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前言

2020-10-18 12:40:01
相关推荐

这本《学会提问》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很出色地完成了传授批判性提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简洁又全面,实践指导性强,会对同学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想要去国外留学深造的同学,应该学习批判性思维,学会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评价问题,理性思考,扩展你的思维和眼界,丰富你的内心世界!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哈佛大学名言

美国“神童”教育(天赋教育)的“童子功”入门第一招是“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第二招是培养“批判性的聆听能力”。在小学阶段还是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成为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

——《天赋教育在美国》

如果你不改变问问题的方式,你永远都不会成功。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

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

——潘石屹

我管理公司是靠“发问”,不是靠“回答”。问答会启动对话,对话会刺激创新。如果你想要一个创新文化,那就多发问。

——谷歌CEO施密特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我的回答是:1)多问"how",不要只学知识,要知道如何实践应用;2)多问"why",突破死背知识,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之后才认为学会了;3)多问"why not",试着去反驳任何一个想法,无论你真正如何认为;4)多和别人交流讨论,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李开复

美国某高中开学演讲你们需要通过理科课程的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治疗癌症和艾滋病,开发新能源技术,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你们需要从文科学习中培养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消灭贫困、愚昧、犯罪和歧视现象。

——美国总统奥巴马

学会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方法,坚守实事求是,是促使我不断探索经济学的真理的两个根本动因。希望同学们坚持真理而非教条,努力思考而非盲从,在现实世界中保持理想,不断进步。(2011年某学院毕业典礼上吴敬琏先生以“毕业以后”为题发表演讲。)

——吴敬琏

提问题,体现一个人的思考力、洞察力,反映了一个人快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体现一个人不盲从的理性和积极的态度。在国网信通公司的发展中,我们尤其注重培养员工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尤其是青年人,这是激励他们成长的方法之一。只有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来推进工作,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每个人才能永保生机和活力。学会提问吧!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刘建明

“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挺不错,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个问法。”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希望我们能提供较为详尽的指导,鉴于此,我们专门写了这本书来满足大家的需求。目前这本书已经是第10版了。只有公众都能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民主制度实行起来才会更加顺利。只有经过关键问题层层考验后形成的决定和看法,才让我们觉得更加理直气壮。

从开始写作时起,本书就一直处在改进和提高当中,30多年来,我们不断汲取来自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我们为本书的大获成功和来自许多国家许多读者的积极反馈而感觉无比振奋,另一方面又觉得任重而道远,觉得还需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努力来指导公众“提出恰当的问题”。新的意见和建议一多,哪些需要牢牢把握,哪些可以不予考虑,取舍也就变得越来越难。每天都有人想尽一切办法要说服我们,对我们死缠烂打,其中很多人都喜欢钻牛角尖走极端,他们的论说诉诸情感的部分多,诉诸理智的部分少。记不清在多少次的公开讨论中,我们遭遇到普遍的极度无视证据、语言草率、错把声高当有理的情况。满足于似是而非,或者说对真相漠不关心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我们一心追求的是希望新版本既能保持这本书的主要特色,同时又能适应新的重点和读者不断发展的新需求。例如,我们首先最想做的就是保留本书简明扼要、清楚易懂以及篇幅短小的特色。经验告诉我们,这本小书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标——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这些技能的训练都是在轻松自然的讨论中展开的。(我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而不是什么专业人士。)

40多年向学生传授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经验也让我们确信,尽管读者能力有差异、术业有专攻,但只要用简单易懂的方法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他们很快就能成功将其应用于各种实践。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他们的信心逐步增强,在重大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方面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也与日俱增,哪怕面对以前极少经历过的重大问题,也一样可以应付自如。

本书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生活实践之中。很难想象这本书对哪一个专业领域派不上用场。事实上,根据以前的读者反馈,前九版曾广泛应用于法律、英语、制药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及其他各种门类的社科课程,同时还普遍应用于无数的个人抉择当中。当外科医生说有必要做手术时,本书所倡导的“寻找关键问题的答案”这一步骤就可能变成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此外,坚持练习这些批判性思维的问题也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世界万物运行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这些方式,教会我们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本书新版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我们继续在练习的前几篇文章里采取设问的方式来自问自答,即对所读的文章边进行批判性思考边加以解答,好比一个人正努力思考如何评价这篇文章,而读者则在这个人的脑海里旁观整个思考过程。我们认为比起简简单单让学生看一下答案,让学生切身“感受”一个人接受、拒绝、修正和组织这个答案的一点一滴的过程,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幅更加现实的画面,向他们展示获取答案的批判性思维的真实过程。这里我们借用了著名教育家约翰·加德纳的重要比喻,他严厉批评某些教师和教练,只给学生看知识园地里采摘下来的缤纷花朵,而不给学生看那束呈现在眼前芬芳美丽的花朵的种植、除草、施肥和修剪的整个过程。

(2)我们同时强调了让对话能一直进行下去的重要性,例如,很多读者在与人交往时跃跃欲试地要练习自己批判性提问的能力,却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批判性的探询。有些互动的方法能在批判性思考的人和演说者/作者之间激发出越来越多令人满意的对话,而另一些方法则难以奏效。我们建议读者采取不同的询问和聆听策略,以便对话顺利进行,而不是迫使对方关闭对话的渠道。比如,常常有被问的人这样来一句:“你怎么单单就盯上了我呢?”让批判性探询的过程就此中止,没了下文。

(3)我们添加了许多新的例子和练习文章,更频繁地涉及当前的热点问题,体现批判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

(4)第10版更注重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来提高读者自身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一新的强调重点拓展了批判性思维学习的新疆界。换言之,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并不仅仅用来评价他人的论证,还能在形成我们自己论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每一章都会有一部分专门提醒读者,轮到你自己写作时(不论是说明文、议论文、毕业论文报告,还是在博客、网络论坛里的留言发帖),应当注意避免的种种问题。

(5)我们在本书的关键地方增加了更多的图表,以便为部分读者提供更强的视觉效果,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阅读。

虽然这本书主要是从我们的课堂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它的目标在于指导每个人阅读和聆听的习惯。它旨在培养的种种技能,任何一个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人都应该拿来当成理性决断的基石。本书反复强调的关键问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推理分析能力,不论其受过的正规教育有多少。你在书里的收获,相信会大大出乎你的意料。

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第1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引言:一切从批判性思维开始

很多影评家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哪些电影不容错过,哪些电影不看为妙。可是他们的看法到底有哪些我们可以笃信不疑呢?有哪位影评界的权威但凡做出结论一定会提供最令人信服的理由?

本书的几位作者都是铁杆影迷,但和你一样,我们也不想来者不拒地通吃每部电影。说到底,决定看哪部不看哪部电影还真是块硬骨头。为了让这块骨头好啃一点儿,我们常借助几个喜欢的网站。

可是,刚一登录这个网站,你马上就会发觉影评家的观点似乎从来就没有一致过。这个经历不过是万千世相的一个侧面而已。不论医生、立法委员、建筑师、水管工还是侦探,在特定情况下如果问及他们采取什么措施最为恰当,他们无一例外地要各持己见。他们意见相左,我们这些洗耳恭听的人又当何去何从呢?你将开卷阅读的这本书就包含了我们知道的最佳答案。你需要发展相关技能,树立正确态度,这样才能自行判断出哪些观点能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何回应,你必须要做出选择。一种方法是不管读到什么还是听到什么都一股脑儿地接受,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你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但没人会心甘情愿地沦为他人的思想奴隶。

另一种更为积极进取也更令人钦佩的方法是提一些较有力度的问题,以便对自己所经历的东西到底有多大价值自行做出评判。本书的读者对象就是舍易就难选择后一种方法的人。我们会为你提供各种指导,教你应该提哪些问题,选择在什么时间提问。但现在,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的聆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上。我们会循序渐进地学习这些问题,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将这些问题融会贯通,从而找出最佳的决断。理想的效果是,经常提出问题将成为你的身份标记和存在宣言,而不仅是你从书本上学来的一套本领。

批判性思维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1)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3)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批判性思维的三个方面

本书的目的就是激发你朝这三方面全面发展。

问题一旦提出来,就要让被问对象给出一定的回答。通过提问,我们传达给被问对象的是:“我对这个很好奇”“我想多了解些”“请帮帮我”。这样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关键问题的提出,能让所有听到问题的人得到更多信息,引导讨论的方向。就此而言,批判性思维的起点在于有提高思维能力的强烈愿望。关键问题的提出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你将从以下几类情形中获益匪浅:

(1)客观评价图书、杂志及网站上读到的文章或论述,不盲从盲信;

(2)评判一场讲座或演说的水平高低;

(3)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4)通读指定文章后撰写有理有据的论文;

(5)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小贴士:批判性思维有一套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同时加上在适当时间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有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这种流行的海绵式思维有以下两个显著优点。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而你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以后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得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确实为你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海绵式思维却有个极严重、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方式,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选择该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要做出决定和取舍,你就得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作者在向你细说原委,而你则随时准备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就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他们得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就此而言,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要想在知识的河流里淘出智慧的金子,你的淘金盘里首先得有点东西供你掂量才行。此外,要评判论争分辨是非,我们还真得有点知识,也就是有点儿可以信赖的见解才行。

