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的家乡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2020-10-20 03:15:01
相关推荐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单县的文化)素有 中原锁钥,四省通衢 之称的单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就在这里劳动生息。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改单父邑为单父县,至今已2226年。单县历史上曾5次为国,4次为州,一次为府,2次置军,3次置专署,终以县至今,是名副其实的 千年古县 。单县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单县 这个地名词语和单县境内的聚落地名群,都是在单县地域文化的环境中形成、演变和发展的,从而造就了 单县 语词及其地名群的语源特征和文化内涵。同时,单县地名语词文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单县地域文化提供了线索。 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一、 单县 语源简析 单县 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 Shn Xin 。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菏泽市的东南角。地处北纬34 34 ~34 56 ,东经 115 48 ~116 24 。东邻江苏省丰县,东南与安徽省砀山县接壤,西及西北与曹县、成武县毗连,南隔黄河故道与河南省虞城县、商丘县相望,东北与金乡县接壤。面积1702平方公里,人口117.1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单城镇,在省会济南东北方向260公里处。为省菏泽市辖县。 单县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但始终未离 单 字。单县古称 单父 ,为帝舜师单卷所居。春秋时为鲁国单邑,秦置单父县,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唐末置辉州,宋置单州,明初改称单县。 单 之专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均承袭单州,单父之 单 字。可见, 单县 一词的命名理据源远流长。 (一)文物古迹 单县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丰厚的区域,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名胜古迹随处可见。 1、古建筑 (1)琴台又名半月台,位于古单城南堤之上,即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基址之高台。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曾在此扶琴,留下"鸣琴而治"的佳话。后在原址修筑琴台,以示怀念之情。台高数丈,呈半月形,每当皓月当空,登台远眺,银辉洒处,朦胧如水,更显长天寥廓,四野空旷,大地广袤,令人心旷神怡,恍如置身仙乡幻境。"琴台夜月"为单县古代八景之一。 (2)晒仙台位于琴台东侧百余米,据传是吕洞宾憩息处。明代时,吕洞宾驾祥云倾刻千里,来到单父城。但见花红草绿,人烟如潮,遂按落云头,降到单县城堤一个高埠上,头枕二瓶,闭目养神。一个英俊少年陈勖(即陈侍郎,单城东关人)下学过此,见一白发老翁,头枕二瓶,瓶口相对,惊奇不已,忽然灵机一动,高喊道:"莫非吕仙翁到此!"吕洞宾睁开双眼,顺口答道:"侍郎小子为何惊吾!"说罢,思已被凡人识破,遂腾云离云。后来陈勖果然中进士。从太仆寺卿升任户部侍郎。在单县城关护城堤一带,还有与吕洞宾有关的名胜古迹-仙人井、仙人桥、升仙桥、望月桥等。 (3)单县牌坊单县在旧时以牌坊多和精而著名。相传单县境内有牌坊一百余座,建造精美的,城内有十五座,乡村有十九座。因此,单县素享"牌坊县"之誉。《单县志》记载的三十几座牌坊均为节孝坊。全石结构,四柱三间,斗拱重檐,构筑精巧,气势巍峨。平面均为"一"字形。在四柱上额坊上均有雕刻,或云龙缠绕,或鹤凤翱翔,或八仙庆寿,或二十四孝 如县城南门里的三座相距较近的过街坊-黄孝子坊、徐氏节孝坊和朱氏节孝坊,巍然耸立,庄严肃穆。徐氏节孝坊夹柱上雕塑四尊文臣武将,均有两米高,相对屹立,审视着过往行人。文臣朝服抱笏,气宇轩昂;武将甲胄持戟,娇健威武,使人肃然止步。可惜这些牌坊多在 文化大革命 中被毁。