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2020-09-23 14:15:02
相关推荐

我非常荣幸的观摩了山西省2012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音乐课“十佳教师”现场评选活动。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

这次活动是由省电教馆承办的,参赛的20多位老师都是上半年在各个地市经过过五关斩六将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我们学校的成妮霞老师就是这次参赛成员中其中的一员。观摩教师共有200多人,来自全省的同行们济济一堂,舍不得放弃任何一节课,大家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尝着各具特色、独具魅力,不同风味的音乐课。现在我就简单的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比赛中音乐课的共性:

一、把握要素,突显“音乐”的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曾经由传统的重视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主体感受转变为更多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于是,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各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之中进入了音乐课堂。然而当教师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入到新理念的运用,把精力放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势必也陷入了一定的“误区”,即更多花样的教学形式成为空洞的“花架子”,缺少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投放与落实,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课堂中并无多大收获。

而在本次的评比活动中,没有了过多“华而不实”的师“导”生“演”,课堂中呈现更多的是教师引导下师生对教材中音乐要素的细致深入挖掘,如:每个作课老师很注意在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有明确的目标投放,让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逐渐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每一个重点与难点的处理都依据教材内容从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入手加以突破,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因此可以说,如今的音乐课堂,已经过了“死板”的传统模式,“热闹”的改革模式,到了一个新旧融合的探索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明线”(形式)与“暗线”(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地表演,教师也不再是一味地无的放矢的表扬,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独具匠心,营造生动“和谐”课堂

本次参赛课在“体现音乐性”这一总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如:某老师的三年级唱歌综合课《小骆驼》。课前教师做了精心设计与准备,将歌曲演变成故事的形式分段呈现给学生,新颖有创意,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歌曲学唱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次的聆听与范唱,而每一次都突显了音乐性上的挖掘,投放不同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歌曲处理环节作课老师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用怎样的情绪,怎样的速度,怎样的力度演唱,而是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歌曲的情绪,巧妙解决教学重难点,不留痕迹、浑然天成。再如《打字机》作课教师随音乐同步进行图形谱板书,将视觉、听觉进行有机结合,将音乐结构进行巧妙展示,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音乐地图”,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蝈蝈与蛐蛐》歌曲中细微的音乐要素很多: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强弱力度处理、同一字长短音,是否拖腔处理对情绪表达的影响等,作课老师都做了点拨引导和艺术的处理。尤其是教师生动形象的形体模仿、声情并茂、挥洒自如的演唱让歌曲更富特色,极具感染力。学生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情趣倍增、积极投入,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给了大家难得的精神享受。

本次比赛中,也出现了几节有深度、有层次、有内涵的音乐欣赏课。如:《孤独的牧羊人》、《新疆是个好地方》……都体现了音乐教师创新的思维、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作品良好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画龙点睛”

我们不能否认音乐课件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激发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然而并不是任何音乐、在任何一遍的欣赏时都适宜用教师给赋予的形象意义加以解释。音乐课堂中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效果也是各不相同。还音乐以本身的不确定意义,给学生更多聆听的机会和想象的自由,或许才是音乐所应该展示给孩子们的独特魅力。

这次作课老师大多都本着课件服务于课堂的宗旨,本着实用的原则,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巧妙地解决了歌曲的难点,既美观又实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适当,不但使课堂增色,也给我们观摩教师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启发,所以在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问题上,一位专家评课时的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课件的运用分三种情况:(1)必须用——即去掉课件便达不到好的效果。(2)可用可不用的课件,我们就可以不用。(3)用课件来解释音乐的做法根本就不可取。

四、专家点评,明确音乐课堂思路

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获益颇丰的还属比赛后的专家点评。4位专家针对参评课的点评和建议,可谓提纲挈领、一语中地。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来设定,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来展开。(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为‘学生能够……’)

(2)备课时应反复琢磨,多唱、多听音乐作品,突显“音乐形象”,把握“音乐要素”。

(3)设定的问题应该突出“音乐”性,要实际。

如有些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生:热爱劳动……(音乐形象把握不准。)

师:这段音乐告诉我们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生:……(不着边际)

(4)对歌词挖掘很深,却忽视了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如:“休止符”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节奏、旋律的对比呼应等都应是把握的要点。

(5)不要太过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如部分课堂歌曲完成不好,学生展现太少,只因被其它活动冲淡。“自己唱歌才是最好的体验!”

(6)欣赏课应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7)音乐应该是“听”出来的,是一个从感性(声音)——理性(谱例)——感性的过程。

(8)创编活动可有一个特指的范围,避免整首歌曲的创编。用“lu”“la”等模唱时要适当,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新学了一首歌,难度过大。

(9)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可超越教材内容、追求多样化的课堂。如:纯粹的乐理课、音乐家故事课、不用课件的课等。

(10)关注乡土教材利用、突出地域特色。

(11)教师专业基本功及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如:键盘(出现音不准、和弦不对的情况)、声乐、语言的修养(语言不丰富、情感不到位等情况)。

(12)应当注意的教学细节:

避免教师一遍一遍地跟唱;起拍时手势、语言等要干净,不要重复;多媒体画面太花哨,会影响听觉;避免过多专业术语的运用(太成人化);刚学会歌曲时不要马上用伴奏带;避免和学生太过亲昵的肢体接触;教师无意的走动、活动、转身等不要破坏了音乐营造的意境……

本次比赛与以往有着不同的规则:

