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时评作文素材:遏制“高考移民” 追责还须一严到底

2020-08-29 17:39:01
相关推荐

摘要:

最近,又一批“高考移民”被取消高考报名的资格。据报道,5月13日,深圳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对深圳市富源学校“高考移民”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的通报》,深圳市富源学校2019年高考报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属“高考移民”,弄虚作假获取广东省报考资格,对上述32名考生,取消其高考报名资格,对深圳市富源学校予以行政处罚,核减该校2019年高中招生计划的50%;责成深圳市富源学校董事会作出深刻检查,责令深圳市富源学校对直接责任人及有关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认真整改存在问题,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南方+”客户端5月1

最近,又一批“高考移民”被取消高考报名的资格。据报道,5月13日,深圳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对深圳市富源学校“高考移民”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的通报》,深圳市富源学校2019年高考报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属“高考移民”,弄虚作假获取广东省报考资格,对上述32名考生,取消其高考报名资格,对深圳市富源学校予以行政处罚,核减该校2019年高中招生计划的50%;责成深圳市富源学校董事会作出深刻检查,责令深圳市富源学校对直接责任人及有关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认真整改存在问题,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南方+”客户端5月13日)

当今中国最公平的考试,恐怕非高考莫属,但“高考移民”问题却直击社会公平的软肋和痛点。客观上,由于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年来,一直是以全国各省(区、市)分别进行评卷、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这驱使一些来自生源众多、优质高校录取名额较少省份的考生家庭,拼命地“削尖脑袋”,将比本省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薄弱、录取情况又相对宽松的省份,作为高考“移民”的目的地。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自然和社会规律使然。从深处看,“高考移民”的出现,也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制度的积弊所致,而不能归咎于个别考生及其家庭,但客观而论,这样颇为“精明”的做法,也的确走到了社会公平的另一面。对于那些教育水平落后地区的考生,面对“闪考”的高教育水平地区“种子选手”,想要“脱颖而出”,必定是难上加难,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鸠占鹊巢”,分区高考的政策功能也将无从实现。

如今,有关部门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有关考生进行了甄别,查实“高考移民”,并取消其高考报名资格,这种“恢复原状”的处理,无疑体现了公平精神。对于那些“高考移民”,“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在册不在校”“在校不在籍”等乱象,固然与学校方面“不作为”或“乱作为”相关,但也与教育部门的监督不严不无关系。

以这起“高考移民”事件为例,之所以问题浮出水面,是因为深圳高三二模成绩公布,有家长发现全市排名前10的学生里,有6人来自深圳富源学校,而富源学校本是一所普通的民办学校,中考录取分数原本要比深圳排名靠前的4所公立高中低近100分。这些“微妙的数据”,本应为教育部门“秒懂”,可为什么是家长,而不是负有监督职责的教育部门发现“异常”?其中有没有失职渎职,还需要查个水落石出。

这起事件发生后,广东省招办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相继发布通知,要求做好广东普通高考考生报名资格复查工作,坚决治理“高考移民”投机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教育教学和高校招生考试秩序。但是,同样需要引起关注的,还有“高考移民”的流出地。

审视“高考移民”的发生,一般是从人口密度大、教育水平高、录取比例低的地区,向人口密度小、教育水平差、录取比例多的地区“流动”。在高考之前,优秀学生“不翼而飞”,或是“无籍在学”,这些不无蹊跷的动向,本应引起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关注。根据教育法,“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生”,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给予罚款、撤销招生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

遏制“高考移民”,追责还须“一严到底”。在打破户籍限制的同时,加强学籍监管,严防考生家长、中介机构、学校等联手造假,严惩“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造假行为,防止“套取”优惠政策,教育才会更加公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