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重磅!2018高考语文作文9大押题预测 高三党必看!

2020-08-23 17:48: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重磅!2018高考语文作文9大押题预测,高三党必看!

1

新时代

1

内容挖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之所以被冠名“新时代”,是因为它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

2

三维解读

“新时代”是与“旧时代”相对应的一个时间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可以写新时代新气象、新时代新梦想。既然我们走到新时代了,我们就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年轻人有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如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广,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比较成熟等。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如今,中国崛起,逐渐成为全球发展和创新的中心。这给年轻人提供了大好机会,年轻人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热情和抱负,推动中国和世界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进步。年轻人,是历史创造的一代,也是创造历史的一代。

3

命题范例

(一)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看材料信息,拓宽思路。可粗略对材料加以分析:前两句是说进入新时代,我们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第三句是说只有努力奔跑才能抵达目标;第四句是说出发的目的是为了更美好的中国和更美好的自己,所以我们要一起出发。

看写作要求,确定写作重点: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故题目要用心拟,争取出彩。如果写“再出发”,必须得有回忆和比较;如果写“一起出发”,要突出国家的力量。前者适合写记叙性散文,后者适合写议论性或抒情性散文。据此可有以下立意:

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②新起点,新中国,新征程;③一切尽在期待中;④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2

初心

1

内容挖掘

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愿望或心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做某件事的初心也容易渐渐被淡忘。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仰望星空的浪漫;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要来,又要到哪里去;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会经常懊悔:假如当初我不随意放弃,一定不会是眼前的样子。所以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

三维解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要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警惕“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

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存在着太多的诱惑和阻碍。很多人在启程时信心满满,却在路途中迷失了方向。唯有谨记初心,经常回望来时的路,才会明白自己当初为何出发;唯有谨记初心,经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才能始终保持前行的勇气;唯有谨记初心,经常擦拭心灯,找准前行的方向,才不会偏离梦想的航道。

3

命题范例

(一)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6年7月1日,习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启示,深刻阐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在讲话中,习总书记十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

要求:??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不忘初心,方能不辱使命;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初心”,就是我们最初的理想、最初的信念。可写角度:①不忘初心,是一种理想和信念。②不忘初心,是一种自我的完善。③不忘初心,才能把握人生的方向。

3

人工智能

1

内容挖掘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目前人工智能主要的应用领域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2

三维解读

人工智能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人工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人工智能出现得最早,1991年萌芽,1998进入发展期,2005后开始高速成长期,2013后发展趋稳。中国的人工智能诞生于1996年,2003年后进入发展期,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期。预测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到1800亿美元。

人工智能已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话题,它正慢慢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据人工智能行业专家的介绍:2017年人工智能挑战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以1分之差落败。人工智能减少了人力在工作上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废品,使人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新更好的智慧创造之中。但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引发部分人懒惰思想;使失业率上升,或许会引发人心的恐慌与社会的不安定;更有人担忧,机器人会统治人类,人类会因此而灭亡。

3

命题范例

(一)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幻想,它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并已运用到许多行业和领域之中。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将影响人们的思想。人工智能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但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挑战。

审题立意

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句侧重谈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运用,第二句话侧重谈人工智能对人们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影响,第三句话则侧重谈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审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第二、三句的理解,关键要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将影响人们的哪些思想以及会给人类带来哪些新的挑战。可有如下立意:

①社会的发展带来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又促进社会的发展;②如何面对“人类被超越”的恐慌;③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如何自我学习与发展;④要高效合理地利用新科技;⑤面对新科技,应克服惰性,加强技术攻关;⑥人工智能的哲学难题。

4

中国制造

1

内容挖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指所有生产于中国境内的产品,不局限于由中国企业生产并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产品,包括物质成分、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传播中国的人文文化和商业文明。

2

三维解读

“中国制造2025”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利器”。在其新提法的引领之下,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深行于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常态中,坚持驱动创新,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基础,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

当下“中国制造”成本每年不断上升,部分出口制造业面临困境,需要积极地在“中国制造”中强化“创造”“智造”的内涵,有些“中国制造”让国人振奋不已,如“新四大发明”、华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也登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

3

命题范例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000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

铜车马让世人惊艳赞叹,圆珠笔却让国人唏嘘遗憾,两相对比,你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考生当紧紧围绕“工匠精神”“制造”“创造”“产品质量”等核心词语来立意。立意范围不宜过宽,但可适度合理拓展及深挖。如: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优秀的民族不能缺少工匠精神;不能安于制造,要勇于创造;追求产品极致是企业、民族乃至国家的立足之本;精益求精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拥有创造力、钻研力,才能在制造行业占尽先机。

