“我是持家身正,爱娶小老婆的老太爷。”

冯老太爷:“区区在下一君子,平生最爱怜香惜玉。”

周氏:“鸣凤啊,我很同情你,但我没办法。”

觉慧:“三弟我们工作吧,少叛逆了。”

老更夫:“高家大宅,只有那个后湖才是清的哩。”

……

唔,台上有逆来顺受的,有尖刻自私的,有刻板无能的,有道貌岸然的,有臭味相投的,还有懦弱温吞的,摇摆不定的,难得糊涂的。

此刻,台上演的再不是热热烈烈,儿女情长,在暗黑描金的屏风前,那是一出人生百态,暗流涌动,封建末日的悲歌。

这样的编剧不也是剧组离不开的核心人物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 关于大海的作文 春天在哪里作文 雷锋的故事作文 英语作文写信格式 扳手腕作文 10篇优秀作文 记一件事作文 反邪教作文 关于写老师的作文 未来的房子作文 我想对妈妈说作文 快乐暑假作文 考试失利作文 好人好事的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 好作文大全 感恩祖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