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怎样才能将申论大作文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2020-10-19 15:30:01
相关推荐

怎样才能将申论大作文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唯物史观及其申论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

第一,历史观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二,价值观、人生观

4、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6、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价值观与人生观: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要求我们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需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冲击。

毕上范文

试谈“有”与“无”

上千年来,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其中,“有”与“无”的辩证思想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和理念追求,它对现代城市建设极具促进作用。

毕上教育苏老师认为,城市建设,是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它的目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空间环境,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市民的生理接受和心理感受问题。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我们或许能从老子的“有无”思想中得到启示,寻找解决之道。

“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对“有”、“无”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极为深刻。毕上教育苏老师认为,“有”和“无”指的是事物和空间。“有”乃是构成“无”的实体要素,“无”是“有”的最高境界。“有”、“无”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辩证关系。在城市建设中,治理者要充分把握和利用这种“空”和“无”,把它作为一种建设理念,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格局。

“有无相成”,城市建设的原理依据。毕上教育苏老师认为,实现城市空间延展,使其在心理上无限扩张。观众在行走中实现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把握,体味建筑之上、空间之中的人文、历史的韵味和商业的痕迹。正如毕上市修建城中心文化公园,市民产生心理共鸣,有效实现了空间延伸,“有”与“无”相生相成,构筑了城市建设的原理依据。

“寄意象外”,城市建设的实践运用。毕上教育苏老师认为,从城市物理空间走向市民心里空间,通过市政设施或商业建筑,揭示丰富的内涵,传达更准确、更清晰的城市价值信息,而不再仅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还能激起市民主动参与和接受信息的意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的城市人民管”。城市建设不仅政府参与,老百姓参与,城市的社会组织参与,企业也要参与,“有”的创造引发人们心灵空间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享的理念,这正是“有”与“无”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实践。

“由繁入简”,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在城市建设处理手法上,设施建设和空间创造时,展示出更多更综合的功能,有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潜力倍增,生动地体现了删减芜杂,提取精粹。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口城镇化核心思想的前提下强调要建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海绵城市”,这正是“有”与“无”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在时代的快速变迁中,如何寻回城市建设关乎人心中那“丢失的一角”?如何绘制城市建设的和谐图景?让城市空间更清朗,一定程度上,在于城市建设方法论和促进其建设理念的转变,正因此,老子的“有”与“无”辩证法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作文过年 写一篇过年的作文 元宵节100字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一 过年作文150字 家法打屁股作文 关于大扫除的作文 打扫卫生作文400字 我的弟弟作文600字 我心灵的甘露作文 逛街作文400字 原来作文 什么的我作文400字 打女孩屁股作文 我也了不起作文 写人的作文700字 我的家人作文500字 听见你的声音 作文 描写公园美景的作文 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关于仙人掌的作文 背后的故事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400字四年级 牵牛花作文三年级 六一的作文300字 那是一道风景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400字 读西游记有感作文 三年级描写植物的作文 英语二小作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