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支招“高考第一题”—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速记之成功之路篇

2020-09-29 10:10:12
相关推荐

[支招“高考第一题”—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速记之成功之路篇] **刊登于《招生考试通讯》2011.3期支招“高考第一题”—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速记之成功之路篇失误也能成就华彩 温哥华冬奥会在全场屏息期待开幕式最高潮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大的失误,支招“高考第一题”—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速记之成功之路篇。原本设想火炬台由一个主火炬和四根冰柱火炬构成,由四名火炬手分别点燃冰柱,并最终点燃主火炬。但因机械故障,一根冰柱未能从冰面下正常升起。但火炬手勒梅·多恩处变不惊,他高举火炬向观众致意,其他三个火炬手点燃冰柱,引燃主火炬,开幕式顺利进行。之后,温哥华冬奥会组委会于第一时间公开承认了这次技术失误。不仅如此,在闭幕式最初呈现的还是那个依然“残缺”的火炬台,之后,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在出现故障的冰柱前,一番检查后发现了断开的电线,解决了问题。 适用话题细节与失误、直面与坦诚、态度、得与失等。断言 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四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未能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四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四分钟内跑完了一英里的路程。 适用话题可能与不可能、人类的潜力、榜样的力量等。从“菜鸟”到明星老师 入职新东方以前,罗永浩由于高中时严重偏科,便辍学了。后来,他曾摆地摊卖旧书、卖羊肉串、倒卖中药材、做期货、卖电脑配件……但向往中的成功始终与他无缘。迷茫中,他认定要到新东方做英语教师。经过一个月的魔鬼训练之后,罗永浩开始了近乎自残的读书学习生涯。用100多斤的励志书籍鼓励自己,闭关五个月背会了所有的单词,参加招录考试,第一次站在好几百人面前试讲完全是个失败。第二次试讲,罗永浩气定神闲、挥洒自如地完成了任务,以最高分被新东方录取。在将近而立之年,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明星老师”之一。 适用话题挫折、奋斗、成功、历炼等。不可能比他们更天才 总有人询问一些关于写作、成长或成名的问题。也许下面这些人和他们创造的数字能够给出答案。 鲁迅:一生写作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胡适:全集44卷,字数2000万字;沃尔特·李普曼:开专栏36年,写作14000篇专栏;彼得·德鲁克:出版39本书,其中,85岁到95岁出版10本;张五常:现年72岁,每周写作3篇专栏,篇均汉字2000个;李敖:现年72岁,全集字数1500万字,录制电视节目超过1000辑。 一个人从28岁开始写作,一天写1000字,一年可得36万字左右,写出1000万字,需要日日写作28年;按普遍经验,要完成一部20万字的作品,起码要阅读15倍以上的文字。如果世上真有天才,上述六位应在其列。 我们不可能比他们更天才,答案简单得如此残酷。 适用话题勤奋、天才、成功等。做最贵的配角 他长得不帅,演的角色一般也都是配角,比如一个赌棍、一个颓废的警察、一个不务正业的老爸……踏入影坛20多年,他从未主演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全以陪衬身份出现,几乎演遍市井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可是,他以丝丝入扣,不着痕迹的表演方式把这些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记忆深刻。他就是吴孟达,一直为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等大牌明星做绿叶,皆以陪衬的身份出现,成为为数不多的靠演配角而红遍港台及内地的明星。一次采访,当记者问吴孟达怎么看待自己的配角身份时,吴孟达爽朗地笑着说:“我觉得这很好啊,配角有什么不好,我现在是香港最贵的男配角。” 这就是吴孟达,一个衬托主角的“配料”,却获得了璀璨的光环。 适用话题绿叶、主角与配角、平凡与伟大等。干好自己不喜欢干的事 艾伦·纽哈斯是美国阅读面最广的报纸《今日美国》的老板。九岁时,他在美国中西部南达科他州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从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赤手拾牛粪。