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萧红和她心中的黄金时代

2020-09-20 11:18:02
相关推荐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被鲁迅称作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虽有才华榜身,却也难逃一个时代的束缚。她一生都在追逐,追逐她的爱情,她的自由,她的黄金时代。

萧红1936年摄于日本

大部分人认识萧红可能是从许鞍华执导的电影《黄金时代》开始的,2014年影片上映后,萧红名噪一时,人们谈论着她和萧军、端木之间的爱情故事,好奇她和鲁迅的关系,萧红的生平被不断挖掘。

电影《黄金时代》汤唯饰演萧红

这正应了萧红生前对自己的预言:“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久流传。”殊不知,萧红的作品远比她的绯闻更精彩,过人的叙事本领,诗一样的语言,让这位有才情和气质的女作家被历史铭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创作灵感的幸福源泉

1911年,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8岁时,萧红的生母病逝,父亲便续娶他人。一个吝啬苛刻的父亲,一个满怀心计的继母,让萧红的童年笼罩着一层阴霾,所幸还有一个疼她的祖父,为她黑暗的童年照进一缕阳光。

少年萧红

慈祥仁厚的祖父对萧红来说就是全部,只有在祖父这里她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爱和温暖。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

《黄金时代》电影截图

在祖父的身边,萧红自幼就接受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

“我睡在祖父旁边,祖父一醒,我就让祖父念诗,祖父就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念完还要祖父讲解其意,早晨念、晚上念,半夜醒了也念,念诗成了萧红的心头大爱。这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就了她诗意般的写作语言。

祖父一天到晚都在后花园劳作,萧红就跟着祖父在后花园玩乐,锄草,吃黄瓜,捉蜻蜓,采花……玩累了用草帽遮一遮,睡上一觉,一切对她来说非常美好。这个承载了萧红幼年时最多温暖记忆的大花园,后来便出现在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中,成为她幸福的源泉。

《黄金时代》电影截图

“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的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在祖父的陪伴下,萧红快乐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8岁时,祖父去世,失去了最亲的人,萧红对这个家再无半点留恋。初中毕业后,萧红不顾家人反对离开呼兰县,到北平读高中。自此,萧红颠沛流离而又痛彻心扉的人生便开始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文学路上最重要的两个男人

萧红的一生只有31年,在她短暂的生命中,写作和男人是不可或缺的。写作能发泄她的情绪,但不能养活她的寂寞,她无法独立生活,从此便与男人不可分割。和表哥私奔,与未婚夫同居,结识萧军坠入爱河,与端木闪婚,最后在骆宾基的陪伴下去世。

这样错综复杂的爱情在我们看来太过狗血,但萧红真的没遇到过好男人吗?答案是否定的。萧红在文坛上能有今日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两个男人的指引。一个是他深爱的三郎萧军,另一个则是她文学道路上的导师鲁迅。

1935年萧红与萧军合影

萧军是萧红文学创作上的领路人,当年正是由于二萧的相遇才成就了后来的作家萧红。有才华的人是会发光的,萧红写的诗、画的图让萧军看到了她身上的光芒,从而产生了仰慕之情,以致忽略了她当时不堪的外表,救她于危难,说她“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黄金时代》电影截图

萧军欣赏萧红的才华,但他那种“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的爱情观让萧红没有安全感。电影《黄金时代》中有一段对话揭示了萧红的不安:

《黄金时代》电影截图

于是她拼命写作,把自己的“才华”展示给萧军看,想成为萧军“丢不开”的人,之后便开始了相爱相杀的人生旅程,真是“成也萧军,败也萧军。”

有才华的人倘若遇不到伯乐便会怀才不遇,萧红是幸运的,除了萧军她还遇到了鲁迅。鲁迅之于萧红是伯乐,是导师,亦是能寻到“温情”的避风港。萧红的文学创作与鲁迅密切相连,正是由于鲁迅的提携和帮助才让二萧在文坛站稳了脚跟。

中年鲁迅

“我们刚来到上海的时候,另外不认识更多的一个人。在冷清清的亭子间里读着他的信,只有他,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

“我们这两颗漂泊的、已经近于僵硬的灵魂,此刻竟被这意外而来的伟大温情,浸润得近乎难于自制地柔软下来了,几乎竟成了婴儿一般的灵魂!”

鲁迅带给两人的除了精神慰藉,还有实际帮助,他为萧红的《生死场》把关,并亲自题写了序,还请现代著名作家胡风写了后记,资助萧红的《生死场》出版,并多次向国内外学者推荐她的作品。萧红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没有鲁迅,没有自己的今天。”

萧红《生死场》

鲁迅对萧红的影响是巨大的。受鲁迅的影响,萧红确定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她不仅喜欢写身边熟悉的人、事、风土民情,更注重深度写作,她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正如鲁迅在《生死场》的序里夸赞道:“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家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鲁迅对萧红是寄予厚望的,他曾预言:“她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她很可能取丁玲的地位而代之,就像丁玲取代冰心一样。”的确,虽然萧红英年早逝了,但她在文坛上的成就与两位巨匠相比丝毫不逊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黄金时代”来临了

萧红是天生的创作者。许鞍华导演曾经说过:“她写特别残酷的冷和饿,居然写出诗意。她的文章里,大自然的美与人的惰性和残酷形成反差,而自然特别残酷时,人又特别温情。她在这方面肯定是个天才!”这种才情的源泉除了萧红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外,还有她对知识的无限渴望。

《黄金时代》电影截图

读书写作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为疗情伤,萧红于1936年7月东渡日本。在日本,萧红经常写信嘱咐萧军寄书给她。

“这里的天气也算很热,并且讲一句话的人也没有,看的书也没有,报也没有,心情非常坏,想到街上去走走,路又不认识,话也不会讲。昨天到神保町的书铺去了一次,但那书铺好像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这里太生疏了,满街响着木屐的声音,我一点也听不惯这声音……你还是买一部唐诗给我寄来。”

在东京,原本就身体虚弱的萧红由于天气原因经常伤风感冒,即使这样,对于写作她也丝毫不放松。

1937年 萧红在日本东京

“二十多天感到困难的呼吸,只有星座是平静的,所以今天大大的欢喜,打算要写满十页稿纸。”

1936年9月4日,萧红到东京近一个半月,完成了一个三万字的中篇小说《家族以外的人》,之后还写了一系列自己乡村生活记忆的小说。

在日本的这段时间里,萧红领悟到自己的“黄金时代”来临了。

《黄金时代》电影截图

“希望固然有,目的也固然有,但是都那么远和那么大。人尽靠着远的和大的来生活是不行的……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 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 ……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

对于萧红的“黄金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一生穷苦、颠沛流离的女子找寻到的“黄金时代”究竟是什么?我更愿意理解为她在写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寄托与归宿,这样的人生对于萧红来说才是圆满的。没有外界压迫,安心创作的黄金时代。

萧红笑得最开心的一张照片 1940年摄于香港

以前有人曾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但千万别活成她那样。”现在回头想想,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她的人生其实比小说、比影视活得更精彩。

这是属于她的黄金时代,也是我们的黄金时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一束阳光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350字 珍惜的作文800字 初一作文600字叙事 尊老爱幼作文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过生日作文 童年趣事写一篇作文 自己的优点作文300字 给某某的一封信作文 描写风景的英语作文 珍藏友谊作文6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零作文 随便作文300 带提纲的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 这一刻 作文 关于积极向上的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 扫黄打非作文400字 小考的作文 生活经历作文300字 母亲的关爱作文500字 生命是什么作文300字 学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有家人真好作文 幸福的约束作文600 你最喜欢的食物英语作文 叙事作文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