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白说 白岩松 读后感400字

2020-10-05 21:26:17
相关推荐

第一篇白岩松白说读后感 读到这个标题,有没有觉得白岩松这部作品中其实都是“大道理”的感觉。字还是那些字,大道理还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岩松手里就是另一种感觉。 当下我们被太多的成功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成功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判断标准。只有成功,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会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们都想去成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会沮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削弱、自信心就会丧失。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你也赢不了死亡的这个结果。面对死亡这么大的一个失败,你该怎么办? 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就像一个纯净的玻璃球,有一点磨损,在别人眼里就会失去光彩夺目的本来。高处不胜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来就会摔的越狠。如果我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成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第二篇白岩松白说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白岩松是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推荐我们去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和关注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人的言论,自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白岩松了。 白岩松,央视主持人,1968年8月 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系,主持《周刊》、《感动中国》、《1+1》等节目,以其“轻松、快乐、富有趣味”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欢。 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节目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2003年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周刊》。 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担任2004和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荣获“优秀播音员主持”奖,并于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 2015年6月19日下午3时许,中央电视台《1+1》栏目官方微博“一加一”发布消息称, “根据频道播出安排,6月19日 6月26日《1+1》节目暂停播出。”2015年6月20日晚,央视《周刊》官方微博“央视周刊”发布消息称,6月19日 6月26日央视《1+1》节目暂停播出。 《白说》是白岩松2015年的作品。 这几年,央视主持人相继离职,白岩松还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节目发声。对于说话这件事,白岩松新书《白说》封面上有段话:“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所有的话,都是我说的。” 他表示,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话多是件危险的事。然而,沉默更加危险!”他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在新书《白说》后记中,白岩松对此书的总结说:“这是一本自传吗?不会有人这样问。 可我还是想抢着回答:好像是。因为在整理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一路上与人聊天的话语,其实比写在纸上的履历更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内心里走过的路。” 对于中国时政和改革,白岩松也直言不讳,他说“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 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中国软实力,白岩松在书中说:“中国人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美国所有的美好,都被这个望远镜给放大了,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日本外交部曾想把‘哆啦A梦’选作‘国民大使’,中国也有这样的大使吗?” 关注白岩松,我将继续下去。第三篇白岩松白说读后感 这两天在看白岩松的《白说》,颇有些感触。这种强烈的感觉促使我突然想写点什么。《白说》这本书听其名大概就可以猜到它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白岩松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我平常向来不太爱好此类书籍,在我看来,人生百态,各有其不同,成功和人生轨迹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很好奇从一个人眼中看社会和世界是怎么样的。 此时此刻我的心跳速率比平常快,这说明这本书给了我收获和共鸣。刷了太久的微博和朋友圈,很久没有这种在书中偶遇知音的惊喜感和幸福感了。就像张爱玲笔下所写:“原来你也在这里”。就像在铺满青石板的雨巷中,突然转身看见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这种幸福感缺失了太久。我开始认同读一本好书就如谈一场恋爱的观点了,期间有与作者心灵之通,有意见相左的分歧,只是不能争吵,不能转身离开,一阵反思过后仍然爱不释手。 白岩松在书中谈到他的读书之道时,我差点泪流满面。他说你以为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我想想自己错过的确实值得可惜。大学四年,我很多时间都是跑图书馆,借阅过很多书籍,历史类,哲学类,心理类,文学类等等。