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直击战疫热点丨2022年语文写作最新素材积累及范文详解 话题四十陆续更新~

2020-10-18 14:15:01
相关推荐

作文素材,提炼写作主题,弘扬时代正能量,让莘莘学子足不出户即可走遍今年考前作文集训的版图。

话题40:新冠肺炎获正式命名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从历史起源来讲,“污名”最早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当时是指为标示奴隶、叛徒或者罪犯等劣等性社会个体而在人体上刻画特殊标记的做法。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1963年对“污名化”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污名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被贴上标签的人有一些为他所属文化不能接受的状况、属性、品质、特点或行为,这些属性或行为使得被贴上标签者产生羞愧、耻辱乃至犯罪感,并导致了社会对其产生不公正待遇。”在传统定义中,“污名化”是少部分弱势群体被冠以较为负面特征的刻板式印象,进而导致这些印象成为该群体的标识物的过程。如今,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虚拟社会高度发展,多元化用户和自由表达的形式使得网民作为整体不断壮大,掌握了制造“污名”的主动权,以非理性的方式对特定群体进行“污名”建构,如将某些领域的群体冠以类似“公务猿”(公务员)、“砖家”(专家)、“妓者”(记者)等带有贬低性的称呼。继而又通过网络等媒介将这些标签形象不断强化,使这些标签完全成为污名目标群体的指代,从而达到降低该群体社会地位的效果。

阅读下面“典型素材”“相关报道”,新冠病毒与新冠肺炎终于获正式命名,这种新型传染病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污名化”。请你写一篇评论,谈谈你对 “污名化”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或思考,不少于600字。

新冠病毒与新冠肺炎获正式命名WHO称可去污名化

新冠病毒正式得名SARS CoV 2,它引起的疾病则被命名为“COVID 19”。WHO总干事谭德塞称这是个“不影射任何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群体的名字”

相关报道

财新网(记者徐路易)新冠病毒正式得名SARS CoV 2,它引起的疾病则被正式命名为“COVID 19”。当地时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发表声明,根据系统发育、分类学和已有的经验,冠状病毒研究专家组(下称专家组)正式确认新冠病毒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 CoVs)的姊妹,属于类SARS病毒种,并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 CoV 2)。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同日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 19。

当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疫情暴发后,WHO会负责命名疾病名称和病毒的暂用名,ICTV负责命名病毒的分类名。此前新冠病毒被WHO暂命名为2019 nCoV,n代表novel,即“新”的意思。

ICTV由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病毒学组设立,独立于WHO,是一个负责对病毒进行生物学分类和命名并制定相关标准的国际组织,其制定了《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原则》,确定了病毒及类病毒的分类阶元规则,按照目、科、亚科、属、种对病毒进行分类。1月下旬发表在各大期刊上的多项研究均已明确,新冠病毒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β属Sarbecovirus亚属。

这种分类方法遵循了人们熟悉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学分类法。再往下分,病毒种的血清型、基因型、毒力株、变异株和分离株的名称,则将由国际公认的专家小组进一步确定。 ICTV不负责对病毒种以下的分型进行命名。ICTV专家组建议,对个别分离株可以使用以下命名方法以便区分:SARS CoV 2/分离株代码/宿主/分离日期/分离地点。

2月11日,ICTV专家组发表于预印版平台BioRxiv的详细声明中强调,SARS CoV 2与SARS冠状病毒(SARS CoV)和MERS病毒(MERS CoV)命名方式不同,后两者均与病毒引起的疾病同名。但SARS CoV 2的名称不是来源于疾病的名称,因此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SARS CoV 2引起的疾病是SARS疾病。且目前与SARS CoV 2感染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有限,其情况可能和感染SARS CoV的临床症状图谱和传播方式不尽相同。专家组还提示,疾病名称由WHO决定,而疾病名称与病毒名称可能不同。

当地时间2月11日晚,WHO将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 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发现的年份是2019年,合起来即“2019年发现的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

按照WHO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之间达成的命名指南,疾病正式命名不能指代特定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者人群,并且应与疾病相关,易于拼读。在新冠肺炎暴发后不久,也有专家指出,不宜使用当时已成惯用词的“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来指代新冠肺炎,因为其中含有地名。此外,国家卫健委也曾建议过“NCP”(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拥有一个名字很重要,它可以防止人们使用其他不准确或带有污名化的名字。”WHO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Ghebreyesus)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想要一个不影射任何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群体的名字。”

病毒名和疾病名确定后,也意味着由病毒SARS CoV引起的疾病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由病毒SARS CoV 2引起的疾病则是COVID 19。

