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阅读文段《人生的老师》 回答下列小题人生的老师卞杰 ①少年梁实秋的老师姓徐 脾气

2020-10-13 05:25:01
相关推荐

阅读文段《人生的老师》,回答下列小题

人生的老师

卞杰

①少年梁实秋的老师姓徐,脾气大,学生给他起一绰号——“徐老虎”。

②徐老师虽凶,但极敬业,他自己选辑教材,刻成蜡版,油印分发给学生。内容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这在当时是很开通的做法。所选文章篇篇文思精警,辞采斐然,说实话,梁实秋从心里喜欢国文,虽然有点怕徐老师。

③徐老师之“凶”,还表现于批改作文上。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他是不用的,提起笔来,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后,所余无几。梁实秋初次遭此斧削,很觉灰心气短。这时徐老师一改凶相,在办公室很耐心地对他解释:“你拿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梁实秋静下心来,细一揣摩,果然。就在这删削之间,见出老师的功力。小小梁实秋由埋怨而钦服,乃至成名后仍念念不忘:“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位老师的教诲。”

④如果说梁实秋的老师是严师,那么陆文夫童年的老师几乎就是慈父了。老师姓秦,乡间塾师。陆文夫原名陆纪贵,老师嫌缺少文气,给他取了现在的名。陆文夫聪明好学,在蒙童中被老师另眼相看。秦老师到外面处馆也要带上他,将之作为“附学”。“附学”的饭食也是由主家供给的,可抵偿束修的一部分,老师宁可少些收入。

⑤在馆舍,秦老师并不逼他死读章句,除了经史,也教他吟诗填词,习字作画,并允许看闲书。秦老师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之类的书,其中还有小说。傍晚散学后,陆文夫便可翻看,诸如《精忠岳传》《施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都拿来看了。晚间无事,秦老师兴致一来,爱和他神侃,讨论书中的故事,臧否人物的忠奸,品评文辞的优劣,师生之间,无拘无束,谈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每至夜深。“这些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下了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⑥后来,私塾取消,秦老师回家种田,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他没有忘记他的学生,常来陆文夫家,将他的藏书送给他,有古文,有诗词,还有碑帖。

⑦一代宗师金庸的启蒙老师是谁呢?陈未冬。

⑧陈未冬是金庸上小学时的班主任,教国文,也教历史。一次上历史课,讲到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将士虽然奋勇抵抗,但刀矛枪剑怎抵得坚船利炮?他边讲边悲愤不已,情绪激动,突然掩面失声,金庸和同学们也都跟着哭了。这件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他从小就感受到爱国激情。

⑨金庸功课好,作文出色,陈老师十分赏识他。金庸喜读课外书,尤爱古典小说,但那时社会还很保守,《红楼梦》《水浒传》被视为诲淫诲盗,在班上,陈老师唯独允许金庸一人看,金庸有写作天赋。陈未冬在《我的故事》中说:“我对他的每篇作文都细加圈点,认真批改,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析。我曾把他的作文本交给《诸暨民报》的骆文华,他看后认为很不错,还选了几篇在《诸暨民报》上刊登了。”

⑩陈未冬还让金庸跟他一起编校刊。金庸从组稿到修改、誊清,干得不知疲累。开头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周刊,小小校刊办得有声有色。金庸一生笔耕不辍,倾力办报,大约正得益于这初始的锤炼。

??这三位文学大家的启蒙师,除陈未冬外,其余两位“已归道山”,一生籍籍乎无名。“乡曲儒生,老死翰墨,名不出闾巷者,曷可胜道!”但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启蒙师点燃了文学大师幼时的文学心灯。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他们仍要作文怀念,倾注深情。

??其实,不独文学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总有一个或几个老师令我们感恩,并铭心不忘。

(选自《新青年》2015年11期)

