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聚焦“中国味” 考生“两耳不问窗外事”很可能束手无策

2020-09-02 15:36:01
相关推荐

2019上海高考作文题昨日揭晓,这是一道关于“中国味”的材料题。复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微博又一次火了:“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几乎一字不差地复制了我父亲辛丰年《耐人寻味的中国味》,那么这就是最完美的标准答案了。”

严锋教授的父亲是知名音乐评论家辛丰年先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辛丰年先生为《读书》、《音乐爱好者》、《万象》等杂志撰写音乐随笔,著有《乐迷闲话》、《处处有音乐》等十余种作品。

其中,《读书》杂志1990年第2期发表了辛丰年先生的文章:《耐人寻味的中国味》。在这篇文章中,辛丰年先生讲述了他对中国音乐重新发现的过程,“如果不是倾听西方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可能自己也就不会对音乐的中国味发生兴趣,从此有意识地‘寻味’”——而这极可能是2019上海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来源。

语文科目一结束,晨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严锋。严锋表示,自己看到作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眼熟”。翻出父亲的作品一比较,印证了他的猜想。

在严锋看来,这个题目“有点难”,要求考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要多面,还要有综合比较的思维能力。

“我父亲是一位西方古典音乐的爱好者,但是他在更多了解西方音乐之后,对中国风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喜爱。”严锋表示,在他看来,父亲这篇原作蕴含的意思,“就是我们要跳出来、走出去,才能对人和事物有新鲜感,才能有更全面深切的认识。这个道理是很富有展开性的,可以延伸到很多领域,特别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比较。当然这也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储备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严锋发出上述微博后,不少网友也提出了各种写作的角度。不过,严锋并不赞成写作时以“音乐”就事论事。“只写音乐没有问题,问题是只写音乐太难了,所以最好是先从音乐入手,破题、承题和起讲都结合音乐,引申到他物,这样最易得高分。”

严锋表示,对这道作文题的主旨,他的理解是“只有走向世界,进一步开放,才能真正发现本民族的特色和力量所在,实现民族的复兴。”

有意思的是,去年严锋曾向广大考生提出了背诵《少年中国说》的建议,还曾探讨过“幸存者偏差”,而这些内容在当年的全国高考题中都有所涉及,因此不少网友笑称,“高考命题老师大概都是严教授的微博粉丝!”

责编:邬迪、轩召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生日作文300字 游凤凰古城作文 我的读书经历作文 我心飞扬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70词左右 包饺子的作文400字 我懂得了宽容作文 亲情伴我成长作文 小升初写事作文 勤能补拙作文 介绍荷兰的作文 学打乒乓球作文 六级作文句型 母亲的爱作文500字 奋斗正当时作文 绑架女生作文 我们一起来作文 励志类作文600字 游乐园作文200字 成长作文700字初中 高考甘肃作文题目 语文报杯获奖作文 描写包饺子的作文 描写百合花的作文 坚定理想信念作文 创新杯作文大赛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素材 作文提纲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