但是至今让我想重新想借阅和翻看的是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如果说我是因为爱好历史所以爱此书,那就错了。与此书的相遇说来有些不那么浪漫,如果不是大学老师布置作业,我想此生我注定和它错过,但是我虽然曾与它相遇,却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也是我至今最大的遗憾。当时把看《东晋门阀政治》当成一项任务,我爱上它是在喧闹的候车室等火车的时候,当我看到作者笔下的东晋门阀的那些趣事和人物性格时,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穿越了,当时的我不知道四年后我还会如此着迷此书。看过太多历史类的书籍,很少有这种觉得历史是个很有趣的东西的感觉,大多数人对历史总是过于敬畏,所以写出来的作品总是觉得离现实很遥远。历史确实是个遥远的概念,但是我想能把遥远的概念写出昨天的感觉,这才是还原历史最好的方法吧!当然大家的作品是有很多的,每当我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都觉得黄仁宇先生必定是个很有趣的人。其实我没有接触过作者,我之所以读出我所认为的作者的性格,不过是因为他的作品确实有趣,确实让我喜欢。当然这也和个人的文学底蕴以及史学背景有很大的关联。作为大家或者资深的研究者,也许他们在我们看来枯燥的史学中发现了乐趣,然后帮助我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我们现在所阅读的都是他们在原始史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正如他们把食材加工成食品。只是食材加工大多数人都会,只有少数人才能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我至今都很感谢我大一的专业老师,是她让我知道陈寅恪,钱穆,顾颉刚,翦伯赞,黄仁宇……这些人的作品有惊人之处,当然惊人之处是我阅读后得出的结论。经过广泛阅读之后,我发现读什么样的和读谁的书太重要了。一本好书读完后就像和恋人分别,其间的酸甜只有自己慢慢去体会和领悟。 有的时候,我们不带任何目的的去阅读也许会收获更多。仅仅只是喜欢,所以愿意在喧闹的环境中如饥似渴的阅读。正如白岩松所说:阅读也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慢慢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现在社会大多流行成功学,所以我也用成功学来抒发下感概吧!我认为生活的成功就是把大多数人认为的枯燥感过出趣味感,学者的成功是把多数人认为的枯燥写出趣味感但不对事实进行扭曲。读一本好书时,也许你会泪流满面,也许你会哈哈大笑,拍手称快。也许…… 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把《东晋门阀政治》重新看几遍。虽然曾经的年少无知让我错过它,但是再次相遇我会更加去好好品味其中的趣味和价值。因为错过,所以更加珍惜。好书原来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第四篇白岩松白说读后感 2015年6号的一天早晨,今天没啥事,坐这儿看会儿书吧!正巧,刚买的一本书《白说》,还没来得及看,作者是白岩松。正因为是白岩松写的,姓白,所以书名是《白说》。呵呵,开开名人的玩笑。不要介意哈!接下来步入正题。 在昨晚6点钟左右的时候,我开着车在周口到沈丘的路上,晚上7:30左右已经到了沈丘。这是一次独特的旅行。因为这是我生命当中在一个晚上开这么快的车,周口到沈丘小辛营村子有50公里以上的路程。用了大约1个半小时的时间到达目得地,而且在我从小就经历过那么多次的失败,而这次我觉我很成功。第一次在晚上开那么快又那么久,很兴奋。接下来我来谈谈我以前遇到过失败的事吧! 在我还没下学之前呢,我遇到过很多让我感到失败的事,而我看待这些失败事情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极端的态度。而今天我要把这些极端的态度,包括遇到过的失败,挫折全部转化为正能量来为我美好的未来铺路,让这些失败,挫折都成为我的垫脚石。 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晚上8点左右的时候吧!父亲让我去帮他抓药,我那时候刚刚学会骑自行车,而骑自行车也是很令人很振奋人心的一件事,可是当我骑着自行车飞奔在马路上路过村子十字路口的一刹那,路中间有个人影,我来不及刹车,就按自行车的铃。可这样还是撞到她了,该怎么办,我骑着自行车就往前跑,可是当我没走多远的时候,我却发现我自行车车把歪了,篮子扁了。我就下车把车把矫正,看着车篮子,随口就一句脏话骂了出来,可这时刚好被撞的那人听到,走了过来,说:你咋还骂人呢?你撞到我了,还有理骂人了啊!那时的我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她,可我还是管她呢,推着车就走,可那人拦着我不让我走了。这时候我们就争吵了起来她说是我撞到她了,我说是她挡我路了。就这样争吵你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她丈夫看不过去,抓起我就一耳光上去,那时被一个大人打了耳光,当场就哭了。可我还是不服输的那股劲就是要跟他争吵,声音越来越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我单人单口难辨众人,那时有一根住在他们家附近的一个人,也是在我们那边学校任教的老师过去了,问我是你撞到人了吧!我点点头,那你说对不起了吗?我说我按铃了她不躲怪我啊!你按铃了就往她身上撞啊!我哑口无言。他又说就算你按铃了,距离多远按铃的,是1米,2米还是3米。我想都不想就选择了最长的,也就是最大的那个数字,3米。3米她能听到啊,我又改了,2米。2米,速度那么快,她能躲得开啊,这时围观的众人哈哈大笑,而我却不知所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骂我,我真想回家叫上我的家人为我说两句话,解决这个烦人的问题,可是家人让我买药还没买回去就惹了事,这样怎么行。我只能任由他们骂我。他们说我今天打了你,你回家给你爸说去吧,你爸来了,我连你爸都打,这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眼泪唰的就下来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本想让家人找他们说说,我就算撞了你,你也不能打人啊。再说了也不是太严重。最后閙了一会儿,终于让我走了,我骑着车就去买药,买完药回到家一句话也不说就躺在床上,关着灯,蒙着头在那哭,那时我感觉到很无助。不知谁能帮我,那时我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以后我去混黑社会,拿把刀砍死你们。虽说我现在这么大还没有去混黑社会吧,可那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我有本事了,我要让你们生不如死。直到今天我为此不停奋斗着。可今天当我看到白岩松写的这本书《白说》,我明白了那时的想法是那么的幼稚,是那么的不成熟,那时虽说我被人打了一耳光,可现在想那有什么,不就一耳吗? 这是我一生当中重要的一课,遇到任何的挫折,失败都是上天对我们的教育,通常我们做事情做成了之后是不必做任何决定的,而且我们会很骄傲,很自大,又很炫耀的说做成了这件事情,很了不起。让别人夸你。反之在我们遇到了挫折,失败,我们都会做选择,决定。