由于疾病名称和病毒名称可能产生混淆,有科学家担忧SARS CoV 2的名称有误导性。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在2月9日发表于《中国病毒学(英文版)》的文章中曾建议,由于新冠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易传播的冠状病毒之一,因此可以将该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传染性急性呼吸综合征(TARS)”,病毒的名称可由2019 nCoV改成TARS CoV,这与SARS CoV的命名方式较为类似。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副研究员李懿泽告诉财新记者,病毒命名有这样的惯例,比较相似的病毒按照病毒名加数字进行命名。新冠病毒其本身的宿主、传播方式、导致的疾病、全基因组序列等病毒序列相似度来看,都跟SARS CoV都非常相似,因此SARS CoV 2这一名称符合病毒命名惯例。此外,即使改为其他名称,也并不影响新冠病毒分在类SARS病毒种下面。

根据前述ICTV专家组披露的分类结果,明确SARS CoV 2属于核糖病毒域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β属Sarbecovirus亚属类SARS病毒种,与SARS CoV同样属于类SARS病毒种的一个分型。

ICTV采用的这种生物分类法,便于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因此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专家告诉财新记者,在实际操作中,按照病毒理化特性、转录行为等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者们使用的具体分类方法会有所不同。就像平时人们会按照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来区分不同的动物,但在养殖业,人们可能会以禽类、畜类来区分不同动物。

在病毒学中还有一种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毒的核酸(DNA或RNA)、绞合性(单链或双链)和复制方法等进行分类的“巴尔的摩分类法”。它以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微生物学家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命名。巴尔的摩分类法将病毒分为七组,分别为双链DNA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单链DNA病毒(如细小病毒)、双链RNA病毒(如呼肠病毒)、正链单链RNA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负链单链RNA病毒(如包括狂犬病病毒在内的炮弹病毒)、单链RNA逆转录病毒(如HIV病毒),以及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如嗜肝病毒)。SARS CoV 2则是一种正链单链RNA包膜病毒,它的遗传物质是正链单链RNA,通过依赖R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RdRP)合成负链,再由负链转录产生致病mRNA

(2020年02月12日财新网)

中国抗疫的牺牲为人类作出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4日在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表示,中国人民为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作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根据世卫组织专家前往中国后提供的信息,从2月初以来,中国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开始下降,我希望这个形势能持续下去。同时,我衷心感谢,所有正在承受着日常生活上的不便、放弃了很多享乐的中国人民,这是他们为了遏制病毒传播所作出的牺牲,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中国疫情在1月23日至2月2日期间达到高峰并稳定下来,之后一直在稳步下降。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冠状病毒病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24日在北京说,两周之内,中国新增确诊病例的数字实现了80%的下降,这样的下降是切实的。这样的改变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极大的贡献。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中国人付出巨大牺牲,采取交通管制、居家隔离等严格措施才实现的。眼下,中国又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开始复工复产,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每一个人都为控制疫情蔓延作出了贡献。中国的风险在下降,而中国能够为世界带来的贡献在增加。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新冠病毒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下降的同时,日本、韩国、伊朗、意大利等地的新增病例在增加,世卫组织也提醒“新冠病毒疫情在一些卫生体系不稳固的国家扩散的可能性”。

因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4日在感激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醒世界,面对疫情,需要的是尊重自然,抛弃偏见和歧视,携手抗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我认为重要的是,对于所有的国家来说,现在这是一个影响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问题,所有国家都必须充分的考虑和充分的准备,尊重自然,不歧视,不污名化,尽一切可能遏制疾病传播。

古特雷斯进一步警告说,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遏制疫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仍然可能被控制,但是如果出现失误,或者某些事情没有做到位,那么仍有失控的风险,给全球健康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面对全新的、人类从未接触过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冠状病毒病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艾尔沃德已经明确告诉世界,中国采取了果敢的做法,意大利也在仿效,我们想向世界表示,像中国这样去做吧 !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中国的方法是,在没有药,也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有什么就用什么,根据需要去调整,去适应,去拯救生命。

(二)范文导写

火烧到自家!辱华的《华尔街日报》还装啥?

因为月初发表的一篇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辱华评论,《华尔街日报》正在国际社会激起越来越大的怒火!现在,这把火烧到了它自己的家里。

2月20日,《华尔街日报》53名员工联名发邮件给该报管理层,要求修改此前发表的《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评论标题,并向被冒犯者道歉。这些员工在邮件说,这并非编辑独立性的问题,也不是报道和评论之间划分的问题,这是一个错误的标题,它深深地冒犯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许多人。

这样的认识是客观中肯的,表明理性与良知始终是人性的闪光面,它们让恶意与偏见没有藏匿之地。

简单回顾一下此事:2月3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由美国保守派外交学者米德撰写的评论,用极度傲慢和无知的口吻,诋毁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毫无根据地唱衰中国经济。同时,《华尔街日报》编辑给该文配上《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这样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标题。这引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遭到国际社会广泛谴责。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种族歧视不仅是政治不正确,也是道德禁区,违背国际公认的行为准则。《华尔街日报》为博眼球,公然采用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标题,违反基本职业道德,颠覆了该报所标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报道原则,更是丧失最基本的怜悯心与良知。