5

暖实力

1

内容挖掘

一般来说,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就一个国家来说,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就一个人来说,硬实力是可以证明的能力,如学历、技能证书等;而软实力是指暂时难以估量的能力,比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近年来,又派生出“暖实力”的说法。所谓暖实力,就是某个人、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让人感到温暖、使人感动的力量。它体现的是社会的主旋律,传递的是一股正能量,如越来越多的感人事迹,其实就是推动社会崇德向善的“暖实力”。

2

三维解读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不仅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还要具有暖实力。国家具有暖实力,才会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人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个人具有暖实力,才有亲和力,才会让人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而且可进一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加速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3

命题范例

(一)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这几年,中国式撤侨愈发引人关注,每一次都能激荡起浓浓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向心力。当利比亚陷入战乱,中国出动海空力量“接你回家”,中国受困者过边境没护照,唱一遍国歌就放行;新西兰遭遇地震时,中国大使馆直接承包了当地所有的民用直升机,40个小时后,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超级飓风横扫加勒比岛国多米尼克时,中国救援队逆风而行, 400多名中方受困人员全部撤离,无一伤亡……人们愈发感受到,祖国就像母亲,平日里默默付出,危难时挺身而出。

审题立意

对于这则叙事性材料,我们可采用抓关键句的方法进行立意。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这几年,中国式撤侨愈发引人关注,每一次都能激荡起浓浓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向心力”和“人们愈发感受到,祖国就像母亲,平日里默默付出,危难时挺身而出”。据此可有以下立意:

①祖国就像母亲,平日里默默付出,危难时挺身而出;②中国式撤侨,能激起人们浓浓的爱国情感;③中国式撤侨,能增强民族向心力;④中国式撤侨,体现了温馨感人的中国“暖实力”;⑤中国式撤侨,离不开与日俱增的中国“硬实力”;⑥“国家爱我”与“我爱国家”,互为因果,互相影响;⑦强大的国家后盾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被善待。

6

芳华

1

内容挖掘

芳华,亦作“芳花 ”。其释义有:1、香花。2、美好的年华。3、茂美。龚自珍《洞仙歌》“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中,芳华即指美好的年华。

2017年12月15日,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的电影《芳华》上映,影片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大热,启发了人们思考青春与人生选择这一重大问题。与电影《芳华》同名的词语,芳华,一时间也成为热词。

2

三维解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从“五四运动”时的“山河破碎风飘絮”,到今日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风景这边独好”,当代青年已远离社会动荡、告别物质匮乏,正享受着时代进步的丰富馈赠。生在和平发展年代,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当代青年,拥有前人难以企及的良好条件,也承载着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阵痛和焦虑。面对激烈竞争和各种压力,是坚守理想信念,还是在物质诱惑中随波逐流;是安于现状一味求稳,还是敢于迎接挑战在时代进步中挺立潮头,无不考验着广大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命题范例

(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材料中的三个时间节点分别展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青春”的诠释,体现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结合三层内容,围绕“祖辈”“父辈”“我们”等词语的象征义,领会关键词句的意旨,从而把握其中的哲理。

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先总说青春:祖辈、父辈的青春或者当代青年的青春;或者从青春变迁(一百年前、五十年前、现在)来谈不同时代的青春生活;亦或者可以从青春与时代的责任、历史的担当来看。

具体如下:

第一层立意:1、祖辈的青春;2、青春的呐喊;3、青春万岁;4、父辈的青春之歌;5、青春拒绝迷茫;6、青春里的个性飞扬。

第二层立意:1、青春的变迁;2、对话青春100年;3、三代青春里的祖国未来;4、青春100年,我们再出发。

第三层立意:1、100年青春里的那一抹历史剪影;2、100年青春里的时代召唤;3、青春筑梦100年。

7

诗与远方

1

内容挖掘

这句话出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诗”可以指不同于世俗的追求和个人高尚的品格情操;“远方”可以泛指每个人内心的远大理想。简单说来,“诗与远方”即指理想的生活。“诗与远方”并不是实指,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这世界上的一种美好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真正的憧憬。

2

三维解读

在一般人的理解里,诗代表美好、浪漫和希望。而远方,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吟着诗,眺望远方,就不会困厄在眼前的苟且里,人也会更快乐,不是吗?