大部分人都会在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会选择放弃,或者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而今天我们要用全身心的态度来看待这个失败,失败是我们通过成功的一条捷径。没有挫折,失败,我们就不会成长,我们没有成长,就没有任何的价值。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失败吧!它会是你生命当中的一个最具有知识的一个导师第五篇白岩松白说读后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工作撞成自己与别人的信仰。“ 一直以来,人们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一种误解,好像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其实正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体现。按时按点按要求把每天的钟撞好,就是圆满完成了你的本职工作,不怕钟声扰了谁的好梦,不嫌重复动作的单调乏味,不慕前台讲经的风光。庄严响亮的钟声自有其神圣的昭示,就是你的工作成果。把撞钟看做是平凡,总想着成名成家接受万人膜拜,才是没有根基的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社会需要的是在各个岗位上安心、负责、不打折扣撞钟的“和尚“。 ”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谣言传遍天下,辟谣寂静无声。相当一大部分人在围观解闷。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总是遥遥无期。人到中年,已有权保持沉默,然而沉默,是件更有风险的事吧?自己的声音为别的人生和我们的社会,起一点小小的作用。“ 一直赞同白岩松的观点,媒体人的责任就是把事实完整呈现,不是只给大众看某一面,要让事实去说话,不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做好恶、对错的选择。媒体人的责任还有及时地发声,不必清高地不与之争论,把舆论阵地自觉地让位,而普通民众没有条件去获知真相,只能去猜测,或者干脆谁的都不信,视所谓的为一缕轻烟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重提此话,撞好你的钟,哪一天你不想撞了,就离开,让位于别人,无可指责,别守着钟,编着钟不响的理由,又不让别人来撞。 "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精神。物质是基础,可以依靠自己去创造,情感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关,和身边每个人有关。幸福和国家也有关系,比如一个廉洁、高效的行政系统,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追求物质、情感、精神,只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因着这样那样的因素,弱化了某一项。衣食无忧的时候,情感、精神和物质三足鼎立,但大多时候,以为这些都是私人的事情,”我生活条件好,我有人疼有人爱,我玩茶艺玩插画“,只是这样的幸福不要离开你的小天地,外出办事被抢白你会委屈,遇到”碰瓷“你会恐惧,遭受不公你会失望,强迫接受价值观你会厌烦......社会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无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改变的权利,至少可以不同流合污,至少可以发发声音。”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你 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厚,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反而是无词的音乐,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思索和感慨。“每次看到大写的标语,听到空洞的口号,我都会皱眉,如果跟进的是具体的行动还好,就怕是民众莫名其妙的东西,就像写标语的人在自娱自乐。汉语的凝练被稀释,寡而无味,言之无物,就像行动与语言,越是没有实际效果的行动,越是洋洋洒洒的总结宣传。看到一篇好文章,听到一次好讲座,激动半天,同样的汉字,被不同人编排就有不同的感觉,因为好的文字揉进了思想、感情,走了心,走了脑。最近喜欢听一些旧的世界名曲,以为自己老了,跟不上时代了,答案原来在白岩松的这一席话里。”信仰是什么?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要去追求它;“畏”,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是底线,不能突破它。“常说信仰缺失,其实是基本的人性,基本的良心缺失,信仰没有那么高大上,就是日常言行的标尺。小时候大人告诫我们:”不能冲着人泼水,不能隔墙泼水,泼水要低点,否则神灵要怪罪。“这些规矩形成了习惯,长大了,知道不是神灵怪罪,是尊重别人,为别人着想,不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的小习惯会折射到大的行为上,就是”底线“。凡人可能做不到如何”敬“而追随,但起码可以做到”畏“而拒之。”为说对的话认错、写检讨或停播节目,就是我辞职的时候。“如今,主持人纷纷跳槽,其中一些给人正能量的人的辞职挺让人惋惜,郎永淳、赵普......有思想有见识有水准有职业操守的人真是不算多,尤其是央视,需要这些荧屏和生活形象都正能量满满的人,不知道他们离去后会不会再出现又一个赵普?真担心下一个听到的消息是白岩松离开央视。白岩松针对别人的询问,说了上面这句话,相信他,正如赵普的微博:”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都不错,但核心是价值观留人。“希望不要听到白岩松离职的消息,希望一直听到他的”声音“,他的《白说》并不白说,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很多,在民众中。”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吧,很正常,很简单,却又很复杂,未来还需要白岩松这样的一群人坚守,为了希望,为了努力向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做饭英语作文 作文雨景 英语作文高考范文 偏题作文 长跑作文 季节英语作文 快乐的事的作文 流水作文 快乐的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三百字 书作文400字 冬天英语作文 攀登作文 写我的妈妈的作文 的故事作文800字 廉洁的作文 遗迹作文 作文写信格式 潮作文 羽毛球的作文 快乐的事作文 作文升国旗 家的作文600 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热心的作文 去公园的作文 四年级作文500字 作文母亲400字 对手的作文 38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