我们不妨更进一步,检视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怎样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通常怎样读书呢?他逐字逐句地细读,竭尽所能地记住所读材料。他可能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底下画上线,或用彩笔做标记;他可能做笔记来概括主题和要点;他不时复习书本上的画线部分或重温笔记,确保自己没有遗忘任何重要的知识点。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作者的观点并充分加以理解。他记住作者说理论证的全部过程,但不对其做任何评价。

采取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又会怎么做呢?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他也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但两者间的相同之处仅此而已。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何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本的页边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论述中存在的问题。他无时无刻不在和自己的阅读材料互动,目的是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脑海里存一份淘金式思维的清单

淘金式思维举例:美国该禁枪吗

美国社会有个久拖不决的重大问题,牵涉到美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枪支管制法案。让我们来看看有关这个问题的一个立场:

支持禁枪的理由大多是臆造出来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根本不是更多的法案,而是更大的执行力度。有个臆造的理由是:很多杀人犯都是普普通通的守法良民,不过出于一时冲动杀了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因为枪就在手边。事实上,针对杀人犯的每一项研究都显示,杀人犯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惯犯,这些人一生恶行累累、犯案不断。一个典型的杀人犯在犯下谋杀罪行之前平均至少有六年的犯罪史,其中四次是重罪被捕。

另一个臆造的理由是枪支持有者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人,动不动就喜欢好勇斗狠。但是,研究向来都显示:平均而言,枪支持有者比没有枪支的人受过更高的教育,从事更有声望的工作。根据他们填写的持枪申请表来看,以下这些人都是(或曾经是)枪支持有者:埃莉诺·罗斯福(总统罗斯福的夫人)、琼·里弗斯(著名影星)、唐纳德·特朗普(房产大亨)和大卫·洛克菲勒(银行家)。

就算枪支管制法案真有可能减少涉枪的犯罪行为,那么将现行法律真正一一付诸实施也就足够管用了。既然法庭不止一次地证明这些法律根本不会得到执行,就算制定再严的法律又有什么用呢?

若用海绵式思维解读上面这篇文章,也许你会花工夫记住我们无须更严格的枪支管制的几点理由。但是对上述几点理由你到底相信几分?如果不利用淘金式思维来解读这篇文章,也就是对这篇文章提一些适当的问题,你根本无法客观评价这些理由。只要提几个适当的问题,你就会发现上文作者的论述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你可能对下面几点非常关心:

(1)作者提到的“绝大多数人”或“典型的杀人犯”是个什么概念?是否意味着剩下来的那“少数人”当中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杀人犯出于一时冲动而枪杀了自己的亲人?

(2)“枪支持有者”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主张枪支管制的人竭力推动禁持某些特种枪支,而这一部分人持有的正是这些特种枪支?

(3)文中引用的几个研究到底有多大说服力?作者提供的研究样本是不是很充分,是不是随机抽取的,是不是涵盖了不同人群?

(4)有没有什么枪支管制的潜在好处文中没有提及?有没有和作者观点相左的重要研究成果作者略过不提?

(5)每年有多少人死于手枪之下,而实行手枪管制的话这些人可能根本就不会枉死?

如果你总爱提这种类型的问题,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你量身撰写的。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你了解何时提问、怎样提问才能让你判断出信什么、不信什么。

淘金式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参与和互动,即作者和读者、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展开对话。你本着相信他人的愿望而来,但首先他们得对你提出的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

别人观点的不当之处总不会一直不停地自动跳到你的眼前。作为读者和听众你必须保持全神贯注,而保持精力集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提问题。批判性的提问是检索信息和搜寻答案的最好方法。恰到好处的连珠发问有个强大的优势:它们能保证你打破砂锅问到底,哪怕你对讨论的主题所知有限也不碍事。比如,你不必成为育儿专家也一样可以针对日托中心的某些举措适当与否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

正确答案莫非只是神话

我们能否找到确定无疑的答案常取决于困扰着我们的问题的类型。物质世界的科学难题最有可能找到准确的解答,只要不钻牛角尖,大家几乎都可以接受,因为物质世界较人类社会而言在某些方面更加可靠或者说更能预测。我们也许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地球与月亮之间的确切距离,或是一块新发掘的古文明社会的骨头距今有多少年代,但在物质环境的方方面面达成共识的例子却随处可见。因此,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常常能找到“正确答案”。

而问题一旦涉及人类的行为和这些行为的意义,情况就变得截然不同。人类行为的动因太过复杂,某些行为为什么会发生,或者在什么时间发生,我们常常只能做出些聪明的猜测,此外无法前行一步。不止这样,我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对人类行为的各种解释和描述极为热心和关注,诸如堕胎率、肥胖带来的后果或虐待儿童的起因等问题,我们更热衷于相信那些和我们的期望值一致的解释和描述。这样,我们难免会把自己的喜好带入这些问题的讨论场合,而对那些与自己喜好不一致的说法一概加以排斥。

因为人类行为往往充满争议而又千头万绪,故而有关人类行为的很多问题我们能找到的最佳答案本身也就具有极大的或然性。比如坚持锻炼对保持心理健康确实有效果,哪怕我们明知道一点一滴的证据都能证明这种效果,我们还是不敢保证这些效果必然就会出现。为了以策万全,我们还是得承认不排除意外情况的发生,才能避免让自己沦为“空架子”或“不靠谱”。可是我们一旦承认自己的保证建立在或然性而非必然性的基础上,那么对那些试图说服我们改变观点的人,我们对他们的推理也必然要更加开放和包容才行。毕竟我们的有些看法难免会出错。对那些和我们意见不一的人我们要洗耳恭听他们的观点,也许他们才是正确的。

不管提出来的问题属于什么类型,最需要你细细加以研究的往往是那些与“开明通达人士”看法不一致的问题。实际上,很多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正是因为在解答方法上大家的意见出现严重分歧。任何一场论争都包含不止一种立场和观点。有些立场和观点背后可能有强有力的论据支撑。而对社会问题的论争,很难有一个观点可以让你一锤定音地宣布,“在这个问题上,只有这个观点才完全正确”。如果这样确定无疑的答案有可能出现,那开明通达人士也不会为这个问题辩论不休了。本书就会重点围绕这些社会问题的论争而展开。

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

提一些像样的问题虽有难度但结果肯定大有裨益。对你而言有些论争比其他论争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个论争其结果对你和你所处的社会影响甚微,你自然不肯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去对它加以批判思考,而宁愿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加重要的论争上去。举例来说,对支持还是反对保护濒危物种的论争进行客观评估就很有意义,因为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立场将会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反之,一门心思地去评估蓝色是不是大多数公司老总最喜欢的颜色就显得意义不大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决定花大把光阴去客观评估一个问题之前,最好先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关我什么事?”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前面我们说过,对很多个人和社会的重大问题你都有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你现在肯定也乐意对以下问题表达自己的立场,如“卖淫要不要合法化?”“酗酒是难以自控的疾病还是有意为之的恶习?”“乔治·布什在任时是不是一位成功的总统?”带着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立场,你在读书和听讲中不断加以印证。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①捍卫自己的观点,②评价和修正自己的初始观点。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教授对弱势批判性思维(weak sense)和强势批判性思维(strong sense)的区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批判性思维两个对立的用途。

小贴士: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看法,你就在使用弱势批判性思维。为什么说这种思维是弱势的呢?用这种方式来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就意味着你对能否接近真理和发扬美德漠不关心。弱势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就是抵制和驳倒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和论述。最终看到那些和你意见不同的人服服帖帖地甘心认输,以此作为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标,实际上也就摧毁了批判性思维潜在的人性的一面和不断发展进步的特征。

相反,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用关键性问题一视同仁地质疑一切主张,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强迫自己辩证地看待我们的初始看法,我们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变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抱着自己的初始观点死死不放固然很容易,尤其很多人的观点与你相同时更是这样。可一旦我们选择走这条容易的道路,我们就极有可能犯下原本不该犯的错误。

强势批判性思维并不一定就要迫使我们放弃自己的初始看法。它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看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为辩证地检查那些看法有时候可以巩固我们当初对它们的支持,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加笃信不疑。另一个区分这两种思维的方法就是对比一下思想开放和思想封闭这两种状态。当我们思想开放的时候,我们欢迎一切针对自己现有看法的批评,而当我们思想封闭的时候,我们就会维护自己的现有看法绝不动摇。

要对自己持有的某个观点感到自豪,这个观点就应该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我们透彻理解并客观评价各种纷繁复杂的观点,然后从中披沙拣金,选出最合理的观点。

亲自动手才更有乐趣

亲自动手的乐趣要远远大于袖手旁观,而圆满完成任务的乐趣又远远大于浅尝辄止。如果你按部就班地使用本书所传授的每个互动步骤,那你在读书和听讲中所体会到的骄傲和自豪,与你平时出色地参加体力劳动时得到的那种自豪感完全一样。

