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020-10-19 16:35:01
相关推荐

己欲达而达人,已欲乐先乐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稳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要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想安身立命,树立起来,那就用树立自己的心帮别人好好树立,自欲达而达人,用自己发达的心帮助别人发达起来,这就是仁义最大的方法。仁爱之心就是推己及心,就是我们心中最简单的朴素交流,如果人天天做这些事的话,就没有多少忧思烦恼了。

个人如果心地特别宽广,就会知道生命里面可以去做的事情很多。当他能替别人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会担当起承诺,这样的人心里是容不下很多忧伤和计较的。

仁是孔子提出的一个朴素的观点,孔子主张积极有为,鼓励个人通过努力求得成功,又提倡在这一过程中要帮助和带动他人一起成功

有一次,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如果能够广施恩惠于百姓,并能广泛地帮助他们,能够称得上是仁了吗?”

孔子回答说:“这何止是能称为仁,这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圣贤了,连尧舜也没有完全做到。仁的意思是君子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人成功。而推己及人由亲近到疏远地帮助他人则是为仁的方法。”

什么叫君子?孔子用四个字来诠释:不忧不惧。没有很深的忧思惶恐,不惧怕,这就是君子。当一个人扪心自问,无论对亲人朋友,社会都已经尽心尽力,没有歉疚了的时候,就没有了忧和惧。这样看来,真君子就是一个心中讲究仁义、成己达人的自在之人实际上,要想做一个成己达人的自在君子并不容易。通常情况下,我们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要做一个君子,而是自己的利益,在自己利益的圈子里不断衡量算计,结果走不出自我局限的那点度量。殊不知,往往就因为我们没有为身边人也考虑一下,没有看到他们同样急切渴望的眼光,结果累及自身。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前作恶多端的财主,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他对自己以往的种种恶行痛悔不已,时刻忏悔,并发誓:如有来世,定当改过自新。

这个恶财主虔诚的忏悔终于打动了佛陀,佛陀往地狱中垂下根蜘蛛丝,只要他顺着蜘蛛丝就能爬上去。恶财主激动不已,立刻抓住蜘蛛丝往上爬。其他恶鬼见状,也纷纷跟着他往上爬,一个接着一个,群鬼都恨不能马上离开这地方。

恶财主起初想,我要改过向善了,让他们同我一起投向新生也好。但随着抓住蜘蛛丝的恶鬼越来越多,蜘蛛丝在半空中不停摇晃,好像随时都可能断掉似的最后,恶财主终于急了,他抬起脚,恶狠狠地向下边踹了下去。就在他动了这一恶之念的瞬间,蜘蛛丝从他头顶上断开了,他和他脚下的那群恶鬼又重新跌回到地狱之中…,

不让他人自在,自己也难得自在,见不得他人的好,我们自己也得跟着吃亏,这就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亲密”联系。以爱己之心去度量他人的处境,体谅他人的做法,很多看似无理的事情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

《寓圆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两件小事。

杨翥的邻人丢失了一只鸡,就在大路上指着杨翥的房子大骂,说是被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知杨翥,杨翥说:“又不止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

还有一邻居,每逢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使杨家原本洁净的院子污水横流,家人深受脏污潮湿之苦。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对家人开导到:“晴天干燥的时日总是多,落雨的日子终究少。”于是家人也就释怀了,不再有追究邻人的做法。

杨翥一家人就这样本本分分,与世无争地生活着,无论邻里之间出现了什么矛盾或者过分的事情,他都劝解家人要宽容,要看开。

久而久之,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感动了。后来,一伙山贼密谋欲抢杨家的财宝,邻人们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祸。

杨翥的宽忍成全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宁静,他的邻居们最终也主动站出来帮助他维护家园,让杨翥家的自在生活得以继续,这就应了“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得与失之间的转化和你的为人处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你做对了,你的付出看似失去,最终却又会得到回报,甚至加倍回报给你。

古时候有个叫陈嚣的人,与一个叫纪伯的人做邻居。陈嚣家和纪伯家的院子差不多大,但是,纪伯总觉得自己家的院子不够大,想将它扩大一些。然问,陈嚣家和他家院子的篱笆是靠在一起的,再没有空余的地了,要想往外扩张,只有往陈愿家挪动。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陈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

陈嚣发现篱笆挪动后,心想,纪伯扩大自己的地也许是有什么别的用途吧!于是,他等纪伯走后,又把自家的篱笆往后挪了一仗。

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又宽出了许多,知道是陈嚣在让他,心中顿觉惭愧,马上主动找上陈家,把多侵占的地统统还给了陈家。一场看似会惹起争吵的土地纠纷,竟然因宽容和真诚大度的谅解而得到了十分圆满的解决,结局让人感动,非常温暖人心。

心宽地自宽,人与人之间,如果都不计较这“一丈”篱笆地,大度地把彼此都想要获得的一点东西谦让给对方,必然不会引发矛盾,甚至还能够得到对方最真诚的理解,相处起来该是多么自在呢!

大清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同朝为官姓叶的侍郎同是安徽桐城的老乡,他们的老家也是邻居。一天,一骑快马跑进宰相府,张廷玉收到了一封来自安傲桐城老家的信。原来,他家和叶侍郎家都要扩建房屋,两家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太大便修书一封,请儿子出面帮忙。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太大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

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这条一百多米的巷子很短,但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长很长。张廷玉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权势显赫,依然懂得旷达忍让,这是多么不凡的气度。退一步来说,即使叶家人不予理睬,也就少了三尺宽而已。忍让,天地才会更宽广。

古人云:“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之者,因人之情也。”意思是说,任其自然,顺乎人情去做,就能成其“大”;任人所为,违反自然规律去做,所得者就微小(细),这就是“天道”。只有先成其“大”,人心才能自然得自在。

宇宙万物中,没有什么比天地日月还大。而唐代大诗人杜甫却说:“日月是笼中之鸟,乾坤(指天地)乃水上之沤。”在诗人的眼中,鸟笼能关住日月,水池能浸泡天地。人世间,世间万事犹如人生日月,谦恭礼让的事为最大。而宋代著名学者邵雍说:“唐虞拱手行礼至酒过三巡,汤武征讨敌国视如纹称一局。”

一个人具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眼界,即可吞吐宇宙,包容千古。谦恭、礼让,在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不妨大度地“先达人”“三尺”,我们也必然会得到对方“三尺”的回报,其中流动的温暖人情不言自明。

点上图二维码谢谢您的赞赏

黑麋真人之给力箴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四六级作文万能模板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600字 外国人写的中文作文 把快乐分享给别人作文 礼赞新中国作文 同学自画像作文 我的烦恼写一篇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六年级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老师 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作文400字 豆芽长成记作文 碎片化阅读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写景 过年作文结尾 勇气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800字 盼望长大的作文 有关司马迁的作文素材 身边人的作文 赞扬学校的作文 高考二卷作文题目 八公山豆腐作文 家乡的变化作文三百字 描写火车站的作文 庆祝建国70周年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遗憾作文600字 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作文 mytravelplan作文 美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