诗与远方究竟是什么?我想它们绝不代表无度的挥霍和无聊的炫耀。诗与远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去到某个景点,发一张美图过的照片,再配上“诗和远方”这几个字,这仅仅是些许人的一厢情愿和一往情深,他们觉得,这,就是诗与远方。

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回归日常的柴米油盐。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地鸡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到诗和远方真正的价值。

3

命题范例

(一)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是啊,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审题立意

我们在构思行文时,提示语中有句话很值得揣摩:“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它暗示此题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实写,比如写向往某处风景名胜;虚写,则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写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等。

本材料关键词“远方”是个虚实相生的词汇,其含义具有虚实多个层面,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是“远方”的内容要明确,不可含糊其辞;二是文章的基调要与所给材料相符,不要出现破败、阴暗、名利等意象;三是不能舍弃远方,只关注眼前,全文中要出现“远方”。写作时立意可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

①活在当下,追求远方;②描画某种理想境界,如教育、环境、人生图景等。

8

传承

1

内容挖掘

传承,是“传递,承接”的意思。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如传承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良传统等。传承和继承是有区别的,传承除了含有“继承”的意思之外,更强调“传递”,是先承再传。因此,传承的对象一般具有时间久远的特点。

2

三维解读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革开放多年以来,我们再次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我们的文化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影响,如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是处于当今世界一体化中的中国人应该思考的一个时代性问题。此主题既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又能引导考生增强民族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因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传承既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发展;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乃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真正优秀的东西,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制约的。因此,我们要大胆传承一切优秀的东西。此外,传承还需要勇气,需要眼光。

3

命题范例

(一)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镜。——罗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叶燮

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

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几句话的含意,然后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进行作文。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若只是一味传承而缺少创新意识,便阻碍了发展;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创新促进发展,对国家如此,对个人、团体或组织亦如此;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传承与创新要有机结合。

9

真相

1

内容挖掘

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相:本相、底细、实情、事实、原形等。一般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区别于表面的或假造的情况)。如:真相大白,也作“真象”。

2

三维解读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似乎越来越遥远。

一是基于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而言,自媒体信息平台上的具有业余化的特点。就传播主体来讲,自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可以是普通大众中的任何一个组织;是平民化、草根化的交流平台,其信息的发布、加工、传播都按个人意愿完成;而受众也倾向于自由选择符合其意向的信息。同时由于信息发布者的草根化,导致主观化、平民化的信息不断增加,或是缺乏原创的信息被大量转载、分享,且由于技术监管的不完善,直接造成大量不良信息,如谣言、虚假信息、色情广告等通过自媒体大肆泛滥。信息本身真实性的降低和信息量爆炸增长,加上并不完善的监管纠错机制,客观上为我们接近真相增加了难度。

二是就信息的接收者的特性而言,真相的最终获得不仅仅依靠于完整真实的信息传播,还需要人们有一个探求真相的过程。自媒体基于网络环境开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样态,为人类生活开辟了“第二世界”,具有虚拟性、游戏性等显著特征。每一个网民都可以不公开自身的姓名、身份、职业,网上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任何情况。由于真实身份的虚拟,真实社会中个体之间外在的差距也一并被抹杀。另一方面,电脑、手机等工具为生存在激烈竞争与巨大压力下的人们提供了惬意愉悦的游戏式环境。畅游在娱乐、群体聊天、恶搞笑料中的大众将理性暂时丢弃,体验着游戏般无拘无束的狂欢。正是在这种狂欢的心态之下,人们也就不再去关心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因此真相也就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3

命题范例

(一)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一切生活的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于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读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所思和所想呢?请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是讲生活有意义的必要条件是弄清楚生活的奥秘,强调认知对于生活的价值。第二句话则相对或相反,认为生活有滋味的必要条件是不需要知晓真相或不需要知晓全部真相,强调不知对于生活的效用。后者强调的是“滋味”,有别于前者表述的“意义”。

两句话的核心差异在于“弄清”与“不知(不尽知)”之间体现了两种人生观各自所具有的价值评判的不同。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人需要弄清一切生活的奥秘,生活才有意义;②人即使没有弄清一切生活的奥秘,生活也一样有意义。③对于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④对于生活的真相,必须全知道,生活才有滋味。⑤生活中的奥秘(真相),有的需要弄清,有的不知或不尽知,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或才有滋味。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一大看点,今年高考作文会围绕哪些方面出题呢?特级教师整理的十大押题,有需要的赶紧分享收藏吧!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梦想作文300字 500字作文 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官网 打屁股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600字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 作文500字 写景作文400字 我的妈妈作文 作文600字 堆雪人作文 成长类作文 春节作文400字 写景的作文 读后感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作文 有你真好作文 春节作文500字 亲情作文600字 下雪的作文 300字作文 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 春节趣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 下雪了作文 写人的作文400字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关于过年的作文 成长作文600字 元宵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