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住这三个点 国考申论大作文你也可以30+!

2020-10-06 15:49:20
相关推荐

记住这三个点,国考申论大作文你也可以30+!记住这三个点,国考申论大作文你也可以30+!

申论一点通

百家号11 2218:50

国考还剩不到两周的时间,最后的冲刺时刻,你是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呢?还是谈笑风生、胸有成竹呢?国考前的两次批改作业展示,咱都选大作文来展示,以期能为同学们在考前找到一些写大作文的技巧与方法。以下是咱第七期批改作业展示,一起来看看上周的题目,看看咱都能从这两位小伙伴身上学到什么吧!想要做申论真题,可以去申论一点通官网和APP题库里练习哦,全国各地历年申论真题都有哦,做完还可以提交给老师精细化批改。今天来看看老师批改详情吧!

一、题目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 C卷 第四题

题目: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以“‘红线’与‘红利’”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 (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二、低分答题作业

2.1作答展示:

得分:17分(总40分)

2.2老师点评:

优点:分段明确。

缺点:①关键词偏离。本题题目要求是以“‘红线’与‘红利’”为题写一篇文章,那么本次作文的主题词、关键词就应该是“红线”、“红利”;从该同学的作答来看,本篇大作文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供给侧改革”,通篇文章下来都在讨论“供给侧改革”,而对“‘红线’与‘红利’”的论述却少的可怜,以致有偏题之嫌。

②错别字多,个别句子有语病。先看第一段,“探索一条红线和红利共存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条”一般搭配“道路”,不与“发展模式”搭配;第二段,“导致”写成“导至”;本段主要写湿地,“填海”在这里显得语意不通。

③各段分论点与题意不符、论证不充分。第三段,从首句可以看出,本段分论点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生态农业”,并阐述“产业化、规模化”的好处,实现供给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与“红线”、“红利”并没有串联起来,导致偏题;第四段,“供给侧改革推动发展旅游业”。且不说本段说理有无离题,从行文来看,论证不明确,缺少有力的论据,且段落中存在病句。

建议 总结:在写大作文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①写前思考酝酿,写后注意检查,不要有错别字和语病。错别字和语病会大大降低阅卷人对你的印象,即使同学文笔再好,也会让阅卷人觉得你是一个文字基础薄弱的考生,从而影响同学最终的大作文得分。一般来说,出现错别字是因为同音不同字,考场上又因为紧张,导致写出错别字,建议同学写前思考酝酿,写后注意检查,这很大程度上会帮助同学避免写出错别字;

此外,语病问题就比较麻烦一点,通常是“思此而言彼”,想的跟表达的不一样,又想强行扭转回来,造成病句。建议同学,可以先打个草稿,在草稿上把自己的句子润色好再写在答题纸上。有人说这样字斟句酌很浪费时间,老师这边给个小建议,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这样先打草稿,一般是各段的分论点,把各段分论点润色加工好,也很给阅卷人良好的印象。

②审清题意,按照题意要求书写。这其实是大部分考生最怕的问题——偏题。其实我们只要把题意审清,抓住主要关键词,结合文段内容书写,就不怕离题。如本题中“‘红线’与‘红利’”就是主要关键词,但看这“‘红线’与‘红利’”,同学还不能确定要写什么,要结合材料,回到材料我们发现,材料通篇都在讲述“湿地”,“人与环境、发展经济与环境的矛盾”,那么咱就可以立意,“红利是经济效益,红线是环境承受的底线”,抓住二者既是矛盾的,又可以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展开书写。

三、高分答题作业展示

3.1作答展示:

(提纲)

(正文)

得分:30分(总40分)

3.2老师点评:

优点:①论点明确。该同学本篇作文最大的优点——论点明确,第2段补充论证“守住‘红线’才能获得更多生态‘红利’”,对红线红利的关系做进一步解释说明,第3~5段是三个分论点(也即对策),这4段中,首句便明确指出分论点,并紧紧围绕该分论点进行展开论述,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便于阅卷人迅速了解作者观点,无疑这对于大作文的得分是有极大帮助的。

②紧扣论点,论证充分。这是大作文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同学们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我们先来看该同学的作答, 拿第2段为例,先以湿地的现状切入,剖析现状的原因,从而反面论证了论点,整段紧扣论点进行书写,有理有据,说服力较强。

③列提纲,充分思考再动笔。该同学在写作文之前,已经把提纲列好,各分段如何书写,分论点如何设置都全部写好,逻辑清晰、一目了然。有了提纲的“指引”,在正式写作文时,就不会无从下笔,想到什么写什么,最后写出四不像。因此,建议同学先列提纲,再进行正文书写,至少保证作文有个框架。有了框架,只要不离题,咱作文得分就不会太低。

缺点:第五段中,对策分类不明确;没有体现自己的积累,素材引用少。

四、参考范文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申论一点通

百家号最近更新:11 2218:50

简介:申论一点通是专业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平台。

作者最新文章2019国考申论热点:马蜂窝“数据造假”已成互联网潜规则?11 2117:3611 2014:41相关文章中国网11 22第一财经11 22新浪11 22极客公园11 21人民日报11 22??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题目亲情 暗恋的作文 这一天作文 作文 我的名字 小学的老师作文 秋天的作文怎么写 小松鼠作文 我和爸爸作文 春天300字作文 家乡作文800字 母亲600字作文 感动600字作文 生日快乐作文 写感动的作文 感动中国作文 见闻的作文 与众不同作文 三年级上作文 变化作文素材 善意作文 春天里的作文 关于爱国作文 作文学习 泰山的作文 青春期作文 家乡的特产作文 小狗作文300字 重拾 作文 梦想作文500 写端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