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对一个思想或观点说“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回答恰如其分,这样做让他觉得无比满足。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使用这种淘金式思维,那么进入你大脑的任何知识首先都会接受系统的检查。如果一个观点或看法确实符合这里所设立的标准,那么同意或接受它就是明智的决定,至少在新的证据出现之前是这样。

勤于练习的重要性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习过程变得越简单越好。但是,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养成首先得依赖于大量的练习。

除了本章的引论部分,每章末尾的练习题和参考答案是本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提供的答案并不是唯一正确的解答,但它们确实提供了例证,教我们怎样将各类定义和提问的技能应用于实践。我们特意不给每章末的第三篇文章提供参考答案,目的就是让读者有机会尽量利用本章所学的知识来寻找答案。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一有什么问题浮现在脑海里马上就不加辨别地提出来,这并非是件对我们有帮助的事情。我们得有所选择,就像《黑客帝国》里的干探布朗提醒我们的那样:“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关键问题一览

为了让你初步体会一下本书将帮你获得的技能,我们将为你列举一些关键的问题。等你读完本书以后,你就会明白什么时间、怎样有效地提出这些问题。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我们的大部分思维活动都不是独自闭关修炼,而往往牵涉到别人。只有全身心投入进去与别人积极互动,我们才能不断向前迈进;没有别人的参与,我们作为学生往往会误入歧途。批判性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取长补短。

价值标准和别人

将别人当成你最有价值的资料库,当成你最终获得事实、观点和结论赖以建立的坚固基石,别人是你“结论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会以一种重要而又持续不断的方式,孕育和培养你的结论。这个大家庭的主题就是相互联系。

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到底怎样起作用,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以及你从那些互动人士身上体会到的价值观。在你发现价值观对于形成结论的重要性之前,你最好先对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书所谓的价值观,是指人们认为较有价值的那些观点。你会发现正是人们赋予抽象观念的重要地位对他们的选择和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为自己所珍惜的某个理想而渴望相应的目标、经历和行动。举例来说,我们也许会选择去做一些特定的事情,好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大人物。我们重视“大人物”(具体观念)是因为我们重视“地位”(抽象观念)。当我们在本章中使用“价值观”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是抽象观念,它代表了别人认为重要和美好的事物。

小贴士: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我们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为了让你更加熟悉价值观这个概念,请你先写下自己的一些价值观。注意尽量不要写一些具体的人名,也不要写可以触摸到的物体或一些具体行动。比萨饼或网球也许对你很重要,可正是你赋予抽象观念的重要地位最能影响到你对有争议的社会问题的选择和行动。比如,你甘愿就辅助自杀(assisted suicide)这一行为与他人辩论,这就与你赋予“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抽象概念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在你列举种种价值观的时候,请注意那些在许多方面影响到你的观点和行为的重要价值观。

你在列举价值观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价值观就是我们自己认可的行为准则,并且我们希望别人的言行能与之相一致。当我们希望我们的政治代表能够“实话实说”时,我们传达给他们和我们自己的信息是:诚实无欺是我们最为珍视的一个价值观。问问你自己,你希望自己的朋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培养出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你拓展对价值观的理解。

让我们提醒自己对价值观的了解怎样和批判性思维的社会属性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们必须要求自己仔细聆听那些和自己价值观取向不同的人的观点,但是靠价值观建立起来的最显著的社会联系还是价值观之间的相似性。我们当中那些将个体责任当成重要价值观的人,他们会去寻找那些同样相信“经过改善的个体选择乃是解决大部分人类问题的济世良方”的人为伴,和这些人在一起他们才觉得放心自在。因此,我们许多最有价值的社会交往或学习经历都始于和那些拥有类似价值观的人之间的交流。这方面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自己尽力理解那些和我们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

冒险精神、雄心壮志、自主性、舒适感、优秀、公平、理性、包容和自觉自愿,对我们而言这些也许都是重要的价值观,但很可能别的讲道理的人也有一套重要的价值观,和上述许多价值观相冲突。我们常见的做法是只愿听那些价值观取向和我们相似的人的观点,党同而伐异。我们必须要与这种倾向作斗争。

批判性思考的人拥有的主要价值观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帮你成为一个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而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你的主要目标是寻求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有些价值观能加快你实现这些目标的步伐,而另一些价值观则没有这种效果。通过了解和欣赏批判性思考的人所拥有的主要价值观,你也就拥有了一些心智力量,用来提醒自己去重点关注那些和你的价值观取向不一致的人。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主要的价值观。

(1)自主性。乍一看,这个价值观好像和鼓励人们注意不同的观点显得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一方面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形成自己的结论,怎么另一方面又要我们去寻找或聆听那些根本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观点呢?真搞笑!那在追求这种自主性的过程中你又利用什么样的原材料呢?毫无疑问,我们都想从无限广阔的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否则我们就有可能错过某个重大决定或重要选择,而如果我们足够小心,注意那些和我们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士,我们本可以挑中这样的决定或选择。举例来说,民主党人如果只听其他民主党人的意见,势必要铸成大错。

(2)好奇心。要想充分利用淘金式思维来立身处世,你需要兼听博观,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兼听和博观。他人有驱使你前进的巨大动力,将你从当前偏听偏信的状态中彻底解放出来。要想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你需要对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你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一技之长就是他们的洞见和感悟,只要他们的观点符合《学会提问》这本书教给你的关于正确推理的那些标准就行。

(3)谦恭有礼。哪怕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每周都会犯下一堆错误,认识到这一点,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让我们积极主动地和他人合作交流。当然我们中有人明察秋毫,有人则不见舆薪,可是我们每个人能做会做的事都非常有限,当我们躬自反省的时候,我们就会回想起苏格拉底说过的话:“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一旦我们接受这一现实,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到我们同他人之间的交往至少能填补一小部分我们当前认识的空缺。而且,谦恭的意识让我们能避免批判性思维最为常见的一大障碍,就是相信凡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都是立场褊狭,而自己则立场公允。

(4)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我们虽然想恭听别人的声音,这并不是说一切观点和结论不分轩轾、价值等同,你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掌握的那些关键问题会为你提供一个基本架构,帮助你精挑细选,从所有想对你施加影响的人中择优汰劣。一旦你发现说理透彻、论据可靠的人,不论其肤色、年龄、党派、财富、国籍如何,一定要毫无偏倚地信赖其观点,直到更加透彻明晰的论证出现时为止。

不论怎样,有理有据时做事要信心百倍,下结论时不可犹疑,但一定要留有余地,三思而行,最好扪心自问一下:我的结论有没有可能是错误的呢?

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列举批判性思考的人应该具备的主要价值观并且对之条分缕析相对比较容易,但身体力行起来却难上加难。你一开始以为与某个结论不期而遇,其实这个结论早就有来头和历史了。你已经学会对某些事物处处留心,对某些利益鼎力支持,对某一类主张加以漠视。因此你总是在现有的各种观点之间开始批判性思考。你对这些现有观点难免会有情感上的依恋。

这些都是你的观点,你对它们百般呵护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听一听政治讽刺作家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是怎样嘲讽我们以下的看法的:“你知道,我可不是什么事实的‘粉丝’。事实总会不断变化,而我的观点却从来不变,不管事实如何我都无所谓。”

当你改变自己的看法时,就好像当众承认你从前的一切都归于失败,直到此刻才如梦方醒。遇到更强有力的分析推理能引导你进入全新方向时,有勇气当机立断地改变观点和立场,真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下定决心发掘自己的最大潜能,塑造出史上最强的自己。当然,一直不停地改变观点证明你是个随机应变的人绝对是不智之举。可是当你遇到新的证据和理由,胜过你一直以来依赖的所有理由和证据,你就有必要弃暗投明、轻装上阵。你应该倾力拥抱这个修正后的世界,信心百倍地认为这样的世界才更加可靠。宁可在理由充分、证据确凿时反复无常,也不要在缺乏论据、强词夺理的结论上执迷不悟。

请牢记一点,我们思考时都有明确的目标。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思考正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当我们思考的动机就是为了同以前的思考方向保持一致、毫不更改时,我们就对批判性思考的价值观不管不顾。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变成了鼓吹者和宣传家,千方百计地寻找更好的方法来维护自己当前的立场。从这个角度来看,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捍卫的过程。

更明智、更进步的做法是一旦思考,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让我们的思想更加精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不时锻炼自己,耐心倾听那些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的论证。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论证已经驾轻就熟,大可放心去了解其他人的论证,了解那些我们没有真正全面透彻加以了解的论证,这样就可兼采百家之长而不致迷失方向。

这一点值得一再强调。我们每做一个决定时都携带有太多的个人包袱——经历、梦想、价值观、所受训练、文化习俗等。可是,如果你要茁壮成长,你就得认清这些情感,而且尽你所能,将其搁在一旁暂时不问。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斗争,正如火柴盒二十乐队(Matchbox Twenty)在那首名为“争论”(Argue)的歌曲里所唱的那样:

而我也不知道,说过我也不知道,

所有这些感情,让我的分析云遮雾罩,

让我的分析云遮雾罩。

只有尽力认清这些感情以及它们对你造成的影响,当别人提出的观点可能威胁或推翻你当前的看法时你才能仔细聆听。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非常重要,因为在有些问题上我们的许多立场和观点并不是特别有理有据不容辩驳,它们也是别人传递给我们的观点,经年累月下来,我们对这些观点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事实上,很多时候,当别人提出相反的结论时,我们都将其当做针对我们自己的人身攻击。对一个论题过于感情投入的最大危险,就是你可能考虑不到其他立场潜在的正当理由——这些理由其实非常充分,只要你愿意听一听,足以改变你对这个论题的看法。

请记住: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感情上的依恋绝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基础。理想的做法是,只有在经过分析推理以后还对其笃信不疑才可以加大感情投入的力度。批判性思考的人毕竟不是机器,家事国事天下事,他们事事关心。关心的程度如何,只要看一看他们全身心投入与批判性思维有关的智力活动,再苦再累他们也无怨无悔。但投入的感情再多,批判性思考的人也会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的当前思想随时有可能得到修正,因此感情时刻受到理智的调节和控制。

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

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交活动,所以当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结论不断质疑时,我们还得考虑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只要与我们交流的人对批判性思维的主要价值观和我们心照不宣,那么我们的提问就会被当成新的证据而受到欢迎,大家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一起结伴寻找最佳的解答。但是这种共同成长的绝佳机会却不是社会交往的唯一模式。

很多人并不热心别人来探询他们的思考过程,常常是,别人一问到他们,他们就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他们过不去。有的人可能会问:他为什么要问我这么多难对付的问题?他为什么横竖不肯接受我的观点?如果你求知若渴地不断追问,而他们的反应却是反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刻薄小气,千万不要觉得惊讶。很多人就是不习惯别人对某个观点的来龙去脉那样好奇偏要去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了批判性思考的目的而进行的论证,其面目会大不一样。因为我们将论证看成一种机制,依靠这种机制,我们可以对当前的结论巩固充实、删繁就简,因此我们使用的“论证”这个概念,其含义就变得迥然不同。一个论证是两种不同形式的陈述之间的结合,即一个结论和支持这一结论的理由间的结合。正是理由和结论之间的紧密结合才支撑起一个人的论证过程。我们之所以提供一定的论证,是因为我们关心别人采取怎样的方式生活,他们相信些什么。而我们能不断取得进步,则得益于别人足够关心我们,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论证,而且对我们的论证进行客观评估。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成长为有思想的人。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时候,一定要让别人明白你好学上进。此外,要让他们相信你的本意是好的,如果你同他们存在分歧,不管这些分歧有多重要多严重,都不应该以口诛笔伐而收场。以下列举一些谈话策略,你可以利用这些策略来让谈话继续下去而不致中断。

(1)尽量阐明你对别人言论的理解,不妨问一问:“我好像听你说过这个。”

(2)问一下别人,有没有证据能让他改变他的观点。

(3)提议暂停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尽量找到支撑自己结论的最佳证据。

(4)问一问别人,为什么他认为你据以形成结论的那些证据显得不堪一击。

(5)尽量弥合分歧。如果你接受对方的最好理由,并将这些理由和你的最好理由放到一起,有没有发现一个你们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呢?

(6)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其他一致同意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对话中分歧产生的原点。

(7)好奇心再强,也要表现得体贴关心和不温不火,一旦讨论的语气升温,就要不断提醒自己,你是来虚心学习的,不是来舌战群英的。

(8)确保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都表现出谦恭的样子,而不是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

营造交流会话的友好氛围

作为一个作者或演说者,你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你得决定为你的读者和听众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你是否会选择这样一种氛围:一旦有人不同意你的结论气氛马上就变得剑拔弩张?在当前这种极端的环境下,这样一触即发的诱惑是非常大的。只要看一看美国大选季期间大家使用的策略,也就是“每日秀”(Daily Show)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在节目里嘲讽的那种谈话策略就知道了,他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可以肯定你不是希特勒。”

本着斯图尔特引用的这句话的精神,你就可以选择营造这样一种氛围,让讲道理的人可以体面而又大方地表达异见——一种欢迎讨论和提问的氛围。我们当然提倡这样的氛围,但让我们实话实说吧,确实有一些不可抗拒的理由,让我们在写作时语气变得不容置疑,将批判性思考的人拒之门外,甚至将他们全部撂倒。

首先,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枪毙比仔细思考然后做出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一定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外露,让听众简直没胆量挑战你的权威观点。更不要说这种写作风格有时候会显得非常轻松有趣。不知你有没有读过并且特别享受毒舌王评论的一部电影、一本书、一张唱片或游戏?

看一看下面对2009年票房大获成功的卖座影片《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的一篇评论,注意其中的语气和措辞。流行影片评论家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这样写道:

你要是想省下这张电影票钱,直接走进厨房,摆出男性唱诗班的架势,大唱地狱之歌(music of hell),再让一个孩子胡乱敲打锅碗瓢盆和瓶瓶罐罐,然后闭上眼睛动用点想象力就行了。

请你试着去说服他,告诉他应该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一下。

对于一心一意开发批判性思维的人,使用这种语气和别人交流代价就太高昂了。模仿艾伯特的这种说话方式将我们与我们打算交流的那些人的想法彻底隔绝起来。他们将谈话的通道全部关闭。此外,这种方式和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的价值观直接发生冲突,他们的价值观推崇的是好奇心、谦恭有礼的态度和以理服人。为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但若采用艾伯特式的不留情面和不容商榷的口气,无形中就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一个重要问题的大门:“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我们想鼓励你让自己的文章变成好客的场所,读者即使和你道不同也可以一起商量。

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2005年,斯蒂芬·科尔伯特曾提醒过我们“似是而非”这种危险的心理习惯。当一个人特别喜欢那些他希望是真的概念或事实,而对那些已经证明是真的概念或事实退避三舍时,他就已经钟情于“似是而非”了。我们倒也希望世事都能遂人所愿,这样也就天下太平、一团和气而又事半功倍了。但我们很多人根本不去想一想这样一个升平世界是否接近现实,他们干脆自创一套看法来和这个虚幻的世界相吻合。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干脆就直截了当地宣布它是真的。我们希望产品的标签简单易懂并且名实相副,因此买东西毫不犹豫,相信里面的产品毫厘不爽地印证了标签上的文字。

这样下去,事实就要顺应和符合我们的看法,而不是将我们的看法去与事实相印证。我们可以肯定你一定能发现这里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们认为一切事物其本质和表现出来的现象应该有所不同,而我们也相信它们实际上就是有所不同,一旦我们认识到自己有似是而非这样的倾向,我们就要不断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这事才是真的,还是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否则我们就要自取其辱,说出来的话就像哈利·波特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所说的那样:

哈利:肯定是马尔福干的。

麦格教授:波特,这个指控可不轻啊。

斯内普教授:说的是。波特,你有什么证据?

哈利:我就是知道。

斯内普:你……就是……知道?(语带讥讽)波特,你的天才又要让我大吃一惊了。

一厢情愿的思维之所以常常挥之不去,是因为我们否认一切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和事实作斗争,在冷冰冰的事实之外尽力强化升平世界的幻想。对我们共同面对或独自面对的种种问题产生的焦躁和恐惧情绪构成了一道防护墙,屏蔽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真实的世界,让我们看不见其本质。想一想你一生中多少次反复听到国家元首宣布他们所发动的战争马上就会结束,胜利指日可待。但是这样的预测通常只是些空洞的许诺。我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战争也许会一直不停地打下去,或者本国部队取胜的前景并不明朗,想到这些真让人痛苦不堪,所以我们的思维干脆直接将它抹掉了。

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思考方式叫做奇迹式思考(magical thinking)。有些事当科学还不能提供较能令人接受的解释时,人们多喜欢依赖奇迹作为因果解释来理解这些事物,或者试图用奇迹来掌控科学无法掌控的那些事物。我们来听听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顽童巴特是怎样打击奇迹式思维的:

马格:好了,孩子们,把你们的信都交给我。我会把这些信寄到圣诞老人在北极的工作室去。

巴特:不要再胡说啦。这世上只有一个肥佬会不断给我们带礼物来,但他的名字才不叫圣诞老人呢。

这世上有许多事都无法控制,我们也知道与之抗衡的许多力量和困境都好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结果就是过去了一茬拔牙齿的仙女和复活节的兔子,又来了一茬新的神奇力量和影响,只要它们能带来乐观主义和安全感就行。当人们无力去理解或改变自己的境遇时,奇迹式思维就变得更为强大。在这种巨大需求的驱动下,任何相信人生有随机或偶发因素的想法都被斥为令人沮丧而置之不理,代之以奇迹式的因果关系的承诺。

对抗奇迹式思维的方法就是积极主动地使用本书所教导的关键问题。批判性思维的种种障碍会一直不停地伴随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但是凭借好奇心以及对批判性思维原则的尊重,绝对可以抵制它们。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在我们客观评价一个人的分析推理之前,首先必须找到他的分析推理之所在。这样做看起来易如反掌,实则不然。要成为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第一步就得培养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

手机正在成为今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同时也带来诸多不便。手机的便利之处在日程太满和情况紧急时可以体现出来。对那些随时要掌握儿女行踪的父母来说手机也可以派上用场。尽管手机给人们带来了种种便利,但它的不便之处表现在使用的不合时宜。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座或听音乐会时突然有手机铃声响起来,大家会觉得大为扫兴是在所难免的事。尽管文明社会中多有关闭手机的种种提示,但面对日渐增多的手机用户,他们的种种恶习也许需要我们施以更为严厉的惩戒才行。

写这篇文章对手机的作用进行评价的人很想让你相信他的观点。但是他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他的观点呢?