正因此,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副教授奥坎波批评说,标题以一种不人道的方式描述了疫情,“他们(华尔街日报)的人性在哪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种族研究教授乔伊进一步指出,“美国主流媒体发表这样的观点会引发更多的恐惧和焦虑,以及对世界各地的华人和其他亚洲人的敌对情绪,这是极其有害和错误的。”

更令人愤慨的是,面对中方多次严正交涉,面对数十万华人发起白宫请愿活动要求其道歉的呼吁,《华尔街日报》采取“鸵鸟政策”,以所谓报道和评论相对独立为由,百般推诿塞责,拒不道歉,拒不处理相关责任人,这到底是傲慢任性还是缺乏勇气?

面对恶意与抹黑,中国不是“沉默的羔羊”。近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吊销《华尔街日报》3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作为对该报发布诋毁、歧视性报道且拒不道歉行为的回应。这是中方依法依规处理外国记者事务,也是《华尔街日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承担的后果。

可笑的是,对于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正当举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竟然以“言论自由”为名进行谴责。莫非《华尔街日报》这种带有浓厚种族歧视色彩的标题,说出了蓬佩奥先生的心声?那可真是美国政坛的悲哀。

现在,《华尔街日报》53名员工的联名邮件,有力证明这一事件并非是蓬佩奥所说的言论自由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业务问题,而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华尔街日报》的所作所为事实上传递出一个危险信号: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或华人的种族主义言行正在死灰复燃。这不仅会破坏当前全球防控疫情的努力,更会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埋下隐患。

人们注意到,在《华尔街日报》53名员工联名邮件中,还剖析了此事利害关系,指出如若不采取相关行动,恐将损害《华尔街日报》品牌、报道能力与员工士气。对于这些警戒之言,该报高层应该好好研判反思,尽快以实际行动给这些冷静理智的员工一个交待,给中国一个交待,给世界一个交待,不要因一意孤行,毁了百年老报的招牌,丢了基本的道德良知。

(三)积累运用

素材目录

写作时我们可参阅以下素材:

融媒体时代“污名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及危害

大妈媒体形象污名化问题研究

游戏污名化几时休?

狗的“污名化”历程

拓展积累

狗的“污名化”历程

马英杰

一、对于狗的崇拜

(一)狗的“图腾精神”

“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约发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公社时期,指被同一氏族的人奉为祖先、保护者和团结的标记的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所谓“图腾崇拜”,就是氏族社会在对自然力或自然神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尊崇某一图腾物种的观念,有时也对该图腾物种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①

汉族是古代训养家犬较早的民族之一。远古时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尚未得到发展,而恶劣的环境和气候,以及隐藏的危险致使人们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此时期,人们崇拜动物,希望能够得到动物的庇佑,进而藉以某一动物为图腾,作为自己族群的精神依托,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的大多数以狗为图腾,也有少数的其他部族崇拜狗,将狗作为自己族群的精神依托。

(二)狗的“神异化”反映人们对狗的崇拜

汉族作为古代训养家犬较早的民族,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狗可以御凶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狗的神异记载也不在少数。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最早出现的狗神“盘瓠”,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是帝喾高辛氏所养的一条狗。晋干宝《搜神记》:“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置以瓠篱,覆之以盘,俄尔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遂畜之。” “盘瓠”传说是具有神圣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瑶族、苗族等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标记”。十二生肖的起源也与动物崇拜有关,东汉王充的《论衡》是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

我国对于狗的崇拜在各个朝代皆有体现,满族将狗看作有恩于满族的动物,自狩猎时期对狗就抱有感激、崇拜之意,后又与义犬救努尔哈赤的传说复合,至今不吃狗肉,不打狗,不戴狗皮帽子。

二、狗的“污名”

(一)古代成语中狗的“污名”

1.鸡鸣狗盗——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2.摇尾乞怜——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像狗那样摇着尾巴乞求主人爱怜。指卑躬屈膝地献媚、讨好,以求得到一点好处。

3.狗仗人势——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4.狗急跳墙——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5.狗颠屁股——出处:《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6.丧家之狗——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喻指失去了主子,无处投奔的人(含贬义)。

7.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出处:《元曲选·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亦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嘴里找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又一说坏蛋说不出什么人样话。

8.蝇营狗苟——出处: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返。”意为像苍蝇到处乱飞比喻某些小人不顾羞耻,到处钻营的意思。苟:苟且,这里是不顾羞耻的意思。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知羞耻。