阅读文段《人生的老师》 回答下列小题人生的老师卞杰 ①少年梁实秋的老师姓徐 脾气大 学生给他起一绰号——“徐老虎”。 ②徐老师虽凶 但极敬业 他自己选辑教材 刻成蜡版 油印分发给学生。内容有古文 有白话 新旧兼收 这在当时是很开通的做法。所选文章篇篇文思精警 辞采斐然 说实话 梁实秋从心里喜欢国文 虽然有点怕徐老师。 ③徐老师之“凶” 还表现于批改作文上。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他是不用的 提起笔来 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 洋洋千余言的文章 经他勾抹后 所余无几。梁实秋初次遭此斧削 很觉灰心气短。这时徐老师一改凶相 在办公室很耐心地对他解释:“你拿去细细地体味 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 冗长 懈啦光唧的 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 你再读读看 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 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 虎虎有生气了。”梁实秋静下心来 细一揣摩 果然。就在这删削之间 见出老师的功力。小小梁实秋由埋怨而钦服 乃至成名后仍念念不忘:“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 还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 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 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位老师的教诲。” ④如果说梁实秋的老师是严师 那么陆文夫童年的老师几乎就是慈父了。老师姓秦 乡间塾师。陆文夫原名陆纪贵 老师嫌缺少文气 给他取了现在的名。陆文夫聪明好学 在蒙童中被老师另眼相看。秦老师到外面处馆也要带上他 将之作为“附学”。“附学”的饭食也是由主家供给的 可抵偿束修的一部分 老师宁可少些收入。 ⑤在馆舍 秦老师并不逼他死读章句 除了经史 也教他吟诗填词 习字作画 并允许看闲书。秦老师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之类的书 其中还有小说。傍晚散学后 陆文夫便可翻看 诸如《精忠岳传》《施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都拿来看了。晚间无事 秦老师兴致一来 爱和他神侃 讨论书中的故事 臧否人物的忠奸 品评文辞的优劣 师生之间 无拘无束 谈得津津有味 忘乎所以 每至夜深。“这些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下了根 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⑥后来 私塾取消 秦老师回家种田 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他没有忘记他的学生 常来陆文夫家 将他的藏书送给他 有古文 有诗词 还有碑帖。 ⑦一代宗师金庸的启蒙老师是谁呢?陈未冬。 ⑧陈未冬是金庸上小学时的班主任 教国文 也教历史。一次上历史课 讲到鸦片战争 清政府腐败无能 清军将士虽然奋勇抵抗 但刀矛枪剑怎抵得坚船利炮?他边讲边悲愤不已 情绪激动 突然掩面失声 金庸和同学们也都跟着哭了。这件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使他从小就感受到爱国激情。 ⑨金庸功课好 作文出色 陈老师十分赏识他。金庸喜读课外书 尤爱古典小说 但那时社会还很保守 《红楼梦》《水浒传》被视为诲淫诲盗 在班上 陈老师唯独允许金庸一人看 金庸有写作天赋。陈未冬在《我的故事》中说:“我对他的每篇作文都细加圈点 认真批改 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析。我曾把他的作文本交给《诸暨民报》的骆文华 他看后认为很不错 还选了几篇在《诸暨民报》上刊登了。” ⑩陈未冬还让金庸跟他一起编校刊。金庸从组稿到修改 誊清 干得不知疲累。开头出半月刊 后改为旬刊 周刊 小小校刊办得有声有色。金庸一生笔耕不辍 倾力办报 大约正得益于这初始的锤炼。 ??这三位文学大家的启蒙师 除陈未冬外 其余两位“已归道山” 一生籍籍乎无名。“乡曲儒生 老死翰墨 名不出闾巷者 曷可胜道!”但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启蒙师点燃了文学大师幼时的文学心灯。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他们仍要作文怀念 倾注深情。 ??其实 不独文学家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总有一个或几个老师令我们感恩 并铭心不忘。 选自《新青年》2015年11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结尾 改变真好作文 有意义与有意思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400字 观察事物的作文300字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毕业后的计划英语作文 甘肃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三年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文 团圆饭作文200字 读书笔记作文400字 我的自画像作文600字 英语中考作文范文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文 妈妈谢谢你作文40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600字 克服困难的作文8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500字 关于写景的作文500字 关于自信的作文600字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作文 大年初一作文400字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作文 小学生作文50字大全 珍藏的记忆 作文600字 话中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