一般来说,那些建网页、博客、写社论、出书、给杂志写文章或做演讲的人都在竭力改变你的看法或是信仰。你要对他们循循善诱的说法做出客观公正的回应,首先就必须找出其中的争议或者说论题之所在,然后再找到作者要推销给你的结论。(别人的结论也就是他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目的在于塑造你的信念和行为。)找不准作者的结论,你就会曲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也就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读完本章以后,你应该能自如地回答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问题: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小贴士: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

在这里,识别两种你常遇见的较有代表性的论题不无裨益。以下这些问题阐明了其中的一类论题:

·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

·家庭暴力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服用帕罗西汀(Paxil)是不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

·美国2016年医疗保险的花费将会达到多少?

·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研究院的水平怎么样?

以上所有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对它们的解答无一例外地都要描述世界万物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存在方式。比如,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可能是:“一般来说,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比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学起数学来要更省力”“长期酗酒是引发家庭暴力最常见的原因”。

这些论题都属于描述性论题(descriptive issues)。它们在教材、杂志、互联网、电视节目中较为常见,反映了我们对世间万物存在形式和秩序的好奇。请注意上述问题当中的黑体部分;你会发现以这些方式提出的问题,它们极有可能属于描述性论题。

小贴士: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第二类论题的一些例子:

·公立学校里应不应该教授智能设计?

·对医疗补助欺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我们应该立法禁止使用运动型轿车还是应该去面对哮喘病发病率的直线上升?

上述所有问题需要的答案都显示出世间万物应该呈现的样子。举例来说,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公立学校里应该教授智能设计;我们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对付医疗补助欺诈。

这些论题都属于伦理或道德范畴,它们提出的都是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它们需要的是规定性的答案。因此,我们将这些问题称为规定性论题(prescriptive issues)。社会论争通常都属于规定性论题。

这样说有点儿太过简单和笼统了,有时候,我们很难判断自己讨论的到底是哪一类论题。但是,记住这两种不同的论题类型很管用,因为你最终做出的客观评价到底是什么样,主要取决于你所回答的论题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论题,评价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小贴士:规定性论题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

论题的种类

他到底在说什么啊

人们应该怎样着手来确定基本的问题或者论题呢?有时候很简单:作者或者演说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你也可以在文章的正文当中找到论题,通常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在文章的标题中就可以直接找到论题。如果论题是直截了当说出来的,作者会用到以下这些词来加以提示:

·我要问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规范烟草制品的各种法律呢?

·降低法定饮酒年龄:是不是一件正当的事情?

·学校到底应不应该提供性教育?

可惜很多问题并不总是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必须得从交流和会话的其他暗示中进行推断。例如,很多作者或演说者会对他们关心的一些当前热点事件进行回应,比如说一系列发生在校园里面的暴力事件。问一问“作者是在对什么事件进行回应”常常能帮你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论题。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线索是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比如他所加入的组织机构。所以说在你下工夫找论题的时候查一查文章作者的背景信息也很有必要。

在你辨认论题的时候,要努力抵制这种思想:陈述这个论题的正确方法只有一种,其他都是错误的。一旦你找到整篇文章或整场讲座所要论述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和这篇文章或这场讲座之间的联系,你就已经发现了论题。只要确保你所界定的论题符合“论题”的界定标准即可。

但是,当论题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准结论。很多情况下,在你能确认论题之前都得先找出结论来。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进行客观评价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结论之所在——这常常也是较困难的一步。我们只有找到结论才能进行客观评价!

让我们来看看怎么才能着手去寻找这一至关重要的结构元素。

小贴士:所谓结论,即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他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

要找到结论,批判性思考的人首先要问:“作者或演说者希望证明的是什么?”或者“和我交流的这个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结论。同样,作者或演说者对这两个问题的任何解答都是结论。

在寻找结论的过程中,你也在寻找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相信的一个或一系列陈述。他希望你相信他建立在其他陈述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简言之,有说服力的交流或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甲”是指结论,“乙”是指结论的支撑材料。这个结构代表了推理的过程。

结论是逐步推断出来的,它们来源于分析推理。结论是一个个观点,需要其他观点来进行支撑。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件事是正确的,或者某件事应该去做,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这一断言就不能称为结论,因为提出此断言的人并没有提供这个看法得以建立的任何基础。相应地,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mere opinion)。

理解结论的本质属性是通往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必要步骤。让我们进一步观察一个结论及其推理的过程。阅读下面一小段,看看你能否找出其中的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其他陈述:

大规模室内养殖业不应该合法化,还有其他更自然的方法来生产我们所需的食品。

“大规模室内养殖业不应该合法化”是作者对“大规模室内养殖业应不应该合法化”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这就是作者的结论。作者支撑这个观点的一个理由是:“还有其他更自然的方法来生产我们所需的食品。”

你有没有明白为什么上述用来支撑结论的看法本身并不是一个结论?它之所以不是结论是因为它是用来证明别的论点。请记住:你相信一个陈述(结论)是因为你认为它由其他看法所支撑,这就是在进行推理。当人们从事这一思维过程,他们就是在进行分析推理,分析推理得出来的结果就是结论。

有时候,和我们交流的人并不直截了当地说出他们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依靠推理来得出结论,你认为作者摆出种种观点来加以证明的就是他的结论。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一旦你找到结论,就将结论作为你评论的重点。结论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选择的目的地和终点站。接下来你所关心的是:基于支撑这一论断的所有材料,我该不该接受这个结论?

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线索一:问问论题是什么。因为结论总是对论题的一个回应。知道论题是什么将有助于我们找到结论。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怎样确定论题。首先,看看文章标题。其次,看看文章开头第一段。如果这些技巧都不管用,那就有必要再往下浏览几段。

线索二:寻找指示词(indicator word)。结论前面常有指示词引导,告诉我们接下来出现的就是结论。当你看到这些指示词的时候,务必要提高警惕。它们往往会告诉你后面出现的就是结论。以下我们为你列举一些指示词:

·因此(consequently)

·表明(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therefore)

·由此得出(thus)

·因此可以断定(it follows that)

·我要说的重点是(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显示出(shows that)

·证明(proves that)

·告诉我们(indicates that)

·问题的实质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找出其中的指示词并做上记号。这样你就能找出包含结论的那些陈述。

因为宪法上的这些措辞,因此可以断定公学里不得允许有祈祷行为存在。如果这些公学偏袒任何一个宗教,它们就限制了其他人拥护不同宗教的自由。而宗教信仰自由这个理念正是美国赖以立国的基石。

你应该在“因此可以断定”这个词组下面做上记号,结论正是由此引出来的。

可惜很多书面和口头交流并没有用指示词来引导出结论。但是,如果你和别人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将你的结论明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你就应该用指示词来强调自己的论点以便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些词的作用好比闪烁的霓虹灯,吸引读者注意到你想要他们接受的那些要点。

线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结论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出现。首先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多作家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陈述中往往包含了他们想要证明的论点。而其他作家则喜欢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出结论。如果你在读一篇篇幅很长且错综复杂的文章,不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些什么,那就直接跳到结尾去看看。

线索四: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以下这些都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

·例句

·数据

·定义

·背景资料

·证据

线索五: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作家、演说者或网站常在有些论题上持一种可以预见的立场。如果文章的结论并不明显,那么资料来源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文章作者的背景就会变成特别有价值的线索。对那些与作者或演说者有关系的组织机构的信息我们更要特别当心。

线索六:问一问“所以呢?”因为结论常常都是含蓄的,所以我们要问“所以呢”来得出结论本身。问一下“作者是不是要我们从他所提供的信息里面找出隐含的结论”。在政治广告中,诸如“某候选人会对犯罪行为心慈手软”这样的结论经常会留给读者或观众,让他们自己从广告提供的有限信息里推断出来。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你有没有在阅读同学的文章时这样思忖:“所以呢,嗯,这家伙到底要说什么?”当然,你有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这位同学在谈Ticketmaster票务公司收费高得离谱时显得有点别有用心,但你所得出的也仅仅是个模糊的概念而已。当我们写文章时,我们常以为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一览无余,毕竟我们的论述对自己而言是最清楚不过了。可惜对我们而言明明白白的东西读者理解起来却有几道门槛需要跨越。读者无法听到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许多隐藏的看法他们也无法看透。他们不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和背景,对我们的研究过程或构思腹稿也一无所知。他们所有的就只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纸张或是屏幕。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建议你一定要下工夫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我们为你提供写作建议的过程中,你应该期望我们一再强调这一点。批判性思维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写作之前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

