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篾匠活:老手艺今安好?

2020-10-06 15:49:17
相关推荐

篾匠,制造竹器的人。 篾 指劈成条的竹片。

一根完整的竹子,通过对剖再对剖,直到变成1~2厘米的竹片,再将竹片的竹心和竹皮对剖再对剖,剖成一毫米左右厚度的青篾片及黄篾片,或再根据需要剖成篾丝,一根 圆柱形 的竹子,在篾匠的手中,像 拉面 一般,粗细均匀地变成近百条 面片 、 面丝 这一条条篾片篾丝再在手中翻滚一阵,或编或织或拉或穿,精巧、牢固、耐用的竹篮子、竹筛子、竹篓、竹扁担等各种篾制品就形成了。

马更生

勤学苦练,成就一技之长

马更生,71岁,我市延陵镇九里旧县村人。

1963年,18岁的马更生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生产队学习磨豆腐。不久后,村里来了个苏北的篾匠老师傅,总是在村口做活儿。一次回家途中,马更生看到这位老师傅正在村口编菜篮儿,心生好奇,便走上前去看。只见老师傅先从编篮底开始,上三根竹橇,敲紧,稳住底盘,后围着边一圈一圈往上编,篾条在老师傅那双粗糙的手里不停歇地上下翻飞穿梭,待编到一定程度时,敲紧,然后收口。绕圈,绞口,挽系,一个紧密、细致的竹菜篮就算是完成了。而此时在一旁驻足观看的马更生早已看呆。 我当时就被吸引了,非常感兴趣,就走上前向老师傅请教了 。

在那之后,当时还是小伙子的马更生没事儿就爱来篾匠师傅这呆着。老师傅见他来得勤,知他兴趣浓,便也开始慢慢地教他些简单的编法儿。 其实老师傅当时身边已带着一个学徒,与我同村。后来见我学得比那人好,便更用心教我。

马更生说,篾匠的第一功夫是备篾。篾刀很特别,刀脊较厚,平头,使用频率很高,先用锯子把竹子锯下来需要的长度,将竹节削平,开始刨竹, 首先要把竹子劈开: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和用不上的篾屎。然后再根据需要,竹皮部分,剖成青篾片或青篾丝。剖出来的篾片、竹丝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 说的容易,可做起来却并不轻松,双手在飞舞的篾条中间灵巧穿插,手指被竹子刮伤刺伤也成了常有的事,再加上制篾是个精细活儿,马更生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用说手上的老茧和伤口,看他那 伤痕累累 的篾刀、刮皮、尺竿,旁人也能明白其中的辛苦。

就这样,两年的勤学苦练换来的是马更生技术上的纯熟,所有能做的篾制品都会做了,即使没做过的,只需看看具体造型,也能做出来。

曾几何时,走进千家万户

1965年,20岁的马更生凭着一门做篾的好手艺,顺利进入供销社,按照多劳多得的方式成为一名专职篾匠。

回想起以前,马更生说,过去,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大多出自篾匠之手,大到床铺、桌椅、凉席,小及竹篮、蒸笼、簸箕等, 那时候我们择菜、洗菜、买菜用竹篮子,淘米用竹篼子,吃饭用竹筷子,筢子、梯子都是竹制品。所以,篾匠活儿这门手艺在那时还是很吃香的。 在供销社工作的16年里,马更生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社里,剖竹、备篾、编篾,一上手就是一天。 因为做篾制品是个精细活儿,虽说技艺熟练,但到底还是需要花时间的,所以一旦活儿要得急,晚上回家后加班也就成了常事。

后来,借着改革开放的 东风 ,马更生来到九里村开了个小作铺。因为手艺好,加上品性忠厚老实,从不乱开价钱,一家介绍一家,马更生的活儿总也接不完,各种提篮、箩筐、背篓、蒸笼等日常用具,他做了成百上千了。 尤其是到了养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来找我编竹器,再来就是夏天要睡竹床了,许多人就在作铺外等着,生怕被别人抢先一步买走。 在当时的同行中,马更生的小作铺生意可谓是最好。而要说起自己制篾的独家秘诀,马更生说,如何让长长的竹条在手中翻飞,听从其摆布,关键还是得巧用心思, 竹的青篾丝柔韧且极富弹性,最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加工成各类极具美感的篾制工艺品。黄篾柔韧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所以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 再者,箩筐、米筛、竹篮等用具用途不一,编法自然也就不同, 砍的扁担,要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要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凉爽舒坦。 也正是凭借着这份心灵手巧,马更生成为方圆几个村人尽皆知的篾匠师傅。 他手艺好,对人又和气,那时候我们家里需要添置竹器用具,修理竹床、凉席,都会来他的小作铺。

