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边城》的人性美 人情美

2020-08-07 16:18:01
相关推荐

摘要:沈从文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写的湘西。文章中的湘西似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文中的人物淳朴、真挚、善良,有他们的喜怒哀愁、爱恨憎欲。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木讷却又传神,表现出了一种普通人物的优美的、健康的、自然而不违悖人性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沈从文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写的湘西。文章中的湘西似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文中的人物淳朴、真挚、善良,有他们的喜怒哀愁、爱恨憎欲。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木讷却又传神,表现出了一种普通人物的优美的、健康的、自然而不违悖人性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边城》,沈从文从“湘西世界”中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侵染扭曲的人生形式。古拙的湘西风情,自然与人相契合,散发出了浓郁的诗情画意,有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小说表现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下面几个方面的分析中可以解读。 一、作者缅怀的湘西的古朴的民风 《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是美的,瑰丽而温馨,像一幅画,更像一首优美、浓郁而又忧伤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是基于对故乡诚挚的爱来描写湘西风俗的,他笔下的风俗具有优美、古朴、奇异的特征,这样作品就变得朦胧而神秘,具有奇丽的色调。古朴的民风随处可见: 《边城》里还写了不少婚俗,提亲、陪嫁等。如作品中写到婚恋有“车路”和“马路”两种,这两种婚俗在本质上是有差别的,小说的爱情悲剧与这两种婚俗观念的矛盾有莫大的关系。前者与汉族婚姻一致,较名正言顺,婚姻的缔结较尊重长辈的意见,在这种婚姻观念的支配下,夫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胜过感情,婚姻和爱情不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后者与苗族婚俗一致,爱情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青年男女靠自己的歌声找到爱人,它可以飞越贫富不均筑成的高墙。天保走的是“车路”,他只知只有山歌才能打动翠翠,而不知道翠翠不爱他,却一味地埋怨老船夫。二老走的是“马路”,他和翠翠的性情和气质较相近,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在自然而然中产生的。随着天保的死去,最终造成了爱情悲剧。作者所展现的这一爱情悲剧,否定了汉族只要婚姻不要爱情的传统婚姻观,肯定了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边城》中从翠翠、渡船老人、船总顺顺以及其他人身上,我们看到他们是淳朴的、壮实的,真实而没有私欲,他们身上的共同特点,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近乎完美的人格刻画,让人觉得有些质疑,沈从文通过这些完美的人物塑造来美化湘西的人情,其中隐藏他说不出的湘西情。 二、作者追求的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 小说《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若和当时由卑鄙的人渣组成的动荡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 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小说《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祖孙俩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 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表现 边城是一个有着澄澈的河水,青翠的山峦,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人平等的世界。小说《边城》正是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通过抒写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兄弟之间的亲情,乡邻之间的和睦之情来表现湘西乡村世界中的人情人性美。 翠翠与傩送这对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东方的传统美德。在对待爱情上,天保与傩送这一对竞争对手也是磊落胸襟,一往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傩送为了纯真的爱情,宁愿放弃碾坊的陪嫁,意思还在渡船。兄弟俩都显示出了高尚美好的情怀。 老船夫是个“人性美”的化身。颇有家资的本地首富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不以财富自居,盛气凌人,不贪恋于物,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豪爽大度,是地方上极受人尊敬的人。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他“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两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义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

共 220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沈从文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写的湘西。文章中的湘西似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文中的人物淳朴、真挚、善良,有他们的喜怒哀愁、爱恨憎欲。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木讷却又传神,表现出了一种普通人物的优美的、健康的、自然而不违悖人性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沈从文的创作疏政治而亲人性,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审视和剖析人生,用这种方式讴歌古朴的人性。所以,沈从文的文章追求艺术的健康与纯正,追求一种生活的真、善、美。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故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和湘西人都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这是对湘西人的一种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理想化。所以沈从文的文章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既富于幻想,又积淀着沉痛的隐伤。赏析佳作,值得一读。编辑:湖北武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