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谈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020-09-29 14:35:05
相关推荐

摘 要: 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是个热门话题。然而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比较茫然,常常不知道从何写起?写些什么?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往往是缺乏必要的阅读沉淀。写作没有速成法,没有所谓的捷径,只能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本文从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谈起,提出阅读必须持谦虚严谨的态度,接着介绍了如何从“小处”和“明处”两个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选取阅读材料,然后通过苏轼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让读者看到海量阅读产生文思如泉的经典范例,最后重点提到阅读材料要恰如其分地为自己所用,才能真正写出一篇佳作。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与写作 阅读方法 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比较茫然,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不要说字句华丽、文采发扬、观点独到,就是作文题要求的字数,也是东拼西凑,勉为其难。而写作对于应试教育,乃至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这里就无需赘述。很多学生和家长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于是就挖空心思探求写作捷径,参加各类写作培训班,花了大量的金钱、精力,虽偶有所悟,但写了一篇不错的,但到头来往往会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学与不学,写作水平不偏不倚,还是在“那里”。掌握一些必要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用法技巧与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学习要抱有谦虚谨小的态度,切记不可浮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多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文章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其缺乏阅读沉淀及生活阅历。当然对于一个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要求其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显然不太现实,何况好文章不单单有“活素材”就可以了,还要有驾驭它的能力。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要写好作文,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阅读。 那如何加强阅读?应该阅读哪些材料呢? 学无止境,对于阅读量,应该说是多多益善。少年以《三重门》一书成名的韩寒,从小喜欢阅读,据其自述,小学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本课外书,几乎每两个晚上都要看完一本书(当然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时已经彻夜《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了。可见年少成名并非与生俱来,十七岁惊人的成名文章有其海量的阅读做支撑。当然并非人人能成为韩寒,阅读量最终还是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而定的。 对于阅读材料的选取,则要从“小处”和“明处”着手。 何为“小处”?这里所说的“小处”是指平时很多学生都不会太在意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等最为基础和最为精练的阅读素材。只有熟悉了、用好了最细微的一颗螺丝钉,才能胸有成竹地盖起超豪华的五星级酒店。这些字词典,作为中华民族最为璀璨的瑰宝,其精彩绝伦,叹为观止。其中很多成语,本身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如“叶公好龙”、“拔苗助长”、“买椟还珠”,而有些则是量身定制的形象比喻,如“千钧一发”、“汗牛充栋”。如果这些“素材”写作时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那么你的文章定然是字句华丽、文采发扬、语言表述颇有深度。“勿以善小而不为”,阅读要注重从细微处着手,注重平时的点点滴滴的积累。 此处所说的“明处”是指人人明了的经典名籍,比如《史记》。无论史学价值还是文学成就都非常高,故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很多情节的记述,人物都有血有肉、生动鲜活,《鸿门宴》中对于樊哙闯宴的描述:樊哙持剑盾闯入项羽营帐,用盾撞倒拿着戟的士兵。进入帐后“西向立,凝视项羽,目眦尽裂,头发上指。”项羽握剑坐直身子问:“此人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欣赏道:“是位壮士。”于是赐酒一杯和一条猪腿。樊哙一饮而尽,拔剑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了。项羽问:“樊将军还能再喝吗?”樊哙面斥项羽道:“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千年之前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史记》对于很多史实的评述,观点独到、入木三分,让人感慨万千。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书中史料的运用,名言名句的摘引,还是学习其文章的立意表述,都大有裨益。诸如《唐诗宋词》、《巴黎圣母院》、《围城》等经典名著,以及欧亨利、莫泊桑、契科夫、鲁迅等名家的小说杂文,都是非常好的阅读,当中“滋味”,阅读者可细细品味。之所以为经典,名家之所以为名家,是已经经过了岁月和大量读者的苛刻检验,必定有其闪光夺目之处,是学生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对于一些较为深奥、颇为难懂的语句故事,学生大可以囫囵吞枣地记下,就像郭沫若先生推崇的“不求甚解读书法”,等到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成长,晦涩难懂的素材只要牢记了自然就会被消化吸收,甚至出现独到的意见和领会,而这些素材也往往是很多文章阅读者(包括阅卷老师)所喜闻乐见的。而对于一些同龄人的文章,哪怕是出版成籍的作文书,也仅可大致翻翻,毕竟很多学生文章由于所处环境生活阅历大致相当,内容情节过于雷同,没有背诵后自用的必要,如果以此提高写作,就必然事倍功半。即使有所提高也不会是写作水平,而仅仅是背诵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就算此时记得不是非常清楚,当场再查看一遍(如果条件允许),那么下次运用便会越发自如。如果你的阅读量足够多,那么对于命题作文,简直可以说文思如泉,各种素材如潮水般涌来,汩汩不止,你要做得仅仅是素材的挑选和最优化组合。这里我穿插一个小故事,阐述海量阅读产生文思如泉的经典范例。 有一次,文学大家苏轼曾创作了一篇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友人看后便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否引自诸葛亮的《黄牛庙记》之“乱石排空,惊涛拍岸”,苏轼愕然。为免人口舌,东坡居士于是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改成了“乱石蹦云,惊涛裂岸”,这就有了后来的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中可见苏轼海量阅读后,文思如涌泉,不假思索,信手拈来。 对于写作来说,阅读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唯一目的,就是要让阅读材料为自己所用。对于积累的阅读材料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不能一味“盲从”于作者,何况很多书籍的记载本就有失偏颇。我们的观点可以很幼稚,哪怕说是错误的,但也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第二步,以及很多步,不断尝试才会不断进步。 南朝·梁诗人王籍作有《入若耶溪》一诗,全诗为:“余皇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渲染山林的幽静,更是被誉为“文外独绝”,千古传诵。王安石却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对黄庭坚说,古诗“鸟鸣山更幽”,还不如“不鸣山更幽”来得好。便创作了《钟山即事》一诗,全诗为:“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其中的“一鸟不鸣山更幽”就故意逆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去,虽然王安石当时带有很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很多名家也对此颇有争议,甚至指责之声不绝于耳,但对于王安石敢于尝试和否定前人经典,勇于独树一帜地亮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还值得我们学习,也因为王安石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也使其成为北宋王朝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 如果别人的素材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么写出来的“好文章”也仅仅是“多米诺骨牌”,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行尸走肉,索然无味,一触即倒。但如果写作素材典故能运用得恰如其分,浑然一体,那么文章必然是锦上添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我引用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牛顿的一句名言与各位学生朋友共勉:“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群言出版社,2009.4.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8.1. 〔3〕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郭沫若纪念馆.郭沫若研究三十年.巴蜀书社,2010.2. 〔4〕梁启超.王安石传.东方出版社,2009.3. 〔5〕韩寒.正常文章一篇.新浪网博客频道,2012.1.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无法抹去的记忆作文500字 400字优秀作文大全 你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作文 万能的英语作文模板 描写人物动作的作文 茶文化英语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记叙文 淹城动物园一日游作文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 英语自我介绍作文50词 打屁股实践作文 关于我的家的作文 观点类英语作文 拔河作文100字 乡下人家作文三百字 背景作文 游园博园作文600字 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 感冒风波作文 母亲节600字作文 关于家史的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600字 凌霄花作文 口语交际作文200字 以让为题目的作文800字 作文大全1000 嬉戏谷秋游作文 秋天果实的作文 迈出第一步作文 北京高考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