从中学的作文课开始,老师一定经常教你不要急于草草动手写文章,最好先花时间将你的思绪整理一下列出个条理来。也许你已经掌握了很多不同的写作准备技巧,例如“头脑风暴”“上网搜索”或是“自由发挥”等。也许你把这些建议很当一回事,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我们怀疑拿到一个题目动笔就写还是太有诱惑力了。某些人就喜欢一边想一边写的蛮干作风。

不管你写作前的准备方法是埋头苦想还是即兴发挥,我们还是强烈建议你在一头扎进写作前最好花点时间确定一下你的论题。有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论题,通常是区别作家成熟不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之所以建议你在写作之前花点时间想想论题,还有一层原因。许多作者拿起笔来就写,结果常常是贪多嚼不烂,自己却还浑然不知。例如,在一篇3~5页的文章里,年轻的作者很可能竭力要向读者证明:气候改变确实存在,什么原因导致了气候改变,为什么针对气候改变的批评是错误的,以及读者为什么要关心气候改变这个问题。这些论题确实每一个都很有趣又很重要,但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说清楚,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许过于贪心了。

引导读者得出你的结论

当你写作的时候,你总想千方百计地说服你的读者,让他们全心全意地相信你的论证。你的结论和理由都应该一目了然。如果你写作或者演说的目的是为了传达某个特定的结论,你的读者或听众就会尽力去寻找这一结论。老老实实地把结论说出来,而且说得清楚明白,其实也就是在帮助你的读者或听众。这才是你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强调一遍,让人们对它实际的意思再没有一点怀疑。要让你的结论一目了然,这样不仅节省了读者的精力,而且可以提高文章的逻辑度。

我们的写作建议有个最为首要的主题,那就是所有作者,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必须竭尽所能地好好组织自己的思想,然后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尽管我们自己对这些思想已经洞若观火,但读者却没有我们这样透彻的了解。如果我们做出这些努力,我们就可以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沟通联系的桥梁,让批判性思考和讨论变得切实可行。

来,做做思维体操

?关键问题:什么是论题和结论?

请找出下面几篇文章里的论题和结论。注意指示词在寻找结论中的提示作用。我们为第一篇文章提供了自问自答的设问模式,展示批判性思维的全过程。通过自言自语的讨论怎样分析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为你将来自己提出并回答这些关键问题提供一些帮助。我们同时为第二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浓缩版的参考答案,而第三篇文章则留给读者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论题和结论。

⊙第一篇

如果父母将教育子女当成自己的全职工作,并且具备一定的眼光、知识和耐心来从事这一职业,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也不失为一个有根据的想法。但是,问题的实质是父母在家教育子女往往是一种错误。

父母也许基于错误的理由选择将自己的子女从公立中小学中接回家来自己教育。有时候,孩子在学校老是不守纪律,而父母宁愿选择让孩子辍学,也不愿容忍学校处罚违纪儿童的种种规矩。这样的动机并不能保证接下来的家庭学校就可能产生良好的结果。此外,当家里没有其他大人来监控发生在这里的一切时,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父母在家里体罚子女,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而社会需要知道,这些孩子在家是否接受了应当接受的正常教育和待遇。

⊙第二篇

电视广告机构创作广告的手法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些广告往往做得和孩子们喜欢看的动画片非常相似。孩子们看到动画角色都在使用某种特定产品,爱屋及乌,难免会将他们对角色的喜爱转移到那些产品上。广告公司并不想让孩子察觉到他们观看的动画片段和广告片之间有什么不同。使用这种策略,这些公司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孩子们常常不能够区分动画片和广告之间的差别,他们也不明白动画片里面提供的那些东西都需要花钱才能买得到。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广告都是关于甜腻的零食或者油腻的食品,让孩子越吃越不健康,身体每况愈下。以孩子为对象的这些广告需要管理和控制才行,就像现在对以儿童为对象的烟酒广告进行管控一样。

⊙第三篇

法庭审判的实况录像该不该在电视上向民众播放?貌似摄像机一进法庭,审判体系很容易就会土崩瓦解。受害人在一小部分人面前作证还吞吞吐吐,一旦他们知道他们所说的每个字都要播送到千家万户,势必导致他们干脆缄口不言拒绝作证。当对被告的审判在电视上播放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了“被告疑罪从无”这一法理可言。人们观看电视上的法庭实况转播,并不是因为他们关心国家有没有能力来确保司法制度的顺利实施;相反,他们都是来看证人出庭作证的刺激场面:把这当成娱乐消遣。因此,还是让摄像机待在法庭外面,让观众看看根据法律体系杜撰出来的情景喜剧比较好。

给个提示

⊙第一篇

·有时候,论题很容易找到,因为它会在论证中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我认为这篇论述文章并没有明白告诉我论题是什么,因为作者根本没有提到引起争议的问题所在。接下来就是去找出结论,这样我就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论题。这本书告诉我,要找到文中没有明说的论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出结论。

·找一下指示词有助于我找到结论。“问题的实质是”在上文所给出的指示词中被列为引出结论的指示词,而这篇论述中恰好用到这个词。也许这篇文章的结论就是“父母在家教育子女往往是一种错误”。这一陈述确实有可能就是结论。另一个找到结论的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寻找。而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可以排除出结论范围的论证结构,我应该查一下上文提到的那些部分来确认“在家教育子女的父母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这个陈述不是数据、例证、定义、背景资料或其他类型的证据。很显然,它不属于这些部分。

·到了这一步,我基本可以确定这篇文章的结论就是“父母在家教育子女往往是一种错误”。指示词已经暗示出结论,它所处的位置进一步确定了它就是结论,而它又不属于那些有时会让人混淆成结论的论证构成部分。

·接下来我要弄明白,是什么问题引出了作者的这个讨论或者说论题。如果结论是“父母在家教育子女往往是一种错误”,引出这个讨论的论题有可能是“父母在家教育子女是不是可取的行为?”这个论题可以从结论反推出来,而接下来的所有句子都在讨论家庭学校潜在的种种问题,这一点也可以辅证。

·在我结束讨论之前,我还想搞清这一论题到底是规定性论题还是描述性论题。要做到这一点,我先要问问自己,作者是在描述一种境况还是在规定一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立场。作者详细描述家庭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建议社会需要了解这些在家受教育的孩子所接受的是不是他们“应当接受的正常教育和待遇”。这些陈述针对是不是该有某种境况(这里指家庭学校)而提出一系列问题,因此这个论题一定属于规定性论题。

⊙第二篇

这篇文章没有指示词来直接指出结论,但是寻找结论的一个好地方不是在文章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具体到这篇文章,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结论。你可以断定它是结论,因为它使用了“应该”这个词来给整篇文章一锤定音。这个词还显示出文章的论题是个规定性论题。它并不是在讨论一种存在方式看所述事物符不符合,而是在讨论事物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这一论题是从结论中推测出来的,结论前面解释作者为什么得出这一结论的陈述也有助于我们找到论题。

论题:以儿童为对象的广告应不应该加以管理和控制?

结论:以儿童为对象的广告应该加以管理和控制。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我们人类总是好奇为什么有人要做出这样的决策,为什么有人会持有这样的观点,而理由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好奇心提供了答案。请思考以下几个陈述:

(1)政府只应该保护精选出来的一批濒危物种使其不至于灭绝。

(2)遭蜈蚣蜇伤比被很多种蛇咬伤都更危险。

(3)学校应该有权搜查学生抽屉看有没有毒品和武器。

上述三个断言都缺少了什么东西。我们既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以它们现在的形式,我们既不能说它经不起推敲,也不能说它经得起考验。这些断言都没有包含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来论证为什么我们应该同意它。因此,如果我们听到有人提出上述任何一个主张,我们都只有干瞪眼,急切想知道其所以然。

以上陈述所缺的部分正是支撑其论断的一个或多个理由。所谓理由,就是指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构建结论可信度的基础。在第2章里我们已经介绍了怎样找到论证大厦的两大柱石——论题和结论的必要方法,本章则主要介绍找到论证大厦的第三块柱石——理由的各种技巧。

当一位作家有个结论希望你接受的时候,他不但要提供各种理由来说服你他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要证明为什么他的结论是正确的。

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就要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看法,尤其当这些看法存在争议没有定论时更是这样。举例来说,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这样的声言理应遭到以下挑战:“请问你何出此言?”这个人的理由可能充分也可能不充分,但只有你提出以上问题并找出他的理由之后你才知道分晓。如果他的答案是:“因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你一定对这样的论证极不满意,因为这个人的理由不过是结论的翻版而已。但是,如果答案是关于两国预计的军事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证据,你在客观评价这一结论的时候就要认真考虑这些证据。请记住: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是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只有我们问一问为什么别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才能公正评价这一观点。关注结论形成的理由就要求我们虚怀若谷,容忍那些可能和我们不一致的观点。如果我们只对结论进行评价,而对其推理过程不闻不问,我们就会坚持自己在论辩或文章中所持的结论,对那些和我们观点相一致的结论立刻青睐有加。而如果我们想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们就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即使我们目前还不能认同某人的观点,我们也要对他的理由细细加以琢磨。

?关键问题:理由是什么?