一是评分标准有了改革。比赛时除4位省级重量级评委外,众多的观摩老师也有评分的资格,评委的分值占总分的60%,而观摩老师的分值要占到总分的40%。所以听课的时候大家听的特别认真,观摩教师边听边互相切磋,互相讨论,亮出自己的观点,大家虽然不认识,但在一起没有陌生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收获的同时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二是授课时间有了新的要求。面向学生授课,但讲课时间只有25分钟,25分钟里,既要展现出你的课堂理念,还得符合教学常规的教学流程,同时还得展示出你的课堂亮点,这对作课老师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

三是观摩老师在作课老师的答辩环节中参与度很高。一台好戏,既要有演员的精彩表演,也要有观众的热情捧场。前来观摩本次活动的200多名音乐教师,就是具有高涨教研热情的“观众”,他们的“捧场”方式,除了听课现场的鼓掌叫好外,还有向选手们大胆的质疑,提问与争论。因为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引起了对热点疑点问题的关注,辩论,从而提高了认识。

本次比赛音乐老师展示给大家的是:

一、教师的音乐基本功扎实

在本次比赛活动中,每个老师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基本功,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有的琴很娴熟,有个歌唱的很专业,有的舞跳的很优雅,真是八仙过海,各显身手。

二、教学方式有了创新

这次比赛中,所有的参赛老师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他们都在通过创设情境、编排游戏、开展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主动去探究。

三、课堂设计各具特色

本次比赛中,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却是一致的和谐生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使得老师驾驭课堂更加游刃有余。如《少年阿凡提》这节课,在学习这首歌前,老师用穿越时空的设计让学生分段学习,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再如《我怎样长大》中学习歌曲之前教师边唱边双手绘画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线,不仅为后面更好的学习歌曲做好了铺垫,而且还展示了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采山》的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将歌曲与节奏乐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从这次活动中每位老师的独特的设计可以看出: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设计,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本次活动结束时,评委老师在充分肯定了这次现场教学评比课中关注歌唱、关注音乐本体、注重体验、注重音乐性、注重即兴教学等优点外,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教案中目标表述不规范的问题,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问题,知识点教学与歌曲教学缺乏联系的问题,创编过程中究竟是哪些算是真正的创作……引起了教师们的共鸣。当然专家还就“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提出了几个评价标准:第一,自然轻松,流畅清晰,不做作的课。第二,突出音乐本体,突出音乐的美,引起学生共鸣的课。第三,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第四,体现教师丰厚的音乐和人文素养的课……

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我感受到了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她们的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借鉴,也有许多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去学习。

最后祝贺成妮霞老师在本次山西省信息化音乐课“十佳教师”评选中取得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本次比赛活动中的花絮:

第9位作课教师是位男士,往讲台上一站就让大家感受了阳刚侠骨,因为他情绪饱满,激情四射,与之前一天全是女教师的阴柔之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曾想,他冷静的外表下并没掩饰住那份紧张,讲课中本来想说:“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了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一位小姑娘演唱的,请同学们来欣赏”之类,但是不知道这位老师怎样话一出口会变成:“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个小——姑娘”然后就停顿下来没了下文,听课的老师与听课的学生都还在期待出现一个“小姑娘”时,课件上却出现了歌页,同时伴有一个稚嫩的童声演唱。这时,老师们才知他出现了口误。

在接下来的答辩中,同样是这位老师。可能没想到观摩老师针对他这节课提出了很多不同看法,他有点招架不住,于是,自曝家门,说自己是校领导,很珍惜这次比赛机会……然后话锋一转:今天下面坐的这么多女教师,停顿了一下,老师们已猜想接下来他可能想说——“我有点紧张”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但竟然脱口而出的是:“我身体很健康。”……下面就坐的所有老师被这么一句话逗乐的东倒西歪,前仰后合……

第21位老师教唱的歌曲是《小骆驼》,在他之前的第17位老师已教唱了这首歌,而且对歌曲还作了很好的艺术处理。因为是同一批学生听课,所以当第21位教师讲课时,他整体感知歌曲后,本想一句一句教唱,但学生因为对歌曲很熟悉了,所以他唱一句孩子自然而然的唱下句,他很纳闷。重新说了自己的要求,但孩子们还是不不约而同的我行我素,讲课教师没辙了,只好说:“咱们班的孩子都是自学成才啊?”……

孩子们不会伪装,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就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给这位老师出的难题。

还有一位老师,讲课时边唱边舞,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当她问:“谁愿意和老师一样边唱边舞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跃跃欲试的举起了手。但老师却说:“看着你们都‘蠢蠢欲动’……听着这句不和谐的褒奖,顿然觉得课打折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5-16 19:42憩园[浙江省网友]IP:3399004196
    音乐观摩课让我重新认识了音乐希望以能多多参加这样活动丰富自己音乐知识。
    顶9踩0
  2. 2021-06-03 16:38七月骄阳[贵州省网友]IP:1731808884
    @阿四参加音乐观摩课让我感受到音乐力量尤是那些动人心弦旋律让我沉浸中无法自拔。
    顶9踩0
  3. 2020-06-21 13:35阿四[宁夏网友]IP:3407655477
    这节音乐观摩课让我受益匪浅老师讲解很生动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理解。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同桌作文 作文《变》 作文三年级下册 作文动物园 花园作文 新疆作文 写朋友作文 我的什么什么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 武汉作文 手作文 介绍美食作文 的精彩作文 来了作文 作文 味道 初三的作文 作文 味道 作文中考 700字的作文 照片的作文 美食介绍作文 作文 答案 作文句子 作文暖 作文适合 发现的作文 作文 中秋节 作文味道 知识 作文 环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