这个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干的事,他却做得很好,从没当作是一项“艰难”的活儿……后来,他成为南达科他州一名每星期只领一美元的肉铺帮工。虽然这份工作又脏又苦又累,而且让人恶心,但他的想法却很简单——即使是干自己不喜欢的活儿,也要先把它干好,这样以后得到提升时,就能干自己喜欢的活儿了。之后,他果然成了美联社的记者,一星期能领50美元的工资……多年后,他的年薪已达到150多万美元。如果要问:成功是什么?答案就是:成功就是干好自己不喜欢的事。 适用话题为与不为、脚踏实地、思维方式等。成人达己 曾有人对美国1000多位富翁进行了调查,结果归纳出了三种最常见的发家类型:第一种为勤劳型、第二种为机遇型、第三种为利人利己型。更为有趣的是,前两种竟然只占受调查人数的20%,80%的受调查者靠的是利人利己起家并成为富翁的。比如美国企业家约瑟夫,从小患上了糖尿病,为了解馋,便为自己做了个不含糖的冰淇淋。后来,他又研制出好几种不含糖的糕点,并尝试着拿去卖,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这位企业家已开发了50多种无糖食品,畅销全美,每年的销售额都能超过二亿美元。成功竟然这么简单,不去害人,也不去苦自己,只做对自己有利、对他人有利的事情就可以了。 适用话题利人利己、成功的秘诀、善于发现等。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1987年,赵普穿上戎装,走进了军营。此后他的身份不断转变,1990年他是一个职员,1995年他成为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1997他走进北京电视台,此后就再也没有离开媒体这个圈子,直至成为央视著名主播。他的经历比较漫长,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中学毕业到读完硕士,都38岁了。慢慢长大懂事之后,他渐渐觉得不上大学或许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文化、不学习,永远都不行。他把“学习”比喻为“取粮食”:一个人在工作中,一个阶段以后会觉得匮乏,觉得被掏空了,就到学校去充电,去取粮食。这个过程其实是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你就会自然选择到学校去补充自己的养分。他说:“在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当中,发现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情,是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事情,而且不能懈怠。” 适用话题终身学习、成功与信念、充电等。品牌“痘痘” 主持人马可刚刚进入湖南经视时,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可是他一脸的痘痘,在电视上看得一清二楚,观众到底能不能接受他呢?大家心里都没谱。台长只好找到马可,直言不讳地建议他去报纸当编辑比较合适。这当头一棒,让马可所有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 有一天去书摊闲逛,他看到报纸上刊登的肥姐沈殿霞的成功之道,顿时恍然大悟,就立即找到台长说:“我虽然是有很多痘痘,但这不影响和观众的交流。因为在镜头面前,容貌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从此,马可走上主持人之路,几年后,台长决定让他和汪涵来主持《越策越开心》。几期节目下来,马可以其诙谐幽默风趣的风格征服了所有的观众,而脸上的痘痘,更成了他的“品牌”。 马可说:“生活中哪能不遭遇逆境。与其怨天怨地,还不如找准自己的优势,坚持到底。以前我常想什么是成功,今天我总算明白了,成功无非就是将你的自信演绎到极致,记住这一点,你才会明白拥有自信往往比拥有才华更重要。” 适用话题自信与成功、外表与实力、缺点与特点等。我做过一个梦 2010年9月新学期伊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自执教《开学第一课》,鼓励全国的中小学生追怀自己的梦想,作文素材《支招“高考第一题”—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速记之成功之路篇》。在讲课的过程中,袁隆平这样描述自己的梦想:“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袁老马上就要80岁了,面对《开学第一课》,他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杂交水稻能够走向世界。袁老说,到90岁时争取杂交水稻亩产能够达到1000公斤。“到那时我还能干,我还能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适用话题知与行、收获、追寻梦想、坚守等。艺术人生 钱学森年轻时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学过钢琴和管弦乐,对我国古代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有极大兴趣。大学期间,他参加了上海交大的管乐队,吹小号。