理由和结论相结合,就构成我们在第2章中所定义的“论证”。

有时候,一个论证只包含单个理由和结论;但是常见的情况是,很多理由用于支撑某个结论。所以当我们谈到某人的论证时,我们可能在谈论单个理由和相关的结论,或者是一整套理由和它们将要证明的结论。

小贴士:所谓理由,即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

在我们使用的术语中,论证(argument)和推理(reasoning)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使用一个或多个想法来支撑另一个想法。这样,如果某个交流缺乏理由的话,那么它既不属于论证,也不是推理。所以说,只有论证和推理中才有可能存在逻辑错误。因为一个理由本身只是一个孤立的想法,它并不能反映出一种逻辑关系。

论证本身的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加以注意:

·论证必有其目的。人们展开论证的目的是希望说服我们相信某些事情或是按某些特定的方式行动,所以论证需要别人对之做出回应。不论我们的反应类似于海绵还是淘金者,我们一般总会做出回应。

·论证的质量有高有低。我们需要依赖批判性思维来判定一个论证的质量高低。

·论证有两个明显的必要构成部分——一个结论及其支撑理由。二者当中如果有一个我们找不到,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客观评价这一论证的机会。我们无法找到的东西自然也无法对其做出评价。

最后一点需要进一步加以强调和说明。心急火燎地去推进批判性思维并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曾说过,一个聪明人和另一个聪明人说话时,大家总是先说:“等一等!”花点时间找出论证之所在,然后再去评估我们认为别人说过的那些话,只有这样对提出论证的人才够公平。

他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

找到理由的第一步就是采取质疑的态度去接触每个论证,而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你已经找出了结论,现在你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结论有道理。如果一个陈述回答不了下面这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或演说者相信它”,那么这个陈述就不属于理由。要想成为理由,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必须要被演说者用做结论的支撑或根据。

让我们将这种质疑的态度应用到下面这篇文章中。首先我们必须要找出结论,然后我们要适当地问一句“为什么”。请记住找出结论的那些指南。

①该不该要求飞行员随身携带辣椒喷雾器?②飞行员们在调查中谈到了他们的观点。③很多人表示他们从来不知道乘客会做些什么,他们认为辣椒喷雾器有助于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④有57%的飞行员认为辣椒喷雾器将增加飞行安全。⑤因此,航空公司应该要求他们的飞行员随身携带辣椒喷雾器。

紧跟“因此”后面的句子回答了第①句陈述所提出的问题。因此,结论是第⑤句陈述:航空公司应该要求他们的飞行员随身携带辣椒喷雾器。请给这一结论做上记号。

小贴士: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

然后我们问一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或演说者相信这一结论?回答这个问题的那些陈述就是理由。在以上这个例子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调查得来的证据作为理由。第③句和第④句陈述共同提供了证据,也就是说,它们一起为结论提供了依据,因此成为支撑结论的理由。我们可以这样复述上述理由: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飞行员都相信辣椒喷雾器有助于提高乘客的人身安全。

现在,请试着找出下面这篇文章中的理由。同上面的步骤一样,我们还是要先找出结论,做上标记,然后问一下“为什么”。

①不应该允许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筛查。②人们无权捉弄上帝,终止一个即将来到人世的生命,只因为他的性别不尽如人意或可能存在某种生理缺陷。③我有两个罹患自闭症的孩子,他们都活得很快乐。④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会因为出生缺陷而发生重大改变。

第一句当中的指示词“应该”显示出文章的结论:作者反对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筛查。作者为什么相信这一点呢?他给出的主要理由是“人们无权捉弄上帝,依据一套按照自己喜好制定的标准来决定终止一个即将到来的生命”。第③句和第④句一起提供了另一条理由来支撑作者的看法:作者本人拥有自闭症子女的正面经历显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并不因出生缺陷而发生重大改变。

在你确定一个人的推理结构时,你应该把每一个好像被作者拿来支撑其结论的观点都当成理由,即使你根本不相信它实际上能为其结论提供多大的支撑。在批判性思考的这个阶段,你一直在努力寻找论证之所在。因为你想对做出这一论证的人尽量公平,你就需要利用施惠原则(principle of charity),首先假设这个论证是最无懈可击的,理由很充分,然后再着手进行评价。如果作者或演说者相信他正在摆事实讲道理为自己的结论提供支撑,那么我们至少应该先考虑一下他的分析推理过程。后面还有大把时间来细细评价这一推理过程呢。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

如同寻找结论的情形一样,有些特定的词常常显示出紧随其后的往往就是理由。请记住:推理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这样,“因为”这个词,以及与之意义相同或功能相近的词,经常提示我们理由会紧随其后出现。以下是表示理由的一些提示词:

·由于(as a result of)

·因为这个原因(for the reason that)

·因为这个事实(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鉴于(in view of)

·由以下材料支撑(is supported by)

·因为证据是(because the evidence is)

·研究显示(studies show)

·第一,第二,第三(first……second……third)

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

理由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论题的种类。很多理由其实都是提供证据的一些陈述。这里所说的证据,是指人们用来为其断言为真的某些事提供证明的具体信息。持论者往往会诉诸很多不同类型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它们包括事实、研究报告、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词以及类比等。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不同类型的证据比在另一些情况下更为合适,你将会发现,自己摸索出一套规则来确定哪种类型的证据在特定场合下使用较为合适将特别管用。

你经常要问:“哪一类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这个断言?”然后确定这样的证据是不是可以找到。你应该知道,世间并没有一套统一的“证据代码”(codes of evidence)适用于所有严肃的分析推理。本书第7章和第8章将对各种类型的证据展开较为详细具体的讨论。

当作者或演说者尽力证明一个描述性结论,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就是证据。

下面这个例子提供的就是描述性论证,请试着找出作者的理由。

美国非法移民的人数正在急剧下降。研究显示2008~2009年非法移民的人数下降了将近100万。

第一句陈述就是结论,你应该已经认出来了。这是一个有关非法移民下降人数的描述性陈述。作者在接下来的部分摆出了证据,也就是他得出结论的理由。请记住: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看法支撑起来的看法。

在规定性论证中,理由常常不是一般性的规定性陈述就是描述性的看法或原则。下面这个例子就展示了在规定性论证中应该采用哪些类型的陈述来支撑其结论:

①今天的社会有各种各样施加给媒体的控制,比如说电视节目分级制。②这些分级制有没有考虑过让大家自己来理性选择看什么和不看什么节目?③这些分级制是不是怂恿了某些人去观看某个节目,即使他们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去看?④有多少父母事实上根据分级制来限制他们的子女观看某个节目?⑤电视分级制往往并没有有效阻止孩子们观看社会上认为他们年纪还小不宜观看的节目。⑥电视分级制只是不可强制执行的指导意见。⑦如果有人信奉为未成年人建立的这套媒体节目审查制度,那就应该使用诸如频道锁码功能这样的条款来达到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在电视屏幕上标出一个分级限制符号。

这里的争议在于电视分级制度是否可取。作者说如果社会真是关心孩子们在看什么节目,那就应该贯彻执行诸如使用频道锁码功能这样的条款,如第⑦句中所言。让我们来找一找可以回答“为什么作者会相信这一结论”的句子。首先,请注意这篇文章并没有提供什么证据。第②句和第③句一起构成一个理由,这是个描述性的看法:电视分级制度并没有重要到引起什么改变,它们甚至会刺激某些人去观看一些更加不健康的节目,而如果没有分级制度,他们也许根本就不会去看。警告意味并不强,可能让人以为这个节目也许根本就没有那么“坏”。

第④句和第⑤句提供了第二个理由:电视分级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选择,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子女而言都是这样。第⑥句提供了第三个理由:电视分级制度根本就不能强制执行。后两个理由都是一般性看法。如果作者有意要扩展他的论证,这些看法本身也许还需要其他类型的证据来加以支撑。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有很多推理文章篇幅冗长、结构松散。有时候一整套理由只用来支撑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又用于支撑另一个结论的主要理由。理由可能会由其他理由支撑。在比较复杂的论证中,当你试图客观评论自己阅读的东西时,常常很难将论证的结构在脑海里清晰地展现出来。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请尝试建立你自己的组织方式,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使其自成一套逻辑系统。

我们已经提到过许多技巧,使你可以用来建立一幅清晰可辨的推理结构示意图。如果你有更好的技巧,请务必要加以利用。重要的是,当你打算评价它的时候,一定要让理由和结论变得一目了然。

找到一篇文章中的理由并有效组织它们的一些线索

(1)圈出指示词。

(2)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或者在理由下面画线,用彩笔给结论做标记。

(3)在页边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4)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一旦你找到理由以后,在进一步深入阅读或聆听时你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这些理由。结论站不站得住脚主要取决于理由的扎实与否。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

先有理由,再有结论

我们在第1章中警告过你有关弱势批判性思维的危险。当有人持有一个观点而被你诘问得理屈词穷时,你会发现他好像是在编造新的理由(甚至是当场编造)来捍卫他先前的观点,这时你用来警惕弱势批判性思维的警铃就该响声大作了。当有人急于和你分享他的观点,好像这是确凿无疑的结论,而一旦他被问及有哪些理由时就变得一脸茫然或恼羞成怒,那很有可能也是弱势批判性思维惹的祸。

