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无言之美.docx

2020-10-15 00:05:01
相关推荐

1 / 4 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并善 于运用在日常习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系;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各种精彩文章评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类句子,那么,何谓 “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及义”“言不尽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学习朱光潜 先生的无言之美,细细体味语言的魅力吧 二、自学互研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朱光潜( 1897 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 西方美学史等。 2.生难字词 ( 1)字音 意蕴( yn) 颦( pn) 蛾眉( ) 寂寥( lio) 谚语( yn) 心旷神怡( kung) 2 / 4 轻描淡写( mio) 栩栩如生( xǔ) 目不忍睹( dǔ) 信手拈来( niān) 铢两悉称( chn) ( 2)词义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试读,再带入问题探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本语言魅力,深入解析“无言之美”。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 1~ 3)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提出“言”与“意”。 第二部分( 4~ 12)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言不必尽意、无声胜 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 13)总 结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 越真切。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 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第 3段,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交流点拨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而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 是混整的,无限的。所以,言所以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3.作者对文学的定 义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 , 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 3 / 4 品的“言不能尽意 , 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5.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 , 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 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 , 并以从言达意的文学为例 , 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 以言表意 , 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 , 也无须全然以言表意 , 即说明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 点 , 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 论证。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 , 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交流点拨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 ,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 , 但是其 包含的意境却是极 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 , 但是 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 , 悲凉之意 , 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 , 作者要描写出 这宽阔宏伟之景 , 悲凉之意 , 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 , 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 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四、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 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 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欣赏 艺术作品时 , 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 , 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 , 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 之美”。 2.拓展延伸 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证。 交流点拨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 , 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更 益于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 并融入自我的主观情感。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 , 他在考验画家时 , 让应考画家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作画 , 择优录用。最后被选中的画作上 , 根本没有一片 花瓣 , 只是马蹄上飞舞着几只蝴蝶。但就是这样一幅画 , 却最恰当地体现出了诗题的意境。 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 , 我觉得我做得好的方面在于虽然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 , 但是我还是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 做到尽量引导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使他们真正理解到文字的 魅力 , 无言的魅力。但是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 , 还针对其他艺术 , 而学生对 4 / 4 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 , 因此 , 在把握论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 , 还需要进一步辅导强化训 练。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