其中,构筑最宏伟、雕刻最精美的两座-百狮坊和百寿坊,在群众的奋力保护下,得以幸存下来,至今仍巍然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阅历着人间春色。1977年,它们均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人民政府于80年和83相继拨款,对这两座牌坊重修补配。 百狮坊俗称张家牌坊,位于牌坊街东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该坊用青石仿木结构建造,通体雕刻,宽九米,高十四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歇山项。正间楼檐下六垛斗拱,次间上、下楼檐下各三垛斗拱。全坊上下间架有致,搭配均衡匀称。坊上石雕,不论狮子、云龙、牡丹还是吻兽、象尊,无不注意刚健与柔和融会,动静神态协调,使其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八根夹柱分八组精雕一百个石狮。大狮子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巍然蹲踞,娇健威猛。每个大狮子身上攀附着五个小狮子,姿态各异,生动传神:有的相互嬉戏,有的挠痒自娱,有的被按在大狮子身下,缩头伸腿,奋力支撑,有的伏在大狮子腿上,或亲吻大狮子小腿,或抚弄着大狮子的项铃。其柔昵爱恋的神态,十分动人。狮座的前、左、右三面,浮雕圆形方形松狮图,狮子三两不一,蹦跳翻滚,争戏绣球。每根立柱所雕四条蛟龙在柔媚飘逸的祥云间卷舒出没,盘旋回舞。正间上下额杉、次间额枋及正檐下 圣旨 匾的四周,均镂透雕 二龙戏珠 。石龙怒目奋爪,摇头弄尾,如腾似飞。正中间额枋上分三层镂空透雕 串枝牡丹 。那花中之王,在祥云掩映中花蕊半吐,枝叶扶疏,显示出雍荣华贵的气派。给人以五彩缤纷、香泌肺腑之感。画面的构思、雕刻的精巧,均达到鬼斧神工的高度。尽管它有着 富贵万年 的寓意,但人们赞叹的仍是它那精湛的艺术造诣。楼檐下兽斗花拱,如意板承托,脊檐角上雕配的吻兽、象尊、岔兽和狮、鱼、海马、跑兽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吻尾外卷,张口吞脊;象驮宝瓶,憨态可掬。正脊中间雕塑二龙朝天,共托一瓶,象塔刹一样高耸空中。其它部位,如脊、枋心沿、雀替板、松狮图周围等,也均浮雕、平雕成龙、牡丹、菊花、团鹤、团寿、 ?此处一字见传真件 字等吉祥图案。 或寓意 富贵团圆 ,或寓意 举家长寿 。据说正间下枋板的孔鼻上还悬挂一石雕鸟笼,架上石鸟,神态活观。统观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壮观宏伟,雕刻精细,剔透玲珑,繁而不乱,主次分明,堪称全国罕见的清代石雕艺术。 百寿坊俗称朱家牌坊,位百狮坊西南约百米处。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叙琪妾孔氏所建。以前后坊心边沿浮雕百个不同书体的 寿 字得名。该坊的规模、形制、结构和百狮坊相同,雕刻内容除狮、龙、牡丹还有鹤、凤、梅花、菊花等。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细生动,可与百狮坊媲美。且不说那娇健神俊的雄狮,绕柱回舞的蛟龙或饰满额坊的牡丹,单说那正间上额枋透雕的祥云飞鹤,次间上额枋浮雕的对翔鸾凤,就足以使人留连忘返、遐思不已。仙鹤自古是幸福长寿的象征,和变形的 ?此处一字见传真件 字云纹联在一起,寓意"福寿万年"。凤和龙一样,是人们神化的艺术形象,龙威猛严肃,象征男性的坚毅刚强;凤艳丽优美,象征女性的美貌温柔。狮座左右两面浮雕的圆形、方形蟠螭、鹤凤图案,刀法简洁洗炼,造型古朴优美。狮座夹柱板上浮雕四幅花鸟画,如牡丹舞蝶、牡丹芙蓉梅花喜鹊、梅竹 带、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牡丹舞蝶寓意 富贵无敌 ,牡丹芙蓉寓意 富贵荣华 ,梅花喜鹊寓意 喜上眉梢 ,梅竹带寓意 齐眉祝寿 。看来这些能工巧匠是善于以谐音和隐喻的手法表现某种吉庆含意的,这也是中国雕刻、刺绣、剪纸等工艺品的传统习惯。 百寿坊和百狮坊同样都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明珠。存到这些艺术珍品,不能不使我们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感到自豪,不能不使我们为我国古代石工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和巧夺天工的雕刻技巧而赞叹不已! 3、革命纪念地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建于单父名胜 一里三台 遗址之上。东有涞河环绕,西与栖霞山相望,护城堤、护城河穿园而过,山水陵园隔为一体,环境优美,风光宜人,是人们瞻仰、游览的胜地。