毕业前夕,他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音乐和音乐的内容》一文,阐述如何欣赏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作品。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航空学会和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艺术与科学协会。数十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钱学森感慨万千:“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听说他爱好绘画、音乐等,也很欣赏他的“不务正业”,认为这些才华很重要。 “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有帮助,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钱学森常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适用话题跨界、通道、滋润心田等。支招“高考第一题”—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速记之感悟生命篇不离不弃,平淡最真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学校长“力学之父”钱伟长教授,与孔祥瑛在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相识相知。1939年,钱伟长历尽险阻到达昆明西南联大,与孔祥瑛汇合,两个年轻人于同年8月1日终成眷属。婚后一年,钱伟长只身赴美留学,直到1946年9月,他们才得以重逢。孔祥瑛写道:“久别七年重相逢,自有一番凄苦与欢乐。”他们一起熬过了民不聊生的内战时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一起遭受了钱先生被错划成“右派”后的不公平待遇;一起满怀喜悦迎接“科学的春天”。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孔祥瑛不离不弃,劝慰有加;孔老师落难之时,钱先生也伸出了有力的胳膊,给予抚慰。 适用话题笃守大爱无言、相濡以沫、一生知己等。幸福一秒钟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开始不安起来,而儿子在玻璃窗上把脸都贴扁了,张望着。我问:“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吗?”孩子转过身来对我说,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的快一个月没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生日,他和妈妈想给爸爸一份生日礼物,于是,特意坐这趟火车,希望可以与他爸爸开的那辆火车相遇,看一眼他的爸爸。 我这才知道,妈妈与儿子在火车时刻表上查到,T79和T91将会在六点多钟时,在湖北孝感区域内的某一个地方相遇。也许这两辆火车,擦肩而过的时间仅为一秒钟,但母子两人,却非常期盼能在这相遇的一秒钟,送上笑脸和祝福。 过了一会,远处传来另一列火车的汽笛声。贴在玻璃窗上的孩子大声叫着:来了!来了!爸爸的火车来了!孩子的妈妈把上半身挪了又挪,紧紧地贴在窗玻璃上。我们这节车厢顿时鸦雀无声,而那个激动得不停抖动身体的男孩,将画有蛋糕的画,紧紧地贴在窗玻璃上,那蛋糕旁,有一行玫瑰色的字:老公,保重!一个妻子送给丈夫的全部思念和牵挂,也就由这四个字表达出来。 很快,T91就开过来了,在两辆火车相遇的那一瞬间,我看见,那孩子举着蛋糕大声叫着爸爸;那女人,强忍着要跳起来的身体,安静地贴在玻璃上。 真的,就是一瞬间,也就一秒钟吧。T91和T79就完成了相遇的一刻。兴奋不已的孩子从玻璃窗前撤下来,他的母亲还愣在玻璃窗边。儿子突然抱住妈妈,说道:我看见爸爸了,爸爸朝我笑了。妈妈只是在笑着,点着头,无言地告诉儿子,她也看到了,她也很高兴。 适用话题一路有你、幸福就在一瞬间、感动等。租赁生命 在韩国非常流行一种“死一把”的活动,参与者首先要进行一个以“生命的意义”为题的测试,留下肖像,写下遗嘱,然后穿上麻布做的寿衣躺进棺材里。体验者能在棺材中听到哭声,大约15分钟后,工作人员再打开棺材,体验活动结束。据主创人员介绍,“死一把”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反省过去,珍惜现在,更好地面对未来。很多参与者都有类似的感触:“在棺材里,我非常非常害怕,想起了母亲和逝去的亲友。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我要创造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 英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托里斯博士作过这样一次调查:如果意识到生命是一场租赁,你会对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再认识呢?