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6高考作文素材名人类:甘地(优秀篇

2020-08-25 13:00:01
相关推荐

2016高考作文素材名人类:甘地 2016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类:甘地 甘地——宽容的爱 甘地的爱就是上帝的爱。他用忍耐的爱敲打 着英殖民者的良心,用博大的爱教育和联合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 用牺牲的爱让人们在仇恨中清醒。 甘地是平凡的,他没有泰戈尔的 诗人天才,没有遭受过玛拉克里什纳的那种神秘梦幻的折磨,也没有 受到维达卡南达的那种不可抗拒的热情的驱使。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外表简朴,学业平庸,毫不出色。他的体力、他的智力丝毫看不出在 他的身躯里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潜能。但是,甘地确实是伟大的人,他 的伟大在于他的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孜孜不倦以及为人类的和平而 费尽苦心。他的生活是一次努力奋进的长途跋涉,他以常人的步伐, 一步步攀登着,当他到达顶点时,我们看到,甘地——他,已经超越 常人。 甘地自内心发现了和平力量,成功地与他人分享,他几乎独 自以只手之力将大英帝国赶出印度。为了这个目标,他透过谦恭、耐 心、坚持、坚忍等美德的实践,提升了高于一般人的心灵程度。 曾这样说:“我始终是个乐观主义者,这并不是我要证明正义是繁荣的,而是我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最后正义一定会繁荣的。”“我 的乐观主义是基于发挥非暴力的、个人能力的无限可能性的信念上。” 他所相信的正义和非暴力,是出自彻底地洞察自己,从而无条件地在 自己的心灵打下一个对人类的绝对信赖,这信念即使是死也不能夺去、 也不能破坏的。 甘地时刻都在用悲悯之心怜恤、以光明照耀、以仁 爱之心拯救人心的阴暗、权谋的肮脏、暴力的血腥,他用生命谱写了 一个大写的爱。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 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后代是一种 教益,为此,人们将永远牢记他。 ——泰戈尔 他是个天生的宗教 家、一个不可缺少的政治家。 ——罗曼 罗兰 在今天,我 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自由的缔造者,我们的国父。他弘扬了印度 立国的传统精神,高擎着自由的火炬,驱散了四周的黑暗。我们时常 不配作他的追随者,违背他的指示,但不只我们,我们的子孙后代均 将铭记国父的指示,铭记这个伟人——他的信心与力量、勇敢与仁爱 的精神。我们将决不让自由之火熄灭! ——尼赫鲁 一位78 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希望;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伦敦《纪事报》 甘地 全名叫莫汉达思 卡拉姆昌德 甘地。1869 年,甘地诞 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达城。祖父和父亲曾是一个小土 邦的宰相,也是虔诚的印度教徒。甘地自小受印度文化熏陶,酷爱印 度民族文化,同时也受到印度教中有关“非暴力”、“自制”、“宽 容”、“以德报怨”等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后,甘地远渡重洋,到 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考进伦敦大学,主攻法学。在英国期间,他潜心 研究《圣经》,把基督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义中“以 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不抵抗”和“自我克制最高尚” 的宗教结论。这一宗教结论后来又演变为政治上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 1893 年,大学毕业不久,甘地受聘为一家印度公司的法律顾问,到 南非任职。在南非期间,他目睹了白人殖民者如何歧视印度人的种种 劣行,感触颇深。这使他萌生了反对白人统治、争取印度独立的志向。 甘地深入印度侨民当中,创办学校,出版刊物,开展反种族歧视斗争。 二十多年间,甘地形成了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体系:即用罢工、 请愿、绝食等非暴力手段,与殖民当局斗争,争取合法权益,最终达 到民族自治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 的祖国。