陵园始建于1945年,1952年重建,1978、1985、1992年三度重修扩建。它由纪念塔、纪念堂、纪念亭、烈士墓、长廓等二十余处建筑物组成,占地160亩,安葬革命烈士1800多名。这些烈士大多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湖西地区牺牲的优秀党员、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重修扩建后的湖西革命烈士陵园,西门流光溢彩,"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八个镏金大字耀眼生辉;南门典雅肃穆,门楣题字遒健苍劲。琴台高筑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雄伟壮观、气派庄严;长堤横亘,绿水东流。岸边翠柳依依,河上拱桥飞架;长廓雕梁画柱,曲径通幽;亭柏、墓群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春回秋至,登高塔、览胜景,观琴台夜月听仙桥流水,凭吊古人,缅怀先烈。"高山仰之,景行行之"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湖西革命烈士陵园是矗立在湖西人民心目中的伟大丰碑,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世世代代哺育后辈健康成长。 (二)历史人物 单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1、舜师单卷 单卷又名善卷,相传为远古后期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氏族首领,善道术。《路史》载: 单父为舜师单卷所居 故称单父 。这就是单县古称单父的来历。唐尧坐天下听说单卷得了道,就面朝北来待俸他,尧把天下让给虞舜以后,舜又去亲近他,要把天下让给他,单卷说 余立于天地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宇宙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知不知余也! 逐不受,他固辞后隐入深山,莫知去处,宋真宗时,赐给他一个封号叫"遁世高蹈先生"。 宓子贱、巫马施当年琴台的二贤祠里,挂着一块"逸劳同冶"的匾额,是歌颂单父二贤宓子贱和巫马施的。宓、巫春秋末年人,同为孔子的高门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中。他们先后为单父宰,把单父治理得万民乐业,风淳俗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鸣琴 、 戴星 ,一逸一劳,传为历史佳话。为纪念这两位贤宰,后人筑了琴台,修了二贤祠,并把县衙的"二堂"命名为"鸣琴堂",把"三堂"命名为"戴星堂"。以二贤的懿范垂教后世。其治单事迹,单县人民至今犹津津乐道。 2、吕雉(前241-前180)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单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妻。性格刚毅,有韬略,初时随刘邦转战军中,前202年,刘邦称帝,吕雉被封为皇后,协助刘邦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前195年,刘邦驾崩,即位的刘盈年幼仁弱,大权由吕后操持。前188年,刘盈病死,立少帝,吕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前184年,杀少帝,立刘弘为帝,吕后照旧临朝天下,吕后当政十五年,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3、秦纮(1425-1505)字世缨,明代单县黄堆集人。景泰二年,26岁中进士,授任南京御史,后多次升迁,直至户部尚书。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同权奸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弘治十七年(1504年)加太子少保衔。秦以年老为由,连次上书辞官归田,皇帝下诏赐坐传递的车子回家,照发俸禄。第二年9月病故,卒年80岁。 4、刘峨(1723-1795)字先资,号宜轩,单城南刘老家人。刘峨天性刚直聪颖,少年即怀治国安邦之志,乾隆二十年(1758年),被铨选授做直隶曲阳县知县,1760年调任宛平知县;1766年升顺天府南路同知,次年调东路;1771年任永平知府;1772年提为通永道道台;1780年任湖北按察使,次年升安徽布政使,不久调往山西;1783年升广西巡抚,又特授直隶总督;1790年赐予紫禁城骑马,又迁兵部左侍郎,接着晋升兵部尚书充任庚戌科武会试的大总裁。