“珍惜身边的一切!”这是35%的参与者的共同体会。“有了危机与压力!”这是24%的参与者的心态。“处处按规则办事!”这是26%的参与者的感受。 适用话题珍惜、理性、今天与明天等。生命的价值 没有光纤,就没有互联网时代。36年前,正是高锟的一篇论文导致了光纤的诞生;36年后,他又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我感觉很满足,我有这个机会来创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这光纤的生成使得世界又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无论我拿到奖还是没有拿到奖,完全对我是没有什么意思。” “如果一个人能在世人生活中留下自己的脚印,就算他老了把一切都忘了,又如何?历史只会记住你曾经为大家做过什么,留下了什么。”今天的高锟忘记了他曾经做过的,但我们则会记住他所开创的时代。 适用话题脚印、奖励、践与行等。生死抉择 美国加州的金门大桥,被誉为“自杀天堂”。大桥上挂着一幅标语:“花上三分钟想想家人,你就可以当做看风景。”在德国汉堡的阿尔斯特湖边的防止自杀标语上写着差不多的话,不过德国人比较严谨一点儿,他们思索问题需要的时间要多一点儿,上面写着:“再给自己五分钟,你就有能力从这里重生!” 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个钢铁建筑的顶端挂着的标语曾写着:“用两分钟环顾美丽的巴黎,你的生活将不再黑暗。” 在莫斯科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上,写着“给自己一分钟冷静一下”的标语。而在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厦,防止自杀的宣传口号是:“多想一分钟,你就不用跳下去。” 在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因为环境优美而总是成为跳楼自杀者的首选之地,工作人员贴出了善意的标语,写着:“做一个深呼吸,你便转头回家。”一个深呼吸的时间不过十秒钟。 原来人一个生死抉择间转念的时间最长只需要短短五分钟,而最短可能只需要十秒钟。 适用话题视野、生命的长度、思维的高度、悟等。一位父亲的忧虑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位父亲的文章,文中透露了他心头的疑虑。孩子考取了所报学校的最后一届公费研究生。寒假归来,问了一些家常话后,转到读研的感受。孩子没有表现出我们想象中研究生的自豪感,刚考上的兴奋新奇也荡然无存,什么都很平淡,平淡得若无其事:现在研究生那么多,你以为读了研究生就咋样?再问一些,孩子直言最大的理想是将来找个好工作,多挣钱。我忽然对今天孩子们迷茫的人生目标深感不安。人的一生仅仅萎缩到个人生活,这是一种学问道德的退化还是社会某种东西的丧失?还是孩子本身精神发育的不良,信念的失血无力?人一生仅仅围绕了个人不免狭隘,这不该是一个研究生的人生目标。 交流时,当问到孩子为什么对国家对社会那么冷淡,孩子的话叫我无言以对:你看过《蜗居》吗?那里面的人一辈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挣一套可以安放自己的房子啊,仅仅是一套房子聚敛了一生的奋斗努力,还有什么心思去想什么社会国家。我们这一辈多看重责任二字,在责任中,首要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或许这样的教育在今天看来太假大空,与追求个人成功,强调个人发展、物质至上、享乐第一的现实的价值观反差太大,那么体现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家人的起码关怀总还是应该的吧? 适用话题理想、忧患、责任、关爱他人和完善自我等。**刊登于《招生考试通讯》2011.3期 〔支招“高考第一题”—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速记之成功之路篇〕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500字 谁不说俺家乡美作文 妈妈的童年作文500字 难忘的春节作文300字 成长的滋味作文500字 特别的礼物作文600字 桥作文600字初二 读后感作文300字左右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三年级满分作文大全 这就是幸福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100字左右 春节作文450字左右 春节趣事作文500字 我最喜欢的电影英语作文 我又长大了一岁作文 路上的风景作文6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800字 初二作文辅导 元宵节猜灯谜作文 过春节作文400字 大扫除作文二年级 关于包饺子的作文 关于文化传承的作文 与什么同行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400字 亲情作文600字初中 mydream英语作文 个人成长类作文 梦想作文800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