渐行渐远,老手艺很孤独

岁月荏苒,虽然竹筷、竹篮还未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沙发椅却悄悄代替了 嘎吱嘎吱 的竹椅,牛皮席代替了凉爽的竹席 老祖先留下的传统手艺正被人们一点点地淡忘,这也是老篾匠们最不愿看到的。

相对于以前能够养活一家人的篾匠师傅,如今的马更生,做的篾制品更多的是被闲置在家中。 现在的塑料盆什么形状、什么花色的都有,大家淘米不再需要箩筐了,蒸东西也不需要蒸笼了,有更轻便更易洗的不锈钢了。 马更生说。

说起这些,马更生那双灵活编织了一辈子的双手竟有些抖。 以前生意好的时候,瓦匠、木匠都没有篾匠吃香,还不断有人来找我学手艺。可现在,方圆几个村会做这个的也只有两三个了,而且也都几乎不做了。 因为利润低、行情差,2000年以后,马更生的小作铺生意日益萧条,带过的十多个徒弟也相继转谋他业。 就拿一个竹筐来说,我得做上5天,卖600元,划过来其实每天也就100多元的手工费,比起瓦匠、木匠来说算是廉价的劳动力了,可是现在有了塑料制品和铝制品做替代品,有多少人还愿意花600元买一个竹筐呢。

当记者告诉马更生,外面现在有一些喜欢这样的篾制品,只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做一些类似工艺品,比如果盘、花篮或者摆设品,也许还会有很多人要。可马更生依然摇头,他说: 之前也有附近的人家在嫁女儿时来做过一些带有 喜 字等吉利的篾制品,但毕竟是极少数有条件,又知道这门手艺的人家,需求量太少了,年轻一代的大多数人怕是已经不知道还有篾匠这个职业了 。马更生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十多年前编的一个存放针线的竹篮子,虽然有些许破损,但却依然光洁如新,仅从竹篮底部的花纹更是能看出编织者的匠心巧思。

虽然知道篾匠活带给自己的光芒已经远去,可满院堆放的篾制品却足以印证马更生对制篾这门手艺的情有独钟。 几年前因为白内障,眼睛虽然动过手术,可视力和从前到底是没法比了。现在就是把这个作为乐趣,精神好的时候就做做,即使没人买,我也愿意把它放在院子里,至少过往的人看到了还会记得有这门手艺。 谈及对今后篾匠手艺的期望,马更生表示,自己打心眼儿里希望这门手艺能一直传下去, 谁要是愿意学这门手艺,我愿意倾囊相授 。

记者感言:记忆中的幼时是个没有空调的年代,夏天的夜晚,最常做的一件事便是悠闲地躺在竹椅上乘凉。头枕着细竹篾编织的枕头看星星,或随手拿起篾壳水瓶给茶杯添水,摇着大大的竹扇,品味着夏夜的幽静,全身心感受着竹子带来的清凉。那种凉爽舒适的意境,也许是今天的人们再无法感知的。

其实,不仅是篾制品,补锅、修表、画糖人、捏面人 这些年轻人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语,曾经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老行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曾经是那么熟悉的东西,现在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只怕不久以后只能在厚重的历史书上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对老一辈人而言,这些消失中的老行当,就像逝去的时光,注定是他们难以忘记的回忆

关注这些消失中的老行当,我们从中或许能读出一段历史,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如果你就是那些老行当的传承人,如果你身边也有类似的行业,如果你对这些离生活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11 86983110。

(束丽娜 文/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英语作文100字 元宵节的作文怎么写 寒假作文500字 快乐元宵节作文 吃汤圆的作文 谈诚信 作文 动物园作文300字 雪的作文600字 勇气作文600字 西游记作文 春节英文作文 读书作文600字 文化遗产作文 成长作文800字 爬山的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300字三年级 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这里也有乐趣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做饭作文400字 有家真好作文600 天天作文网 最美的风景作文800字 仿写北京的春节作文 打雪仗作文5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300字 生活的馈赠作文 自我成长类作文 欢度春节作文 春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寒假记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