1792年随乾隆皇帝到热河游幸,被赏戴花翎,穿黄马褂。七十岁寿辰时特赏御书 枢庭介景 匾额。一生兴利除弊,事必躬亲,执法如山,为民伸冤。乾隆六十年(1795)因病还乡,被赏加"太子少保",不久卒,终年73岁。死后,皇帝亲作祭文,并派官员致祭,赐谥 恪简 。入直隶名宦祠。 5、松年字小梦,生于道光年间,蒙古镶蓝旗人,光绪十四年任单县知县。清代晚期齐鲁的著名画家,是晚清后有表性的画家之一。擅长画花鸟山水,尤其竹子、兰草独具风格。山水画以水墨浅綘为主。花鸟画更是随意挥洒,往往寥寥数笔,就能把花鸟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他画的竹兰,把兰叶和竹子的湿润描绘得淋漓尽致,浓淡干湿恰到好处。其书法艺术也有着独特风格,他的字用鸡毫挥写,柔中见刚,刚柔相济。松年在画论方面也颇有建树,著有《颐园论画》,内容丰富,语言精练,对中国画各种笔墨的运用和技巧有精湛的论述,至今仍影响着齐鲁的现代画家。 6、雷鲤 字白波,又字惟化,号半窗山人。明万历年间建安人。著名书法家,工诗书画,深受神宗欣赏,任礼部郎中,秉性刚直,触怒权贵,弃官流落民间,隐居单县。现雷鲤在单县流传下来的墨迹还有 藏经阁 三字,珍藏于单县博物馆。 7、李贞乾(1903-1942)名秉刚,江苏丰县李新庄人,湖西专署专员。1938年春,经王文斌介绍,李贞乾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在他的家乡成立丰县抗日游击队第六中队,六月中旬,六中队又与华山镇抗日游击队合编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李贞乾任队长,王文斌任政委。二总队运用游击战术,神出鬼没的袭击敌人,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日伪汉奸。1939年1月,二总队与八路军115师685团合编为苏鲁豫支队。6月李贞乾率军挺进鱼台,在谷亭一战消灭日伪军七百多人, 7月被鱼台县十个群众团体选为鱼台县抗日民族政府县长。1939年9月,湖西发生"隶托"事件,李贞乾被王须仁等诬陷为托匪,被打的遍体鳞伤,得救后,毫无怨言,仍然积极从事革命工作。1940年湖西专员专署成立,李贞乾被选为专员。1940年至1942年任专员期间,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通过普选形式,迅速建立了专区,县、区、编村四级政权,同时建立了县大队、区中队、村民兵小队等抗日武装,成立了各级农救会、青抗先、妇联、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他常对同志们说: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兵,而不是上司,要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 他对专署各科局的工作抓得很紧,每逢召开县长会议,他总是亲自起草报告和文件,每逢行军,他的大黑马不是驮着病号,就是驮着办公用具,自己和机关同志一起步行。他的旧军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他忘我的工作,先人后已的作风,受到湖西党政工作人员和群众的钦佩。单县人民把 廉洁奉公、勤政爱民 的匾额献给了这位好专员。1942年12月20日,日军石井师团纠集步骑炮兵及各县伪军一万多人,配合飞机、坦克,用拉网合围战术,从丰县、砀山、单县、金乡同时出发,对我湖西抗日地进行大扫荡。李贞乾同志率领专署机关部队奋勇抵抗。12月 21日上午10时许,在单县城东45里的马桥一带与敌遭遇,他奋不顾身,与敌人血战两小时后,发现敌我兵力悬殊,便组织大家突围,突围时,他和几个警卫员、通讯员始终在后面掩护。当机关同志撤完,他们正准备撤退时,敌人蜂涌而来,他从容不迫,边打边撤,终因敌多势众,炮火猛烈,不幸中弹,以身殉国。马桥一带群众含着眼泪安葬了李贞乾同志的遗体,抗日战争胜利后,湖西地委又将他的遗体迁葬在湖西革命烈士陵园。4、白广恩攻占单县城 闯王李自成部将白广恩于明崇十七年(1644年)农历三月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单县城,斩县令张云龙、县尉连士章。起义军爱护老百姓, 不杀人,且免徭赋 ,深受群众欢迎。 8、清末单县大刀会清朝光绪年间,单城西南刘庄的刘士端,领导了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的农民起义--大刀会。起义军所到之处,灭洋人、杀贪官,在苏、鲁、豫、晥毗连的单县、曹县、成武、兰考、商丘、夏邑、永城、虞城、砀山、涡阳、蒙城、萧县、丰县、沛县等十余县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后终清兵的严厉****而失败。