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学生成长打上“勤朴”的人生底色

2020-10-18 19:10:01
相关推荐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是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学校创办于1933年,其前身为民办斯盛中学,由中国近代建筑家杨斯盛先生遗属及浦东中学校董会捐资建造,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为学校亲笔题写“勤朴”二字为校训。“勤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永远不过时。今天,“勤朴”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学校创始人提出的“勤朴”校训是一种朴素的育人观,在长达86年的办学历程中,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不忘初心,始终遵循“勤朴”校训精神,并不断注入新时代的教育元素,引领学校的办学方向。

目前,学校是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少先队工作示范校、上海市学校心理辅导达标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黄浦区绿色学校、黄浦区艺术教育特色校等。2015年,学校成为“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借助新优质项目学校建设平台,定位学校发展,设计课程体系,丰富学生实践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彰显学校“勤朴”特色。学校始终将“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海派精品教育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向创办上海中心城区新优质项目学校特色窗口的目标迈进。

建设“勤朴”课程 培育责任意识

学校从1980年起开展学雷锋活动,至今已坚持39年,“学雷锋”已经成为市八初中的“传统项目”。学校以“雷锋精神”教育为积淀,结合现代教育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从“勤朴”校训入手,形成了以“勤朴立校,尽责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责任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目标。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勤朴人”,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学校围绕“勤朴立校,尽责育人”的办学理念,确立“责立自我,任当社会”的课程理念,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勤·朴”课程体系。

“勤·朴”课程建设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要求,一方面与学校传承“勤朴”文化的使命相一致。同时,课程的落实注重学生体验感、幸福感的获得,将“乐在其中”作为课程的重要特征,通过“乐学课堂”“乐享课程”“乐建校园”“乐行上海”四大板块,使之成为学生喜爱“勤·朴”课程的理由。

学校课程体系中四个板块的课程群:

1.“乐学”课堂:即国家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积极创设“乐学”的课堂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养成良好习惯,优化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2.“乐享”课程:包含“乐文”“乐语”“乐创”“乐彩”“乐秀”“乐活”六大板块,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学校拓展型课程群。

3.“乐建”校园:是学生在参与学校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文化涵养、创新素养的实践体验课程群。包含“勤朴社区”“三周三节”“学生社团”三大课程群。

4.“乐行”上海: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场馆考察、野外实践等社会学习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科学探究等课题研究学习的课程群。

学校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打造特色课程,为学生成长创设更加丰富的学习实践环境。由此学校将已有实践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勤朴社区”公民教育实践课程。

打造“勤朴社区” 凸显育人特色

“勤朴”有儒家传统与中国文化的典范精神,它是一种精神文化,更是一种教育思想。作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坚持以“厚植‘勤朴’”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创新育人载体,拓宽实施路径,提出了“行为规范教育情境化”的理念,在“乐建校园”特色课程群中打造“勤朴社区”公民教育实践课程。

“勤朴社区”公民教育课程以实践育人为主要路径,围绕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和公共规范四项教育内容,通过构建模拟社区,横向形成班级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三大生活情境,纵向构建“体验的岗位”“践行的平台”“自主的载体”和“分享的媒介”4个社区情境,形成了“3×4”整体框架。使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养成好习惯,自觉守规则,提升责任感,实现学校“尽育人之责、育尽责之人”的办学思想,使课程从“形”到“意”不断丰富、立体起来。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的“勤朴社区”公民教育课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育人之“花”绽放在市八初中校园。主要体现在:

1.学生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集体规范、社会公德方面的表现广受社区居民和家长的好评,行规教育的效果初步显现。

2.学生对学校、班级的认同度、归属感普遍增强,学校管理“参政”意识强。学校少代会提案质量逐年上升,学生更多关注课堂质量、作业有效性、校园安全、学校规章制度等内容。班级层面,基本实现了班级公约共同制定、班级事务共同商议、班级活动共同策划,“师生共同体”正在形成。

3.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幅提升,学生对自主管理由“意愿强烈”阶段发展至“能力匹配”阶段,校园、班级民主氛围浓郁,现代教育治理的雏形正在形成。

厚值“勤朴”文化 助力师生成长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影响力、生命力、发展力的最佳反映,是一个学校办学品质的客观反映。在新一轮的学校5年发展规划中,在“勤朴”校训的指引下,学校重点关注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形成一种具有引领性的核心文化,努力营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市八初级中学的文化源于“勤朴”,兴于“学雷锋”,归于“责任教育”,内容上一脉相承,形式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沃土。

党支部积极开展“初级中学党支部围绕中心抓党建‘导航工程’实践研究”“学校党支部培养‘实践型青年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实施党团员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导航工程”,开展思想引导、行为训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教育教学工作。党支部倡导教师做“勤朴”教师、做“雷锋式”教师、做学生的成长导师,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同频共振”。这既彰显了党支部新时代战斗堡垒作用,又促进了党员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助推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学校教学管理上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的实践研究”“以构建‘勤·朴’课程为载体,提升新优质学校品质的实践研究”及“初中学科专题化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增强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依托开展十多年的“教师自主可持续化专业发展项目”,设定不同梯度的目标,推动区骨干、校骨干、青年教师、班主任等多支队伍的发展。同时,通过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推选骨干教师为主持人负责校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学校坚持专业引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启程工程”“引擎工程”等不同梯度的“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项目”,努力为教师开展教学与教研提供服务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在教研组加强“合作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通过教师间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围绕课程的实施、教学的改革,教研组长主持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研修,落实教学基本环节,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心中有谱,上课要目中有人,作业要精选分层,辅导要挖掘潜能,评价要人人有成。鼓励教师不断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各学科开发了具有学科特征的专题化课堂观察工具,借助自行设计的评价工具进行听课与研讨,积极创设“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乐学课堂”。

市八初中全体师生齐心协作,锐意进取,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教育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一批教师获得全国、市、区各级各类比赛的奖项。近3年,学校集体荣获市级奖项12项,区级奖项25项;教师个人荣获国家级别奖项4项、市级奖项30项、区级奖项44项;学生个人在全国、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累计511项。

在国家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指导下,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以“打造海派文化的精品教育”为发展目标,以“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核心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努力探寻个性化办学发展之路,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勤朴”文化体系,整体提升文化品位、育人品质和特色品牌,让学校课程更丰富、更有选择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市八初中“勤朴人”。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 章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二年级描写春雨的作文 关于流泪的作文 游武汉大学作文 游玩作文350字 考研大作文模板 折小船作文 作文评语缺点 拔花生作文300字 英语二作文类型 描写樱花作文 未来畅想作文 怀念老师的作文 作文错误 大学生英语作文范文 家长会作文 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 心事作文300字 一年级看图写话作文 端午节爬山的作文 我理解的幸福英语作文 介绍朋友的作文400字 莲子作文 青运会作文 我可以做的更好作文 春游灵山大佛作文 作文成长需要 中学开学典礼作文 桂花三百字作文 关于元宵节英语作文 环卫工人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