毫无疑问,你本来就有一大堆看法,当你遭遇争议的时候它们就变成你的原始结论。随着你对理由的重要性日渐推崇,你会经常性地期望那些结论能在支撑其理由的基础上屹立不倒或是轰然倒塌。随着你充分思考各种支撑理由及其内在含义,你将逐步得出最为稳妥和扎实的结论。

在这一点上你必须要做自己的审查官。在寻找金子的时候你必须不停摇晃自己的淘金盘。要竭力避免“逆向逻辑”或“反向推理”,这样做的理由不过是追加的一记马后炮而已,它们会随着你的结论而变化。理想的做法是,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得以成型和修改。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在学术写作方面你的推理能力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概述你的理由并为之辩护常常占据你的文章相当大的篇幅。而你的理由扎不扎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说服你的读者。因为理由至关重要,所以作者在写作前和写作中都要特别注意理由。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在作出结论前要探究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

在本章前一部分,我们奉劝你不要使用“逆向逻辑”或者“反向推理”。相反,一个关心批判性思维的作者会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并掂量它们的分量,然后才会做出结论。

在开始写作一篇文章之前,你需要投入的研究精力会因文章的不同而不同。有些情况下,你选定了一个论题作为你的写作任务,而你对这一论题所知甚少,需要从零开始去着手研究。例如,你可能在准备第一堂美术课的时候无意间读到对现代舞蹈家和编导阿尔文·艾利(Alvin Ailey,1931——)的简介,撩起了你的兴致,你决定写一篇文章来讨论他,并利用这个机会来让自己获得更多知识。而在其他情况下,你手边已经有了一点背景资料然后才开始自己的研究项目。你甚至会选择一个项目,只因自己终身对其兴趣不减。比如说你对原版的《星球大战》一直充满激情,因此决定好好利用自己对它的兴趣来作为一个研究项目的跳板。

也许你已经是个崭露头角的专家,熟知《星球大战》、美式轮滑或计算机科幻文学,很可能你自以为不需要再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了,但我们希望你能三思而行。哪怕你过去已经对这一论题下过工夫研究,你还是应该去探究其他可能存在的理由。一方面,你之前的研究也许是在你还未决定采用批判性思维标准的时候进行的,因此有可能显得武断和片面。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以前的研究也许开展得并不正规,没有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挖掘众多的理由和证据。还有一个原因你应该去探究其他可能存在的理由,那就是你之前的研究很可能已经跟不上形势和潮流了。

在21世纪,要探究潜在的理由,作者常采取的第一步行动就是一头扎进谷歌或其他常用搜索引擎里。虽然搜索引擎提供了难以置信的宝贵资源,如谷歌会为你提供424 000条有关阿尔文·艾利的搜索结果,或6 050 000条关于计算机科幻文学的结果,但很显然常用的搜索引擎通常范围太大而显得过于笼统,难以派上大用场。我们希望能为你提供几个建议,这样你的搜索就不会止于搜索引擎。

找到涵盖你的论题的主要刊物

如果你的论题是利用当前时事来探究政治或社会问题,比如公立教育改革或反恐战争,那就应当从主要的出版物着手。《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都是美国读者看得最多的报纸。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会订阅这些报纸。专业性的数据库(如LexisNexis)也允许你从中搜索和访问这些报纸和其他主要报刊上的文章。很多报纸的网站至少都能让你免费阅读其中的一部分文章,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那四份报纸。

几乎所有人们感兴趣的领域都有主要的出版刊物,从音乐(如《滚石》《音叉》和《旋转》杂志等)到商业(如《福布斯》《财富》和《彭博市场》等)无一例外。花点儿时间仔细研究一下涵盖你所选论题的几家主要出版物,这样你对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就有了最新的知识。你也要全身心地投入这些辩论,了解是什么论题吸引了其他论者的注意力至今尚无定论。你还可以利用你找到的文章作为跳板来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例如,假设你对特拉华州2010年参议院选举的茶党候选人克里斯汀·奥唐奈(Christine ODonnell)的资格大感兴趣,在读过奥唐奈坦承自己年轻时曾“偶尔练习过巫术”以后,你决定要探究一下这个论题:“候选人的个人经历应在多大程度上对选民构成影响?”

帮助读者确定你的理由

当你写作或演说的时候,你一定会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的读者或听众。他们需要清楚地了解你的结论是什么,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你就要公开列举你的理由。

在特定的句子里尽量使用指示词和短语来帮助读者找到你的理由。有些词会向读者发出明确信号,告诉他们“以下是我的一个理由”,为了帮你在阅读中找到作者的理由,本章前面部分我们已经为你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指示词。

另一个帮助读者找到理由的方法是给他们提供一份蓝本。所谓蓝本,就是相关文章或演说的提纲或内容梗概。你可以在文章一开始就简要介绍下你的理由,列出文章的提纲。这样读者就会知道从这篇文章里能获得什么信息。

来,做做思维体操

?关键问题:理由是什么?

首先浏览一下文章,找出结论并做标记。然后问一下“为什么”,再找出理由。利用指示词来获得帮助。结论和理由要分开。尽量用自己的话复述理由,用自己的话复述有助于阐明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篇

公共游泳池有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公害。很多公共游泳池并不能严格遵守卫生法,因此为水生细菌的感染提供了空间。研究表明60%的公共泳池都不能保证水里的氯含量达到正常水平,任由游泳者感染疾病。很多游泳者在使用公共泳池以后就开始患病。

⊙第二篇

全国的学校都在构建社区服务项目。到底该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有许多缺点。

学生被强迫参加慈善活动献爱心,他们就难以理解慈善和爱心的真正含义。强迫的慈善行为显得有违慈善活动的真正含义。如果因为社区服务并非他们的自愿选择而导致慈善活动对他们而言失去价值,他们就对社区服务这个想法产生怨恨,等他们走上社会后就不会主动参加社区服务。

另外,由于这些社区服务是强制的,学生不情不愿,做起事来自然也就马马虎虎。他们也许会觉得只要自己达到最低要求的劳动量就万事大吉。学生还有可能对他们的帮助对象心怀不满或态度粗鲁,这样也会妨碍社区服务的正常进行。由上可知,强制的社区服务对学校而言可能并不是最佳的备选项目。

⊙第三篇

中学阶段的男篮和男足常常一统周五晚上的节目单。应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些比赛对中学经历而言自然意义非凡,可也不至于为此牺牲掉其他所有运动项目。仅仅因为它们有悠久传统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就一定要世代因循。

周五晚上腾出时间观看比赛对大多数父母和球迷而言自然要容易得多。因此,周五晚上他们亲自来看男篮和男足比赛自然也很容易。

那么女子篮球队或游泳队又怎么办呢?她们的比赛不应该总是被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和晚上举行。她们的家人经常不能腾出时间来观看她们的比赛,因为大多数父母下午都要上班。那些参加这些“二流”体育活动的学生根本没有得到聚光灯的平等关注。男篮和男足的日程表应该做出相应改变,为其他的体育活动腾出一点空间。

给个提示

⊙第一篇

论题:公共泳池是不是一个健康的隐患?

结论:是的,确实如此。

理由:很多公共游泳池都不能遵守卫生法。

(支撑理由)

(1)60%公共游泳池的水不能维持正常的含氯水平。

(2)很多人使用公共游泳池以后生病了。

请回想一下,我们是在寻找结论的支撑系统。我们要问自己:为什么作者宣称公共游泳池存在健康隐患?这一描述性的结论有两个理由来证明:一个调查结论和一个很多人使用游泳池之后开始生病的断言。引出支撑理由的提示词是“研究显示”。

⊙第二篇

论题:学校该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结论:不应该,学校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理由:强制的慈善活动没有什么意义。

(支撑理由)

(1)规定的社区服务本身就自相矛盾,可能会引起学生今后对自发参与慈善活动的憎恶和抵制。

(2)因为强制的关系,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不会尽心尽力。

1)学生只会做满足最低要求的劳动量,而不考虑什么对帮扶对象最有利。

2)学生有可能对帮扶对象态度恶劣。

为什么有人会告诉我们学校不应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作者的理由。第一条理由是由一系列事例和断言来支撑的,所有事例和断言都显示强迫的社区服务是自相矛盾的。“另外”是指示词,引起我们对第二个支撑理由的注意。注意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说出)了主要的理由。你会发现一个理由越长越复杂,复述一下就越有助于你准确找到这个理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放鞭炮作文300字 关于旅途的作文 从未走远作文600字 一路有你作文600字 我爱阅读作文 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 过年作文600字 英语满分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 做饭作文 快乐 作文 争论作文600字左右初一 这一路风光真好作文800字初中 打pp的作文2000字以上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字 走过才明白作文600字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节日英语作文 电子版作文手机怎么弄 欢欢喜喜过大年作文 挠女生脚心作文 新年决心英语作文 打阴部作文 微光作文 滑雪的作文 尝试 作文 惊喜作文 珍惜 作文 课代表让我桶她30分钟作文 专四作文写不写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