从部分关于狗的贬义成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侮辱性词汇多与狗的生理特点、性格特征、习性有关。《尔雅·释畜》有言:“(犬)未成豪,狗。”狗是毛还没有长齐的犬,即小狗为狗,大狗为犬。小狗由于经验不足,心性较弱,意志远没有“犬”那般坚定。性情温顺、善于迎合他人,在见到亲近之人时会不断左右晃动自己的尾巴,表示欢迎,喜悦,如例2、5、8,而见到敌对之人或动物,而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以抗衡时,往往会寻求主人的帮助,没有人类支持,狗往往会底气不足,如例3、6。

(二)现代口语中狗的“污名”

狗窝:形容脏乱不堪的住处。

狗崽子:骂人话,指坏人或坏人的子女。

狗仔队:指专门打探名人隐私的无聊记者,尤指偷拍名人行踪的摄影记者。

哈巴狗:又作叭儿狗、巴儿狗,形容顺从、谄媚的人。

癫皮狗:形容没有廉耻的人。

落水狗:比喻失势的坏人。

此外,“XX狗”构式结构近几年开始流行,起于网络,在各类大众媒体及日常生活中迅猛发展,以“单身狗””考研狗”最为典型。从感情色彩上考虑,“XX狗”表达的是使用者自身的态度,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带有自嘲或者调侃的轻微贬义。

三、狗多用于侮辱性词汇的原因

(一)生理特性

从古至今,人类与狗之间的联系都是十分密切的,因此人类会对狗给予更多的关注,狗在动物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在进行言语讽刺时,也往往会将狗的习性、形象代入其中,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从狗的动物心理特征来看,狗的许多心理特征是别的动物所不具备的,具有强烈的念旧、依恋以及等级心理。绝大多数狗在主人面前摇头摆尾,想方设法亲近主人是为了获得主人的爱抚,增强与主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乞求主人抬高它在同类中的地位。因此,“摇尾乞怜”等描述狗的秉性及行为动作的成语也带有了贬义色彩。此外,家狗忠诚真实,在见到自己的主人或者比较熟悉的人时,往往或将尾巴高高抬起,左右摇晃;而在遇到陌生人或有敌意的人时,则会龇牙咧嘴,面目凶恶,以恐吓“敌人”,保卫主人安全。部分成语中借用狗的凶残隐喻人的脾性,也带有贬义色彩。

(二)历史发展因素

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大家对狗是“神异化”的神兽知之甚少,狗的图腾精神不断弱化。且由于狗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从少部分人养狗到随处可见狗的身影,到近现代不断壮大的流浪狗群体,狗的地位逐渐下降,地位不复以往。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网络用语、校园流行语以及地方方言的不断传播,是狗的“污名化”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发展也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世界信息交流更为便利,我们可以在互联网层面实现无障碍交流,各地的方言也逐渐走向全国,各个地区关于“狗”的说法也在不断地传播。

不得不说的是,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对人们的观念、思想、言行起到引导和同化作用。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权力,也是一种柔性的权力,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不雅词汇在影视剧、文学小说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人们的观念也从一开始的“不文明”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大众传媒的推动在狗的“污名化”历程中“功不可没”。

三、结语

人们对于狗的态度十分矛盾。一方面崇拜狗,将狗作为自己族群的精神依托;另一方面,又通过隐喻方式,利用狗的形象对人进行讽刺。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狗的图腾意识不断弱化,文明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所使用的一些侮辱性词汇也多是经过长期的使用留存下来的书面成语或俗语。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狗的形象也逐渐趋于中性,而非贬义。

新世纪的“狗小说”具有较为突出的民间色彩,例如,《藏獒》(《太平狗》《黑焰》(《一只悲哀的狗》等作品中的狗,形象往往积极、正直。因此,新世纪文坛的“狗图腾”代表了一种平民意识和民间取向。

狗群体不断扩大,出现了各式“宠物狗”,深得人类喜爱。现代社会中关于“狗”的侮辱性词汇的使用也仅仅是人们由于长期使用而难以更改的一种表达习惯,并不带有消极、贬义的思想感情。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网络环境的不断健全,“宠物狗”群体的不断扩大,人们与狗的情感更加深入,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也会促使“狗”的“污名”逐渐淡化。

(青年时代 2019年11期)

End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高中语文编辑整理 ,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微信号:sanhaoyuwen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去过的地方英语作文 文星网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观察螃蟹作文 写狗的作文600字 作文小学生 写秦始皇的作文 童年的作文350字 写乡村的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350字 一张难忘的照片作文400字 关于读书的作文初三 精彩的课间作文 借月抒情的作文 阅读照亮人生作文 中学生作文500字 童话作文的题目有哪些 写秋的作文100字 回顾六一儿童节作文 抹不去的思念作文600字 爱国作文开头结尾 人生如考试作文 观察植物作文200字 老师真好400字作文 思念妈妈的作文 青蛙音乐会作文 我的办法多口头作文 以时间为话题的作文 盼望长大作文600字 为自己努力作文 阳光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