他把在南非积累的斗争经验和形成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带回 印度,脱下皮鞋、西装,穿上土布衣衫,深入群众,宣传非暴力不合 作主义,并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在这期间,甘地成功地领导过孟 买农民的抗税斗争,还领导阿麦达巴德纺织工人按照非暴力不合作路 线,坚持罢工,后来又使罢工转化为绝食,迫使工厂主接受了为工人 增加工资的斗争要求。经过这些斗争,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日益 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国大党发展成为拥有一千万党员的大党, 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甘地也成为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最 高领袖和“圣雄”。 1919 年,甘地利用印度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机 会,发动了第一次全印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1930 年,甘地又利用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大危机的机会,以反对英殖 民政府的食盐专营法为契机,发起声势浩大的食盐进军,掀起了全印 规模的第二次反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甘地领导下,并经过长期的 斗争,直到1947 年,英国政府被迫放弃对印度的统治权,印度获得 独立。甘地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终于获获得胜利。 1947 13日,距印度建国仅剩一天半时间,圣雄甘地赶到加尔各答。此时 的他应该留在新德里享受国父的荣耀,但是加尔各答的局势已经使他 不能够再耽搁一分钟。当地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流血冲突愈演愈烈, 为这个国家的前途蒙上了阴影。甘地确实满心悲哀,他来到加尔各答, 后来又来到德里,想要以爱的精神平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教派 骚乱和流血冲突。除了爱,他没有别的武器。他到处走访、祈祷、演 说,忍受不理解的人们的辱骂和骚乱,他最后的办法是绝食,“汝行 乎,吾死”。他的精神终于感染和震撼了人们,人们的注意力渐渐从 “街道上的暴行转移到这张小床上来了”尼赫鲁语,加尔各答出现 了和平和亲善的景象。这样,在同样是印穆聚居的印度北部的旁遮普 万人军队没有做到的事情制止宗教骚乱,却在这座250万人 口的,历史上最倔强最血腥的,现在又即将如火山爆发的加尔各答城 里,由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做到了。这就是著名的“加尔各答奇迹”。 甘地一生有16 次绝食,其中有2 次是绝食三周,只喝一点苏打水。 他多次在绝食中濒于死亡的边缘,最后一次绝食是在他79 岁的时候, 在他死前半个月,共绝食121 小时30 分钟。甘地如此谈到自己吃苦 的意义:“我们只受打,不还拳,我们用自己的痛苦使他们觉察到自 己的不义,这样我们免不了要吃苦,一切斗争都是要吃苦的!自己受 苦意味着对人的信任和希望,意味着对人性中某种善端的尊重。这也 是一条自我忏悔,自我纯洁之路。最后,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就会在 经受重重痛苦之后取得胜利,如果你错了,那么受打击的只是你个人 而已。” 甘地接着又把这种和平带到了首都德里,办法仍然是自己 吃苦,自己默默地忍受牺牲,后来,他又准备徒步穿过旁遮普省的大 地,前往从同一母体诞生的另一国家——巴基斯坦,一路宣讲和平的 福音。 1948 月30日下午5 时,人群突然一阵骚动,然后自动 向两旁分开,形成了一条通道。甘地从通道尽头,慢慢地走过来。当 甘地走到离戈德赛只有三步远的时候,戈德赛向前走了两步,按照印 度传统的方式,把手放在胸前,向甘地鞠躬。在人们都以为他是个虔 诚信徒而没注意时,戈德赛突然向半米远的甘地连开了三枪。甘地手 捂胸口,挣扎了一下,然后慢慢倒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教师资格证作文评分标准 节约时间的作文 我会洗衣服的作文 选择坚强作文450字 美丽的夏天作文 作文我惹祸了 怕黑的作文 如何写好想象作文 人生的经历作文 把握现在作文400字 作文标题怎么写 窗外的树作文 三年级有趣的发现作文 关于枫叶的作文 我的梦作文600字 茶杯犬的作文 描写同学的英语作文 补作业作文 永城日月湖作文 竞选班长的作文300字 清明节的作文450字 有关自强的作文素材 作文我最敬爱的人 温暖的时刻作文700字 隐贤山庄一日游作文 介绍泰安的英语作文 家乡的初冬作文 关心爸爸妈妈的作文 桂花树作文 军训感悟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