单县大刀会的起义,不仅是鲁西南人民觉醒的先声,也是一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铁流。它的革命举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后来的义和团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刀会英勇斗争的辉煌业绩,是单县及鲁西南人民的光荣。 9、血战潘庄 1941春,国民党国防部委任朱世勤为暂编三十师师长,进驻单北潘庄,日军多次威逼引诱朱世勤投降。由于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和坚持抗战的积极影响,朱世勤始终力主抗战。1942年5月4日,日军调集驻商丘、菏泽、济宁、单县、成武、金乡、鱼台七县市的日军千余人,伪军五百人,汽车百余辆,坦克装甲车数十辆包围了潘庄,发生了单县抗战史上著名的潘庄血战。激战持续一整天,朱部官兵弹药殆尽。朱世勤及副司令郭志彬、参谋长刘星南等均战死,所属官兵千余人除极少数突围外,大部血沃沙场。战后潘庄周围尸体遍地,其凄惨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尸臭月余不散。朱世勤率部血战潘庄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表现了中国华民族的抗战决心和中国军队的爱国思想,在单县抗战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页。7.湖西 肃托 事件。事件发生于1939年8月,在 肃清托洛茨基匪帮 的名义下,我党政军干部被杀害三百余人,先后被捕受审查者达五、六百人,整个苏、鲁豫边区的党组织一度陷于瘫痪,损失极其严重。同年十一月间,罗荣桓、郭洪涛等领导同志赶到湖西,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了这一事件。 (四)历史典故 1、终兴镇的由来刘帮称帝后,带吕后(名雉,字娥姁,单父人)荣归故里。到吕后的故乡潘庄小驻,拜访亲戚。当地乡绅闻讯,惊喜若狂,准备行宫,还专从附近刘新主占村请来开饭铺的刘厨师做饭。酒宴过后,刘邦心情欢畅,想到自己做了皇帝,不觉踌躇满志,乘兴挥笔写下 千秋大业,百战终兴 八个大字,随手赏赐给刘厨师。刘回家后将刘邦题字高悬于堂上,把刘家饭铺改为 终兴饭店 。后来刘新店村也改成了终兴村,即今日 终兴镇 的由来。 2、大水冲倒龙王庙的传说单城东南二十余里有个古老的村庄,因村里有座龙王庙而得名。很早以前,这个村有一户孙姓人家,没儿没女就老两口,老汉在村北边开辟了一个菜园,靠种菜卖菜为生。种菜离不了浇水,孙老汉在菜园边上打了一眼井,专为浇菜之用。他种的各种蔬菜长势很好,每到成熟季节,就挑到集市上去卖,换回不少钱,生活倒还算富足。有一年久旱无雨,井水常提不上来,菜苗旱得打蔫。孙老汉愁得食不甘味,睡不安寝,急盼着老天快点下雨,他也跟随着村里人到龙王庙前求雨,几番烧香祈祷,仍无济于事。孙老汉没办法,只好从井里刮水浇菜,能浇多少是多少。这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手提着水桶来到菜园。走近一看,不觉一愣,整个菜地水汪汪的,菜苗喝足了水,也挺起了腰杆。孙老汉看着刚浇过的菜地直纳闷,只好带着这个谜团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老汉又到菜园来看菜畦子还是刚浇过,土地湿润,菜苗长得正欢,一连数目都是如此。老汉甚感惊奇,决心要弄个明白,看看是何人相帮,也好答谢人家。 这天孙老汉没有睡觉,躲在菜园里的一棵树下,想看看到底是谁帮他浇的园。等到半夜,只见从井里冒出一团青烟,冲天而起,青烟中一只硕大的白鹅从井口冲出。这只白鹅身躯庞大,美玉般洁白的羽毛,闪着耀眼的光芒。它围着菜地走了一圈,然后伏到井口上,两只翅膀上下扑打起来。随着它的翅膀煽动,井内就响起"哗啦,哗啦"的水声,井水就从井口溢了出来,顺着大白鹅走过的脚印,慢慢地流进菜地里。孙老汉被这神奇的景象吸引住了。他想这一定是神仙的化身前来相助,赶忙跨前一步,跪倒叩头。不料大白鹅听到动静,身子一缩回到井里去了。老汉起身过去往井里一看,哪里有白鹅的影子,井还是原来的井,旱得只剩一汪水,井底清晰可见。老汉为没有向神仙当面致谢,深感遗憾。第二天,等到日落西山,老汉又急急忙忙来到菜园,在离水井不远的地方蹲下来,想当面问问白鹅是哪路神仙,并致以谢意。时近午夜,忽听井内水声骤起,昨天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但这次大白鹅没有去菜地绕圈,而是一出井口就扑起翅膀来,煽出了井水后,就用身子领着水向菜地走去。白鹅才离井台,孙老汉急忙向前,走到井边叫到:"尊神请留步!"不料这样一来使白鹅受了惊吓,见井边有人,不能回井,就展翅冲上天空,向东方飞去,眨眼之间不见踪影。这煽出来的井水却一个劲"突突"地往外冒。菜园里灌满了水,又向周围流淌开来,整个村庄全给淹没了,位于村中的龙王庙也被水泡了起来。这座庙本已年久失修,被水一冲,就塌了,成了一片废墟。这件事叫龙王知道了,很恼怒的说:"大水意敢冲倒龙王庙,真是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就派一只神将前来堵水。神将奉命来到菜园,举起一块青石盖在井上,水被堵住再也冒不出来了,地上的水也很快退下去。水退之后,人们听孙老汉一说,才知道是咋回事,大家来到菜园看井,见井口盖着一块青石,都觉得不牢靠,就在井上修筑了一座砖塔,起名龙王塔。不久这事传到朝中鄂国公尉迟恭那里,他慨然捐了一笔钱款,把龙王庙重新修建起来,而且更壮观了。大水冲倒龙王庙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地理文化 单县名吃 1、羊肉汤单县羊肉汤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因其色香味俱佳,可口宜人,营养价值高而长盛不衰,享誉四方。单县羊肉汤呈白色乳状,鲜洁清香,不腥不膻,不粘不腻,独具特色。单县羊肉汤名目繁多、品种各异。其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红。天花汤健脑明目,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食用;口条汤壮身补血,最宜病愈大补;肚丝汤可细嚼慢饮,眼窝汤肉烂如泥,奶渣汤沙酥带甜,还有马蜂汤、三孔桥汤、腰花汤、肺叶汤、肥瘦汤等70多种皆风味独特,各具其妙。单县羊肉汤选料和烧制极其讲究,它选用本地产二至四年的肥青山羊为主要原料。尤其是单县东南大沙河两岸的 捶羯 、 蒙羊 最佳。主要制作过程是全身骨架垫底,再放入25- 30斤鲜羊肉和各种羊杂,羊杂下锅前须分别用开水氽,然后用大火烧开。去血沫后,再加入冷水10斤,开锅后撇去浮沫,再用3斤羊网油覆盖在羊肉上面,片刻再撇去一次血沫,尔后将佐料(白芷3两,桂皮1两,草果半两,良姜1两及陈皮、杏仁等二十几种)下锅,熬40-60分钟即可,盛碗时加少许香油、桂子、丁香面、香菜、蒜苗沫即可食用。烧制时锅内羊肉汤除保持沸腾外,还有两条关键:一是各种佐料的运用,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杂味不除;二是要大火急攻使羊油融化,后与水互相撞击,达到水乳交融,才能成乳状。如火候达不到,则水是水,油是油,水下而油上。凡熬制好的羊肉汤,勺子在锅里打个花,往下一舀,朝桌面上一滴即凝成油块。单县羊肉汤始创于1809年,至今经过几代厨师的努力,不断发扬光大,已成为单县饮食业的一枝奇葩,成为单县的知名品牌。 2、徐家吊炉烧饼单县徐家吊炉烧饼,因其用具、做工、造型、味口与其它 面食 类不同,而被工商部门命名为 传统名吃 。徐家吊炉烧饼,始创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创始人徐向清(1893-1973年),一生善做各类面食及小吃,且每做必精,每做必火。他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面食制作工艺和选料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推出了兼具其它面食特点而又不同于其它面食的 吊炉烧饼 。其制作工具 吊炉 颇具特色。一般制作烧饼的工具是烧饼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炉则是烧饼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将炉烤热,然后利用扛杆将大炉吊起放入烧饼,上烧下烘而成。其外观呈圆形,比一般烧饼直径小,选用精****、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盐及各种佐料面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美观,深爱广大群众的喜爱。 通过以上的阅读,想必你已经对单县有了大致的了解, 欢迎来单县游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为话题的作文 本周趣事作文 反思作文五百字 制作小风车作文 画画作文100字 关于汽车作文 亚龙湾作文 秋天的树叶作文怎么写 中秋节作文500字左右 写珊瑚的作文 打丫鬟屁屁作文3000字 我是什么作文800字 看新闻写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 以感恩为题作文 教师节作文500 写珍珠鸟的作文500字 江阴马蹄酥作文 什么是话题作文 星期天作文300字 我喜欢旅行作文 温暖优秀作文 成长的启示作文600字 最美逆行者作文 三年级的作文 自编故事作文600字 国庆生活作文 爱情作文300字 朋友吵架作文 我想飞作文